炫神,曾經是一名《英雄聯盟》技術流主播,靠著S6中國伺服器開服第一的戰績累積了一定人氣。但後來轉向“嘴臭造梗”的“黑紅”路線,意外成了網際網路上又一個抽象符號。流浪在網際網路各處的低素質“嗨粉”就像發現了新家一樣,紛紛湧入炫神的直播間開啟了嘴臭狂歡。
作為iG的頭號黑粉,炫神在二路流解說LPL比賽的直播中,對iG的TheShy和Wei選手大量使用侮辱性黑稱(像是馬頭、殭屍、涅槃)。本身直播間就”嗨粉“居多的情況下,炫神這波帶頭造梗也讓這些粉絲更加變本加厲地玩梗反串,部分粉絲直接湧入官方直播間拿選手黑稱刷屏,更有極端粉絲直接去到比賽現場高喊“馬頭”。
iG的粉絲自然不幹了,在超話怒噴炫神為了博黑流量沒有下限,並且集體出征炫神的直播間和二創切片的評論區。炫神的粉絲也不甘示弱,直接稱呼維護iG的粉絲“JSJJ”(TheShy粉絲的黑稱)
炫神持續不要臉的操作鬧得iG張總都知道了,張總也是非常生氣,直接聯繫聯盟官方,把炫神的事情反映上去,ban掉了他的LPL二路解說權。
本以為被處罰的炫神會消停一陣,但他的脾氣還是相當火爆,對這個處罰非常不服,在直播間說這是官方對他的打壓,準備硬剛到底,宣布以黑屏的方式繼續轉播iG的比賽,更是發出動態表示iG輸了就在直播間抽獎。
靠著抽獎的誘惑,炫神也是吸引了大量的路人,在iG對陣AL的比賽中,炫神的直播間一度熱度全網第一。黑屏解說的他更是徹底瘋狂,無cd狂噴iG選手,持續地辱罵+人身攻擊。在iG輸掉比賽後更是高喊“邪不勝正!“,甚至引導粉絲到LPL官方直播間刷屏攻擊iG選手,行為惡劣程度堪比當年的盧本偉。
但在後面兩場焦點戰中,iG頂住了巨大的輿論壓力,連克TES、BLG兩個強敵。給iG的粉絲掙回了面子。而炫神這邊也是沒想到“回旋鏢”來的這麽快,本來以為兩支LPL前二的隊伍能穩壓iG,還在直播間得意忘形,依舊對著iG的選手持續輸出,沒想到自己的“滔大哥”和“B大哥“最後竟然倒下了。iG的粉絲自然不會放過炫神,比賽結束後,彈幕刷屏喊話讓炫神跪下,炫神膝蓋也挺軟,當即認慫,說”自己是薑哥11年最究極的老粉“,”TheShy是自己一輩子的薑大哥“。後面也是被彈幕激得惱羞成怒說自己一輩子不會再看LPL的比賽了。
炫神惡劣的行為自然不能輕易放過,LPL的觀眾和路人網友都是清一色地支援iG制裁炫神。iG隨後也在官博發布嚴正聲明,將採用司法手段對炫神長期違規的行為制裁到底。
炫神對此卻毫不在意,在直播間回應:“無非就是讓我賠點錢,無關緊要,我不差那點三瓜兩棗的。”更揚言自己要反訴iG粉絲,表示“我也要去舉報iG超話人身攻擊的人,收集證據,舉報這幫子人”。看來炫神和iG的故事還遠遠沒有結束,如今愈發蔓延的戰火該如何收尾,只能交給時間來給我們答案。
如今的電競選手儼然已經成為了網際網路“沙包”,誰來都可以噴上一句。你顏值有瑕疵要噴,你私生活有點風吹草動要噴,你比賽有點失誤那更是直接超話集合,二創切片銳評一條龍全都給你安排上。
為什麽會有這種越來越魔怔的”邪風“,正好借著炫神事件咱們來嘮一嘮。
電競圈的網暴如此猖狂,首先得歸功於那些素質感人的主播。吃著“黑紅流量”,當著“黑粉頭子",直播時動不動就煽動粉絲對立,選手黑稱掛嘴邊,把直播間搞成黑粉狂歡的地方。這幫主播往往流量大,仗著自己粉絲多,四無忌憚帶節奏,年輕觀眾不懂事的很容易被同化成噴子。那平台呢,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只要有熱度就行,管它正不正能量,等事鬧大了再出來甩鍋撇清關係,可以說是又當又立。
再說網暴這種行為,成本低到離譜。你罵我,那我就罵回去,很容易就變成了“以暴製暴”。你如果想走法律途徑?《民法典》雖然相關處罰列得明明白白,但維權成本高得嚇人,你有足夠的時間和金錢去跟這幫網暴的人鬧麽,鬧贏了頂多也就只能拿到點經濟補償,心裡這股氣能不能消下去就不好說了,炫神那句“賠個三瓜兩棗不在乎”就是這群網暴者的真實心態。
最後就是“飯圈化”和“標籤化”這兩大毒瘤。現在電競圈跟粉圈已經差不多一樣了,不是“我家哥哥最牛”的飯圈粉,就是滿口喊著“馬頭”“涅槃”的黑粉,中立理性黨根本沒有生存空間。一言不合就給你貼標籤、開團互撕,極端言論反而成了流量密碼。炫神直播間能熱度登頂,不就是黑粉、樂子人團建搞出來的結果麽。再這樣玩下去,電競圈遲早要完。
炫神與iG的衝突事件,暴露出中國電競產業目前粉絲文化方面的危機。主播責任缺失、網路暴力治理失效、粉圈文化侵蝕等問題相互交織,阻礙電競行業健康發展。但這次的事件可能成為轉機,iG的司法維權為行業樹立了抵制網路暴力的標杆,官方對此類行為的實際打擊雖然較為初級但也是良好的信號。
電競作為新興文化產業,其健康發展既需要法律法規的約束,也需要行業倫理的正向引導,更離不開廣大觀眾對電競精神的正視與堅守。唯有當選手尊嚴不再被當作流量密碼,賽事討論不再被演化為“粉黑”罵戰,電競才能真正從“黑紅”的泥沼中走出來。炫神事件的結局尚待司法裁決,但其留給行業的思考,應當成為”淨化“電競文化的重要契機。
來源:遊俠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