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咚奇剛:蕉力全開(Donkey Kong Bananza)》製作總監近日透露,遊戲中作為核心玩法的體素破壞系統對開發團隊而言"簡直是程式員的噩夢"。這款系列首部3D平台跳躍遊戲於7月17日登陸Switch2平台,由曾打造《超級瑪利歐:奧德賽》的原班人馬開發,其幕後故事正逐漸浮出水面。
作為繼《大金剛64》後系列首款3D化作品,《咚奇剛:蕉力全開》創新採用了基於體素的可破壞場景引擎。該技術使玩家能夠摧毀、挖掘並改造絕大多數遊戲場景,其原理是使用微型立方體而非傳統多邊形構建3D世界(類似《當個創世神麥塊》的方塊構成)。但令人稱奇的是,最終遊戲畫面徹底突破了體素技術的傳統視覺特徵——總監在任天堂"開發者訪談"欄目中表示,團隊為此付出了超乎想像的努力。
在任天堂最新發布的開發者訪談中,總監Kazuya Takahashi坦承:"體素技術雖然極大豐富了遊戲可能性,但其寫程式實現過程對開發人員來說簡直是場噩夢。"只需觀看實際遊戲畫面就能發現,團隊成功消除了典型的"方塊化"視覺效果。聯合總監Wataru Tanaka進一步說明:"我們致力於讓玩家完全感受不到體素技術的存在。"
儘管Takahashi曾提醒遊戲可能存在性能波動,但他強調這項技術幫助任天堂實現了"系列史上最豐富的層次感",將多樣化的視覺風格、物理特性與完全可破壞的環境完美結合。美術總監Daisuke Watanabe解密了團隊如何通過藝術處理,將立方體組合轉化為令人震撼的場景:"我們要讓玩家在看到某些場景時忍不住驚歎'天啊,連這個也能破壞?'"
Tanaka透露團隊在開發初期就確定了體素方案,因其能提供前所未有的創作靈活性。Takahashi表示靈感來源於"開發前重溫的系列所有作品",而這項突破性破壞系統的雛形,竟源自《奧德賽》中"拳擊石像"Boss與普通蘑菇怪的結合實驗。
來源:遊俠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