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元世祖忽必烈發動了兩次對日本的征服戰爭,《對馬戰鬼》就是以忽必烈第一次東征日本作為故事背景的一款遊戲。那麼值此《對馬戰鬼》發售之際,我們就來稍微詳細地談一談忽必烈的第一次東征,即「文永之役」,以及他的第二次東征,即「弘安之役」的概況。相信在看完本文之後,你肯定能獲得更好的遊戲體驗。本文從內容上分為兩部分,前半部分主要描述東征的背景及動機,就是那個年代的蒙古和日本大概是處於一個什麼樣的歷史背景之下,還有忽必烈為什麼要進行東征。後半部分是兩次東征的具體經過,以及最終的結果是什麼樣的。
首先介紹一下交戰雙方當時的狀況。通過一系列的戰爭,鐵木真打敗了草原上其他的部落和首領,在13世紀初完成了對蒙古草原的控制。1206年,他在斡難(wo nan)河源舉行的蒙古國會上被尊為「成吉思汗」,建立了大蒙古國。隨後,在廣袤的亞歐大陸上,蒙古鐵騎兵鋒所指,所向披靡,征服了一系列的文明國家。經過三次西征,蒙古人在亞歐大陸上建立起了窩闊台、察合臺、欽察(金帳)、伊利(伊兒)四大汗國。而中國境內的西遼、西夏、金、大理等政權也被次第消滅,終於形成了一個地跨亞歐,疆域空前遼闊的蒙古大帝國。
到了1260年,成吉思汗之孫忽必烈接汗位。他繼承先輩遺誌,充分發揮蒙古人的傳統藝能,繼續擴大版圖。在先後征服高麗及進攻南宋取得一定成效的基礎上,開始把目光瞄向隔海相望的日本,希望通過遣使通好,使日本能跟高麗一樣,成為蒙古的藩屬國。但在數次遣使失敗之後,忽必烈遂決心動用武力,以高麗為跳板發動東征日本的戰爭,強行將日本納入自己的統治體係。
那麼此時的日本正處在鐮倉幕府時期,國內的軍政大權實際上都掌握在以「征夷大將軍」為首的源氏武士集團手中,而日本天皇只是一個沒有真正實權的,僅僅是象徵意義上的存在。然而,鐮倉幕府的第三代將軍源實朝死後無嗣,結果被勢力強大的外戚北條家奪取了政權。所以,北條家以執權的名義在背後實際操縱著鐮倉幕府。總而言之,當時日本的政治格局可以簡單概括為「天皇之權在將軍家,將軍之權在北條家」。
那麼當元朝和高麗的使者帶著一封措辭客氣,但明顯帶有警告和威脅意味的國書到達日本之後,鐮倉幕府則硬氣地認為「國書內容十分無禮,不必回書」,對使者送來的國書採取了置之不理的態度。為防備在未來有可能到來的蒙古的入侵,鐮倉幕府開始進行一系列的軍事部署。不僅加強了西日本地區的防禦工事,並下令讓東部的武士也遷移到西部。總之,當時整個日本在蒙古軍事入侵的威脅下,舉國震動,人心惶惶,籠罩在一片「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戰前緊張氣氛之中。
下面我們繼續說元朝東征日本的具體動機。其實不要說派兵攻打日本了,最初,日本這個國家甚至都沒有存在於忽必烈的「世界觀」裡。1260年,忽必烈在給高麗的一封詔書裡曾說:「今也,普天之下未臣服者,惟爾國與宋耳。」就是說,現在全天下還沒有臣服於我大蒙古帝國的,可就隻剩下你高麗和南宋了。由此可見,在當時的忽必烈的腦海裡還沒有日本這個國家,或者說日本還沒有引起忽必烈的足夠重視。直到1265年,忽必烈才從來元朝做生意的歐洲商人和傳教士,以及高麗人那兒偶然得知在高麗以東的大海中還有一個島國日本還沒有向蒙古稱臣納貢。
而此時的蒙古人正處於戰爭巔峰期,自信心更是爆棚。尋思我都快把世界打完了,你一個如此彈丸小國,應當主動前來通好,現在你卻不聞不問,悶聲不響,成何體統。於是,忽必烈想先通過派遣使者赴日交涉的和平方式,來使日本臣服。
1266年八月,忽必烈命兵部侍郎黑的和禮部侍郎殷(yin)弘持國書出使日本。最終,黑的等兩名元朝官員和兩名高麗的陪同人員帶著那封措辭客氣,但明顯帶有警告和威脅意味的國書到達了日本。可以選兩句感受一下,比如國書中寫到:「高麗君臣感戴來朝,義雖君臣,而歡若父子」。你看,高麗的大人們、鄉親們都感恩戴德,死心塌地地跟著我大元朝混了,我們雖然在名義上是君臣,但卻像父子一樣快樂呢。言下之意就是你要不要也來當我兒子呢。它裡面還寫道:「冀自今以往,通問結好,以相親睦・・・・・・至用兵,夫孰所好」。通過這種和平的方式,我希望我們能建立起一種親切和睦的關係,我想誰都不喜歡打仗吧。所以這封國書裡充滿了來自忽必烈的嘲諷與威脅。
總之呢,日本在收到這樣一封國書之後,表現出了強烈的反感。認為「蒙古人(もんこじん)、凶心(きょうしん)をさしはさみ、本朝を伺うべき……」(蒙古人懷有窺伺本朝的歹意),而且表現出了一種超乎尋常的自尊與自信,鐮倉幕府的統治者自稱:「日本は神國であるから、智(ち)を競う(きそう)べきに非ず(あらず)、力を持って爭う(あらそう)べきに非ず」(日本永號神國,非可以智取,非可以力爭),對蒙古人的國書採取了完全無視的態度。
總之,從1266年一直到1274年的文永之役前,忽必烈幾乎每年都派遣了使者前往日本,希望在高麗的協助下得到日本方面的答復。然而,一次次的遣使日本或是因為負責帶路的高麗消極不合作而未能到達日本,或是因為即使到達日本,也完全得不到日方任何的有效回應,忽必烈的耐心逐漸被鐮倉幕府和朝廷的冷淡態度和拒絕意見消耗殆盡。忽必烈曾說:「朕惟祖宗立法,凡不廷之國,先遣使詔諭,來則安撫如故,否則必致征討」。忽必烈說到做到。
忽必烈東征還有軍事戰略上的動機。1234 年,蒙古滅金,和南宋形成了南北對峙的局面,1252 年,大汗蒙哥征服了青藏高原上的吐蕃(tu bo)諸部,占據了青藏地區;1255年,忽必烈派大將兀良合台,通過千里奔襲,攻佔了大理國。到了1266 年,除了東面的大海,蒙古帝國已經完成了對南宋的三個方向的戰略包圍。如果將日本成功佔領,將切斷南宋有可能的外援之路,南宋將徹底成為甕中之鱉。不過,如果當時忽必烈打開地圖看一看的話,就能知道自己犯了多麼大的地理上的錯誤,其實日本並不在南宋的東方,而在東北方,這兩個地方遠隔重洋,差著十萬八千里呢。什麼南宋殘餘向東流亡逃竄,或者忽必烈佔領日本之後,以日本為據點從南宋大後方的東海上發動突然襲擊等這些戰略,其實都不太可能實現。
除了上述比較直接的外交和戰略方面的原因,忽必烈東征其實還有比較現實意義上的動機。一個就是經濟層面,也就是掠奪日本的財富。還有一個原因是文化層面上的。就像天生喜歡戰鬥的賽亞人一樣,蒙古則是一個有著征服傳統的民族。成吉思汗曾說:「男子最大的樂事,在於壓服亂眾和戰勝敵人,將其根絕,奪取其所有的一切,迫使其結發之妻痛哭,騎其駿馬,納其美貌之妻妾以侍枕蓆。」由這些充滿野心但不太文明的話語中可見,蒙古民族對武力征服與野蠻掠奪的熱忱達到了一個近乎癡狂的地步。
到此,我們簡要地陳述了一下忽必烈東征前交戰雙方的歷史背景和忽必烈東征的原因和動機。那麼下面我們就開始講東征的具體經過。
忽必烈於1274 年和1281 年,先後兩次發動了東征日本的戰爭。第一次東征史稱「文永之役」,第二次東征史稱「弘安之役」,兩次東征被日本合稱為「蒙古襲來」。
1274年10月,忽必烈命元帥忻都(xin du),右副元帥洪茶丘,左副元帥劉復亨率25000蒙漢軍,又命高麗將領金方慶率8000三翼軍,外加高麗的艄公水手等6700人,組成了一支由蒙古人,漢人,高麗人組成的共計39700人的混編部隊,乘900艘戰艦從高麗的合浦出發,直搗日本。
10月5日,日本守軍隻出動百餘騎迎戰,被元軍悉數消滅。隨後至14日,東征軍以強大的攻勢接連攻下了對馬島、一岐島。東征軍的高麗部隊在日本築前登陸,主力部隊在博多灣沿岸的博多、赤阪等地登陸。此時,日本九州的武士,甚至神社佛寺人員都爭先恐後趕赴戰場,與登陸的東征軍大戰於博多灣。但日本武士一開始就處於不利地位。因為日本傳統的戰法是:先發鏑矢(di shi),也就是一種射出去有尖厲叫聲的箭為號,然後一名武士出列,自報家門,接著叫陣格鬥。但是元軍哪管你這些,他們直接一鬨而上,面對日軍隻顧射殺,然後合圍,盡數殲之,幹就完事了。如此,東征軍在戰術上使用了非常剋製日本單人單騎衝鋒的所謂集團戰法,而且使用了日本人聞所未聞的叫做鐵炮的新式火器。總之,蒙古「諸將憑高鳴鼓,指揮兵士,進退應鼓聲。敵有陷陣者,則圍而擊之。又發鐵炮,殲敵兵無算」。日軍節節敗退,被迫撤到太宰府附近。
雖然東征軍憑借戰術和武器方面的優勢,滅敵無數。但軍隊入敵過深,士兵們也漸漸地顯出疲憊之態,後方的輜重補給也得不到補充,東征軍無法乘勝追擊,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局面。而且,就在這全軍士氣低迷的時候,高層將領之間又發生了戰略指揮方面的分歧。高麗將領金方慶見當時形勢對元軍有利,力主連夜攻取太宰府,保住陣地以待援軍。而元帥忻都卻否定了金方慶的意見,建議鞏固陣地,令20000多人的東征軍返回船上休整,待明日再戰。
然而就在當晚,風雨大作,「官軍戰船觸崖石多破壞」,還有不少船隻沉沒和擱淺在日本海被日軍俘獲。在如此打擊之下,東征軍再也無心戀戰,最終選擇倉促撤退至高麗合浦。忽必烈的第一次東征就這樣以撤軍而告終。
反觀另一邊,面對這迷之勝利,日本守軍們是既興奮,又有一種驚魂未定的情緒。關於當時的情形,日本有一本史書,叫《八幡愚童訓》,其中有這樣一段記載:「二十一日の朝、博多灣(はかたわん)の海面(かいめん)をみると、蒙古軍(もうこぐん)の船(ふね)は一艘(いっそう)もなく、皆々(みなみな)馳(は)せ帰ってしまっている。……皆、滅(ほろ)んでしまうのかと一晩中(ひとばんじゅう)嘆(なげ)き明(あ)かしたというのに、どうして帰ってしまったのであろうか。ただ事とも思えない。皆、このことで泣き笑い(なきわらい)をしたものだ。」(二十一日早上,博多灣的海面上看不見一艘蒙古軍船隻,已經全部撤退。……眾人原本還在整晚嘆氣是否敗局已定,對蒙古軍為何撤退甚是費解。眾人面對這一情形全都喜極而泣)。
以上是關於第一次東征,也就是「文永之役」的大至經過,但其中還有一點,也是很多學者在不停地研究與討論的一個問題,那就是導致東征軍撤退的那場台風到底有沒有發生過。比較普遍的觀點是發生過,但是也有持反對意見的。比如20 世紀 50 年代的日本氣象學家荒川秀俊就認為「文永之役」沒有發生過台風。所以關於這個問題,現在還沒有一個定論,仍然有待學者們找到更加確鑿的證據去解開。
那麼在第一次東征之後,日本朝野上下無不洋溢在歡欣鼓舞的空氣當中。他們把這場戰役的勝利歸功於神明,認為是神明召喚了「神風」,摧毀了蒙古艦隊。日本知道蒙古人不會善罷甘休,為了預防下一次可能到來的進攻,鐮倉幕府在西日本加強了防禦部署,更加積極地進行備戰。
反觀另一邊,雖然東征軍這一趟日本之行可謂損失慘重,但蒙古元帥忻都回到國內面對忽必烈卻隱瞞了事實。他對忽必烈說:「入其國,敗之……虜掠四境而還。」我們不僅打敗了他們,而且還四處搶劫了一圈再回來的。忽必烈聽聞大喜,認為蒙元的威名已經震懾到了日本。他犒賞了眾位將士,並且想趁熱打鐵,再次遣使通好,希望日本徹底臣服。於是在1275 年2月,忽必烈派遣禮部侍郎杜世忠、兵部郎中何文著、計議官撒都魯丁、書狀官董畏等,帶一封國書,另外還派了高麗人郎將徐贊等30人作為帶路,一共30餘人出使日本。結果時任鐮倉幕府統治者的北條時宗不但不接收國書,而且是一不做,二不休,「斬杜世忠、何文著、撒都魯丁及書狀官董畏、高麗人徐贊於龍口,梟其首。」也不知道當時的北條君哪來的自信,竟把使者都殺了,還梟首示眾。不過可能是由於日方對消息進行了封鎖,元朝使者被殺這一消息直到4年後的1279 年8月才被一個逃歸的高麗水手傳到高麗。一直到1280 年2月,這個時候,忽必烈都已經把南宋滅了,才知道派出去的人都被殺了。這一事件也成為了元朝第二次東征日本,即「弘安之役」的直接導火索。
1281年正月的第二次東征,元朝兵分東路軍、江南軍兩路進發。東路軍由「忻都、洪茶丘及金方慶、樸球、金周鼎等以蒙古、高麗、漢軍四萬人,戰船九百艘,發合浦」;江南軍由「範文虎、李庭以船三千五百艘、兵十餘萬至次能、誌賀二島」。兩軍的總統帥是元朝宿將阿剌罕(a la han)。
除了正規軍「東路軍」之外,這裡還出現了一支叫作「江南軍」的部隊,稍微插幾句說說這個10餘萬的「江南軍」是從哪兒來的。因為第二次東征是發生在1281年,而在兩年前的1279年,忽必烈是把南宋滅了。那麼滅亡了南宋的元朝自然是招降了大批的南宋降卒,但是這些降卒對於元朝來說簡直如一個沉重的包袱:全部殺掉肯定不現實,畢竟忽必烈不想在眾人面前做一個暴君;編入軍隊作為正規軍使用,忽必烈也對他們缺乏信任,畢竟亡國降軍,本身就軍心低迷,作戰能力是要打折扣的,而且可能影響其他軍隊;將他們遣散原籍,卸甲歸田,那忽必烈更不放心了,這些經歷過亡國之痛的南宋降卒一旦重新拿起武器武裝起來,南宋就有可能東山再起,實現復辟。在殺俘、使用、釋放,都不可取的情況下,忽必烈是選擇了借刀殺人,將十萬南宋降卒編為「江南軍」,由南宋降將範文虎統領,參加東征日本的戰爭。
按照戰前計劃,東路軍取道高麗合浦,穿過對馬海峽先登陸在一岐島。江南軍自慶元,也就是今天的寧波,啟航東渡日本,計劃先佔領平戶島,然後再」使人乘輕舟如一岐,召忻都、洪茶邱合兵共進,以六月望前,會於平戶」。但這個時候,東征軍統帥阿剌罕突然病逝,接替指揮的阿塔海又因生病遲遲未能到任,在無人負責的情況下範文虎所帥的江南軍未能按期到達。尚未開戰,先折主帥,給東征軍蒙上了一層陰影。
1281年5月3日,東路軍從合浦出航,在21日登陸對馬島,並在5天後攻入了一岐島。根據戰前計劃,應在此等候江南軍的聯絡。但忻都自恃有上次戰爭經驗,又奪功心切,而無視兩軍會師的規定,貿然率軍駛向了博多灣。從6月6日進入博多灣到13日,東路軍一直和日軍在博多灣一帶進行著拉鋸戰。東路軍因為低估日軍的防禦、不習慣海上生活、疫病流行等原因,損失慘重。忻都遂決定於6月15日撤軍,駛向一岐島,等待江南軍的聯絡。
此時的江南軍行進遲緩,六月中旬先遣部隊才抵達一岐島,與東路軍聯絡。江南軍統帥範文虎鑒於先遣部隊早已出發,不宜久等,遂在阿塔海尚未病癒到職的情況下,令江南軍於6月18日自慶元分批出航。至七月末,兩路大軍才在平戶島順利會師。此時元軍兵力達到14萬,按理說應乘勢整理軍隊,展開進攻。但這時,兩路統帥發生了意見不合,對於該不該進攻太宰府產生了遲疑。當艦隊移至鷹島時,「見山影沱(duo)波,疑暗在海口,不敢近。會青虯(qiu)見水上,海水作硫黃氣,怪異百出,軍心震駭」。東征軍如驚弓之鳥,不僅開始畏縮不前,在日本海域面對海上特殊的自然景觀都變得疑神疑鬼,士氣已然低落到了極點。範文虎與忻都等將領也是猶猶豫豫,結果在異象叢生的海面上停留了一天。
然而,8月1日夜間,「暴風大扇,洪波滔天,煙飛雲不斂,雷雨如暗夜」。日本人的「神風」再一次降臨了。東征軍「戰船皆破壞終覆沒,左副都元帥阿刺帖木兒以下溺死者無算,流屍隨潮汐入浦口,積如邱陵」,其狀可謂慘不忍睹。危難之下,範文虎等高級將領卻拋棄了落海的東征軍將士,獨自乘船逃往高麗。殘存在日本計程車卒們最終都被日軍殲滅,剩下的兩三萬人也都被日軍俘虜。就這樣,14萬東征軍幾乎損失殆盡。忽必烈的第二次遠征日本再次以慘敗而告終。
經受了「弘安之役」的慘敗之後,忽必烈一意孤行,備軍造船,準備第三次東征日本。但是在朝野一致的反對下,被無限期地擱置了。除了備戰,忽必烈還兩次派遣了佛教僧侶出使日本,試圖通過文化層面的感召,讓日本欣心歸附,但也都是無果而終。至此,元朝和日本之間除了民間的經濟和文化交往,官方之間,再無任何來往。1294 年,元世祖忽必烈駕崩,元朝東征日本的計劃就此徹底終止。
來源:bilibili
作者:洋蔥的科學護理《對馬戰鬼》歷史背景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