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滅之刃 火之神血風譚2》DLC我妻善逸12月2日發布 - 遊戲狂
廣告

《鬼滅之刃 火之神血風譚2》DLC我妻善逸12月2日發布

請拿手機掃描此QRCODE

傳到手機看

2025-11-25
廣告

Aniplex 於 2025 年 11 月 25 日正式宣布,旗下動作遊戲《鬼滅之刃 火之神血風譚2》的付費下載內容(DLC)“我妻善逸(無限城篇)”角色包將於 12 月 2 日正式上線。

《鬼滅之刃 火之神血風譚2》DLC我妻善逸12月2日發布

廣告

該 DLC 旨在讓“我妻善逸(無限城篇)”這一角色在對戰模式(Versus Mode)中可供玩家操控。官方同步公開了展示該角色實機遊玩畫面。

《鬼滅之刃 火之神血風譚2》DLC我妻善逸12月2日發布

《鬼滅之刃 火之神血風譚2》DLC我妻善逸12月2日發布

此外,玩家也可通過購買“‘無限城篇 第一章'角色通行證”來解鎖該內容。該通行證包含獪嶽、我妻善逸(無限城篇)以及未來計劃追加的共計 7 名角色。

《鬼滅之刃 火之神血風譚2》DLC我妻善逸12月2日發布

與此同時,官方還一並公開了將於“無限城篇 第一章”角色通行證第三彈中登場的“猗窩座(無限城篇)”的角色插圖。

《鬼滅之刃 火之神血風譚2》DLC我妻善逸12月2日發布

關於《鬼滅之刃 火之神血風譚》系列:

《鬼滅之刃 火之神血風譚》(Demon Slayer -Kimetsu no Yaiba- The Hinokami Chronicles)系列是基於吾峠呼世晴原著、ufotable 製作的超人氣動畫《鬼滅之刃》改編的對戰動作遊戲。該系列通常由曾打造《火影忍者 終極風暴》系列的知名開發商 CyberConnect2 負責開發,Aniplex 發行。

核心玩法與特色:

遊戲以極高還原度的畫面和極具魄力的戰鬥演出著稱,主要分為兩大模式:

單人冒險模式(Solo Mode): 玩家可以親自操縱主角灶門炭治郎,重溫動畫中的經典劇情。從最初的“立誌篇”到後續的篇章,玩家將通過探索和戰鬥,親身體驗獵鬼人的成長與激鬥。

對戰模式(Versus Mode): 遊戲匯集了動畫中登場的眾多人氣角色,包括鬼殺隊劍士與強大的“鬼”。玩家可以自由選擇兩名角色進行 2v2 的組隊對戰(或單人對戰),利用爽快的連招和華麗的“奧義”與電腦或全球玩家進行競技。


來源:遊俠網


廣告
廣告
Aniplex 於 2025 年 11 月 25 日正式宣布,旗下動作遊戲《鬼滅之刃 火之神血風譚2》的付費下載內容(DLC)“我妻善逸(無限城篇)”角色包將於 12 月 2 日正式上線。 https://gamemad.com/news/137792 https://img3.gamemad.com/2025/11/25/FrT886sD.jpg 該 DLC 旨在讓“我妻善逸(無限城篇)”這一角色在對戰模式(Versus Mode)中可供玩家操控。官方同步公開了展示該角色實機遊玩畫面。 https://img3.gamemad.com/2025/11/25/ZHzzRw92.jpg https://img3.gamemad.com/2025/11/25/a6vqga8M.jpg 此外,玩家也可通過購買“‘無限城篇 第一章'角色通行證”來解鎖該內容。該通行證包含獪嶽、我妻善逸(無限城篇)以及未來計劃追加的共計 7 名角色。 https://img3.gamemad.com/2025/11/25/HP7TFqMS.jpg 與此同時,官方還一並公開了將於“無限城篇 第一章”角色通行證第三彈中登場的“猗窩座(無限城篇)”的角色插圖。 https://img3.gamemad.com/2025/11/25/XsBJE6Re.jpg 關於《鬼滅之刃 火之神血風譚》系列: 《鬼滅之刃 火之神血風譚》(Demon Slayer -Kimetsu no Yaiba- The Hinokami Chronicles)系列是基於吾峠呼世晴原著、ufotable 製作的超人氣動畫《鬼滅之刃》改編的對戰動作遊戲。該系列通常由曾打造《火影忍者 終極風暴》系列的知名開發商 CyberConnect2 負責開發,Aniplex 發行。 核心玩法與特色: 遊戲以極高還原度的畫面和極具魄力的戰鬥演出著稱,主要分為兩大模式: 單人冒險模式(Solo Mode): 玩家可以親自操縱主角灶門炭治郎,重溫動畫中的經典劇情。從最初的“立誌篇”到後續的篇章,玩家將通過探索和戰鬥,親身體驗獵鬼人的成長與激鬥。 對戰模式(Versus Mode): 遊戲匯集了動畫中登場的眾多人氣角色,包括鬼殺隊劍士與強大的“鬼”。玩家可以自由選擇兩名角色進行 2v2 的組隊對戰(或單人對戰),利用爽快的連招和華麗的“奧義”與電腦或全球玩家進行競技。 來源:遊俠網
https://gamemad.com/news/137792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