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之歌》的定價哲學:始終嘗試為遊戲設定合理價位 - 遊戲狂
廣告

《絲之歌》的定價哲學:始終嘗試為遊戲設定合理價位

請拿手機掃描此QRCODE

傳到手機看

2025-11-22
廣告

當首部作品賣出1500萬份——尤其開發商還是個微型開發團隊時,根本無需為續作的生計發愁。這正是開發商Team Cherry在《空洞騎士》成功後的真實處境。因此儘管《絲之歌》體量大幅擴充、耗時六年打造,其20美元(僅比前作高出5美元)的定價反而顯得理所當然。

《絲之歌》的定價哲學:始終嘗試為遊戲設定合理價位

廣告

《絲之歌》的親民價格雖非驚世駭俗,卻足以成為行業異數。不少開發者感歎Team Cherry"慷慨得像在白送"——這源於他們擁有如此的底氣,但如此極致的性價比對多數獨立團隊並不可行。當然,沒人會抱怨優質平價遊戲,畢竟能定更高價位不意味著必須如此。

《絲之歌》的定價哲學:始終嘗試為遊戲設定合理價位

關於定價策略,Team Cherry聯合主創阿裡·吉布森表示他們"只求公允"。這番回應源自澳大利亞動態影像中心近期出版的展覽紀念手冊——該展覽曾展出《絲之歌》相關內容。吉布森在訪談中回顧了將原本計劃作為《空洞騎士》DLC的項目發展為完整遊戲的決策歷程:內容不斷擴展,直至新主角大黃蜂需要擁有屬於自己的完整世界。

《絲之歌》的定價哲學:始終嘗試為遊戲設定合理價位

"我們始終嘗試為遊戲設定合理價位,同時又慣性地不斷擴充內容,"吉布森坦言,"當作品價值達到獨立遊戲標準時,將其作為新作發布便成了必然。"

有趣的是,吉布森清醒認知團隊的特質:並非好高騖遠,卻總在不知不覺中讓項目不斷膨脹,待回過神時歲月已逝,而粉絲早已形成宗教般的狂熱。更令人會心一笑的是,想像Team Cherry成員們盯著20美元定價標籤的模樣——這個在網際網路上引發震驚與敬畏的數字,而他們只是輕描淡寫地說:"嗯,加價5美元,挺合適。"


來源:遊俠網


廣告
廣告
當首部作品賣出1500萬份——尤其開發商還是個微型開發團隊時,根本無需為續作的生計發愁。這正是開發商Team Cherry在《空洞騎士》成功後的真實處境。因此儘管《絲之歌》體量大幅擴充、耗時六年打造,其20美元(僅比前作高出5美元)的定價反而顯得理所當然。 https://gamemad.com/news/137659 https://img3.gamemad.com/2025/11/22/gy6n6FwR.jpg 《絲之歌》的親民價格雖非驚世駭俗,卻足以成為行業異數。不少開發者感歎Team Cherry"慷慨得像在白送"——這源於他們擁有如此的底氣,但如此極致的性價比對多數獨立團隊並不可行。當然,沒人會抱怨優質平價遊戲,畢竟能定更高價位不意味著必須如此。 https://img3.gamemad.com/2025/11/22/UTG6vbru.jpg 關於定價策略,Team Cherry聯合主創阿裡·吉布森表示他們"只求公允"。這番回應源自澳大利亞動態影像中心近期出版的展覽紀念手冊——該展覽曾展出《絲之歌》相關內容。吉布森在訪談中回顧了將原本計劃作為《空洞騎士》DLC的項目發展為完整遊戲的決策歷程:內容不斷擴展,直至新主角大黃蜂需要擁有屬於自己的完整世界。 https://img3.gamemad.com/2025/11/22/NV3HnBh6.jpg "我們始終嘗試為遊戲設定合理價位,同時又慣性地不斷擴充內容,"吉布森坦言,"當作品價值達到獨立遊戲標準時,將其作為新作發布便成了必然。" 有趣的是,吉布森清醒認知團隊的特質:並非好高騖遠,卻總在不知不覺中讓項目不斷膨脹,待回過神時歲月已逝,而粉絲早已形成宗教般的狂熱。更令人會心一笑的是,想像Team Cherry成員們盯著20美元定價標籤的模樣——這個在網際網路上引發震驚與敬畏的數字,而他們只是輕描淡寫地說:"嗯,加價5美元,挺合適。" 來源:遊俠網
https://gamemad.com/news/137659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