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則“《黑神話:悟空(BLACK MYTH WU KONG)》取景地佛像頭部被刻字”的消息在社交媒體上引發廣泛關注。有網友在參觀濟南神通寺四門塔時,拍攝到佛像頭部刻有“某某省測繪局十五人”等字樣,並上傳至網路,迅速引發網友熱議。
四門塔位於濟南市南部山區,是中國現存唯一的隋代石塔,於隋大業七年(611年)建成,至今已有1400多年歷史。這座古塔不僅承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還因獨特的建築風格和豐富的文物價值而備受矚目。上世紀30年代,梁思成與林徽因曾遍訪中國古建築,四門塔正是他們“搶救式考察”的重要一站。此外,隨著現象級遊戲《黑神話:悟空》的爆火,四門塔作為遊戲取景地之一,更是吸引了大量遊客前來打卡參觀。
然而,佛像頭部被刻字的消息卻給這座千年古塔蒙上了一層陰影。針對網友的質疑和擔憂,濟南市文旅局迅速作出回應。據文旅局工作人員介紹,佛像上的字是上世紀刻畫的,當時尚未出台《文物保護法》,文物保護的理念和措施也相對薄弱。對於刻字的具體時間和責任人,由於時間久遠且缺乏有效證據,已難以追溯。
在談到刻字修復問題時,文旅局工作人員表示,此前已谘詢過相關專家意見。專家認為,石質文物修復具有極高的技術難度和風險性,一旦修復不當,很可能對文物造成二次破壞。因此,在權衡利弊後,決定暫時不對佛像進行修復,而是採取加強監測和保護的措施,確保文物安全。
四門塔景區工作人員也向記者透露了更多細節。據景區退休老職工回憶,刻字行為可能發生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當時四門塔尚未建立完善的保護機制,甚至允許村民在塔內飼養家畜。直到上世紀80年代後,隨著文物保護意識的提高和措施的加強,景區才逐漸建立起人防、技防、物防相結合的保護體系。如今,四門塔已實現24小時監控和人防巡邏,遊客根本無法接觸佛像,類似刻字行為已得到有效遏製。
儘管刻字行為並非近期所為,但這一事件仍然引發了公眾對文物保護的廣泛關注和討論。有網友表示,文物保護是每個人的責任和義務,應該加強對遊客的宣傳教育和管理力度,防止類似事件再次發生。也有網友認為,應該加大對破壞文物行為的懲處力度,提高違法成本,形成有效的震懾作用。
事實上,隨著《黑神話:悟空》等文化產品的爆火,越來越多的古建築和文物遺址成為了遊客爭相打卡的熱門景點。這既為文物保護和傳承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也對景區的保護和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保障遊客參觀體驗的同時,確保文物安全無損,成為了擺在景區管理者面前的一道難題。
來源:遊俠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