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橋大學攜手Meta Reality Labs的科研團隊,針對不同尺寸及解析度顯示器的像素感知能力展開研究。研究發現,在特定的參數設定下,一味追求超高解析度其實並無實際價值。
科研人員分別對人眼對於不同色彩與色調的極限分辨能力進行了測量:人眼對於黑白像素的分辨極限可達94像素/度,對於紅綠色彩的分辨極限為89像素/度,而黃紫色調的分辨極限僅為53像素/度。並且,這些數值並不會因螢幕尺寸以及觀看距離的不同而影響。

對於那些使用電視玩遊戲的玩家而言,研究結論著實不太樂觀:在觀看距離為3米的情況下,50英寸螢幕的視覺極限解析度大約是1440P,一旦超過這個範圍,4K或者8K解析度所呈現的細節,人眼根本無法分辨出來。若想要讓4K解析度的性能得以充分施展,螢幕尺寸至少需要達到60英寸才行。而要體驗5K解析度,螢幕尺寸則需達到100英寸,對於50英寸的8K電視來說,其最佳觀看距離僅僅只有1米。
PC顯示器所呈現的情況則有所不同:當視距為40公分時,30 - 40英寸的螢幕能夠展現出直至16K解析度所帶來的視覺差異。舉例來說,27英寸的2K顯示器遠遠沒有達到人眼的視覺極限,30英寸面板上8K解析度與4K解析度之間的差異依舊清晰可見。雖說32寸的8K解析度對於遊戲場景而言,可能存在性能過剩的情況,但對於桌面生產力場景而言,它依然具有重要價值。

該研究項目的教授指出,多餘的像素不僅會使設備成本大幅增加,還會加重設備的運算負荷,然而卻無法為玩家帶來與之匹配的體驗提升。超高解析度僅僅對於那些需要近距離使用的顯示器,才具有實際應用意義。
來源:遊俠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