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地求生PUBG》新手想吃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以下為「rst」分享的《絕地求生PUBG》新手吃雞技巧,一起來學習下有哪些吃雞技巧吧。
首先強調,本手冊隻適用於喜歡苟的萌新LYB,喜歡剛槍的不適合,老鳥不適合,請各位輕噴。
我的個人打法我起了個名字叫「跳屋戰術」,偷師於太平洋戰爭中的跳島戰術,基本思路如下:
開局跳地圖中心位置,老地圖是學校西邊的民居,新地圖是pecado拳擊場旁邊的紅樓,這樣的好處是處於地圖中央,跑圖不會太難,落地有人殺,但又不止於人太多殺不出來。
短暫廝殺和搜索之後,根據毒圈位置,搶載具開往毒圈中心房子,以此類推直到決賽圈。
由於本人槍法實在比較差,早已沒有當年槍槍爆頭鬼見愁的豪氣,所以整個中間過程避戰,利用近距離槍法還不算太差的優勢,專注於落地和決賽圈。從我最遠擊殺201米就看得出我的戰術端倪。
下面介紹一些本人實戰中的一些個人想法和經驗,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跳傘篇
1,從飛機離開的時機
每局一開始第一件事情標記我們的目的地,標記好之後將視角正對飛機的垂直尾翼,這樣你再打開地圖就會大概看出整條航線是什麼樣子的。當然現在有一些插件也可以標記航線就不用在腦子裡腦補航線了。
我們以下面這張圖為例:

從最直觀的感覺來看在目標點相對於航線的中垂線與航線的交點也就是a點跳機是距離最短的,然而實際上當你跳出飛機的一小段時間裡你是有明顯的沿著航線向前的慣性,所以從最快時間到達目標點來說,a點並不是最優的點。
那麼b點是不是最優的點呢?我們知道當我們平飛的時候速度可以達到126KM/H,這並不是一個相對於飛機飛行速度可以忽略的速度,那麼問題就來了我們再提前跳一點比如c點,使得:
cd(人飛行時間) < bd(人飛行時間) + bc(飛機飛行時間)
這樣c點才是我們最佳的跳離飛機的時間。
當然以上的前提都是在目標點距離航線一格半的距離之內,如果距離過遠需要前後擺動才能到達的話,由於擺動的速度低了很多30-50KM/H,那麼c點就必須更接近b點,乾脆就從b點跳也沒有多少區別。
2,平飛轉垂直向下飛的時機
我們已知平飛最大速度為126KM/H,垂直向下飛的最大速度是234KM/H,斜著飛的時候在兩個速度之間,取決於你的角度。
為什麼我們需要轉垂直向下飛?
因為開傘之後你的垂直下降速度會比之前低很多,在開傘的一剎那你擁有最高的垂直速度234的話,它可以幫助你飛向地面更快,一個完美的降落軌跡應該像下圖一樣:

當你從A點跳離飛機後,在AB之間以126的速度平飛,到達B點之後垂直向下直飛,很快你的速度到達了234,並且只有微弱的水平速度,
然後到達強制開傘高度C點之後,你以234的速度打開了降落傘,你幾乎降落了CD之間三分之一的高度然後達到了穩定的60幾速度準確落到了D點。
不過找準這個B點頗有難度,目標D離航線的遠近決定了B點距離目標D的遠近,需要大量的經驗才能比較穩,不過我建議大家這裡寧早一點不要晚了。
早一點我可以開傘速度穩定後稍微擺動幾下就可以到達目標,如果早了你需要調整方向繞飛或者往回飛的時候是很難掌握好落點,落地就失了先機。
以上是我總結的跳傘經驗,基本上我90%的局數都能做到第一個落地,大家多加練習也能做到儘早落地成盒。
載具篇:
由於我的戰術是搶屋戰術,那麼載具就至關重要,三級套在我眼裡不如二級套加輛車。
至於駕駛技術本人也是個超級菜鳥,沒有太多經驗跟大家分享,大家可以參考一下這篇攻略,唯一一個能說的就是在新地圖野外,機車多減速控制速度,其他車除了上坡不要加速,做到這兩點至少不翻車,哈哈。

房屋篇:
1,槍械的選擇
由於我跳傘之後到決賽圈大部分時間都是在房屋內,所以我的副槍第一選擇基本就是s12k,開槍間隔比1897短,彈夾數量比686多,簡直就是為夕陽紅玩家定製的守屋攻屋最佳武器。
對自己槍法沒有自信的最好不要用686,一旦沒打中只能雙手離開鍵盤;1897需要良好的節奏和有利地形跟敵人纏鬥時才能發揮出威力,我等老年玩家也基本不考慮。
在沒有s12k的時候,我基本上就是選擇步槍進攻或者防守,容錯性第一。
2,房屋的選擇
每當新的毒圈刷出來的時候,我們需要快速做出一個決定,是繼續留守現在房屋,還是前往另外的房屋,以及前往那座房子。分兩種情況討論下:
第一種新的毒圈接近老毒圈的中心,如下圖,這時候你如果已經在比較中心的房子,那可以繼續等待,如果你在外圍但是還在新毒圈內,還是建議繼續等待,減少不必要的外出。

如果你在新毒圈外部了,那必須得去新的房子了,這時候不建議選擇靠近中心的房子,因為極有可能已經有人在上個毒圈占據了中心房子,顯然他們是不會出來的。
那麼我們就要選擇新毒圈非中心的房子了,我的建議是選擇比較冷門的房子比如四面漏風的破木房,甚至廁所也是可以選擇的。
第二種新的毒圈靠著老毒圈的邊,如下圖,這個時候我建議直接選擇中心房子,第一時間衝過去,與時間賽跑。

3,房屋的進入
在開車接近房屋的時候你首先要觀察房子周圍是否有車,如果有車,車旁邊的房子是否大門緊閉,這些都是極其危險的房子。
沒有車,大門敞開,尤其是朝外的大門敞開的房子都是我們第一選擇。
一個完美的進屋軌跡應該像下圖,這樣避免兩種情況,你直著開向房子被房子裡的人直接打死,你沒有繞圈導致別人很容易預估你下車位置,下車被人打死。
當然這並不是100%安全,只是些許提高你的存活概率。

房屋戰鬥:
這裡單獨講一下房屋內的戰鬥,房屋戰鬥的最關鍵因素是你的耳機狀況非常良好,或者有雷音等軟體的增強,最基本的要求是根據腳步聲聽出敵人方位,能聽到敵人摸出手雷和拉開手雷的兩種聲音。

攻房,只有萬不得已的情況下我才會選擇攻房,單排別人守得好是非常難攻的。

守房,根據敵人的方位卡住對應的門口,記得永遠不能讓敵人打開門第一時間能打到你,怎麼卡看下面幾張圖,因為遊戲是右手持槍,所以永遠卡在左側,可以有最好的觀察視野。


如果敵人開門硬攻,你有掩體的優勢,可以先發制人。
我的經驗就是房屋戰鬥永遠腰射,這種貼臉戰鬥先開槍擁有巨大優勢,當別人衝進來的時候,你拉出去第一時間腰射,不蹲不停,勝率是非常有保證的。
另外感覺1.0之後腰射似乎加強了,並沒有驗證過,純感覺。
腰射:直接滑鼠左鍵射擊,不點右鍵也不長按右鍵;
肩射:改版之前,長按右鍵,準心縮小,再點左鍵射擊;
機瞄:單擊右鍵,出現槍械本身的機械瞄具,再點左鍵射擊。
另外一種就是敵人扔雷進攻,聽到第一聲掏雷響的時候,你有如下選擇:
-距離近能很快打到敵人你可以立刻衝出去進攻,這個時候敵人是非常脆弱的。
-如果不太容易攻擊敵人就必須立刻找好退路比如說隔間,廁所,樓下,只要是另外一個空間你就不會被炸死,你有大概4秒到5秒的時間跑路,我一般是等雷認出來或者聽到拉開保險的聲音開始轉移。
-在廁所或者新地圖一些只有一個空間的破房子裡,開著門是非常有必要的,避免被炸死在裡面。
決賽圈:
作為一個LYB,唯一的優勢就是決賽圈打得多,相比於很多人剩下幾個人的時候很緊張,我到決賽圈反而覺得更從容,畢竟圈小了顯示不出我槍法差。
我這裡說決賽圈指的是6,7,8最後三個圈,至於第8圈之後的全屏毒我會稍後再說。
這三個圈刷新之後就不再適合衝圈中心了:
如果你在圈內那就選擇好位置守株待兔。
如果你在圈外也一樣要謀後而動,先觀察好進圈路線,尋找路上有掩體的路線為最佳,選好路線後就要開始警戒你的周圍,跑圈的時機要儘量晚,這樣你在進圈的時候可以把注意力放在兩側和前方,尤其兩側經常是會碰到進圈的敵人,先發現對方就至關重要。
一般我身上會帶兩個煙霧彈,在地形不利的情況下,很有可能一顆煙霧彈就能救你一命。
人數在5人以上如果你有把握還是儘量攻擊敵人,5人以下的時候判斷敵人的位置就比殺人更為重要了。
比如隻剩下3人的時候,如果的位置不是太差,即使看到了一個人也不要輕易開槍,除非你已經確定第三人的位置;當然如果位置差還是要打死敵人獲得更好的前進路線。
在新地圖除了少數幾個麥田大部分地圖都有很多坑窪,溝壑,形成了很多反斜坡,利用好了這些反斜坡吃雞並不是遙不可及,打了這麼多天明顯感覺新地圖對老年人更為友好一些,不用費眼找人,不過由於色調不好,打多了眼睛乾澀難受。
在老地圖以前平原戰,麥田戰,我都是很難吃到雞的,不過最近開始學習四倍鏡全自動,終於發現四倍鏡的用武之地了,以前四倍鏡對我來說就是雞肋,不撿挺可惜,撿了基本不用。現在在麥田或者平原決賽圈還是可以拿出來用用,我一般就是壓個7,8發,放了再壓7,8發,多了實在壓不住。
還有手雷這個時候是多多益善,人造轟炸區也是吃雞一大利器。
關於第9次縮圈:
在第8次縮完圈之後,如果這時是在城區或者房屋集中的區域,經常會碰到一種情況大家都不動了,都想以靜製動。
這時候如果你身上有一個止痛藥加一個能量飲料外加5+個急救包,那麼恭喜你,你有很大機會靠嗑藥吃到雞。
首先了解一下第9次縮圈的一些基本資料:第8次縮圈後3分鐘,螢幕會提示15秒後開始縮圈,然後毒圈會從第8圈縮至全地圖。
所以我們的策略是:
當看到15秒提示的時候打滿自己的能量,然後開始狂按急救包的快捷鍵,靠這個辦法遲到過兩次雞,基本上第四個急救包就能耗死別人了。

來源:遊俠網
 金幣大師 (Coin Master)
 金幣大師 (Coin Master) 大富翁 GO (Monopoly GO)
 大富翁 GO (Monopoly GO) 蛋仔派對
 蛋仔派對 超能世界
 超能世界 豬遊記
 豬遊記 LINE金幣派對
 LINE金幣派對 夢幻海島
 夢幻海島 豬來了
 豬來了 薑餅人王國
 薑餅人王國 天天玩樂園
 天天玩樂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