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Stadia倒下的地方,騰訊先遊似乎找到了一條雲遊戲的出路 - 遊戲狂
廣告

在Stadia倒下的地方,騰訊先遊似乎找到了一條雲遊戲的出路

請拿手機掃描此QRCODE

傳到手機看

2021-03-23
廣告

上個月初,雲遊戲圈出了一條不大不小的新聞:谷歌Stadia一刀下去,把旗下的第一方工作室Stadia Games andEntertainment(SG&E)給剁了個乾淨利落。

這次下崗潮牽扯到了大大小小近150名員工,其中也包括工作室的副總裁,原《刺客教條》製作人JadeRaymond(目前已在索尼再崗)。從性質和規模上來看,這次“部門精簡”基本算是谷歌對雲遊戲的一次具體表態了。

在Stadia倒下的地方,騰訊先遊似乎找到了一條雲遊戲的出路

廣告

然而,谷歌”從脖子開始腰斬“雲遊戲業務這件事,無論是在行業內部或者在玩家社區,似乎都沒有結出什麽大瓜,甚至連被咱們大媽專欄進行探討研究的資格都沒有。

業界巨人帶頭打退堂鼓,非但沒能引起使用者關注,甚至連業界也一幅見怪不怪的樣子。這對於一個上來就“嚷嚷著要主導遊戲行業變革方向”的東西來說,似乎並不太符合常理。只能說,雲遊戲這東西自從出現開始,好像就沒走過什麽尋常路。

在Stadia倒下的地方,騰訊先遊似乎找到了一條雲遊戲的出路

事實上,Stadia並不是第一個栽倒在奧馬哈海灘上的衝鋒兵。正相反,在雲遊戲這個爛灘塗上,早就有了不少已經登陸的先頭部隊。2019年12月上線的Stadia,其實更像個誤入火力包圍網的大頭兵。最後趴在地上跟大家一起摸爬滾打,更多只是時間上的問題。

雲遊戲的水到底能有多深?這得從Stadia的部門副總裁兼總經理,Phil Harrison說起。

在Stadia倒下的地方,騰訊先遊似乎找到了一條雲遊戲的出路

在歐美遊戲業界,有兩個Phil在玩家圈子裡格外出名。一個是微軟互娛部門老大,Phil Spencer,這個大家應該都熟。另一個,就是上面提到的PhilHarrison。隻不過跟Spencer比起來,Harrison出名的方式明顯更另類一點。

他是遊戲業界唯一一名同時在索尼PlayStation跟微軟Xbox部門有過任職記錄的高層管理人員。聽起來好像很牛逼對不對?然而,Harrison在索尼的最後節骨眼上,趕上了Play Station3;而後暫居微軟的那陣子裡,趕上了Xbox One。

在Stadia倒下的地方,騰訊先遊似乎找到了一條雲遊戲的出路

Play Station3在Harrison擔任「索尼電腦娛樂全球總工作室」總裁期間,因為久夛良木健的不當言論和599$的首發天價,直接暴死,本世代銷量未能再創輝煌。

Xbox One則因為在宣發上選擇了“機頂盒“式的泛娛樂路線,使得XBOX徹底喪失了360時代的陣容優勢,一直處於半死不活的躺屍狀態。

而從索尼跳槽到微軟的短暫間隔裡,Harrison甚至還給當時苟延殘喘的美國雅達利當過一年的掛名董事。

單純從履歷上來看,此人可謂是名副其實的”碰誰誰死“,命犯天煞孤星,歐美玩家人送外號——「業界死神」。說到這裡,你可能會好奇像Harrison這樣的“問題人物“,是怎麽一路走到Stadia部門副總裁的位置上的?

在Stadia倒下的地方,騰訊先遊似乎找到了一條雲遊戲的出路

事情還是要說回雲遊戲。在2010年5月,PhilHarrison從雅達利的泥潭中抽身出來,宣布在一家名為GaiKai(外海的日語羅馬音)的科技公司出任執行董事,而這家公司的業務主攻方向,正是我們現在看到的雲端遊戲(CloudGaming)。

從Gaikai這家公司最早2008年的註冊時間來看,雲遊戲其實也不是什麽特別先鋒的科技概念,算下來,幾乎跟2007年發布的初代iphone年紀差不多大。

在Stadia倒下的地方,騰訊先遊似乎找到了一條雲遊戲的出路

隻不過出於種種原因,雲遊戲之於玩家,並沒有像當初業界預見的那樣,獲得觸屏手機之於人類的歷史地位。你只是看到所有人都在“布局“雲遊戲,但真的能讓玩家好好”雲“的遊戲,卻沒幾個。

雲遊戲的問題是多方面的,而物質條件顯然是其中最明顯的一條。

2010年的遊戲開發者大會上,Gaikai僅用一個Adobe FlashPlayer就能“雲“運行《決勝時刻4:現代戰爭》、《魔獸爭霸》、《星戰前夜》等一票大作,而且當時對網路帶寬的推薦要求只有區區625KB/s。那是在10年前。

在Stadia倒下的地方,騰訊先遊似乎找到了一條雲遊戲的出路

放到10年後的今天,Flash連骨灰都揚了,人們也開始按部就班地用上了5G。按理來說,雲遊戲也該開始普及了吧。不好意思,現在的遊戲動不動100G往上,頂配能拉到8K240幀,操作反饋還越來越細致複雜。

硬體、軟體技術跟帶寬環境始終在左右互搏、相互追趕,好不容易網路跟上了,遊戲又得迭代。遊戲方面hold住了,帶寬傳輸又成了普遍問題。說好3年又3年,結果雲遊戲遲遲無法在本世代為玩家提交一份完美的答案。

傳統平台的電子遊戲需要發展,就得從畫面、玩法上,不停地去改善自己的體驗,來完成自我更新迭代,保持生命力。

在Stadia倒下的地方,騰訊先遊似乎找到了一條雲遊戲的出路

而自我迭代這件事,對於雲遊戲而言卻是個偽命題。因為無論雲遊戲如何進行技術迭代,成為更好的自己。但只要他無法完美複現當下物理遊戲的全部體驗,那麽這些所謂“4K60幀“的進步,無異於是在海市蜃樓上炒房。

除了物質上的瓶頸以外,雲遊戲的運作模式也存在著相當嚴重的生態問題。最明顯的表現之一就是,如果把雲遊戲看作一個需要額外進行消費的獨立平台,那麽他非常缺乏像「獨佔遊戲」一樣,能夠吸引硬核玩家的獨特內核。

所以現在的雲遊戲,無論怎麽看都像是一種單純的商業運作模式,而不能稱之為平台。

在Stadia倒下的地方,騰訊先遊似乎找到了一條雲遊戲的出路

都是錢

關於這一點,我們還是要把PhilHarrison拉出來。Harrison曾任執行董事的Gaikai,在2012年被索尼以3億8千萬美元(約台幣100多億元)的價格收購,而後在2014年經索尼互娛重組,形成了旗下的雲遊戲服務「PlayStation Now!」。

而Harrison本人則在跟PhilSpencer共事三年以後,於2015年離開微軟互娛團隊,並在2018年1月入職谷歌。和他一起加入谷歌的,還有「Play StadionNow!」的前商務總監,Jack Bust。

在Stadia倒下的地方,騰訊先遊似乎找到了一條雲遊戲的出路

連想都不用想,次年5月,Stadia應運而生。同年9月,Xbox的xCloud雲遊戲服務宣布上線Beta。

如果把Harrison粗暴地當作一個坐標,你會發現三家巨頭的雲遊戲兜兜轉轉,到頭來搞得其實都是一套東西。這套東西,不是指雲遊戲本身,而是雲遊戲的模式,以及一種打破先有遊戲市場格局的幻覺。Harrison和Gaikai,這一眾雲互動平台的推廣者,就像是一家貼牌廠。隻不過他們賣的不是代工產品,而是整套雲遊戲的流水線。

谷歌作為一個毫無遊戲基因的程咬金,顯然無法跟傳統的藍綠大廠抗衡。SG&E工作室一年雲出一個《像素垃圾》,而PhilSpencer並購Bethesda,一次性就雲進來30個經典遊戲。對於晚跑一圈的Stadia而言,這樣的效率差是不可接受的,時間是他最大的敵人。

在Stadia倒下的地方,騰訊先遊似乎找到了一條雲遊戲的出路

只要雲遊戲還執著於對傳統遊戲平台的追趕,體驗性和原創性的矛盾在短期內就沒有調合的可能。除非你跳出現有的固化思維,嘗試從一個全新的角度去看待「雲」的模式。在雲端服務實力世界第二的中國,「雲遊戲帶來的變革」可能會以一種意想不到的方式出現在玩家們的視野當中。

這裡就不得不提到2020年的年度最佳雲遊戲平台——「騰訊先遊」。它的諸多特性都與Stadia有著鮮明的反差。

在Stadia倒下的地方,騰訊先遊似乎找到了一條雲遊戲的出路

最核心的差異,就是遊玩門檻上的不同。和每月60美刀+單個遊戲購買的傳統行銷模式相比,「騰訊先遊」採用了全免費遊玩+動態時長的雲體驗計劃,玩家可以隨意體驗先遊平台的遊戲陣容,無需收取任何費用。

同時,跟大部分的傳統雲遊戲服務相比,騰訊先遊徹底拋棄了PC端應用程式的限制。和Stadia一樣,玩家只需要打開任意WEB瀏覽器進入「騰訊先遊」官網,點擊即可秒玩,無需下載任何包體。對電腦資源和硬碟空間的佔用極小,就算是差旅和學生的基礎上網本,也可以輕鬆駕馭各個遊戲。除了PC端以外,玩家還可以通過手機APP、電視機頂盒等各種神奇姿勢,隨時隨地體驗雲遊戲。

在Stadia倒下的地方,騰訊先遊似乎找到了一條雲遊戲的出路

瞄準並利用平台之間的體驗差距,是發揮雲端靈活性的最優解。手機遊戲的推流相對更加穩定,讓「騰訊先遊」能夠在其他平台上完美複現手機端的原生體驗。同時,PC和TV的使用環境解決了手遊畫面小、操作局促的問題。

玩家可以在「騰訊先遊」的官方網頁上,使用鍵盤+滑鼠的配置更方便地遊玩《和平精英》、《刺激戰場》等對設備環境要求更位苛刻地手遊,徹底擺脫性能不足、頻繁充電之類的瑣碎問題。

在Stadia倒下的地方,騰訊先遊似乎找到了一條雲遊戲的出路

操作方式上,「騰訊先遊」採用了類似模擬器的鍵位投屏模式,雲遊戲畫面與手遊完全同步,玩家可以通過直接點擊畫面直接模擬觸屏控制,非常符合操作直覺。遇到需要多點同時觸控的情況時,Web端也支持模擬鍵位分布設定,玩家可以在畫面上自由定製所需鍵位,簡單快捷一目了然。

在Stadia倒下的地方,騰訊先遊似乎找到了一條雲遊戲的出路

硬體當然只是雲遊戲的第一步,真正讓「騰訊先遊」在一眾平台中脫穎而出的,是其所獨有的「先遊內測」功能。

目前「騰訊先遊」的遊戲陣容包括《王者榮耀》、《和平精英》、決勝時刻手遊等等,在市面上火爆的硬核手遊。除了市面上能玩到的,「先遊內測」還為玩家帶來了大批遊戲廠商獨家內測的最新遊戲。玩家可以通過報名預約的形式,獲得各個遊戲的內測資格,體驗到「騰訊先遊」的“獨佔”內容。

在Stadia倒下的地方,騰訊先遊似乎找到了一條雲遊戲的出路

爭取內測搶鮮資格,也是雲遊戲平台得天獨厚的優勢之一。使用雲端的廠商不需要擔心遊戲內部包體的洩露問題,硬核玩家們也因此能夠第一時間體驗到最新的試驗性內容。如果你是一位長期關注手遊動態的玩家,那麽「先遊內測」無疑是相當值得關注的一項功能。

在為雲遊戲平台構建起獨特性的同時,「騰訊先遊」還在App端上內建了一套完整的社區系統,可供玩家瀏覽諮詢、撰寫評測、交流心得。輕輕一點,你就能立刻玩到遊戲,並即刻留下自己的想法,體驗全即時的雲遊戲生態。

在Stadia倒下的地方,騰訊先遊似乎找到了一條雲遊戲的出路

輕量化的雲遊戲生態,是海外雲遊戲平台還未曾主導的領域。與一味死磕單機主機雲模式不同,「騰訊先遊」搞的是一套看得見、摸得著的體驗。用雲遊戲能解決的問題,像便攜性、跨平台等等,就用雲遊戲去解決。沒法用雲遊戲解決的問題,像高畫質跟低延遲,就避開最難攻陷的高地,去另辟蹊徑,最終也能達到「隨時隨地」、沒有負擔的目標。

仔細想想,這難道不就是雲遊戲最初想要達到的效果嗎?

checked

廣告
廣告
上個月初,雲遊戲圈出了一條不大不小的新聞:谷歌Stadia一刀下去,把旗下的第一方工作室Stadia Games andEntertainment(SG&E)給剁了個乾淨利落。 https://gamemad.com/news/1587 這次下崗潮牽扯到了大大小小近150名員工,其中也包括工作室的副總裁,原《刺客教條》製作人JadeRaymond(目前已在索尼再崗)。從性質和規模上來看,這次“部門精簡”基本算是谷歌對雲遊戲的一次具體表態了。 https://gamemad.com/upload/images/2021/03/28/605f5abc12daa.jpg 然而,谷歌”從脖子開始腰斬“雲遊戲業務這件事,無論是在行業內部或者在玩家社區,似乎都沒有結出什麽大瓜,甚至連被咱們大媽專欄進行探討研究的資格都沒有。 業界巨人帶頭打退堂鼓,非但沒能引起使用者關注,甚至連業界也一幅見怪不怪的樣子。這對於一個上來就“嚷嚷著要主導遊戲行業變革方向”的東西來說,似乎並不太符合常理。只能說,雲遊戲這東西自從出現開始,好像就沒走過什麽尋常路。 https://gamemad.com/upload/images/2021/03/28/605f5abfc7d5c.jpg 事實上,Stadia並不是第一個栽倒在奧馬哈海灘上的衝鋒兵。正相反,在雲遊戲這個爛灘塗上,早就有了不少已經登陸的先頭部隊。2019年12月上線的Stadia,其實更像個誤入火力包圍網的大頭兵。最後趴在地上跟大家一起摸爬滾打,更多只是時間上的問題。 雲遊戲的水到底能有多深?這得從Stadia的部門副總裁兼總經理,Phil Harrison說起。 https://gamemad.com/upload/images/2021/03/28/605f5ac22126d.jpg 在歐美遊戲業界,有兩個Phil在玩家圈子裡格外出名。一個是微軟互娛部門老大,Phil Spencer,這個大家應該都熟。另一個,就是上面提到的PhilHarrison。隻不過跟Spencer比起來,Harrison出名的方式明顯更另類一點。 他是遊戲業界唯一一名同時在索尼PlayStation跟微軟Xbox部門有過任職記錄的高層管理人員。聽起來好像很牛逼對不對?然而,Harrison在索尼的最後節骨眼上,趕上了Play Station3;而後暫居微軟的那陣子裡,趕上了Xbox One。 https://gamemad.com/upload/images/2021/03/28/605f5aca021b4.jpg Play Station3在Harrison擔任「索尼電腦娛樂全球總工作室」總裁期間,因為久夛良木健的不當言論和599$的首發天價,直接暴死,本世代銷量未能再創輝煌。 Xbox One則因為在宣發上選擇了“機頂盒“式的泛娛樂路線,使得XBOX徹底喪失了360時代的陣容優勢,一直處於半死不活的躺屍狀態。 而從索尼跳槽到微軟的短暫間隔裡,Harrison甚至還給當時苟延殘喘的美國雅達利當過一年的掛名董事。 單純從履歷上來看,此人可謂是名副其實的”碰誰誰死“,命犯天煞孤星,歐美玩家人送外號——「業界死神」。說到這裡,你可能會好奇像Harrison這樣的“問題人物“,是怎麽一路走到Stadia部門副總裁的位置上的? https://gamemad.com/upload/images/2021/03/28/605f5acb95218.jpg 事情還是要說回雲遊戲。在2010年5月,PhilHarrison從雅達利的泥潭中抽身出來,宣布在一家名為GaiKai(外海的日語羅馬音)的科技公司出任執行董事,而這家公司的業務主攻方向,正是我們現在看到的雲端遊戲(CloudGaming)。 從Gaikai這家公司最早2008年的註冊時間來看,雲遊戲其實也不是什麽特別先鋒的科技概念,算下來,幾乎跟2007年發布的初代iphone年紀差不多大。 https://gamemad.com/upload/images/2021/03/28/605f5acdd095b.jpg 隻不過出於種種原因,雲遊戲之於玩家,並沒有像當初業界預見的那樣,獲得觸屏手機之於人類的歷史地位。你只是看到所有人都在“布局“雲遊戲,但真的能讓玩家好好”雲“的遊戲,卻沒幾個。 雲遊戲的問題是多方面的,而物質條件顯然是其中最明顯的一條。 2010年的遊戲開發者大會上,Gaikai僅用一個Adobe FlashPlayer就能“雲“運行《決勝時刻4:現代戰爭》、《魔獸爭霸》、《星戰前夜》等一票大作,而且當時對網路帶寬的推薦要求只有區區625KB/s。那是在10年前。 https://gamemad.com/upload/images/2021/03/28/605f5acfb9800.jpg 放到10年後的今天,Flash連骨灰都揚了,人們也開始按部就班地用上了5G。按理來說,雲遊戲也該開始普及了吧。不好意思,現在的遊戲動不動100G往上,頂配能拉到8K240幀,操作反饋還越來越細致複雜。 硬體、軟體技術跟帶寬環境始終在左右互搏、相互追趕,好不容易網路跟上了,遊戲又得迭代。遊戲方面hold住了,帶寬傳輸又成了普遍問題。說好3年又3年,結果雲遊戲遲遲無法在本世代為玩家提交一份完美的答案。 傳統平台的電子遊戲需要發展,就得從畫面、玩法上,不停地去改善自己的體驗,來完成自我更新迭代,保持生命力。 https://gamemad.com/upload/images/2021/03/28/605f5ad1b134b.jpg 而自我迭代這件事,對於雲遊戲而言卻是個偽命題。因為無論雲遊戲如何進行技術迭代,成為更好的自己。但只要他無法完美複現當下物理遊戲的全部體驗,那麽這些所謂“4K60幀“的進步,無異於是在海市蜃樓上炒房。 除了物質上的瓶頸以外,雲遊戲的運作模式也存在著相當嚴重的生態問題。最明顯的表現之一就是,如果把雲遊戲看作一個需要額外進行消費的獨立平台,那麽他非常缺乏像「獨佔遊戲」一樣,能夠吸引硬核玩家的獨特內核。 所以現在的雲遊戲,無論怎麽看都像是一種單純的商業運作模式,而不能稱之為平台。 https://gamemad.com/upload/images/2021/03/28/605f5ad54f665.jpg 都是錢 關於這一點,我們還是要把PhilHarrison拉出來。Harrison曾任執行董事的Gaikai,在2012年被索尼以3億8千萬美元(約台幣100多億元)的價格收購,而後在2014年經索尼互娛重組,形成了旗下的雲遊戲服務「PlayStation Now!」。 而Harrison本人則在跟PhilSpencer共事三年以後,於2015年離開微軟互娛團隊,並在2018年1月入職谷歌。和他一起加入谷歌的,還有「Play StadionNow!」的前商務總監,Jack Bust。 https://gamemad.com/upload/images/2021/03/28/605f5ad8034fc.jpg 連想都不用想,次年5月,Stadia應運而生。同年9月,Xbox的xCloud雲遊戲服務宣布上線Beta。 如果把Harrison粗暴地當作一個坐標,你會發現三家巨頭的雲遊戲兜兜轉轉,到頭來搞得其實都是一套東西。這套東西,不是指雲遊戲本身,而是雲遊戲的模式,以及一種打破先有遊戲市場格局的幻覺。Harrison和Gaikai,這一眾雲互動平台的推廣者,就像是一家貼牌廠。隻不過他們賣的不是代工產品,而是整套雲遊戲的流水線。 谷歌作為一個毫無遊戲基因的程咬金,顯然無法跟傳統的藍綠大廠抗衡。SG&E工作室一年雲出一個《像素垃圾》,而PhilSpencer並購Bethesda,一次性就雲進來30個經典遊戲。對於晚跑一圈的Stadia而言,這樣的效率差是不可接受的,時間是他最大的敵人。 https://gamemad.com/upload/images/2021/03/28/605f5ad9d670e.jpg 只要雲遊戲還執著於對傳統遊戲平台的追趕,體驗性和原創性的矛盾在短期內就沒有調合的可能。除非你跳出現有的固化思維,嘗試從一個全新的角度去看待「雲」的模式。在雲端服務實力世界第二的中國,「雲遊戲帶來的變革」可能會以一種意想不到的方式出現在玩家們的視野當中。 這裡就不得不提到2020年的年度最佳雲遊戲平台——「騰訊先遊」。它的諸多特性都與Stadia有著鮮明的反差。 https://gamemad.com/upload/images/2021/03/28/605f5add19a0e.jpg 最核心的差異,就是遊玩門檻上的不同。和每月60美刀+單個遊戲購買的傳統行銷模式相比,「騰訊先遊」採用了全免費遊玩+動態時長的雲體驗計劃,玩家可以隨意體驗先遊平台的遊戲陣容,無需收取任何費用。 同時,跟大部分的傳統雲遊戲服務相比,騰訊先遊徹底拋棄了PC端應用程式的限制。和Stadia一樣,玩家只需要打開任意WEB瀏覽器進入「騰訊先遊」官網,點擊即可秒玩,無需下載任何包體。對電腦資源和硬碟空間的佔用極小,就算是差旅和學生的基礎上網本,也可以輕鬆駕馭各個遊戲。除了PC端以外,玩家還可以通過手機APP、電視機頂盒等各種神奇姿勢,隨時隨地體驗雲遊戲。 https://gamemad.com/upload/images/2021/03/28/605f5adee5ad0.jpg 瞄準並利用平台之間的體驗差距,是發揮雲端靈活性的最優解。手機遊戲的推流相對更加穩定,讓「騰訊先遊」能夠在其他平台上完美複現手機端的原生體驗。同時,PC和TV的使用環境解決了手遊畫面小、操作局促的問題。 玩家可以在「騰訊先遊」的官方網頁上,使用鍵盤+滑鼠的配置更方便地遊玩《和平精英》、《刺激戰場》等對設備環境要求更位苛刻地手遊,徹底擺脫性能不足、頻繁充電之類的瑣碎問題。 https://gamemad.com/upload/images/2021/03/28/605f5ae06c31a.jpg 操作方式上,「騰訊先遊」採用了類似模擬器的鍵位投屏模式,雲遊戲畫面與手遊完全同步,玩家可以通過直接點擊畫面直接模擬觸屏控制,非常符合操作直覺。遇到需要多點同時觸控的情況時,Web端也支持模擬鍵位分布設定,玩家可以在畫面上自由定製所需鍵位,簡單快捷一目了然。 https://gamemad.com/upload/images/2021/03/28/605f5ae4acde7.jpg 硬體當然只是雲遊戲的第一步,真正讓「騰訊先遊」在一眾平台中脫穎而出的,是其所獨有的「先遊內測」功能。 目前「騰訊先遊」的遊戲陣容包括《王者榮耀》、《和平精英》、決勝時刻手遊等等,在市面上火爆的硬核手遊。除了市面上能玩到的,「先遊內測」還為玩家帶來了大批遊戲廠商獨家內測的最新遊戲。玩家可以通過報名預約的形式,獲得各個遊戲的內測資格,體驗到「騰訊先遊」的“獨佔”內容。 https://gamemad.com/upload/images/2021/03/28/605f5ae64ded2.jpg 爭取內測搶鮮資格,也是雲遊戲平台得天獨厚的優勢之一。使用雲端的廠商不需要擔心遊戲內部包體的洩露問題,硬核玩家們也因此能夠第一時間體驗到最新的試驗性內容。如果你是一位長期關注手遊動態的玩家,那麽「先遊內測」無疑是相當值得關注的一項功能。 在為雲遊戲平台構建起獨特性的同時,「騰訊先遊」還在App端上內建了一套完整的社區系統,可供玩家瀏覽諮詢、撰寫評測、交流心得。輕輕一點,你就能立刻玩到遊戲,並即刻留下自己的想法,體驗全即時的雲遊戲生態。 https://gamemad.com/upload/images/2021/03/28/605f5ae9a1a2c.jpg 輕量化的雲遊戲生態,是海外雲遊戲平台還未曾主導的領域。與一味死磕單機主機雲模式不同,「騰訊先遊」搞的是一套看得見、摸得著的體驗。用雲遊戲能解決的問題,像便攜性、跨平台等等,就用雲遊戲去解決。沒法用雲遊戲解決的問題,像高畫質跟低延遲,就避開最難攻陷的高地,去另辟蹊徑,最終也能達到「隨時隨地」、沒有負擔的目標。 仔細想想,這難道不就是雲遊戲最初想要達到的效果嗎? checked
https://gamemad.com/news/1587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