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夢魘2》既是夢境的縮影,更是倒影出了角色的內心。這款冒險遊戲像是一場內心獨白,細心的玩家會發現在遊戲的細節背後暗藏著種種玄機。作為《小小夢魘2》的忠實玩家在通關劇情之後對於角色背後的故事也產生了各種聯想,下面分享的是玩家如詩如畫07關於小六會放手這個劇情的分析。

《小小夢魘2》小六會放手劇情分析:
劇情
1.小六怕自己肚子餓會吃掉mono。這個最扯,因為小六是穿過身後的電視才第一次肚子咕咕叫的。
2.小六看到mono的臉了。mono和boss長的一樣,判斷mono就是那個抓走自己的人。這個有些牽強,巨大化的小六是能認出mono的,那個時候小六表現出的是友好。
3.mono打破了對自己很重要的八音盒。八音盒被打破後,小六雖然恢復了原狀,但死死盯著mono的那幾秒著實嚇人。在跳過斷崖後下意識回頭抓住了mono後,選擇了放棄救助,因為他認為mono背叛了她也傷害了他。
分析
我的出發點是既然整個遊戲的世界觀是一個人的夢境,那麽除主人公以外,其他的人都是沒有獨立意識的,做夢還能連線?所以1,2代整個故事始終只有一個主角,就是小六!也就是說,其他人並非真實存在,而是小六在現實世界的縮影。按照這個思路去思考會發現很多貓膩。
首先一代留給我人最深的印象就是小六幾次咕咕叫的充饑方式,並且dlc中在香腸中選擇了小男孩(妙脆角狀態)。這個過程作何解釋?我認為是一種病態的成長過程,在小六的意識中,小孩都是沒什麽壞心眼的無辜小可愛的形象,對應的就是夢境中的妙脆角了。而大人都是貪婪凶惡,喜歡囚禁小孩子的壞人,對應的就是一路上的各種boss。正是這樣的一個認知,所以變成了boss那樣的人,起初還對妙脆角親親抱抱舉高高,最後卻丟下眾多曾經的小夥伴獨自離開,顯得異常冷漠。
而二代則告訴了我們為什麽小六會有一個“病態的成長過程”。獵人的家代表了一個籠子,自己只能在那個小世界中忍受孤獨。學校裡雖然課堂上同學們安安靜靜,但課間卻充斥著校園霸淩。醫院能救身體殘缺的人,卻救不了怕光的人(遊戲中病人怕光,怕光隱喻社恐)。最後才發現一直陪伴自己的人也並非是理解自己的忠實夥伴。
回到問題,小六為啥放手,小孩子能有什麽壞心眼,肯定不是為了殺了mono,而是想要放棄了一些東西。這是夢境,一切都是源於自己的意識,自然也包括mono。那麽mono究竟代表著什麽?
mono的英文是單聲道的意思,經常用耳機的都知道,耳機是雙聲道,我們也因此可以聽見有方向感的聲音,而單聲道是沒有方向感的!!!所以隱喻著mono雖然在全遊戲過程中經常呼喚小六,但小六始終都是非常迷茫的。

這並不是mono的問題,而是因為小六是一個非常自閉的人。回想一下遊戲流程:mono把小六帶出獵人的家,本該高興,卻在船上一言不發;帶進學校後,成為校園霸淩的受害者(被一群小孩抓走),帶進醫院治療也很難改變自己社恐(遊戲中怕光的病人)的事實。
然後回到並沉溺於自己的小世界(遊戲中的八音盒),成為別人眼中的“怪物”(遊戲中的巨大化),當有一天被迫走向社會(八音盒被打破,回到現實),變成一個不信任別人的人。終於有一天活在陽光下(一代通關樓梯口的陽光),卻已經變成了自己曾害怕且討厭的人(成了boss)。另:6在西方不吉利,有惡魔的意思。
所以遊戲中我們扮演的mono並非實際意義上的主角,而是扮演一個不斷引導小六的聲音。這個聲音來自哪裡?我覺得可能是小六內心深處對這個世界美好的渴望(首先拚音九鍵中mno都在6這個數字裡,小6和mono本是一體,其次mono在小6的夢境中過於活躍,更像是另一個自己,且遊戲過程中與小6幾乎形影不離,每次分離都正好是小六被欺負或孤獨等待的時候,這個時候小六的絕望可能不會心存對這個世界美好的渴望),希望小六最終放棄的不是這個。
無論這個聲音來自哪裡,結局是我們無法改變的,也正是因為這種無力感,才很真實。
相關攻略:《小小夢魘2》學校碎片收集攻略
 金幣大師 (Coin Master)
 金幣大師 (Coin Master) 大富翁 GO (Monopoly GO)
 大富翁 GO (Monopoly GO) 蛋仔派對
 蛋仔派對 超能世界
 超能世界 豬遊記
 豬遊記 LINE金幣派對
 LINE金幣派對 夢幻海島
 夢幻海島 豬來了
 豬來了 薑餅人王國
 薑餅人王國 天天玩樂園
 天天玩樂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