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依靠任何突破科技,無非正常死亡,健康、理智、士氣全綠,人口恆定,資源永續。
要建成這樣的基地,有兩個主要問題要解決:
1、資源永續:
看似簡單,水泥有巨型採石場,金屬和稀有金屬有莫霍礦井,都可以無限產出,但是,有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就是物品可能爆倉。單一產出的工廠爆倉自動暫停沒事,關鍵在於莫霍礦井,它同時產出金屬、稀有金屬、廢石這三種東西,其中任何一種爆倉,就會使得另外兩種也跟著停產。廢石可以變成水泥,但是如果水泥也爆倉了,那廢石就無法變成水泥,也會無限堆積。
多餘金屬是無法扔掉的,只有稀有金屬可以扔到地球去,所以,必須保證金屬消耗速度大於稀有金屬的消耗速度,這樣最終多出來的是稀有金屬,用太空電梯就可以直接發走。
另外,金屬消耗也不能太快,否則廢石產生過多無法消化。
於是,我們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水泥產出>
我採用的辦法是,維護房屋來消耗水泥,維護太陽能電池板和水汽收集器來消耗金屬,在這些地方故意不造吸塵器,讓物資消耗維持在適當水準。
2、人口持續:
一般人都會想到建三個穹頂,一個用來生育,另外兩個性別分開避免出生,讓人老死。我採用了另外一個更簡單的辦法,隻使用兩個穹頂,一個首都穹頂用來生育和工作,另一個養老穹頂隻提供最基本的溫飽,壓低出生率,最終實現人口平衡。
首都穹頂,包含所有生產和生活設施。高出生率,禁止老年人居住,這樣一旦有人老了就會搬家到旁邊的養老穹頂。
人口剛好滿足所有工作崗位正常運轉,168
人口比例中年輕人很少,這是因為,首都幼稚園的人一旦成年,首都裡一般是沒有空房的,因此一旦小學畢業成年了,就只能搬到隔壁去住了,能否再回來就要看運氣了。
養老穹頂,生活設施僅有餐廳、商店、醫院。裡面大量失業人口,都在眼巴巴看著隔壁的首都穹頂,一旦有一個老人搬出,就立即有一個幸運兒可以搬入首都生活和工作。因此,養老穹頂裡也是提供全套教學設施的,大家都在為了有朝一日能搬去首都而努力學習。
由於生活設施不足使得舒適度很低,三百多人裡能夠生育的僅有十幾個家庭。但是大部分人也不用上班,所以健康、理智、士氣都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