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遊戲性
tlou2的戰鬥系統延續一代,在更好的畫質和更優秀的美術的加成下,單從遊戲性來說,本作無疑可以讓玩家體驗到酣暢淋漓的戰鬥。(需要說明:在某媒體的評測中提到的敵人陣營,吹口哨,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名字,其實是被誇大了的。吹口哨算是一點加分點,但其實在吹口哨前,敵人會有明顯的招呼同伴的動作,並不至於讓玩家暈頭轉向。至於每個敵人都有自己名字這一點,我只能說頑皮狗準備的角色建模太少了,過於重復,你老是殺長得一摸一樣的敵人,那別人喊他名字你還會有感覺嗎?)
頑皮狗除了戰鬥部分,還有很多恰到好處的場景交互,包括加強演出效果的qte。但是這些通通都是為了服務劇情的,是為了加強劇情給玩家的衝擊力而設計的(否則我想不出,有人喜歡希望玩單純拿起物品搖左搖桿的遊戲)
二.演出
本作的演出無功無過,在美術的加成下,人物的表情唯妙唯俏,有時一場對白,在靜止的鏡頭前兩個人相顧無言,但玩家卻能感受到其中氣氛的變化。這樣的美術只有頑皮狗能做到。
三.劇情
本文不會涉及所有劇情,因為不是所有劇情都有問題。這一作總是能在恰到好處的高潮拉垮,實屬牛批。
1.喬爾被殺
在遊戲裡有短髮和長髮的喬爾。短髮的喬爾在劇情上承接一代,面對的是14-16歲的艾麗,在經歷了一代的跋涉。喬爾失去的對孩子的情感已經被喚醒。所以玩家可以在遊戲裡看到喬爾的各種溫暖的舉動。
在艾麗18歲時出場的喬爾留起了長髮,在16歲時,喬爾和艾麗在螢火醫院發生不歡而散後,喬爾突然變得像蒼老了10歲一樣(從開頭和湯米談話的聲音,救艾比逃跑時的動作可以看出來)。
在一次逃離感染者的旅途中,湯米和喬爾順路救起了艾比,三人一路逃回埃比小隊的據點中。
最不能接受的地方來了。一代玩家扮演的殺神喬爾,像是垂垂老矣的老狗一樣的走到房間的中心,旁邊是一圈WLF的小隊隊員。然後他說出了自己的名字,喬爾(沒有說姓氏),被艾比打爛右腿,接下來就是著名的高爾夫情節。
從艾比線可以知道艾麗耳鳴時,WLF其他成員的對話。其中最重點的一句出自歐爾:「殺了她(艾麗)我們和他們就沒有區別了。」以此為理由,他們留下了艾麗和湯米的活口。

2.埃比人物的塑造
埃比是個壯妹,玩家可以操縱的最年輕的埃比是14歲,但並沒有說明為什麼這妹子比男的還壯。就像不知道為什麼她為什麼壯一樣,玩家幾乎不知道她的任何故事。艾麗和喬爾在一代共度風雨,走過春夏秋冬,才有現在的感情。但艾比呢?沒人知道,玩家就是在這種情況下需要操控埃比走完一半的流程。
在埃比線中,玩家會不斷看到被自己(艾麗線)殺死的角色。編劇在用這些配角製造玩家內心的矛盾。
隨著艾比線的推進,可以聽到艾比和隊友的談話。隊友說:「他們(疤臉幫)只是些孩子。「艾比回答:「無所謂,他們要(用生命)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代價。「這場對白髮生在艾比線開頭,也就是高爾夫不久後。
流程中,埃比和兩個疤臉幫的孩子一起逃亡。埃比和兩個孩子在一個鐵皮房裡分別,回到了水族館。埃比回到水族館,夜半做噩夢(夢見兩個孩子被吊死)而驚醒,因此決定回去救那兩個困在鐵皮屋的疤臉幫孩子。
劇情跳到埃比和兩個疤臉幫被WLF抓住,兩個孩子中的姐姐被亂槍打死。接下來的流程,玩家將會體驗到大規模的陣營戰。但從這裡開始,劇情就開始迷惑起來了。玩家需要操作埃比和疤臉幫省下的光頭妹,殺死WLF陣營和疤臉幫陣營的所有人型敵人,而在這之前,這兩個人都只是各自陣營的逃犯而已。
劇情跳到埃比追殺艾麗到劇院的節點。埃比快殺死蒂娜時,艾麗倒在一邊說」她懷孕了。「埃比就此收手離開。
3.空洞的結局
結局是最最不合理的,玩家在歷經了20小時的跋涉,終於要見證最大的矛盾衝突時,艾麗突然收手了。在演出中,兩個人單挑前,艾麗腦中閃回喬爾被高爾夫打爛的臉,因此艾麗覺得需要了結這一切。但艾麗快掐死埃比時,腦中又閃回了喬爾生前坐在屋前抱著吉他的畫面,然後艾麗放手了,讓埃比離開。玩家十幾小時緊繃的壓抑的心情,在結局之後沒有得到慰藉。
4.劇情的失敗
個人認為,頑皮狗的編劇想要做一件事情,那就是讓玩家質疑自己的合理性。在一代中,所有玩家都沉浸於艾麗和喬爾的旅途中,喬爾為了艾麗殺了很多人,但從來沒人質疑這其中的對錯,因為這玩家的情感就在喬爾身上,何必去追尋那虛無飄渺的答案?但編劇的功力實在捉雞,在劇情的分配和節奏上實在讓人無法代入新主角埃比。玩家在一代代入喬爾和艾麗,怎麼能在短短10小時的遊戲中忘記所有珍貴的情感呢?所以編劇拋出了一個終極問題,製造了一個史詩矛盾,但是卻不給玩家回答。埃比的塑造也過於草率,上文中加粗的句子都是埃比內心轉變的時刻,但一場夢就能讓埃比放下陣營的仇恨,一句話就能讓埃比停止復仇,對玩家的智商是莫大的羞辱。如果埃比如此容易改變,那為何殺了剛剛救完自己的喬爾?結局的「升華」過於生硬,彷彿一朵白蓮花盛開在真實合理殘酷的土壤裡一樣。
5.玩家和媒體的矛盾
如果認為這個遊戲好,是可以接受的,如果認為這個遊戲是「奇蹟」,那還是算了吧。在這些媒體編輯和玩家的衝突中,關鍵就在於:我們對於tlou2水平的期待在哪裡?玩家希望要一個和tlou1一樣或者更好的遊戲體驗。這是一個期待落空的問題,遊戲本身客觀的好壞反而沒那麼重要了。頑皮狗用欺詐預告希望玩家滿懷期待,遊戲媒體用評測讓玩家充滿信心,去期待一款真正的奇蹟,然後遊戲發售了《最後的行屍走肉》。打個比方,諾蘭的《蝙蝠俠:開戰時刻》上映後各位都期待續集,然後續集是DC劇集《綠箭俠》,你說人能不罵街嗎?DC的所有這些美劇中充滿了奇怪的家庭倫理橋段用來灌水,我尋思也沒人對這口誅筆伐啊,因為觀眾本來就對這樣的作品品質不抱那麼大的期待。
來源:遊俠網
《最後的生還者2》角色塑造與劇情通關感受
 金幣大師 (Coin Master)
 金幣大師 (Coin Master) 大富翁 GO (Monopoly GO)
 大富翁 GO (Monopoly GO) 蛋仔派對
 蛋仔派對 超能世界
 超能世界 豬遊記
 豬遊記 LINE金幣派對
 LINE金幣派對 夢幻海島
 夢幻海島 豬來了
 豬來了 薑餅人王國
 薑餅人王國 天天玩樂園
 天天玩樂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