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美元,當玩家怨種?你會超出預算購買喜歡的遊戲嗎? - 遊戲狂
廣告

80美元,當玩家怨種?你會超出預算購買喜歡的遊戲嗎?

請拿手機掃描此QRCODE

傳到手機看

2025-05-23
廣告

這段時間,關於遊戲定價的問題讓社區的玩家們連連抱怨,自從老任將《馬賽世界》售價抬高到80美元後,一些大型遊戲的定價似乎被默認抬到一個新高度。

80美元,當玩家怨種?你會超出預算購買喜歡的遊戲嗎?

廣告

別的啥不行,漲價第一名,微軟看到老任漲價後直接坐不住了,5月初發布全球多地區的Xbox Series X|S主機、周邊配件漲價消息,且新的第一方遊戲也確認漲至79.99美元。

80美元,當玩家怨種?你會超出預算購買喜歡的遊戲嗎?

索尼更不用多說,本來遊戲定價就偏高,這次的漲價這正好將《羊蹄山之魂》順水推舟的送上70美元,儘管相比任天堂和微軟稍微收斂一些,但這價格仍讓玩家們罵聲不斷。

TMD,隨著禦三家的遊戲價格接連大漲,其他大廠也接湧而至,看來以後的3A注定邁入70—80美元這個區間了。

80美元,當玩家怨種?你會超出預算購買喜歡的遊戲嗎?

實際上,現在3A遊戲漲價其實不難理解,除了通貨膨脹外,遊戲畫質和玩法也在不斷升級,製作成本也越來越高。但你不分遊戲不分類型的突然從40-60美元定價突然跳到80美元,實在很難讓人接受,馬雲、健林看了也得邊流淚邊心碎。

80美元,當玩家怨種?你會超出預算購買喜歡的遊戲嗎?

就拿《瑪利歐賽車:世界》舉例,你吹得再天花亂墜,角色、地圖再多,那終究還是一款合家歡賽車遊戲。我不到60美元就能玩《地平線5》,剩下的錢還能換個手把,那我為什麽要玩《瑪利歐賽車:世界》呢?(死忠粉當我沒說)

80美元,當玩家怨種?你會超出預算購買喜歡的遊戲嗎?

畢竟玩家的錢不是大風刮來的,對於小編來說,高於一切我預期售價的遊戲我都不會買。自己連新史低的3A遊戲都要糾結半天,更何況是近600元的首發價。

當時我給《黑神話:悟空》預期價格是售價400塊錢內,如果真超過這個價格,我就算在喜歡也不會去支援。好在當時的價格真的很香,首發直接入了豪華。(目前已經4周目)

80美元,當玩家怨種?你會超出預算購買喜歡的遊戲嗎?

不過,如果說《GTA6》這種大作賣到80美元,我仍然會覺得很貴,但我後面肯定會買(絕對只有這一個例外)。畢竟R星的口碑真的太好了,如果80美元真的能體驗到遠超同時代的遊戲,也不是不能接受。

真正能在品質和內容上做到極致的遊戲,往往也是值得為其支付溢價的。

80美元,當玩家怨種?你會超出預算購買喜歡的遊戲嗎?

小編認為漲價可以,但你得漲的物超所值,漲10美元得讓我看出來10美元的樣子,20美元讓我看出20美元的樣子。別什麽遊戲都敢蹭蹭往上漲,玩家們也不是傻瓜,對於物超不值商品,廠商最終只能落得人財兩空。

80美元,當玩家怨種?你會超出預算購買喜歡的遊戲嗎?

總的來說,遊戲定價和成本之間肯定要找到平衡。我們可以看看近年來爆火且銷量高的遊戲,品質不落後的情況下價格深入民心:

《幻獸帕魯》(97元)、《絕地戰兵》(198元)、《黑神話:悟空》(268元)、《雙影奇境》(199元)和現在的《光與影:33號遠征隊》(196元),親民的售價換來了成百上千的銷量。玩家玩的開心,廠商自己賺的也多,何樂為不為。

近600塊的《瑪利歐賽車:世界》:

80美元,當玩家怨種?你會超出預算購買喜歡的遊戲嗎?

196元的《光與影:33號遠征隊》:

80美元,當玩家怨種?你會超出預算購買喜歡的遊戲嗎?

關於遊戲定價的問題,廠商在定價時肯定考慮內容的實際價值和玩家的接受能力。雖然漲價在某些情況下是合理的,但如果價格提升過快且沒有相應的品質保證,就很可能失去玩家的信任。

總的來說,遊戲的定價需要平衡各方利益,也要顧及到消費者的預算和心理預期。在未來,能通過高品質和公正的定價,獲得玩家認可的遊戲,才會在市場中持續獲得成功。


來源:遊俠網


廣告
廣告
這段時間,關於遊戲定價的問題讓社區的玩家們連連抱怨,自從老任將《馬賽世界》售價抬高到80美元後,一些大型遊戲的定價似乎被默認抬到一個新高度。 https://gamemad.com/news/127355 https://img3.gamemad.com/2025/05/23/hKCf7b8P.jpg 別的啥不行,漲價第一名,微軟看到老任漲價後直接坐不住了,5月初發布全球多地區的Xbox Series X|S主機、周邊配件漲價消息,且新的第一方遊戲也確認漲至79.99美元。 https://img3.gamemad.com/2025/05/23/VDef2syW.jpg 索尼更不用多說,本來遊戲定價就偏高,這次的漲價這正好將《羊蹄山之魂》順水推舟的送上70美元,儘管相比任天堂和微軟稍微收斂一些,但這價格仍讓玩家們罵聲不斷。 TMD,隨著禦三家的遊戲價格接連大漲,其他大廠也接湧而至,看來以後的3A注定邁入70—80美元這個區間了。 https://img3.gamemad.com/2025/05/23/BQaVJQvX.jpg 實際上,現在3A遊戲漲價其實不難理解,除了通貨膨脹外,遊戲畫質和玩法也在不斷升級,製作成本也越來越高。但你不分遊戲不分類型的突然從40-60美元定價突然跳到80美元,實在很難讓人接受,馬雲、健林看了也得邊流淚邊心碎。 https://img3.gamemad.com/2025/05/23/mFxBvz6R.jpg 就拿《瑪利歐賽車:世界》舉例,你吹得再天花亂墜,角色、地圖再多,那終究還是一款合家歡賽車遊戲。我不到60美元就能玩《地平線5》,剩下的錢還能換個手把,那我為什麽要玩《瑪利歐賽車:世界》呢?(死忠粉當我沒說) https://img3.gamemad.com/2025/05/23/6pNJzgyd.jpg 畢竟玩家的錢不是大風刮來的,對於小編來說,高於一切我預期售價的遊戲我都不會買。自己連新史低的3A遊戲都要糾結半天,更何況是近600元的首發價。 當時我給《黑神話:悟空》預期價格是售價400塊錢內,如果真超過這個價格,我就算在喜歡也不會去支援。好在當時的價格真的很香,首發直接入了豪華。(目前已經4周目) https://img3.gamemad.com/2025/05/23/ycVfx7uX.jpg 不過,如果說《GTA6》這種大作賣到80美元,我仍然會覺得很貴,但我後面肯定會買(絕對只有這一個例外)。畢竟R星的口碑真的太好了,如果80美元真的能體驗到遠超同時代的遊戲,也不是不能接受。 真正能在品質和內容上做到極致的遊戲,往往也是值得為其支付溢價的。 https://img3.gamemad.com/2025/05/23/SNs3c8em.jpg 小編認為漲價可以,但你得漲的物超所值,漲10美元得讓我看出來10美元的樣子,20美元讓我看出20美元的樣子。別什麽遊戲都敢蹭蹭往上漲,玩家們也不是傻瓜,對於物超不值商品,廠商最終只能落得人財兩空。 https://img3.gamemad.com/2025/05/23/qschAPwS.jpg 總的來說,遊戲定價和成本之間肯定要找到平衡。我們可以看看近年來爆火且銷量高的遊戲,品質不落後的情況下價格深入民心: 《幻獸帕魯》(97元)、《絕地戰兵》(198元)、《黑神話:悟空》(268元)、《雙影奇境》(199元)和現在的《光與影:33號遠征隊》(196元),親民的售價換來了成百上千的銷量。玩家玩的開心,廠商自己賺的也多,何樂為不為。 近600塊的《瑪利歐賽車:世界》: https://img3.gamemad.com/2025/05/23/guuvCYEj.jpg 196元的《光與影:33號遠征隊》: https://img3.gamemad.com/2025/05/23/79QhHzXy.jpg 關於遊戲定價的問題,廠商在定價時肯定考慮內容的實際價值和玩家的接受能力。雖然漲價在某些情況下是合理的,但如果價格提升過快且沒有相應的品質保證,就很可能失去玩家的信任。 總的來說,遊戲的定價需要平衡各方利益,也要顧及到消費者的預算和心理預期。在未來,能通過高品質和公正的定價,獲得玩家認可的遊戲,才會在市場中持續獲得成功。 來源:遊俠網
https://gamemad.com/news/127355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