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誠不絕對,就是絕對不忠誠!星際戰士忠誠戰團全盤點
火蜥蜴戰團的傳奇由烈焰和鋼鐵鑄成。從夜曲星的火山深處到宇宙戰場的無限星辰,他們始終踐行著伏爾甘的精神信條。在團結與堅韌中,他們保護了家園,傳播了榮耀。九件聖物的追尋、鋼鐵之龍的覺醒、對烈焰的信仰,所有這些共同構成了火蜥蜴戰團在《戰鎚40K》宇宙中的獨特地位。他們以烈火為誓,光芒將永不停息。
夜曲星:烈焰中的家園
夜曲星是一顆布滿火山與熔岩的極端世界,地殼頻繁運動,火山噴發與地震已成為居民生活的一部分。早期殖民者面對嚴酷環境,不僅要應對火山熱浪與熔岩流,還需解決糧食和水源短缺問題。他們利用當地礦物建造抗震居所,並培育耐高溫作物,如火苔草,這種作物不僅能在高溫下頑強生長,還成為重要糧食來源。同時,居民在經歷多次地震後,逐步形成了救援機制,例如一次重大地震過後,他們迅速搭建避難所並重建社區。儘管土地險惡,正是這些挑戰鑄就了夜曲星居民頑強的精神與團結的力量,賦予了這顆星球獨特的生命力。
豐富的礦物資源更是這顆星球的財富之源。居民們通過開採珍貴礦石,如赤鐵礦、藍晶石和黑曜岩,不僅維系了當地經濟,還推動了鍛造工藝和文化的發展。例如,赤鐵礦被用來製作堅韌的裝甲,藍晶石則因其精密傳導性能成為能量核心的基材;而黑曜岩因其鋒利與美觀常用於打造禮儀性武器,並象征保護與威嚴。這些礦物不僅支援了經濟,更塑造了夜曲星居民的技術和文化生活。尤其是傳奇之劍“烈焰裁決”,它由赤鐵礦和黑曜岩打造,其烈焰般的鋒刃象征著勇氣與戰團之火,成為火蜥蜴戰團文化的重要基石。“烈焰裁決”也見證了戰團的歷代勝利,逐漸凝聚成一種精神圖騰。烈焰與鋼鐵交織,這片土地成為火蜥蜴戰團的發源點,更是整個戰團信仰的核心。
初露光芒:伏爾甘的成長
伏爾甘的故事是夜曲星歷史中最傳奇的一段。一個暴風雨交加的夜晚,尼貝聽到了鍛造屋門前嬰兒的啼哭,他走出門外,發現一名裹在粗布中的孩子。當時,他直覺告訴自己這個孩子與眾不同,於是將他帶回家中撫養長大。尼貝不僅給予了伏爾甘無微不至的愛,同時也親自教授他鍛造技藝。憑借著得天獨厚的強大體魄與超凡智慧,伏爾甘快速掌握了鐵匠技藝,並在少年時期鍛造出他的第一件傑作——一柄名為“破曉之刃”的劍。這把劍不僅鋒利無比,還擁有雕刻精美的紋飾,受到了全村居民的熱烈推崇。正是“破曉之刃”的問世讓伏爾甘獲得了大家的認可,也奠定了他作為夜曲星最偉大鐵匠的地位。後來,他的技藝更是超越了尼貝,無數傑作不斷問世。他鍛造的武器異常鋒利耐用,為夜曲星的居民提供了抵禦外來侵略的保障,也令他的名字在夜曲星歷史上熠熠生輝。
伏爾甘的英雄之路在一次關鍵事件中展開。艾達靈族,一個以掠奪為生的外星種族,覬覦夜曲星上的資源,發動了突然的襲擊。敵人降臨之時,漆黑的夜空被刺眼的光束染亮,巨大的戰艦轟鳴而至,它們的雷射武器精準摧毀了村落的外圍設施。村民們被刺耳的警報聲和震耳欲聾的爆炸聲嚇得四處奔逃,恐懼在他們的臉上蔓延。然而,就在局勢最危急的一刻,伏爾甘挺身而出。他迅速評估形勢,制訂防守計劃,召集村民利用地形優勢設定防禦工事。在安置孩子和老人到安全區域後,他分配任務讓青壯年製作簡易武器,同時指揮團隊挖掘壕溝阻擋敵人前進。最重要的是,他帶領村民使用他設計製造的脈衝武器,與敵人展開激烈鬥爭。
在一場關鍵戰鬥中,當敵方士兵包圍防線時,伏爾甘迎著敵人的炮火,用精準的射擊摧毀了一艘前線指揮艦,嚴重挫敗了敵軍士氣。他的冷靜指揮與不屈不撓精神激勵了村民,恐懼逐漸被希望取代。最終,眾人齊心協力擊退了強大的敵人。夜曲星從此恢複平靜,伏爾甘則成為了家園的英雄,人們感念他的勇氣與智慧,稱他為拯救家園的“救世主”。
生死交鋒與命運轉折
伏爾甘的故事並未止步於抗擊艾達靈族的勝利。他生命中還有一次引人入勝的生死競賽,徹底改變了他的命運。一天,一位神秘的陌生人來到夜曲星,向伏爾甘提出了一場力量與技巧的競賽。比賽由多個回合組成,內容涉及鍛造武器、狩獵熔岩獸以及用徒手橫跨火山裂縫。面對挑戰,伏爾甘的內心卻充滿了掙紮和疑惑。他時常質疑自己的能力,懷疑是否能夠應對接踵而至的艱難險阻。在每一個回合中,他都會感受到勝利的渴望如潮水般湧來,但同時也伴隨著對失敗的恐懼。儘管內心鬥爭不休,伏爾甘還是堅定地向前邁進,逐一克服艱難險阻,將自身能力推向極限,逐漸找到了自我信念與勇氣的源泉。
然而,比賽進入尾聲時,火山突然噴發,熾熱的熔岩流威脅所有生命安全。伏爾甘險些被熔岩吞噬,但陌生人不顧競賽勝負,返回火山拯救了他。兩人最終一同脫險。這份無私的救助讓伏爾甘深感震撼,他決定向陌生人效忠。而這位陌生人,正是星際戰士的創造者——帝皇本人。
隨即,伏爾甘隨帝皇離開夜曲星,加入了偉大的遠征。他成為火蜥蜴戰團的基因原體,並接掌了第十八軍團。而夜曲星,則被改造成火蜥蜴戰團的核心家園。伏爾甘不僅為自己的人民贏來了榮耀,也讓火蜥蜴戰團成為帝國不可撼動的支柱力量。
信仰與文化的傳承
夜曲星的自然環境造就了火蜥蜴戰團的獨特文化。居民長期在火山與地震中生活,使他們磨煉出超凡的耐力與無與倫比的鍛造技藝。火蜥蜴戰團深信火焰是生命與重生的象征,因此他們定期舉行祈火儀式,以向火神獻上感恩與敬意。這些儀式不僅增強了團體的凝聚力,也傳承了他們的鍛造技巧與耐力精神。當伏爾甘接過第十八軍團的領導權,這些傳統被深深融入了戰團文化中。
火蜥蜴戰團的戰士身披雕刻著火焰紋飾的裝甲,這些裝甲以極端耐熱的合金鑄造,往往採用噴火巨龍的鱗片和牙齒作為飾物。戰士們擅長使用火焰噴射器與熔岩鑄造的近戰武器,這些武器象征他們對烈焰毀滅之力的敬仰。
在戰場上,火蜥蜴戰團以防禦力聞名。他們偏好穿戴MK3型動力裝甲,進行近距離作戰和持久戰。這種戰鬥風格反映了夜曲星文化中對堅韌與頑強的崇敬。
九件聖物的追尋
伏爾甘在生命的最後階段為戰團留下了被稱為“九件聖物”的珍貴遺物。這些聖物不僅是力量的象征,更承載了火蜥蜴戰團的榮耀與精神。這九件遺物散落在宇宙的浩瀚中,每一件都蘊藏著難以想像的傳奇意義,成為戰團戰士們永不放棄的追尋目標。
承擔尋找聖物重任的是赫斯坦連長。他作為戰團的鍛造之父,放棄了個人的名字與榮譽,完全獻身於遺物搜尋的使命。目前已找回的遺物包括伏爾甘之矛與克撒裡的披風。這些遺物不僅為戰團增添了戰鬥力,更激勵了戰士們為共同理想而奮勇前行。
赫斯坦在探索過程中曆經艱險。他不得不面對異形入侵者、混沌惡魔以及人類叛徒的多方威脅。然而,這樣的挑戰不僅沒有讓他退縮,反而更堅定了他對戰團精神的信念。每找到一件遺物,赫斯坦都會向全戰團講述遺物背後的英雄傳說,強化了戰士們的榮譽感與使命感。
鋼鐵之龍:火與鋼的化身
火蜥蜴戰團的象征性武器之一是由伏爾甘親自設計的不屈不撓戰機“鋼鐵之龍”。這架戰爭機器不僅以其厚重的裝甲著稱,更憑借獨特的熱生成技術——通過將敵人的高能攻擊轉化為自身的能量補充系統,讓其在持久戰中具有無與倫比的耐久性,與其他依賴外部能源的戰爭機器截然不同。在一次星際戰役中,火蜥蜴戰團遭遇敵軍全面圍攻,瀕臨崩潰之際,“鋼鐵之龍”從普羅米修斯的聖物地窖中甦醒。它以摧枯拉朽之勢撕裂敵方陣線,為戰團扭轉戰局。儘管它大部分時間沉睡於地窖,但每一次的覺醒都彰顯著火蜥蜴戰團的終極力量,堪稱絕境中的救世巨獸。
現任鋼鐵之龍的駕駛者是布萊厄斯。他在一場持續53年的叛亂中首次啟動鋼鐵之龍,並憑此武器扭轉了戰局。在戰鬥中,他曾深入敵軍藏匿的城市網路,追擊叛軍直至最後一刻。他的英勇事跡不僅激勵著全戰團,更讓鋼鐵之龍成為了火蜥蜴戰團不屈精神的展現。
布萊厄斯的成功操作讓鋼鐵之龍的每一次覺醒都書寫了戰團的輝煌歷史。無論面對何種敵人,這架機械巨獸搭載的不僅是武器火力,還有火蜥蜴戰團永不退縮的意誌。
來源:遊俠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