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量站在高點打低點的敵人;收集地圖上所有的槍聲,判斷所有敵人的位置與動向;開局26分鐘別打架,那是人最多的時候;我們護航以勸架為主,利益最大化。”這是蕾娜總結的“實戰”經驗,作為一名頭部平台的金牌遊戲陪練,她已專注該領域七年,用技能勞動實現收入近百萬。“近期加入了平台的‘三角洲星辰計劃'認證護航,客戶穩定,收入也穩定在每月2W+。”將自己對遊戲的熱愛變成了自己堅定走下去的事業,蕾娜篤定認為,女孩子能打贏遊戲,也能用遊戲技能經營好人生理想。
“中國有6.7億玩家,規模龐大、帶動力強,這一趨勢不可逆轉,其他文化形態很難超越。”廣東省遊戲產業協會執行會長魯曉昆近日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遊戲是年輕人喜歡的產品,不需要硬廣就可以達到預期的效果,還可以跟諸多文化元素跨界搭配,像《黑神話:悟空》,帶動了山西文旅搜索量增長300%。《2025年1-6月中國遊戲產業報告》顯示,今年1-6月,中國遊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1680億元,同比增長14.08%,再創新高。遊戲使用者規模近6.79億,同比增長0.72%,亦為歷史新高點。遊戲產業發展帶來的經濟價值及社會價值逐漸顯現,尤其在就業方面的貢獻不容小覷。
技能就業新路徑:遊戲陪玩師
相對於以00後為代表的Z世代,出生於2010年之後的α世代不僅是“數字原住民”,也被認為是伴隨著觸屏、雲端與AI(人工智慧)成長的一代。於他們而言,電子遊戲接近於“數字母語”,也是日常生活和社交的一部分。他們中不乏對遊戲遊刃有餘的人,打算將遊戲作為職業誌向。
24歲的江瑤是頭部平台《三角洲行動》“星辰計劃”的認證護航大神,作為一個生活在四五線小城市的她來說,該遊戲的“遊戲陪練”能讓她每周穩定收入超過5000元。“這份工作讓我實現了經濟獨立,並用賺到的第一筆陪練收入買了一台iPad。”江瑤說,以前父母一直希望自己成為一名老師,如今她在遊戲世界裡找到了屬於自己的“講台”。
據了解,2022年年初,人社部下屬的中國人事科學研究院指導的《騰訊助力新職業與就業發展報告(2022)》顯示,在公布的數字生態下147個新職業中,“遊戲陪練師”及“電子競技營運師”被評估為穩定期數字生態職業,報告指出,該領域的相關新職業未來能帶來約50萬—100萬的就業職位。
事實上,近幾年遊戲陪玩平台創造的以“遊戲陪練”為代表的青年新就業職位也確實正呈現逆周期增長。“我身邊有越來越多三角洲護航大神正通過星辰計劃實現畢業即就業。”蕾娜介紹,她所在的平台針對當前的熱門遊戲推出相應的扶持計劃,訂單量和收入都在持續增長。“現在三角洲行動的護航市場需求很大,優質的大神是稀缺資源。如果有朋友想做這行我當然是會推薦的。”
據統計,2025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規模預計達1222萬人,同比增加43萬人,未來,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將如何選擇,成為現階段就業問題的重中之重。蕾娜的建議並非個人的選擇,專家指出,遊戲領域以“遊戲陪練”為代表的靈活就業或可成為青年尤其是新畢業的有相關技能的青年的重點選擇之一。“利用遊戲技能實習價值變現,將熱愛與工作結合,一場關於新型就業形態的社會認知革命正在發生,尤其是在遊戲衍生領域,例如遊戲陪玩等服務行業,開始有相應的技能考核和持證上崗的迭代發展,也讓該領域的‘靈活就業'不再是權宜之計的代名詞,而是青年人職業發展的另一個重要選擇。”
選擇做遊戲陪練師的年輕人並不是少數。這種平台+個人的就業模式,讓各個層面不同的技能擁有者都可以實現遊戲服務的提供,獲得更多全職和兼職的靈活就業機會的可能,是數字經濟發展下新消費服務升級下產生的新就業路徑。據了解,當前遊戲陪玩、陪練領域的就業規模超過千萬,遍布在全國的一二三線等眾多城市,北京、上海、江蘇、西安、廣州、成都、重慶等地為從業人員高密度聚集區。另外,山東、浙江、安徽、湖南、遼寧等地的電競小鎮建設也帶動了周邊省市相關領域的就業發展。
規範發展 職業化重構行業生態
“以前接單靠運氣,現在肯定都是要靠實力。”上海陪練師林薇去年拿到了遊戲陪練領域的從業資格證。2024年,中國通信工業協會電子競技分會發布《遊戲陪練師職業能力標準》,首次將“持證上崗”納入行業規範。從業者通過遊戲操作、心理輔導等相關考核後,獲得相應的資格證書,在相關平台提供服務,可獲得一定的流量扶持,對應的陪練服務收費標準也能得到一定程度提高。據悉頂尖陪練師時薪突破800元,部分技術流主播年收入超百萬。“證書不是枷鎖,而是職業尊嚴的保障。”林薇坦言,規範化發展為從業者提供了清晰的成長路徑。
據了解,持證從業者及非持證從業者資料表明,無論從收入方面還是使用者評價方面,持證從業者都有更好的資料表現。例如在收入方面,持證從業者日線上最高收入高出非持證從業者23%,日線上平均收入高出非持證從業者17%。在使用者評價方面,持證從業者獲得使用者評價的平均分數高出非持證從業者26%。
專家指出,伴隨著靈活就業類從業者數量的持續擴大,遊戲行業也需要更多的職業標準化建設來規範從業者行為,提升從業者綜合素質。“我們陪別人刷新遊戲段位,也在過程中刷新了自己的人生。”一位遊戲陪練從業者認為,遊戲陪練的崛起不僅是Z世代職業選擇的革命,更是一場關於價值重塑的社會實驗。當“熱愛即工作”從理想照進現實,當“靈活就業”從權宜之計升級為長遠規劃,這條賽道正以驚人的包容力與創造力,為青年提供對抗不確定性的底氣。
國家統計局資料顯示,當前我國靈活就業人口已突破2億,其中35歲以下群體占比近70%。與傳統零工經濟不同,遊戲陪練展現出顯著的“技能密集型”特徵:從業者可靈活選擇兼職或全職,是新一代勞動者對“興趣與收入雙贏”的執著追求。行業分析師指出,“這不僅是娛樂需求的升級,更是‘技能變現'時代的來臨。”他認為,遊戲陪練正從邊緣副業蛻變為數字經濟下的“新基建”,為青年就業開辟出一條低門檻、高包容的路徑。
來源:遊俠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