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遊戲製作人小島秀夫在戛納電影節"科技與敘事邊界"座談會上,與德國導演Fatih Akin展開深度對話。他們一致認為AI不應被視為創造力的敵人,而是有用的工具,是“數字時代的畫筆與膠片”。
雖然目前基於AI生成的電影品質較差,但隨著技術的進步,他們相信AI未來會在創作過程中扮演有價值的角色。小島秀夫以《死亡擱淺2》開發為例,透露其團隊已運用AI完成30%的環境概念設計,但他強調“核心敘事與角色靈魂永遠需要人類溫度”。
座談會披露的資料顯示,2024年全球使用AI輔助的影視項目同比增長470%,但入圍本屆戛納主競賽單元的作品中,僅12%採用AI參與製作。
對此現象,小島秀夫提出“三階段論”:現階段AI更適合處理重複性工作(如自動摳像),中期將發展為創意夥伴(即時渲染分鏡),而終極形態應是“激發人類潛能的鏡像”。
來源:遊俠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