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六,一個叫作《BZZZT》的獨立遊戲吸引了不少玩家的注意。
從畫面和玩法介紹來看,這是一個像素風橫版跳躍遊戲。製作看起來挺精良的,甚至某些地方還有點《蔚藍》的味道。
但這遊戲這兩天的超高熱度和爭議,倒並不是因為遊戲本身,而是關於製作人的一次“大膽開麥”。
事情的起因是,12月28日,《BZZZT》的製作人Ko.dll在推上發了一個帖子,內容是吐槽玩家用打差評的方式“威脅”遊戲製作人,並表示“因為沒有本地化翻譯而給遊戲差評是最糟糕的方法之一”。
至於為什麽說這是糟糕的方式,製作人認為因為沒有本地化而打差評會導致遊戲的銷量下降,進而製作資金減少,遊戲的更新也會更慢,最後更做不出本地化翻譯的惡性循環。
這對於無論是玩家還是製作人來說,都是事與願違的結果。
說實話,一開始看到製作人說的這番話時,我還是有點理解他的想法的。
畢竟作為獨立遊戲製作人,做遊戲的這條道路本來就比較艱辛,如果因為遊戲外的問題影響了遊戲口碑,的確會帶來不少負面的效應。
不過,當我進一步吃瓜,了解事情的來龍去脈之後,我覺得這位製作人多少還是有點“脆弱”了。
實際上,就在這位製作人發帖吐槽之後,有玩家看了眼評論區,結果發現所謂的“用本地化翻譯敲詐勒索”的情況,翻遍所有評論總共也只有兩條差評。
此外,從介紹中可以看到,這遊戲支援包括英語在內的10種語言,而且就算是像日語、土耳其語這樣在Steam平台上使用者群體較小的語言也都有相應的翻譯。
但對於使用者基數較大的中國市場,遊戲卻沒有提供本地化翻譯,這讓玩家多少還是感覺有些不舒服的。
甚至在這樣沒有中文的情況下,當時中文的26條評價中差評也僅僅只有2條,其餘均為正面的評價。
而只是因為2條差評,就將這頂帽子扣在玩家頭上,似乎也太牽強了點。
此前遊戲的好評率一直保持在96%
如果說,這位製作人在看到玩家對本土化的需求時,不但沒有想辦法實施反而還發到網上吐槽的行為,已經讓一些玩家感到不快;
那麽他在社交平台上所展現出的態度,無疑更是激起了大夥的憤怒情緒。
在推文的評論中,有人調侃地發言,說製作人可以無視玩家中文的需求。
而製作人則表示“這是一個好主意”。
當有人提出是否可以通過“鎖中國”的行為避免玩家打差評的情況發生;
這位製作人則覺得“雖然我也想鎖中國,但我實在放不下那麽大一個市場”——又當又立的形象呼之欲出。
甚至有不懷好意的人表示,可以將繁體中文作為中國的本土化翻譯,面對這類比較敏感的話題時,這位製作人好像也欣然接受了這個提議。
所以就在事情鬧大之後,不少人感覺被冒犯到了,紛紛開始在Steam刷起了差評。
光是這兩天,遊戲就多出了100多條差評,大家在評論區中表達了自己看法,表達了自己對於製作人態度的不滿以及中文翻譯的訴求。
要說這種玩家反饋的方式到底有沒有用?
從過去幾年的經歷來看,別說,還真挺管用的。
隨著玩家在遊戲市場的份額越來越重,現在的遊戲公司也更加重視咱們中國的市場了。
還記得今年2月份的時候,波蘭獨立遊戲基金會發布了一個叫作《面向中國市場的遊戲開髮指南》的檔案。
在檔案中,他們就表示中文字地化是吸引玩家至關重要的因素,甚至還特地標明瞭應該將中文的本地化作為優先事項。
而就在前段時間,針對《魔物獵人:荒野》擁有龐大的玩家市場,但支援8國配音卻沒有中文配音的情況,大家也在外網上發起了請願,希望官方能夠重視玩家。
雖然在抗議的過程中,總是有一些唱反調的存在;
這個“請不要給怪獵荒野添加中文配音”的請願書已被刪除
但好在聲音夠大,遊戲公司和製作人能聽到玩家們的聲音,《怪獵荒野》最後也確認未來將增加中文配音。
關於《BZZZT》這款獨立遊戲呢,雖說也有不少“潑冷水”的,但感到不滿的玩家聲音則要更大一些。
截至30號下午4點,這遊戲的好評率從原本的96%好評掉到了85%,近一個月的好評率僅有39%,變為了多半差評。
製作人也顯然被這樣的情況嚇到了,連忙在推上以及Steam平台發表了道歉聲明,表示未來會嘗試增加本土化翻譯。
而對於此前在社交平台上的一些言論,製作人也表示是因為缺乏文化認知的一次誤會,並再次表示了歉意。
當然,對於獨立遊戲製作者來說,要對不同國家的語言進行本土化翻譯肯定是一個艱巨的任務。
在評論區中,可以看到已經有相關專業人員表示可以幫助這位製作人進行中文翻譯,加快本土化的進程。
希望在這場風波之後,這位製作人能夠意識到中文字地化的重要性。如果未來遊戲真的加入了中文支援,我想咱們玩家也還是會支援的。
畢竟,好的遊戲值得被更多人欣賞,而語言這座橋梁,正是連接玩家與遊戲的重要紐帶。
來源:遊俠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