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年頭一聊起降級消費或者說次級替代品,大夥往往都能想到《我不是藥神》裡面這位老太太的經典台詞:
生活裡其他方面不說,放在遊戲圈子裡說自然就是PC硬體了,而這其中顯卡更是重中之重。但同樣的,各路玩家也有自己的信仰和堅持,有富哥嘎嘎換新,配置永遠拉滿,也有跟我一樣的窮哥們主打一個“也不是不能用”。
不過,如今大多數情況下就算是能用,在遊戲裡跑起來往往也不怎麽理想。畢竟能玩60幀誰願意碰30幀的“垃圾”呢?能跑100幀誰樂意玩60幀的遊戲呢?
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Steam上這款名為“Lossless Scaling”的軟體變得火熱了起來,得益於其僅僅29塊錢的售價以及幫助大夥提高遊戲幀數的重磅效果,也被一眾玩家親切的稱呼為“拚好幀”。
用最簡單的方式來描述拚好幀的效果,那就是能夠簡單粗暴的幫助一眾遊戲明顯提高幀數——甚至這一功能不僅僅局限於遊戲當中,只要將軟體開啟,無論是你在用影片播放器播放以往的老影片還是落後的老遊戲,都能通過插幀的方式來起到提升幀數的效果。
不僅如此,它還能通過銳化算法等提升解析度,480P的影片等內容幫你提到1080P,原本就有1080P?那能直接提到2K或是4K。
我相信聊到這兒,應該有不少朋友對於小黃鴨拚好幀的效果感到比較熟悉了——畢竟這年頭除了少數圖吧老哥還在堅持究極丐版配置,想要順暢玩遊戲怎麽說也得上20系顯卡了,那麽對於輝達的DLSS,也就是俗稱的“大力水手”肯定不會陌生。
小黃鴨其實就類似於一個沒有硬體限制的DLSS。畢竟,這玩意不僅只賣29塊錢,而且和真正的DLSS相比還不會逼著你更新顯卡,主打一個實惠且通用。
不過,這玩意也絕對沒有大夥想像中的那麽神奇,而且除了通用性之外,距離真正的DLSS確實也還有那麽一段距離。
一方面小黃鴨本身並不能改善性能,倘若遊戲原生幀數卡頓情況嚴重,那麽在開啟小黃鴨之後只能出現更為嚴重的拖影、延遲等負面情況。另一方面便是在這一基礎上帶來的了,小黃鴨開啟後勢必會占用一部分性能,遊戲幀數也會有所下降。
聽起來負面效果似乎不少,那麽具體小黃鴨這個“拚好幀”到底適合什麽場景?總的來講,對於那些不支援DLSS的遊戲,或是天生鎖幀的遊戲(比如隻狼、艾爾登法環),自身PC性能足夠的情況下,靠著小黃鴨的插幀效果能夠對遊戲體驗帶來一定的優化。或是對於那些低U高顯導致顯卡跑不滿的朋友,它同樣比較適用。
假若自身PC性能本身過於孱弱,那麽開啟小黃鴨帶來的只能是上面提到的負面優化了——這麽來看,拚好幀和拚好飯其實差別並沒有太大,還是得看情況、挑店面的,不然很容易碰上科技與狠活,然後給自己幹出點內傷來……
但就算有著一定的限制,但大夥能看得到的是小黃鴨的好評數依然猛漲,這就離不開如今各大硬體廠商的“助攻”了。這幾年更新過PC配置,或是關注PC硬體新聞的朋友應該也都注意到了。如果說以往新顯卡有消息出爐時,重點強調顯卡本身在架構、性能參數等方面的提升的話,那麽如今就越來越傾向於AI,或者說DLSS能夠帶來的影響。
或許是顯卡等硬體本身的性能提升來到了一個瓶頸期,但大夥作為玩家的直觀感受是,DLSS從原本作為錦上添花的贈品,變成了如今不能離手的重要工具。拿最近的顯卡來舉例,前陣子50系顯卡公布時,對於那個“5070=4090”這個誇張的噱頭應該都有耳聞,而這也並不意味著硬體層面能夠持平,僅僅是通過DLSS加持後的幀數能夠打平。
放在各大遊戲廠商那裡,事情更是完全變味了。如果說以往有不少神級優化的遊戲出現,答辯級優化還算少數,那麽現如今大部分的遊戲且不說整體品質如何,在優化這方面用過去的眼光看只能算是“半成品”。
一旦自家遊戲能夠在DLSS的加持下跑出一個差強人意的幀數,那麽就立即將其投放到市場撒手不管。
只是別忘了,雖說如今DLSS適配的遊戲逐漸增多,甚至在某種程度上做到了普及,但終究還是會出現那麽幾條漏網之魚的。DLSS再神奇,前提條件也得是遊戲本身得支援,一旦遇到爛優化加上不支援DLSS的遊戲,那玩家就只能對著超低的遊戲原生幀數乾瞪眼了。
更何況——DLSS一代一代更新,老顯卡吃不到這個紅利啊?!
在這樣的前提條件下,小黃鴨的突然走紅其實算不上意外。畢竟,這恰恰就是大夥叛逆心理的一種直接展現。你讓我買最新的顯卡,用最新版本的DLSS才能流暢遊戲?那我偏不買,罵爽了先。就算罵完了真想玩,轉頭再想辦法解決幀數問題就是。
拚好幀是如此,早幾年《艾爾登法環》剛出的時候,興起的“極限挑戰”同樣是一個具體的實例。
我想,就算已經過去了好幾年,但大夥應該還沒忘記《艾爾登法環》剛公布時候那同樣堪稱災難的優化吧?一出門的大樹守衛不僅憑借著大開大合的招式和超高的傷害打的一眾新人叫苦不迭,其“幀數剝奪者”的稱號也讓不少老手在這裡狼狽翻車——大戟之下眾生平等,就算是當年的卡皇3090也得老老實實感受掉幀的痛苦。
在這樣的情況下,不少絕活哥開始挑戰自己的極限——他們玩起了真正的1幀能玩、2幀流暢、3幀電競。他們通過大幅度降低解析度等方式,讓自己的老古董顯卡能夠跑得動艾爾登法環,然後用堪稱折磨的遊戲體驗來擊殺Boss……
比如這個在顯卡配置為650TI的情況下,以5幀的PPT流暢度擊殺龍裝大樹守衛的影片,直接被評論區稱呼為全網最詳細的“圖文攻略”。
這一系列操作除了整活之外,同樣也是對於遊戲優化過於拉胯的“間接輸出”。畢竟,能保持顯卡出一代換一代富哥們終究是少數,就算是50系顯卡已經開售的當下,Steam上的主流配置也依然是RTX 3060這張多年前的這張甜品卡。
所以,在“拚好幀”無法覆蓋所有遊戲的情況下,大夥只能指望未來的廠商能在優化這方面上點心——拿最近就要發售且已經在公開測試的《魔物獵人:荒野》來講,免費測試的時候來一次“魔物獵人:七巧板”玩家也就是罵兩句,等到正式版要還是差不多的情況,大夥可就真不一定能繼續忍了……
來源:遊俠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