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氏物語》:在手繪像素的柔光中,抵達人性與AI交匯的邊界 - 遊戲狂
廣告

《愛氏物語》:在手繪像素的柔光中,抵達人性與AI交匯的邊界

請拿手機掃描此QRCODE

傳到手機看

2025-08-07
廣告

由馬來西亞華人開發者 Mas 獨立製作的像素風劇情 RPG《愛氏物語》(Artis Impact),於 2025 年 8 月 7 日正式上線 Steam 平台。作為一款使用 RPG Maker MV 引擎製作的作品,它在預告階段便憑借精致的美術和富有情感的敘事打動不少玩家,而完整版的發布,則進一步證明瞭它不僅“可愛”,更“可貴”。

《愛氏物語》:在手繪像素的柔光中,抵達人性與AI交匯的邊界

廣告

一、以像素為筆,書寫細膩溫度

儘管採用了傳統像素風格,《愛氏物語》的美術表現卻絕非復古的簡單致敬。全遊戲超過 4000 幀逐幀手繪動畫,覆蓋角色動作、環境反饋、戰鬥演出等多個維度:

潺潺流動的小溪、花十幾個小時製作的電梯,連AI機器人Bot翻白眼的像素都精準幾厘,無一不展現出開發者對“細節真實感”的極高追求。每一塊地圖也由開發者本人親手設計,從荒野科技到日常生活的融合,讓遊戲世界在靜默中維持鮮活。

《愛氏物語》:在手繪像素的柔光中,抵達人性與AI交匯的邊界

為了進一步強化敘事表現,《愛氏物語》大量採用漫畫式分鏡和 UI 動效,將情緒與事件巧妙結合。頭頂怒氣槽的浮現、誇張面部表情的切換,都讓角色更加立體。

《愛氏物語》:在手繪像素的柔光中,抵達人性與AI交匯的邊界

二、輕量系統,重情緒表達

《愛氏物語》並不追求系統堆疊或數值壓力,它採用節奏友好的回合戰鬥機制,強調技能熟練度與使用習慣的正向反饋。屬性提升依賴“吃飯”“打工”“訓練”等生活行為,提供一種近似模擬經營的成長體驗。

遊戲的支線任務以“概率觸發”形式存在,玩家被鼓勵在城鎮中多次走動、與 NPC 頻繁互動,從而觸發諸如“披薩店秘聞”或“AI 大猩猩的迷宮”這類溫暖又荒誕的小故事。每位 NPC 都有自己的性格、對話變化與反饋機制,使世界始終維持動態回應。

《愛氏物語》:在手繪像素的柔光中,抵達人性與AI交匯的邊界

三、角色塑造與劇情深度並存

《愛氏物語》的主角 Akane 是一位身著黑衣、手持長刀的 A-Lith 特工,搭檔為黑色立方體 AI Bot。冷峻外表下,她卻有著意外反差的“中二”性格,例如化身為“床墊評測大師”,執著於在各種場合試睡,從席夢思到紙箱無一遺漏。

《愛氏物語》:在手繪像素的柔光中,抵達人性與AI交匯的邊界

而在這層輕鬆幽默的表象之下,《愛氏物語》實際討論的主題是更具深度的“人類與 AI 的未來共存”。遊戲設有“尊敬值”系統,玩家的選擇與劇情走向也緊密相關。結局之間的差異也不僅僅是字面層面的“好與壞”,而是關於“犧牲”、“傳承”與“孤獨”的思考。

《愛氏物語》:在手繪像素的柔光中,抵達人性與AI交匯的邊界

四、關於開發者

《愛氏物語》從立項、美術、程式到劇本全部由Mas一人完成。其創作理念強調“回歸情緒和角色本身的表達”,希望做出一款“玩完之後不會感到疲憊”的 RPG。其靈感來自 SNES 時代的《天地創造》等作品,注重內容密度與情感傳達,而非系統設計上的複雜性。它沒有追求創新噱頭,而是踏實地講好了一個“關於人、溫柔與AI”的故事。對於渴望一場不失輕鬆但又富含情感重量的敘事體驗的玩家而言,這是一款值得體驗的作品。

《愛氏物語》:在手繪像素的柔光中,抵達人性與AI交匯的邊界


來源:遊俠網


廣告
廣告
由馬來西亞華人開發者 Mas 獨立製作的像素風劇情 RPG《愛氏物語》(Artis Impact),於 2025 年 8 月 7 日正式上線 Steam 平台。作為一款使用 RPG Maker MV 引擎製作的作品,它在預告階段便憑借精致的美術和富有情感的敘事打動不少玩家,而完整版的發布,則進一步證明瞭它不僅“可愛”,更“可貴”。 https://gamemad.com/news/131784 https://img3.gamemad.com/2025/08/07/qbjxZJWe.jpg 一、以像素為筆,書寫細膩溫度儘管採用了傳統像素風格,《愛氏物語》的美術表現卻絕非復古的簡單致敬。全遊戲超過 4000 幀逐幀手繪動畫,覆蓋角色動作、環境反饋、戰鬥演出等多個維度: 潺潺流動的小溪、花十幾個小時製作的電梯,連AI機器人Bot翻白眼的像素都精準幾厘,無一不展現出開發者對“細節真實感”的極高追求。每一塊地圖也由開發者本人親手設計,從荒野科技到日常生活的融合,讓遊戲世界在靜默中維持鮮活。 https://img3.gamemad.com/2025/08/07/ar3uWRck.jpg 為了進一步強化敘事表現,《愛氏物語》大量採用漫畫式分鏡和 UI 動效,將情緒與事件巧妙結合。頭頂怒氣槽的浮現、誇張面部表情的切換,都讓角色更加立體。 https://img3.gamemad.com/2025/08/07/kZRQeVyg.jpg 二、輕量系統,重情緒表達《愛氏物語》並不追求系統堆疊或數值壓力,它採用節奏友好的回合戰鬥機制,強調技能熟練度與使用習慣的正向反饋。屬性提升依賴“吃飯”“打工”“訓練”等生活行為,提供一種近似模擬經營的成長體驗。 遊戲的支線任務以“概率觸發”形式存在,玩家被鼓勵在城鎮中多次走動、與 NPC 頻繁互動,從而觸發諸如“披薩店秘聞”或“AI 大猩猩的迷宮”這類溫暖又荒誕的小故事。每位 NPC 都有自己的性格、對話變化與反饋機制,使世界始終維持動態回應。 https://img3.gamemad.com/2025/08/07/kf7rAPpE.jpg 三、角色塑造與劇情深度並存《愛氏物語》的主角 Akane 是一位身著黑衣、手持長刀的 A-Lith 特工,搭檔為黑色立方體 AI Bot。冷峻外表下,她卻有著意外反差的“中二”性格,例如化身為“床墊評測大師”,執著於在各種場合試睡,從席夢思到紙箱無一遺漏。 https://img3.gamemad.com/2025/08/07/zTDah8bf.jpg 而在這層輕鬆幽默的表象之下,《愛氏物語》實際討論的主題是更具深度的“人類與 AI 的未來共存”。遊戲設有“尊敬值”系統,玩家的選擇與劇情走向也緊密相關。結局之間的差異也不僅僅是字面層面的“好與壞”,而是關於“犧牲”、“傳承”與“孤獨”的思考。 https://img3.gamemad.com/2025/08/07/zAQtvTED.jpg 四、關於開發者《愛氏物語》從立項、美術、程式到劇本全部由Mas一人完成。其創作理念強調“回歸情緒和角色本身的表達”,希望做出一款“玩完之後不會感到疲憊”的 RPG。其靈感來自 SNES 時代的《天地創造》等作品,注重內容密度與情感傳達,而非系統設計上的複雜性。它沒有追求創新噱頭,而是踏實地講好了一個“關於人、溫柔與AI”的故事。對於渴望一場不失輕鬆但又富含情感重量的敘事體驗的玩家而言,這是一款值得體驗的作品。 https://img3.gamemad.com/2025/08/07/E9k8AMee.jpg 來源:遊俠網
https://gamemad.com/news/131784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