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巨大作物要求壓力值
1. 所需肥力不夠
2. 所需水分不足
3. 作物附近1個地皮範圍記憶體在雜物,該作物會積累1點壓力值
4. 不是對應的季節
5. 一格地皮內同類作物數量少於3
6. 一格地皮同類作物大於10
7. 沒有照料
網上有很多完美的比例來讓我們不用施肥就能種出巨大作物。
但,如何通過施肥來單獨培養我們所需的某種植物或者某幾種植物?
下面是重點
1. 一塊田各肥力上限為 12.5。
2. 一塊剛開墾的田初始各種的肥力為 3.75。
3. 每個生長過程消耗的肥力為總耗肥量的四分之一。
圖鑒上會顯示作物的總耗肥量,作物有4個生長過程5個階段—以火龍果為例,火龍果一共消耗4點糞肥釋放2點其他肥力,則每個生長過程消耗1點糞肥肥力釋放0.5其他肥力,蘆筍則是每個過程消耗0.5的堆肥肥力…其他作物以此類,推釋放的肥料同理。
4. 然後就是肥料需求表和肥料表,一個箭頭視為一個肥力單位。「—x」表示消耗x的肥力
肥力需求表
肥料表1
肥料表1
肥料表2
知道以上這些,就可以自己動手種菜了
比如我冬天打算種蘆筍,夏天全磕蘆筍冷湯爽
開始開地,想刨幾個坑刨幾個坑,比如我懶一點刨6個,打算這塊耕地全部都產出巨大蘆筍,這6個坑,每次生長過程共消耗0.5×6=3,那我一開始一次性的施滿12的堆肥肥力(4個堆肥,如果新開的地3個就夠了),就可以滿足所有的肥力需求,只需要注重澆水聊天坐等收獲,不僅如此還有一點壓力值的可以揮霍,增加了容錯率。
肥力需求越高的作物需要的施肥頻率越高,肥料消耗越大。
再比如我要挑戰極限,一個地皮刨10個坑,全部種火龍果(或者其他四肥作物),要麼我就每個生長階段施10個單位的對應肥料來獲得巨大作物,這樣算下來一塊地要施肥3次(肥料需求方面會累計一點壓力值,但是省點肥料)或者4次(不會累計壓力值,增加容錯率),一塊地就要消耗 1.5個/2個 堆肥桶,產出也是最高的。或者我一次性先施到12.5,後面不足的再補,那樣還要再算,對4肥作物不太友好,幾乎每個階段都要算耗多少和要補多少,2肥作物只要過2階段再補一次就夠了
火龍果期望收益達到驚人的10×2.5=25個火龍果(假設巨大作物掉2果3種機率和3果2種機率都是50%),如果按照完美比例去種4肥作物的話,對應的4肥作物收益沒有那麼的高,如果是一格地皮挖16個坑不種巨大作物期望也只有16,如果採用3X3種巨大作物,期望收益也有9×2.5=22.5。
但是,缺點也很明顯,相較於完美比例種植巨型作物,多了施肥這個步驟和最麻煩的計算肥料的過程,因為一塊地的肥料上限是12.5,如果是2、4肥作物就得另外再施肥。
如果要大批量生產4肥作物的巨型作物,需要較多的肥料,容錯率也不高;
如果拿來繁殖2肥,或者按實際需求混種的話,僅需要在一開始施肥一波,然後再後續階段補足一定的肥料就能獲得巨大作物;
如果是1肥作物,番茄或者西瓜只需要在一開始把地裡的肥料堆到9,肥料問題就解決了,其餘就是要注意照顧植物了。
另外混種的話1、2肥的作物搭配起來比較簡單,肥料補起來也簡單;如果是4肥混種的話就比較麻煩了,因為需求是4,而2肥作物而產出是1,要補肥料的也多。
最後總結一下,要想獲得最高的效率或者最適合自己情境的安排,就得付出相應的代價(指多花一點時間和資源打理農場)。
球球點個贊吧,覺得寫的不錯的可以轉給身邊的植物人朋友,不會扒程式碼自己慢慢測試的,費老大勁了。
來源:bilibili
作者:丨炮灰醬丨《饑荒》農田肥力機制講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