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志戰略版》文醜詳解,文醜屬性技能如何,陣容搭配情況,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介紹
文醜兵種
騎盾槍s+單弓s,其實算是很優秀的面板了,雖然只有單弓s,但是把他當一個輔助就完全是百搭,而且群雄弓s是很友好的。
兵種評分:8
身板:滿級武力勉強突破190,只能算二線武將武力。統率突破150,也是中上水平的統率值;智力較低,但是突破80大關,不算zz,起碼不會像烏骨大王一樣被村夫算死速度中下水平,搶一速有點困難。
總得來說文醜身邊確實不咋地,武力和統率很一般,智力和速度都是短板。
身板評分:6
戰法:這個戰法就相當誇張了,首先這是一個瞬發55%概率戰法,觸發期望相當高,一局放3-4次是沒有問題的;單體208%的傷害,說實話挺一般,但是畢竟發動率這麼高了,而且傷害也突破了200%,傷害期望也不低;後面這條就大開眼界了,對那個人繳械,但對自己降低統率和禁療,持續兩回合!這感覺是一個自爆buff,因為單體兩回合繳械在控制只能算中上水平,反而是他這個給自己的debuff非常厲害!碰巧的是,降低統率和禁療剛好是可以很好搭配的負面效果。降低統率扣血就多,還會導致治療不溢出;再給一個禁療,那基本上就是一個傷敵1000,自損10000的buff。
但是這個戰法並不是那麼廢。因為我講過,如果拋開這個缺點,高發動率和兩回合繳械其實是很克制菜刀隊的。而且buff的缺點並不是不可挽救的,是可以解決的,所以這個戰法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廢。
戰法評分:7


用法
首先肯定是要解決文醜自身debuff的問題。這種情況下,洞察是解不掉降低統率了,所以隻考慮淨化或刮骨療毒。
那麼這兩者誰更好呢?毫無疑問,淨化更好。
說說理由:
1,刮骨療毒是我軍單體最低血量的固定單位,我們不能讓文醜每次都兵力最低,因為降低統率,那時可能回復不過來。而淨化是群體戰法,很大概率施加在文醜上。
第二,刮骨療毒受智力影響的緣故,是只能給速度比文醜低的輔助帶的。但是很有可能在放刮骨療毒之前文醜的降低統率就帶來大量傷害。但是淨化卻可以直接給文醜裝,反正是一個不受身板影響的戰法。假如一回合約時釋放,他的debuff好像就從來沒出現過。而淨化的45%瞬發也有不俗的發動率,一回合約時觸發不是不可能的。
第三,淨化還有額外加身板的效果,這對身板不太好的文醜來說是一個很好的提升。
現在已經解決了debuff的問題,那我們再進一步看看怎麼用。
首先,如我所說,淨化是給可以文醜帶的,那麼這時就有兩個瞬發主動戰法了,我們完全可以考慮讓輔助帶白馬義從,玩一隊以主動戰法為主的隊伍。既然帶了白馬,我就想到了同樣吃主動戰法的呂玲綺,剛好也是一個冷門武將,不會占用主流隊伍的呂布或者袁紹。而輔助方面有很多選擇,我的建議是帶工具人,例如左慈,貂蟬這種。因為兩個主動戰法隊友,傷害和控制都有了,而且還帶了一個工具白馬義從,那第三人只要考慮帶工具戰法打輔助就可以了。
當然,也不是一定要帶工具人。因為呂玲綺是打輸出的,而文醜速度慢打控制效果不好,所以也可以帶上公孫瓚這種搶速的控制武將。
工具人版
目前發現比較適合的只有貂蟬或者李儒。
並不是我吹他們,而是這個陣容,特別是文醜的禁療,對大部分工具人很不友好。
先看看能用的工具人有哪些(蔡文姬勉強算吧)


而我們都知道,文醜又禁療,雖然已經帶了淨化,但是我們不能把希望全部壓在淨化上。畢竟淨化是比較不穩的,而很多奶媽(祝融夫人,左慈,華佗)都是穩定回血。登鋒陷陣的概率高於淨化,所以文醜也是禁療可能性大。這些奶媽奶不到文醜那就等於戰法廢了一半。
而在其中,真正沒有治療的進攻型輔助,只有李儒或者貂蟬。
當然有人說蔡文姬可以在文醜沒禁療時治療,但是我感覺非常勉強,太看臉,我也可以說文醜一整局一個戰法不放也不會禁療而且蔡文姬兵種比起貂蟬劣勢,效果還是會比較差的。
其實在其中,貂蟬又是不適合的,因為貂蟬的混亂和繳械衝突。
所以這隊的工具人優先性如下:
第一梯隊,李儒(很適合兩個兵刃輸出隊友)
第二梯隊,貂蟬
第三梯隊,左慈,祝融夫人(治療只是戰法的一部分)
第四梯隊:其他工具人
華佗之所以沒上到第三梯隊,是因為太看文醜臉了。
來源:貼吧
作者:匿名精神小夥
 金幣大師 (Coin Master)
 金幣大師 (Coin Master) 大富翁 GO (Monopoly GO)
 大富翁 GO (Monopoly GO) 蛋仔派對
 蛋仔派對 超能世界
 超能世界 豬遊記
 豬遊記 LINE金幣派對
 LINE金幣派對 夢幻海島
 夢幻海島 豬來了
 豬來了 薑餅人王國
 薑餅人王國 天天玩樂園
 天天玩樂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