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年末,又到了一年一度的遊戲圈頒獎季。去年果娘覺得奇異博士也找不出《宇宙機器人》不陪跑的時間線,結果啪啪打臉,《黑神話:悟空》遺憾落選 TGA 年度遊戲,惹得中外一眾玩家憤憤不平。
今年 Geoff 和媒體同行們還會整出什麽幺蛾子,著實讓人猜不透啊~不過你還真別說,目前任天堂 Switch2 版本的《塞爾達傳說:曠野之息》和《塞爾達傳說:王國之淚》,直接霸占了 MC 評分榜前兩名,年度遊戲桂冠要是重複給一款遊戲,這社交媒體的流量不得炸嘍?
玩笑歸玩笑,今天果娘也挑出了 10 款年度遊戲的有力競爭者,雖然不能保證它們拿獎,但如果想補票今年的新遊戲,按照這個榜單玩 100% 物超所值!

>>>全平台大作呼聲最高!《光與影:33號遠征隊》能成功奪冠嗎?
《光與影:33號遠征隊》
Clair Obscur: Expedition 33
遊戲類型:回合制戰鬥/日系角色扮演/劇情豐富
MC綜合評分:92分
Steam評價:好評如潮 (118,901篇評測,95%好評)
果娘覺得“33號遠征隊”能獲獎的最大優勢,就是將 JRPG 邊界再次擴充,雖然即時動作、QTE 與回合制戰鬥融合,並非這幫法國開發者首創。不過在敵人攻擊、隊友連攜時執行閃避/格擋操作,同時還要考慮到角色站位與技能組合,整體玩法極其合理與平衡。哪怕後期會出現“你不秒我,我就秒你”的窘境,也絕對無法掩蓋設計上的光輝之處。
另外,輕度玩家最在意的聲畫表現,同樣是“33號遠征隊”的優勢區間。光影對立的美術風格給人留下了極深印象,原聲 OST 更是直衝【公告牌 Billboard】古典專輯和古典跨界專輯排行榜的榜首。毫不誇張地說,一個中小團隊做出了 3A 大作級別的視聽效果,法國人的藝術審美恐怖如斯~
當然,它也並非全無劣勢,所謂槍打出頭鳥。最近就有前電競選手公開抵制“33號遠征隊”成為年度遊戲,理由是各項評選應該更在意多人競技遊戲,這不就被當成靶子和拐了嘛~遊戲本身也因為劇情轉折有些生硬,敘事節奏偶爾拖遝,被部分玩家稱為“家庭倫理肥皂劇”。但無論如何,目前無論玩家口碑、媒體評價還是社媒造勢,《光與影:33號遠征隊》都屬於年度遊戲最有力的競爭者,如果要 all in 一款遊戲,它風險最小~

《雙影奇境》
Split Fiction
遊戲類型:3D平台/動作冒險/本地合作
MC綜合評分:93分
Steam評價:好評如潮 (59,319篇評測,97%好評)
《雙影奇境》某種程度上是平時不玩遊戲的人,2025 年最可能接觸到的作品。不僅因為有《雙人成行》珠玉在前,主要這種大製作的 3D 雙人合作遊戲,目前還真沒對手和競品。戀人、親子以及朋友之間互相拉人,直接把它拉出了圈,影響力這一塊兒可能還更甚於“33號遠征隊”。
而且遊戲內容也基本挑不出什麽毛病,一貫地雙人合作模式依然優質,既有玩法樂趣又有敘事回報。無論輕度機關解謎、平台跳躍還是 Boss 戰環節都做到了有點難度,但絕對不會讓人難受的程度。別看說著輕鬆,但沒有幾部遊戲累積,真未必能把控好。
另外,科幻、奇幻兩種世界風格無縫切換,更帶來截然不同的關卡設計和玩法風格。劇情故事也隨著兩個世界的獨特要素,逐步深入兩位主角的內心和過往,再添上幾分頗具未來色彩的思辨,可玩性稱得上連線遊戲領域的天花板。
本作最大劣勢還是整體框架創新程度不高,雖說玩家或許也不需要什麽大改變,但評委未必這麽想。而且前作《雙人成行》2021 年已經拿過獎了,很難想像 TGA 今年會再頒一次。果娘覺得混個提名絕對沒毛病,但恐怕只是陪跑的命~

《天國降臨: 救贖2》
Kingdom Come: Deliverance II
遊戲類型:角色扮演/中世紀/第一人稱視角
MC綜合評分:88分
Steam評價:特別好評 (91,225篇評測,93%好評)
《天國降臨: 救贖2》最近銷量已經突破 400 萬套,劇情史詩感和內容深度都挑不出毛病,屬於 2025 年歐美風格 3A 大作的牌面。遊戲玩法延續了前作“真實中世紀模擬器”的設計,玩家將跟隨主人公 亨利 為慘遭謀殺的父母報仇雪恨。這趟旅程中包含茫茫多的 NPC、支線任務,幾乎每個任務都有多種完成方式,從而衍生出多個結局,而且還有貼心的“序章大禮包”,保證沒玩過前作的朋友也能看懂劇情。
哪怕拋開最大亮點敘事不談,2 代的各項系統也當得起年度遊戲的頭銜。戰鬥時不僅要關注四個方向的攻防判定,還要時刻注意護甲類型、防禦數值、體力管理以及武器打擊類型等多個方面。而且連擊也並不是隨意便揮動武器,不同類型的武器所能施展的連招各不相同。說一句冷兵器戰鬥天花板,真不算尬吹。
簡而言之,複雜任務、精致戰鬥與開放世界的沉浸感,共同構成一款幾乎沒有短板的作品。但是,嗯,還是要但是,《天國降臨: 救贖2》不是一款“現代遊戲”,現代不是指中世紀背景,也並非說玩法落後,而是在看電影都要靠短影片講解的年代,它的爽感並不直接,不能 3 秒內刺激多巴胺分泌,很多玩家看過介紹就放棄了嘗試。龐大內容量與慢節奏敘事就是如此生不逢時,至於 TGA 評委們是不是真正能坐在電腦前慢慢玩遊戲的人,就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空之軌跡 the 1st》
Sora no Kiseki the 1st
遊戲類型:日系角色扮演/動作/劇情豐富
MC綜合評分:89分
Steam評價:好評如潮 (3,308篇評測,97%好評)
Falcom 確實沒什麽新活兒了,但《空之軌跡 the 1st》真能讓人記起小時候為啥那麽喜歡玩 JRPG。重製版保留了原汁原味的劇情,大量可交互 NPC、支線任務與對話分支,搭配遊擊士一行人的精彩主線,讓整個故事極具生活感。再加上畫面、語音、配樂等方面完全現代化,直接沉迷上百小時無法自拔。
Gameplay 方面的改進也都是可圈可點,戰鬥部分擁有兩種模式:迅捷戰鬥可以直接在場景地圖上攻擊敵人、閃避攻擊進行即時交戰;傳統的回合制戰鬥,則是通過下達詳細指令來指揮角色行動。同時包含連攜、支援以及增幅等機制,玩家可以在戰鬥中切換角色、銜接技能與必殺技,可謂是融合了歷代“軌跡”的多種優點,給曾經單調的回合制戰鬥加入了許多操作空間。
而且地圖和圖示極為詳盡,無論是傳送點、寶箱、商店,還是主線/支線任務、甚至路邊眨眨發光的“蚊子腿”獎勵,都事無巨細地標在了地圖上,全收集愛好者直接狂喜!無論從劇情深度、玩法趣味和便利性上看,它都是 2025 年最佳 JRPG 水平的作品!
可惜話又說回來,JRPG 局限性也比較明顯,銷量這塊兒顯然比不上傳統 3A 賣座,影響力也主要集中在日、韓、大中華區,歐美市場反響平平。再加上配音聲優替換,當紅的 羊宮妃那、高尾奏音 等人並未取得想像中好評引流效果,反而惹得部分老玩家頗具微詞。綜合來看,自己玩肯定是好玩的,但評獎只能說混到提名就算成功~

>>>精品獨立遊戲評分爆炸!《黑帝斯2》95分MC網站排行第一!
《黑帝斯2》
Hades II
遊戲類型:動作/類Rogue/砍殺
MC綜合評分:95分
Steam評價:好評如潮 (83,670篇評測,95%好評)
如果不考慮開頭提到的老任那兩款 NS2 版《塞爾達傳說》,《黑帝斯2》就是 2025 年 MC 網站評分最高的遊戲。
2 代的核心玩法仍是戰鬥→死亡→成長→重試的肉鴿循環,俯視角動作系統加持下,首發的法杖、斧頭、雙刃等武器特點鮮明,隨著更新還上線了“漆黑戰衣”以及暗夜武器的新形態,可以說每款武器都有著明顯差異性,打擊手感截然不同。再搭配上翻滾、蓄力、衝刺、閃避等機制,動作系統可謂行業標杆,反複刷刷刷的過程中完全不會覺得膩。
此外,隨著戰鬥不斷解鎖新劇情也是樂趣所在,這代主人公從冥王之子變成了冥王之女,劇情也從逃離黑帝斯“深沉的父愛”發展為與時之泰坦對抗。11 月剛推出的更新檔,還在通向結局的過程中加入了許多新事件,結局後也添加了全新小故事,敘事與戰鬥融合的相得益彰!
雖然誇了這麽多,但要問它值得這麽高分嗎?果娘也說不出所以然。當然,這不是指它不好玩,實際上從開啟 EA 到最近正式版推出,我遊戲時長早已二百多小時,各方面都很好,但總歸和初代差別沒那麽大,直衝評分榜第一有點誇張了。考慮到年度遊戲提名會有獨立遊戲湊數,《黑帝斯2》應該能奪得不少選票~

《空洞騎士:絲之歌》
Hollow Knight: Silksong
遊戲類型:類銀河戰士惡魔城/動作/平台跳躍
MC綜合評分:92分
Steam評價:特別好評 (280,662篇評測,85%好評)
要說比人氣和影響力,玩家們說著“我太幸運了”硬生生等 6 年,首發當日直接給 Steam 伺服器幹宕機的《空洞騎士:絲之歌》,屬於當仁不讓的冠軍人選!
公平來講,“絲之歌”作為一款類銀河戰士惡魔城遊戲體量非常大,地圖中擁有海量的隱藏房間、捷徑,以及更新技能解鎖的新路線,Boss 數量也保證撐得起幾百小時爽玩,光這點它就值得一個好評。更何況,高速立體的戰鬥系統玩起來雖然難,但大黃蜂的針刃、陷阱與絲線技能也確實很爽!
但可惜,前期打一下掉 2 血的小怪、數量誇張的平台跳跳樂以及“萬惡”的低品質中文翻譯,種種這些導致 Steam 一度掉到過多半差評。說句難聽的,45 度斜刺攻擊,我打通關後現在還是覺得很難用,新紋章系統也談不上進化。
我絕對最好的總結就是:塑神像然後被砸爛,屬於當代網際網路不可不品的一環。考慮到前作不僅是很多玩家的類銀河城啟蒙,還在社交平台成為了某種“時尚單品”。《空洞騎士:絲之歌》吃盡紅利,並沒有交出滿分答卷。你不能只感謝訊息時代的大流量,而在需要修改翻譯問題、數值設計的時候卻拖拖拉拉,直到今天也沒有徹底解決。誠然玩到後期果娘也打得很開心,通關後甚至有點意猶未盡,但因為它是“絲之歌”,它理應做得更好......

《藍途王子》
Blue Prince
遊戲類型:解謎/探索調查/劇情豐富
MC綜合評分:92分
Steam評價:特別好評 (10,773篇評測,85%好評)
相比上面兩款續作,《藍途王子》在網際網路上流量要小很多,由於沒有官方中文,而遊戲又是基於英語設計,流程中有很多英語雙關、特殊含義的謎題,中國基本處於叫好不叫座的狀態。
不過獨立遊戲最重要的創新與創意,它絕對有過之而不及!玩法上融合了解謎、探索與敘事要素,玩家要以第一人稱視角,在程式生成的隨機房間裡,與各種道具互動解謎,尋找線索探索故事片段,推測出房間正確位置,並在地圖上進行排列拼圖找到前進路線,最終以此抵達終點才算過關。
由於一定程度的肉鴿要素,還有某些謎題的時間壓力,很多時候答案就藏在眼前,但卻怎麽都抓不住找不到。再搭配懸疑探案和神秘主義色彩的故事,讓遊戲氛圍塑造的極為可靠,借一句外媒 Polygon 的精準評價:“以建築為語言講故事”。
儘管口碑上佳,但《藍途王子》始終比較小眾,說實話果娘也是慕名而來,但腦子太笨玩不明白,敘事節奏也感覺有點抽象,故事只看了個一知半解。不過必須承認它的藝術化表達以及創新設計,或許多年後會成為致敬對象,並催生出更多好玩的作品,最佳獨立遊戲我肯定願意投一票,年度估計真沒戲。

>>>主機獨占大作稍顯頹勢,《羊蹄山之魂》能再耀索尼榮光嗎?
《咚奇剛:蕉力全開》
Donkey Kong Bananza
遊戲類型:動作/3D冒險/雙人合作
MC綜合評分:91分
今年主機平台獨占大作不算多,任天堂 Switch2 首發的《瑪利歐卡丁車 世界》,怎麽看都不像年度遊戲方向的作品,反而是《咚奇剛:蕉力全開》更有可能復刻“塞爾達”榮冠。別的不說,畫面色彩品質和 60 FPS 穩定幀數,切實讓人感受到了換機器的必要性~
本作延續了《咚奇剛》系列叢林跑酷與平台跳躍的核心玩法,但在新主機性能加持下,全面轉向 3D 場景,操作按鍵也與前作們有本質區別。抓取、攀爬、衝撞等動作各有用處,每個關卡的路線和難題都可圈可點,老任設計功底真不是蓋的。
與此同時,合家歡屬性也沒落下,遊戲支援雙人合作模式,無論探索闖關,還是緊張刺激的 Boss 戰環節,都湧現出共同享受電子遊戲的獨特樂趣~當然,玩法至上也就意味著,劇情長度和情感衝突比較式微,敘事要稍稍減點分。任天堂遊戲好玩歸好玩,但不像《宇宙機器人》一樣能輕易拿到年度遊戲也不是什麽秘密啦~

《死亡擱淺 2: 冥灘之上》
Death Stranding 2: On the Beach
遊戲類型:動作/冒險/劇情豐富
MC綜合評分:89分
PSN商店評價:4.88分 (40000份評價)
“島哥哥”小島秀夫 當屬網際網路上最知名的遊戲製作人,可惜《死亡擱淺2:冥灘之上》哪怕在 PS5 獨占遊戲裡也並非最火那批。
2 代保留了前作“送快遞模擬器”屬性,這次引入了更豐富的工具與載具,例如:大型皮卡、摩托、無人機等等,整體而言移動和載貨都更加方便。而且修路材料更容易獲取,開放世界的鐵路、軌道全部修好,耗時也不再是天文數字。當然,更推薦大家不要一上來就只忙著修路建橋,推進主線後會解鎖更多便利工具,屆時再搞建設也不遲。
相較前作,戰鬥武器和相關道具也更加多樣,不同武器對各類型對敵人還有特攻屬性,正面突突突之外,想搞點“陰的”也有的搞~
劇情則還是“島味”十足,慢節奏敘事,加上大段大段的播片甚至有點侵占遊玩時間。儘管有演員 艾麗·範寧、馬東錫、星野源,以及 Vtbuer 兔田佩克拉 等知名人士參演,但“內心與生活的孤獨感”“人與人的連接”等等主題和隱喻,或許還是太小眾了。社交媒體上也能看到不少玩家,對島哥哥謎語人的負面評價。我感覺索尼這邊的年度遊戲候選,家人們還是看看《羊蹄山之魂》吧......

《羊蹄山之魂》
Ghost of Yōtei
遊戲類型:動作/3D冒險/雙人合作
MC綜合評分:86分
PSN商店評價:4.81分 (53000份評價)
雖說“雨姐”選角讓《羊蹄山之魂》路人緣一般,但發售後玩家們對遊戲還挺寬容的,銷量也已經突破 330 萬份,可見別管罐不罐頭、好不好看,好玩才是硬道理。
玩法延續了前作的開放世界設計,光影效果、氣候變化以及環境互動要素,都更加細緻且豐富。特別爬坡、踏雪的時候,能明顯感知到世界對人的影響,沉浸感也就由此而來。
戰鬥機制則是用多種冷兵器之間的互相克制關係,取代了前作的架勢系統。戰鬥中也支援即時切換,鏈錘破盾之後切武士刀上前砍殺,配合切換時的連攜動作、出色的手把震動和扳機力度調教,我只能說上手試試才能懂到底有多爽!
雖說玩起來很開心,但罐頭遊戲“無盡”的同質化通馬桶也還是存在,整體劇情節奏也不是 3 秒一爆點的類型,開放世界探索更是體驗派,甚至有些時候只能聽到風雨聲,會覺得遊戲有點太“安靜”了。再考慮到這終究是一款續作,創新程度有限,《羊蹄山之魂》能不能再耀索尼榮光,感覺還真不好說?

>>>結語
好啦,以上就是果娘匯總的 10 款有機會獲得 TGA 年度遊戲的作品,除此之外,今年還有很多好遊戲值得一玩,例如:Steam 二十多萬人 97% 好評如潮的“絕命毒師模擬器”《Schedule I》;
剛剛發售就席卷社交網路,Steam 峰值線上人數超 45 萬,MC 評分直衝 92 分的“搜打撤”新遊《ARC Raide》;
FPS+刷寶射擊領域的扛把子,新密藏獵人、新技能構架以及新移動方式加持下的《邊緣禁地4》(Borderlands® 4),同樣收獲了不少玩家的讚譽;

另外,《深空夢裡人2:逐星之旅》(Citizen Sleeper 2: Starward Vector)延續了前作骰子+獨特敘事的框架,不少玩家和媒體將其視為“第九藝術”今年的代表;
最後還有因為“擠牙膏”更新和 PC 優化爆炸,導致口碑全面崩盤的《魔物獵人:荒野》(Moter Hunter Wilds),雖說評價不太行,但光是 Steam 就有近 140 萬的巔峰線上人數,再考慮到主機平台,妥妥屬於罵歸罵、買歸買的流行大作......
聊了這麽多,最後果娘還是想說“遊戲奧斯卡”純純圖一樂,自己今年玩過最喜歡的作品,就是毋庸置疑的年度遊戲!那麽 2025 年你會選誰呢?歡迎在評論區分享一下,如果喜歡果娘的匯總也別忘記點讚和關注,我們下期再見!

(文中圖片均來源於網路,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繫作者刪除)
來源:遊俠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