闇龍紀元前創意總監:讓這個IP變多人遊戲 我不如辭職 - 遊戲狂
廣告

闇龍紀元前創意總監:讓這個IP變多人遊戲 我不如辭職

請拿手機掃描此QRCODE

傳到手機看

2025-02-07
廣告

此前有報導稱,EA公司承認新作《闇龍紀元:影障守護者》未能達到內部銷售預期,玩家人數約150萬,比預期少了近50%。

闇龍紀元前創意總監:讓這個IP變多人遊戲 我不如辭職

廣告

就算如此,EA首席執行官安德魯·威爾遜堅稱《闇龍紀元4》是一款“高品質”遊戲,並稱遊戲失利的部分原因是因為缺少“即時服務型”元素,認為當前玩家“越來越尋求共享世界功能和更深入的參與度”,而單人角色扮演遊戲的市場競爭也日益嚴峻。

安德魯·威爾遜“甩鍋”的發言引發了不滿,要知道《闇龍紀元4》在開發過程中曾一度轉型為一款即時服務遊戲,但在BioWare的《聖歌》失敗後,EA​​才意識到這一點並改回單機模式。

闇龍紀元前創意總監:讓這個IP變多人遊戲 我不如辭職

《闇龍紀元》前創意總監Mike Laidlaw也發表了看法,其表示:“如果有人對我說,‘讓這個成功的單人遊戲IP徹底變成純多人遊戲……從根本上改變玩家熱愛的核心DNA',我大概會選擇辭職吧。”

前《闇龍紀元》創意總監Mike Laidlaw在社交媒體上發表了上述言論,暗諷EA的決策。他曾是《闇龍紀元》系列的核心開發者,並原定擔任《闇龍紀元4》的總監,直到該作被強制轉型為“服務型遊戲”後,Laidlaw選擇離開BioWare,結束了自己超過15年的生涯。

“只是隨口一說,當然啦。”Laidlaw補充道,“誰會蠢到做出這樣的決定呢?……還是兩次?”

另一位BioWare老將、前《闇龍紀元》首席編劇David Gaider也表達了自己的看法。他認為,這種決策背後的思維模式很容易理解,尤其是當它來自那些對遊戲缺乏深入了解的高層們:“我試著共情一下,我大概能理解這種想法。想像一下,你身處一個大公司辦公室,周圍的高層們同樣對遊戲了解不多,而他們都在說‘服務型遊戲的資料很好看'‘動作遊戲才是主流'。”

闇龍紀元前創意總監:讓這個IP變多人遊戲 我不如辭職


來源:遊俠網


廣告
廣告
此前有報導稱,EA公司承認新作《闇龍紀元:影障守護者》未能達到內部銷售預期,玩家人數約150萬,比預期少了近50%。 https://gamemad.com/news/118786 https://img3.gamemad.com/2025/02/07/aYZPeZYJ.jpg 就算如此,EA首席執行官安德魯·威爾遜堅稱《闇龍紀元4》是一款“高品質”遊戲,並稱遊戲失利的部分原因是因為缺少“即時服務型”元素,認為當前玩家“越來越尋求共享世界功能和更深入的參與度”,而單人角色扮演遊戲的市場競爭也日益嚴峻。 安德魯·威爾遜“甩鍋”的發言引發了不滿,要知道《闇龍紀元4》在開發過程中曾一度轉型為一款即時服務遊戲,但在BioWare的《聖歌》失敗後,EA​​才意識到這一點並改回單機模式。 https://img3.gamemad.com/2025/02/07/QUY3u9DC.jpg 《闇龍紀元》前創意總監Mike Laidlaw也發表了看法,其表示:“如果有人對我說,‘讓這個成功的單人遊戲IP徹底變成純多人遊戲……從根本上改變玩家熱愛的核心DNA',我大概會選擇辭職吧。” 前《闇龍紀元》創意總監Mike Laidlaw在社交媒體上發表了上述言論,暗諷EA的決策。他曾是《闇龍紀元》系列的核心開發者,並原定擔任《闇龍紀元4》的總監,直到該作被強制轉型為“服務型遊戲”後,Laidlaw選擇離開BioWare,結束了自己超過15年的生涯。 “只是隨口一說,當然啦。”Laidlaw補充道,“誰會蠢到做出這樣的決定呢?……還是兩次?” 另一位BioWare老將、前《闇龍紀元》首席編劇David Gaider也表達了自己的看法。他認為,這種決策背後的思維模式很容易理解,尤其是當它來自那些對遊戲缺乏深入了解的高層們:“我試著共情一下,我大概能理解這種想法。想像一下,你身處一個大公司辦公室,周圍的高層們同樣對遊戲了解不多,而他們都在說‘服務型遊戲的資料很好看'‘動作遊戲才是主流'。” https://img3.gamemad.com/2025/02/07/VYyZPwkg.jpg 來源:遊俠網
https://gamemad.com/news/118786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