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EA首席創意官賓·戈登在最近一期播客節目中透露,EA曾拒絕了擁有《決勝時刻》和《吉他英雄》的機會,甚至還拒絕了收購暴雪。戈登當時正在與前動視首席執行官鮑比·科蒂克對話,而科蒂克所在的公司最終從上述所有遊戲中獲利。
動視最終並非直接收購暴雪,而是在2008年通過與暴雪母公司維旺迪的遊戲部門合併,實現了對暴雪的收購。科蒂克稱,當時暴雪,尤其是《魔獸世界》,是維旺迪遊戲業務中唯一盈利的部分。戈登回憶道,在此之前,“曾有一次,(維旺迪)開價8億美元出售暴雪”,但“(前EA首席執行官拉裡·普羅布斯特)不願與他們會面”。
總結EA和動視各自收購策略的差異時,戈登說:“《決勝時刻》《吉他英雄》、暴雪,EA最先接觸到這些機會,但全部錯過了。” 賓進一步表示:“這就是為什麽我對(科蒂克)倍加敬重,他說‘不,不,擁有這些會很棒。' 然後你還留住了人才。
“我很確定,這些公司中的一些創意領軍人物,換作其他情況可能不會留下,所以你創造了某種奇蹟,讓他們長時間保持高效工作。”
事情還不止於此。科蒂克在隨後的對話中透露,多年來EA曾多次試圖收購或與動視合併:“他們多次試圖收購我們,我們也多次進行過合併談判。”
不知道EA在《決勝時刻》相關事宜上,究竟處於時間線的哪個節點。因為Infinity Ward最初是由對《榮譽勳章》系列開發不滿、不願繼續與EA合作的開發者組建的。戈登指的可能首先是EA最初失去這些人才,而非後來從動視手中搶走Infinity Ward和《決勝時刻》的機會。
人才留存問題很有意思,因為動視和EA在這方面的口碑都不太好。Infinity Ward的創始成員最終離開了工作室,成立了重生娛樂(Respawn),具有諷刺意味的是,重生娛樂後來又回到了EA旗下。那次看似激烈的分裂,在《決勝時刻》的發展歷程中仍佔據顯著位置。近年來,暴雪也一直在努力尋找發展方向,尤其是在2020年代初動視暴雪性騷擾危機曝光之後。
儘管動視趕走了關鍵人才,在玩家中口碑相對不佳,但長期以來,在收購深受喜愛的工作室後卻將其關閉或掏空這方面,EA堪稱無人能及:一提到這點,Visceral Games、Origin Systems、Westwood、Pandemic,以及如今的BioWare都會浮現在人們腦海中。
無論從創意或藝術角度,你對這兩家發行商有何看法,在商業和純現金流這場大博弈中,科蒂克領導的動視顯然是贏家——不僅僅是贏過EA而已。該公司的聲譽已輕鬆擺脫性騷擾和勞工權益醜聞的影響,還促成了微軟史無前例的687億美元收購案,旗下《決勝時刻》《暗黑破壞神》《魔獸世界》和《鬥陣特攻》等大型系列遊戲仍定期發布。相比之下,如今的EA在行業中逐漸往中等規模靠攏,而且狀況還不太好。重生娛樂的《Apex英雄》和《星際大戰絕地》系列,在EA體育類遊戲收益下滑以及對BioWare資源浪費的情況下,成為了引人注目的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