食肉牛龍
基礎訊息
時代:白堊紀
身高:2米
體長:8米
重量:6噸
恐龍介紹
牛龍 (屬名:Carnotaurus)又名食肉牛龍、肉食牛龍,屬於獸腳亞目角鼻龍下目的阿貝力龍科,是一類大型的肉食性恐龍。由於頭頂有兩隻觸角,顧名思義為牛龍,模式種薩氏食肉牛龍。食肉牛龍生活白堊紀末期的(麥斯特裡希特階)的阿根廷巴塔哥尼亞,由發現很多南美洲恐龍的何塞·波拿巴(Jose F. Bonaparte)在1985年所描述及命名。
食肉牛龍是種擅長奔跑的高速掠食者,是已知的奔跑速度最快的大型恐龍,速度可達每小時60公裡,加上小腿較細、腦袋高、尾巴偏細、腿部極其長,也被稱為白堊紀的獵豹。根據唯一發現的一個很完整的骨架,食肉牛龍體長8米,體重3噸,臀高3米。
食肉牛龍的模式種是薩氏食肉牛龍(C. sastrei)。屬名在拉丁語的意思是 “食肉的牛” (carn意思是 “肉食” ,taurus意思是 “牛” ),因為它們眼睛上方有一對類似牛的角。種名則是以發現標本的Anselmo Sastre為名,化石即是在他的牧場中發現的。
食肉牛龍的化石為止目前僅發現一具,但非常完整,完整度高達72%,缺少絕大部分尾巴、絕大部分小腿及雙腳,並具有多排的小型皮內成骨,是少數發現皮膚痕跡的非虛骨龍類獸腳類恐龍,除了牛龍外,只有似鬆鼠龍和昆卡獵龍兩種非虛骨龍類發現過皮膚痕跡。食肉牛龍與阿貝力龍都屬於阿貝力龍科,阿貝力龍科是白堊紀末期,南方各大陸的優勢頂級掠食動物。
來源:遊俠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