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遊戲行業最具公信力的評分匯總平台,Metacritic的評分機制始終是玩家們熱議的對象。平台創始人Marc Doyle近期首次透露了評分轉換流程:所有媒體評測分數均會轉換為百分製,其中權威媒體的評分會被賦予更高權重,但該權重調整對最終評分的影響幅度通常控制在1-2分以內。這套精密的算法被業內稱為"核心算法",其影響力不容小覷——據透露,《輻射:新維加斯》開發團隊曾因1分之差與百萬美元獎金擦肩而過。
需要注意的是,Metacritic始終堅持採用媒體最初發布的評分,即使像《無人深空》這樣口碑逆襲的作品,其PC版最初的61分低分評價也永久保留在平台上。Doyle強調,記錄遊戲發行時的原始評價至關重要。這一原則主要源於過去頻繁遭遇的公關壓力,曾有開發商在3小時內將C+評價提升至B+,此類事件促使平台制訂了"首次評分即最終評分"的硬性規則。
每年1月,Doyle團隊會通過包含37項指標的嚴格問卷篩選合作媒體,其中核心篩選標準包括:"最近一次給出30分以下評價的時間"——"若媒體從未給出低分,要麽評測樣本不足,要麽存在選擇性評測傾向。"目前全球僅200餘家媒體通過審核,影片評測機構也需提交文字稿件,“因為嚴謹的論點論證過程不可替代”。
在AI技術席卷遊戲產業的今天,這個僅由5人維護的平台依然堅守人類評審的價值。正如Doyle所言:“當AI告訴你該玩什麽遊戲時,它引用的仍然是人類的評測。那個代表獨立判斷的'I',永遠是我們名字裡最重要的字母。”
來源:遊俠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