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lve於今日公布重磅消息宣布重啟其PC計劃Steam Machine,並推出新一代立方體主機。外媒PC Gamer對此發文回顧該系列產品失敗的往事,並分析其中為何在Steam Deck成功經驗的加持下,新一代Steam Machine有望在2026年取得成功。
外媒PC Gamer 指出,要理解Steam Machine的重生,必須追溯到2012年微軟推出Windows 8 的時期。當時,Windows 8試圖將所有PC應用程式都納入其嚴格的Windows Store生態,引發了Gabe Newell(G胖)的強烈不滿。G胖曾直言Windows 8是“PC 領域的災難”。

為了避免微軟可能控制PC遊戲市場的局面,Valve 採取了行動:
推出Linux版Steam: G胖當時暗示,要讓Steam上的2500款遊戲盡可能容易地在Linux上運行。
發布Big Picture Mode: 將Steam介面適配到電視螢幕。
PC Gamer認為,初代Steam Machine項目(2013年公布,2015年發售)失敗的原因很簡單:SteamOS尚未準備就緒。
Valve 當時與Alienware、Zotac等廠商合作,要求他們製造的PC能夠運行SteamOS(基於 Linux)。

初代SteamOS只能運行原生的Linux應用程式。由於Windows才是主流,玩家不願花費高價購買一款遊戲庫規模遠小於Windows PC的新系統。
到2017年,隨著微軟推出優秀的Windows 10終結了Windows 8的“恐怖”,Steam Machine項目正式終結。
PC Gamer強調,Valve並沒有放棄打造“無Windows生態系統”的想法,Steam Deck的成功證明他們吸取了教訓:
Valve 親自主導硬體設計和製造,確保系統和硬體的完美適配。

核心在於Proton相容層,它能將Windows程式碼轉譯,讓數以千計的Windows遊戲在Linux環境下順利運行。
PC Gamer總結道,新一代Steam Machine硬體雖然按照現代PC標準仍屬於“低配”,但憑借Steam Deck已經打下的基礎,它將不再是10年前的“災難”:
“這一次,它基本上就是一台打了類固醇的Steam Deck。”

有了強大的Proton相容性和簡化的SteamOS作業系統作為支撐,這台“迷你 PC”將能夠順利接入Steam龐大的遊戲庫,提供流暢的大螢幕PC遊戲體驗。PC Gamer樂觀預測,如果新Steam Machine能像Steam Deck一樣受到熱烈歡迎,它很可能會成為2026年的又一款黑馬爆款。
來源:遊俠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