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大師》確認將於9月23日正式上市,開發團隊在公開的商品頁面與宣傳資料中詳盡介紹了遊戲的核心玩法、操作細節、物理與破壞系統、關卡設定與任務類型等要素,旨在讓玩家在上市前對這款模擬向作品有全面理解。遊戲以“拆解”與“破壞”為雙重主題,提供從精準拆卸到大規模破壞的多元遊戲體驗:玩家既可選擇以工匠心態小心拆除建築與裝置,保留可回收零件並按步驟拆解複雜結構;也能選擇以徹底摧毀為目標,釋放破壞快感並觀察結構崩塌的物理反饋。官方資料反複強調,本作在物理演算、材料行為與結構響應上的投入,力圖呈現既真實又具可玩性的拆解過程,從微觀零件到宏觀建築的破壞鏈條皆可在遊戲中被體驗與操控。
遊戲的操作與工具系統是官方介紹的重點之一。玩家在執行任務時可使用多種拆解工具,包括電鑽、切割工具、起重機、液壓剪以及爆破裝置等,每種工具在使用方法、效率與影響範圍上各有差異。精密拆解任務要求玩家按步驟拆卸固定件、切割材質並避免損壞關鍵構件,過程強調順序性與技巧;而進行大規模破壞時,玩家可以運用起重機布置重物撞擊、使用爆破物誘發連鎖坍塌或操控重型機械直接碾壓目標建築,打造視覺震撼的倒塌與碎裂效果。官方示例中展示了一個關於舊廠房拆除的任務:玩家需先評估結構受力點、移除危險物質並拆卸可回收部件,隨後使用大型設備進行受控拆除;這一流程既考驗玩家對結構力學的理解,也展現了遊戲在任務目標設計上的多樣性。
在物理與破壞系統方面,開發團隊強調了多層次的物理演算表現。材料屬性(如鋼筋混凝土、木材、玻璃與石材)在受力、切割與爆破時將表現出不同的斷裂與碎片化行為;結構連接點、支撐柱與負重牆體的破壞會觸發連鎖反應,產生不可預期的坍塌路徑。官方宣傳片特意展示了若干破壞連鎖的樣例:當某處承重柱被移除後,樓板出現彎曲並最終斷裂,繼而引發相鄰結構的失穩;在另一案例裡,玻璃幕牆在被切割之後碎裂形成危險碎片,對周邊設備造成二次損害。為便於玩家觀察與分析,遊戲提供了多種視角與慢動作重播功能,玩家可在重放中查看破壞的起因與傳播路徑,進而調整後續的拆解策略或複盤破壞實驗。
任務設計上,遊戲包含自由模式、關卡任務與挑戰賽等多種玩法。自由模式允許玩家在沙盒環境中布置建築、調整材料並進行隨意拆解或破壞,為喜好實驗的玩家提供無限可能;關卡任務則以現實或虛構場景為基礎,設定拆解步驟、時間限制或資源限制等目標,例如在限定時間內拆除危樓並保留特定零件,或在不觸發連鎖損害的情況下拆解重要設備;挑戰賽模式則以得分或效率為導向,玩家需在同一場景下以不同工具或策略取得更高評分,支援線上排行榜與重播分享功能以促進社區交流。官方頁亦說明部分高難度任務會引入環境因素(如風力、支援設備故障或不穩定地基),增加任務隨機性與策略多樣性。
遊戲的美術與介面也在宣傳資料中被詳細說明。雖然以寫實風格為主,但開發團隊在視覺呈現上保留了清晰的訊息層級:建築剖面、力學示意與工具介面均採用易讀的圖示與色彩編碼,幫助玩家在繁複任務中快速識別關鍵點。HUD(抬頭顯示)會在拆解目標上標注拆卸順序建議、危險等級與材料訊息,玩家可通過掃描功能獲取目標部件的物理參數;介面同樣支援可視化的力學圖示,展示當前受力路徑與可能的崩塌風險區域,便於玩家在執行前做出決策。為增強沉浸感,遊戲配有逼真的音效庫,包括金屬摩擦聲、混凝土斷裂聲與機械運作音,而背景音樂在任務推進時會適度調整節奏以配合玩家的操作節奏與緊張氛圍。
多人與社區功能亦是本作亮點之一。官方說明遊戲支援合作拆解任務,玩家可與好友一同分工合作:有人負責起重機操作、有人負責爆破設定、有人進行微觀拆卸;團隊協作將直接影響任務效率與安全性。此外,遊戲內建關卡編輯器允許玩家自製場景並上傳至社區分享,其他玩家可下載並挑戰,這一機制鼓勵玩家互相切磋拆解思路、分享極端破壞實驗或展示創意建築。排行榜與重播系統讓優秀拆解或破壞錄影能被全社區觀看與評分,形成以技術與美學為核心的玩家互動生態。
來源:遊俠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