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神話:鍾馗》首曝卻給《黑神話:悟空》帶來“大量”差評 - 遊戲狂
廣告

《黑神話:鍾馗》首曝卻給《黑神話:悟空》帶來“大量”差評

請拿手機掃描此QRCODE

傳到手機看

2025-08-22
廣告

在今年8月20日的科隆遊戲展上,《黑神話:鍾馗》作為最終的大軸登場一時風光無限,消息隨即攻陷了各個媒體平台和玩家社區,B站“黑神話”官方帳號發布的影片在三天內狂砍1000萬播放量。

《黑神話:鍾馗》首曝卻給《黑神話:悟空》帶來“大量”差評

廣告

然而, 當絕大多數玩家期待《黑神話:鍾馗》憧憬《黑神話》宇宙時,相關影片以及《黑神話:悟空》的Steam評論區卻出現了一些不和諧的聲音。僅8月20日當天《黑神話:悟空》Steam評論區評論數量為好評274條、差評123條,當日差評率達30%,而8月19日當天的資料為好評248條、差評9條,當日差評率為3%。兩相對比之下,差評率翻十倍。

《黑神話:鍾馗》首曝卻給《黑神話:悟空》帶來“大量”差評

▲資料來源於SteamDB

我仔細翻看了差評的相關內容,大多數都是對於遊科選擇先製作《黑神話:鍾馗》而擱置《黑神話:悟空》DLC的不理解,以及對於遊科能夠製作DLC的希望。

《黑神話:鍾馗》首曝卻給《黑神話:悟空》帶來“大量”差評

對於大家對《黑神話:悟空》DLC的期待是可以理解的,作為中國第一款走向世界舞台的3A大作,其劇情確實留有相當多的坑等待主創團隊通過DLC或者續作的形式來填補。但是同樣的,對於一款3A規格的作品來說,想要製作一款從體量到劇情到創新都能夠滿足玩家需求的DLC絕非易事。

以《電馭叛客2077》與《艾爾登法環》為例,這兩部作品分別發售於2020年12月和2022年2月。而這兩部在遊戲歷史上舉足輕重的作品的DLC《往日之影》和《黃金樹幽影》分別發售於2023年9月和2024年6月。二者都是在遊戲本體發售之後接近三年的時間點才完成DLC的製作。

《黑神話:鍾馗》首曝卻給《黑神話:悟空》帶來“大量”差評

對於CDPR和FromSoftware這樣的老牌遊戲廠商來說,製作一款能夠被玩家所認可的DLC尚且需要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對於遊戲科學這樣剛剛踏上大型單機遊戲製作之路的廠商只會更加困難。

至於希望落空一事,我想倒也不必太過失望。我翻找了遊戲科學兩位主創以及黑神話官方微博帳號,其實並未能找到他們對於DLC的正面回應,先前網上所流傳的,例如廢案重啟、龍宮天庭等說法,均屬網友推測。反倒是在《黑神話:鍾馗》PV爆料之後主創馮驥(微博@Yocar-馮驥)發微博回應了玩家對於DLC的期待以及為什麽想要先製作《鍾馗》而不是DLC。

《黑神話:鍾馗》首曝卻給《黑神話:悟空》帶來“大量”差評

其實從這篇微博的內容中不難看出,馮驥非常了解大家對於DLC的期待,但是他和楊奇都認為目前並不是製作DLC的好時機。從開始的無名之輩到如今,遊戲科學團隊早已有了十足的發展,趁著這把“刀”正鋒利,進行新的嘗試或許才是更好的選擇。而對於DLC,馮驥也明確表示“悟空的傳說在未來會以更完整更紮實的方式,準備妥當後,再正式回來。”或許當《黑神話:悟空》再次回來時就不止是DLC而是《黑神話:悟空2》了。

最後,作為《黑神話:悟空》的粉絲,我真的非常希望在未來它能以更好的狀態回歸,而不僅僅是為了早點上線趕製出來的結果。另外,遊科也在《黑神話:鍾馗》公布之後將B站“黑神話:悟空”帳號改名為“黑神話”。通過天眼查搜索也可發現“深圳市遊科互動科技有限公司”早在2021年至2022年就已經註冊了包括如今“黑神話:鍾馗”在內的多個商標,涉及封神、搜神、山海經、聊齋、西遊等多個中國傳統神怪題材。

《黑神話:鍾馗》首曝卻給《黑神話:悟空》帶來“大量”差評

如今“黑神話”帳號更名和《黑神話:鍾馗》的首曝CG或許也印證了遊科“黑神話宇宙”的野心。後續如果大家感興趣我們也可以一起聊一聊相關的故事以及對於遊科“黑神話宇宙”的猜測。

《黑神話:鍾馗》首曝卻給《黑神話:悟空》帶來“大量”差評

至於現在,既然DLC的缺席已成事實,既然《黑神話:鍾馗》已在路上,不妨先期待和享受新的故事。

《黑神話:鍾馗》首曝卻給《黑神話:悟空》帶來“大量”差評


來源:遊俠網


廣告
廣告
在今年8月20日的科隆遊戲展上,《黑神話:鍾馗》作為最終的大軸登場一時風光無限,消息隨即攻陷了各個媒體平台和玩家社區,B站“黑神話”官方帳號發布的影片在三天內狂砍1000萬播放量。 https://gamemad.com/news/132821 https://img3.gamemad.com/2025/08/22/Ab5JGMUW.jpg 然而, 當絕大多數玩家期待《黑神話:鍾馗》憧憬《黑神話》宇宙時,相關影片以及《黑神話:悟空》的Steam評論區卻出現了一些不和諧的聲音。僅8月20日當天《黑神話:悟空》Steam評論區評論數量為好評274條、差評123條,當日差評率達30%,而8月19日當天的資料為好評248條、差評9條,當日差評率為3%。兩相對比之下,差評率翻十倍。 https://img3.gamemad.com/2025/08/22/ZpVEwSXm.jpg ▲資料來源於SteamDB 我仔細翻看了差評的相關內容,大多數都是對於遊科選擇先製作《黑神話:鍾馗》而擱置《黑神話:悟空》DLC的不理解,以及對於遊科能夠製作DLC的希望。 https://img3.gamemad.com/2025/08/22/CDFBsffP.jpg 對於大家對《黑神話:悟空》DLC的期待是可以理解的,作為中國第一款走向世界舞台的3A大作,其劇情確實留有相當多的坑等待主創團隊通過DLC或者續作的形式來填補。但是同樣的,對於一款3A規格的作品來說,想要製作一款從體量到劇情到創新都能夠滿足玩家需求的DLC絕非易事。 以《電馭叛客2077》與《艾爾登法環》為例,這兩部作品分別發售於2020年12月和2022年2月。而這兩部在遊戲歷史上舉足輕重的作品的DLC《往日之影》和《黃金樹幽影》分別發售於2023年9月和2024年6月。二者都是在遊戲本體發售之後接近三年的時間點才完成DLC的製作。 https://img3.gamemad.com/2025/08/22/djWw2Rtc.jpg 對於CDPR和FromSoftware這樣的老牌遊戲廠商來說,製作一款能夠被玩家所認可的DLC尚且需要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對於遊戲科學這樣剛剛踏上大型單機遊戲製作之路的廠商只會更加困難。 至於希望落空一事,我想倒也不必太過失望。我翻找了遊戲科學兩位主創以及黑神話官方微博帳號,其實並未能找到他們對於DLC的正面回應,先前網上所流傳的,例如廢案重啟、龍宮天庭等說法,均屬網友推測。反倒是在《黑神話:鍾馗》PV爆料之後主創馮驥(微博@Yocar-馮驥)發微博回應了玩家對於DLC的期待以及為什麽想要先製作《鍾馗》而不是DLC。 https://img3.gamemad.com/2025/08/22/WAusyj5K.jpg 其實從這篇微博的內容中不難看出,馮驥非常了解大家對於DLC的期待,但是他和楊奇都認為目前並不是製作DLC的好時機。從開始的無名之輩到如今,遊戲科學團隊早已有了十足的發展,趁著這把“刀”正鋒利,進行新的嘗試或許才是更好的選擇。而對於DLC,馮驥也明確表示“悟空的傳說在未來會以更完整更紮實的方式,準備妥當後,再正式回來。”或許當《黑神話:悟空》再次回來時就不止是DLC而是《黑神話:悟空2》了。 最後,作為《黑神話:悟空》的粉絲,我真的非常希望在未來它能以更好的狀態回歸,而不僅僅是為了早點上線趕製出來的結果。另外,遊科也在《黑神話:鍾馗》公布之後將B站“黑神話:悟空”帳號改名為“黑神話”。通過天眼查搜索也可發現“深圳市遊科互動科技有限公司”早在2021年至2022年就已經註冊了包括如今“黑神話:鍾馗”在內的多個商標,涉及封神、搜神、山海經、聊齋、西遊等多個中國傳統神怪題材。 https://img3.gamemad.com/2025/08/22/6mF3ZHky.jpg 如今“黑神話”帳號更名和《黑神話:鍾馗》的首曝CG或許也印證了遊科“黑神話宇宙”的野心。後續如果大家感興趣我們也可以一起聊一聊相關的故事以及對於遊科“黑神話宇宙”的猜測。 https://img3.gamemad.com/2025/08/22/D5vQKUA7.jpg 至於現在,既然DLC的缺席已成事實,既然《黑神話:鍾馗》已在路上,不妨先期待和享受新的故事。 https://img3.gamemad.com/2025/08/22/Ucbjns7p.jpg 來源:遊俠網
https://gamemad.com/news/13282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