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經典到不能再經典、甚至被玩家奉為“神作”的《勇者鬥惡龍III 接著邁向傳說》(簡稱《DQ3》),它不僅是“羅德三部曲”的最終章,更在1988年FC版發售後引發全民熱潮。當年玩家排隊搶購、瘋狂遊玩,其感人結局更是讓無數人淚目,至今仍是許多老玩家的珍貴回憶。
近日,《DQ3》的主程式員內藤寬在個人X(原推特)上分享了當年的開發秘辛,讓不少玩家大感意外——原來這款傳奇作品的誕生,竟伴隨著如此驚人的Debug(除錯)工程!
內藤寬回憶道:“開發《DQ3》時,Enix公司內部專門成立了一個30人的Debug團隊。他們戴著耳機、一邊錄影一邊測試遊戲。”
“每天早上,傳真機都會送來一疊整理好的Bug清單,我們拚命修復;到了下午,又塞來一疊新的Bug報告,晚上繼續趕工……結果第二天早上,新的Bug清單又來了!這樣下去,我什麽時候才能睡覺啊?”
考慮到《DQ3》是1988年2月發行的FC遊戲,以當時的技術水平,Debug只能靠人力硬扛。許多網友驚歎,沒想到當年的測試規模如此龐大,甚至採用“邊聽耳機邊錄影”的高強度方式。更誇張的是,Bug似乎永遠修不完——剛解決一批,新問題又冒出來,足見開發團隊是在用“人力換精細度”。
正因他們的不眠不休,玩家才能體驗到近乎完美的《DQ3》。對此,網友紛紛致敬:“Respect!”
事實上,內藤寬此前也曾透露,《DQ3》的開發堪稱“地獄難度”——1987年才正式立項,卻因公司希望趕在聖誕檔期發售,必須在9月前完成開發,以便留出Debug和卡帶生產的時間。結果,團隊僅用5個月就完成了遊戲本體,後續全力投入Bug修復。
然而,時間依然不夠,最終延期至1988年2月才上市。更驚人的是,團隊當時完全沒有紅白機開發經驗,幾乎是從零開始摸索。就算如此,他們仍交出了一款傳世經典,這份毅力令人敬佩。
來源:遊俠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