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不喜歡“壞女人”呢,對吧?
近來觀察杉果的編輯發癲群,我發現似乎大家都愛上了一些“壞女人”,甚至想做XX小姐的狗也成了部分同事的口頭禪。以最近的動漫作品舉例就能找到《電鋸人》的瑪奇瑪、《間諜過家家》的約爾·福傑、《式守同學不只可愛而已》的式守等等“主人”。

對於這一現象,我的理論是:大家都會被別人身上那些我們希望自己擁有的品質所吸引。所謂的“壞女人”無一不充斥著獨立且自由的品質,這對於吾輩忙碌的工作黨和學生黨來講是近乎奢侈的東西。而且流行文化中幾乎每個“壞女人”都有某種創傷的背景故事,有些甚至可以被視為受害者,由此而來就催生了某種向往和憐惜的情緒,她們也就無形之中成了我們枯燥日常生活裡的精神寄托。
借此機會,不如今天就讓我們將視角轉回熟悉的遊戲領域,一起來聊聊那些電子遊戲中的“壞女人”。

蒂米特雷斯庫夫人——《惡靈古堡:村莊》
如果要找電子遊戲領域 2021 年最出圈的女性角色,那來自《惡靈古堡:村莊》的“八尺大人”蒂米特雷斯庫夫人一定位列其中。
據該作美術總監高野友憲所說,蒂米特雷斯庫夫人最初的設計概念就是迷人的吸血鬼,其靈感來自 16 世紀匈牙利伯爵夫人巴托裡·伊麗莎白、日本都市傳說八尺大人以及由電影《亞當斯一家》中的 Morticia Addams。顯然這一形象設計的頗為成功,無論是源於抖 M 情節還是巨大愛好,總之從首支預告片登場開始,蒂米特雷斯庫夫人就收獲了廣泛好評和無數二創作品。

蒂米特雷斯庫夫人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出生於貴族蒂米特雷斯庫家族,年輕的某個時候在新興的爵士樂界有一段短暫的音樂生涯。第二次世界大戰和廢除貴族之後,回到了家族以前的土地,但那裡已落入一個邪教組織的控制之下。
屆時 44 歲的蒂米特雷斯庫夫人被邪教領袖 Mother Miranda 引誘到村莊墓地下方的地下室被植入了寄生蟲病毒。這個實驗極大地改變了夫人的身體,賦予了她再生能力、可伸縮的爪狀指甲,以及變成龍類怪物的能力。並且寄生蟲停止了她的衰老過程,容貌永遠停在了這一年。但可惜 Mother Miranda 最終還是認為夫人是失敗的產物,因為需要大量新鮮的人類血液來維持她的身體機能。
故事的最後隨著我們消滅了蒂米特雷斯庫夫人,這個背負諸多不幸也造成大量悲劇的家族徹底泯沒了,但我想無論何時回憶《惡靈古堡:村莊》,夫人的身影和故事都會縈繞在玩家心頭,當然相信她也永遠活在那些“精彩”的二創作品中。

“魔女”阿爾提米西亞——《最終幻想VIII》
提到《最終幻想》系列中的女性角色,第 7 部的雙驕蒂法、愛麗絲確實人氣十足,近來蒂法更是成了 3D 區的“耶路撒冷”,不過今天畢竟是聊壞女人,所以我拉來了《最終幻想VIII》的最終 Boss“魔女”阿爾提米西亞。
阿爾提米西亞是來自未來的魔女,因得知自己會死於一個傳說中的 SeeD 手中,所以通過時間壓縮魔法將未來、過去還有現在時間全都壓縮到了一起,並嘗試保持這種狀態來維持自己的存續。

之所以對阿爾提米西亞念念不忘,《最終幻想VIII》頗具內涵的劇情是主要原因。最終我們看似打敗魔女拯救了世界,但卻更像是從停止的時間中走入了另一段循環。
就像很多玩家推斷的那樣,儘管擊敗了阿爾提米西亞,但魔女之力只要不被繼承她就永遠不會死去,而無意識之下繼承了魔女之力的女主莉諾雅·哈蒂莉可能就是來自未來的阿爾提米西亞。因為對主人公史柯爾·裡昂哈特的思念讓她一次次穿越時空回到過去,最終形成了一個循環結局。
儘管本作總監北瀨佳範此前早已否認了這一推斷,說玩家們過度解讀了。但遊戲中的諸多線索卻讓人很難認為是巧合,比如阿爾提米西亞召喚出的獅鷲獸,與史柯爾·裡昂哈特贈送給莉諾雅·哈蒂莉的戒指同名等等細節,在當時的玩家群體中可謂是議論紛紛的話題。而阿爾提米西亞美麗、自信的形象,配合上述略顯悲傷的結局,也讓我始終難以忘記這位“壞女人”。(才不是因為她實在太難打了呢~~~)

芙莉德修女——《黑暗之魂III》
《魂》系列裡的魅力十足“壞女人”數不勝數,我印象最深的當屬《黑暗之魂III》DLC《艾雷德爾之燼》的最終 Boss 芙莉德修女。
初次進到《艾雷德爾之燼》的畫中世界,漫天大雪與幾聲嘹亮的狼嘯瞬間就鋪陳出悲涼的基調。作為極少數主動進入畫中世界的人之一,芙莉德修女放棄了身為隆道爾黑教會長女的身份和使命,只身來到畫中世界與艾雷德爾神父以及其他的禁忌者們,共同守護著這個早已腐朽的世界。

“我不清楚您為何會闖進繪畫裡,迷失方向。您身負使命,但使命與此處無關……回到您該去的地方吧。”起初我們遇見芙莉德修女時,她會多次出現相勸,希望我們原路返回。但當玩家想要探索的前路,與她想要守護的故鄉產生衝突時,這位手持鐮刀的修女也絕非善茬。
“就算這個世界已經走向衰敗的末路,艾雷德爾還是我們的故鄉。”故事的最後,我們還是擊敗了芙莉德修女,但畫中世界的守護者艾雷德爾最終為了芙莉德放棄了他們曾一同守護的世界,熊熊燃起的火焰再次復活了芙莉德。(三階段的芙莉德難度頗高)
顯然最終還是玩家們獲得了勝利,但我想為了理想而戰修女的身影一定也深深印刻在了每一位《魂》系列玩家的腦海裡。

凱瑟琳——《凱瑟琳》
《凱瑟琳》是 ATLUS 開發製作的解謎冒險遊戲,我們在遊戲裡將扮演一名 32 歲的上班族文森特,故事中我們身邊一共邂逅了三位“凱瑟琳”。
首先是我們的正牌女友凱瑟琳·麥克布萊德,她是一名精明幹練的職場女性,最近她告訴我們她已經懷孕了,催促盡快完婚。第二位是我們在酒吧邂逅的金發美女凱瑟琳,她會以男人理想對象的模樣出現,但完美的外表之下卻是懲罰不遵守承諾男人的“小惡魔”。而且在《凱瑟琳 Full Body》中還新增第三位女主角“琳”,她是酒吧所雇用的鋼琴師,一舉一動中似乎缺乏常識,但性格誠實而穩重。對於被其他兩個凱瑟琳搞得焦頭爛額的文森特來說,是療愈天使般的存在。

我很難說到底想將哪位凱瑟琳歸類為“壞女人”的行列,畢竟以普世價值觀來看男主文森特才是那個優柔寡斷不守男德的壞人。不過這三位女性確實令人印象深刻,她們不僅僅代表三種不同的外在美,遊戲中借三人之口對兩性話題及戀愛探討方面的解析,更是我們值得深思的部分。
遊戲中有一句話,“如果做到崩壞之塔的夢,沒有知悉這一切的話就會死亡。”看似是指 Gameplay 部分的推箱子爬塔玩法,其實當我們看到文森逃出惡夢後,隔天早上許多男子在住處死亡的新聞,顯然道出了戀愛或良性之間忠誠的重要性,不管你更喜歡哪個“凱瑟琳”,出軌劈腿的行為都是非常糟糕的惡劣行徑,在現實中也要牢牢記住這個道理,不然下次面對惡魔“凱瑟琳”復仇的,可能就是我們了……

“黑百合”——《鬥陣特攻》
《鬥陣特攻》中令人印象深刻的女性同樣非常多,可愛的小美、灑脫的裂空、颯爽的法拉等等角色形象都被塑造的極為飽滿,而能擔起“壞女人”稱號的,肯定還是非“黑百合”莫屬了。
在《鬥陣特攻》的世界觀中,黑百合真名為艾米麗·拉克瓦,曾是享譽巴黎的芭蕾舞者,高挑的身材和感情淡漠的設定,簡直不要太符合各位姐控的審美。故事裡,她起初是鬥陣特攻成員傑哈·拉克瓦的妻子,敵對恐怖組織黑爪在多次刺殺傑哈無果之後,將目標轉向了他的妻子,也就是還不是黑百合的艾米麗·拉克瓦。

黑爪特工綁架了艾米麗並對其進行了一項高強度神經重構計劃,也讓她逐漸失去了原本的自我意識。雖然被鬥陣特攻探員救出魔窟,但這正是黑爪計劃的一環,就在兩周之後,她殺死了睡夢中的傑哈。
因為黑爪的實驗,曾經的艾米麗·拉克瓦已經泯沒了,取而代之的是那個我們熟悉的冷血狙擊手“黑百合”,她體溫驟降的同時皮膚也變成了冰冷的藍色並且再也無法感受到人類情感。
當年看國王大道的那支預告片,包括我在內的很多玩家直呼姐姐好颯,一幅想要叛變鬥陣特攻的勢頭,但當我們深入了解了這位“壞姐姐”的故事,卻又不禁為其的悲慘遭遇心痛。我想這就是那些年《鬥陣特攻》吸引人的原因之一,不僅英雄、玩法多樣,背景故事更是能夠觸動人心。至於後來暴雪的一系列騷操作,這裡就不提也罷。既然暴雪要在《鬥陣特攻2》中推出大體量 PVE 模式,希望他們這次能想明白,為什麽那句“你們來不來”當年會感動那麽多玩家吧......

The Boss——《潛龍諜影3:食蛇者》
小島秀夫監督的《潛龍諜影》系列有多出色,玩家口碑擺在那兒已經不用我再贅述。“靜靜”的美貌曾經風靡遊戲圈,但真要找一位“壞女人”,我還是想要提起主人公 Snake 的恩師 The Boss。
遊戲中很關鍵的情節就是“食蛇者作戰”,我們要扮演 Snake 去暗殺叛變到蘇聯的 The Boss,並摧毀她的眼鏡蛇部隊,以此維護世界和平。但其實 The Boss 並沒有叛變,她的最終任務是犧牲自己以證明美國的清白,以調和蘇聯與美國的矛盾。簡單來說,“食蛇者作戰”就是她的葬禮,被 Snake 肅清是她的任務,也是她自己的選擇。

她明白戰爭面前無論美國還是蘇聯都是清清白白問心無愧的,但她仍選擇站出來犧牲自己,因為這樣做我們或者說 Snake 才能明白大國博弈背後的真相。The Boss 在最終決戰的時候對 Snake 說:“我們之間必須要死一個,不是為了勝利,也不會有失敗,只是單純的宿命罷了。勝者將會繼承 Boss 的名號而且之後也會帶著它去面對無盡的戰鬥。”
正如那首《別在 THE Boss 的墓碑前哭泣》悼詞中寫的一樣;“願我們的戰士擁有蝮蛇之毒、猛虎之利齒和 THE Boss 的愛國者之心,別在 THE Boss 的墓碑前哭泣,THE Boss 不在那裡,THE Boss 從未離去。”
我想體驗過本作的玩家都能明白小島秀夫監督的反戰情結,比起那些將大道理“塞到嘴裡”的表現手法,至少我認為小島這種講一段精彩的故事淺入深闡述己見,然後留給玩家自己思考的方式更為高明。這也是我最喜歡小島的地方,THE Boss 顯然不是一個“壞”字可以界定的,但至少她真的留下了些什麽,不止是對 Snake,更是對螢幕前的我們。

“刀鋒女王”莎拉·路易斯·凱瑞甘——《星際爭霸》系列
“我即是蟲群!”回憶《星際爭霸》系列,“刀鋒女王”莎拉·路易斯·凱瑞甘的這句台詞仍然記憶猶新。
莎拉·路易斯·凱瑞甘起初並非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的蟲族女王,而是一位普通,額......或許不那麽普通的人類女性。由於本身為基因變異者,她具有心靈感應、控制等強大的幽能力量,但年輕的她無法熟練掌控這些技能,一次偶然的失手卻導致母親腦血管爆裂而亡、父親就此瘋癲的慘劇。
這件聳人聽聞的事件令泰倫聯邦意識到她的能量,很快她便成為幽靈計劃中的焦點。但加入幽靈計劃卻也將凱瑞甘僅有的人性奪走了,在這裡沒有人記得她原來的名字凱瑞甘,有的只是編號 24601 特工。
期間種種暫且不表,在後續的任務中凱瑞甘加入了反聯邦政府組織,並與與前聯邦警長吉姆·雷諾相識,一段孽緣也就此展開。在對抗聯邦的過程中,凱瑞甘被盟友背叛拋棄而遭蟲族俘獲並感染。此後她成為了一個人蟲混合體,並且突破了蟲族主宰的控制,最終成為了整個科普盧星區內最強的統治者。

後來為了爭奪薩爾娜迦神器:星曜石,凱瑞甘不得不與戀人吉姆·雷諾走到對立面,可惜雙拳難敵四手被多路聯軍擊敗,最終被吉姆·雷諾使用神器恢複部分人類模樣。但好景不長,後續的故事裡吉姆·雷諾被捕,為了救回愛人,凱瑞甘在異蟲的誕生星球澤瑞斯重新成為刀鋒女王,不過這次是擁有自我意識的刀鋒女王,最終帶領蟲群救回吉姆·雷諾。
在《星際爭霸2:虛空之遺》故事的最後,凱瑞甘獲得了更加強大的力量,也正是從人蟲混合體進化為“純粹的精華”與“純粹的形態”的結合體。凱瑞甘以空前強大的力量擊敗了大 Boss 埃蒙,摧毀了他毀滅整個宇宙的邪惡計劃。
也不知算不算暴雪的仁慈,大戰結束兩年之後,凱瑞甘已經能夠自由切換為人類形態,她終於和愛人吉姆·雷諾走到了一起,但是當地居民兩年後再也未看見倆人的蹤影,唯獨在瑪爾薩拉的酒吧,留下了雷諾的警徽。頗有幾分“神雕俠侶,歸隱江湖”的意味,不過在凱瑞甘的故事裡,她才是那個“神雕大俠”,儘管沒有楊過的洗白那麽明顯,但亦正亦邪的凱瑞甘一定是每個星際粉無法忘卻的經典“壞女人”。

貝優妮塔——《獵天使魔女》
我想每一位 ACT 遊戲玩家,都忘不了在黃金年代裡,與但丁、隼龍和奎托斯等男性角色瓜分天下的“貝姐”貝優妮塔。雖然是玩家控制的主人公,但無論是角色形象還算手段行徑,我橫豎都得把她放進這次的“壞女人”盤點。
貝優妮塔形象十分性感,高挑的身材搭配高跟鞋上的槍械,以及長髮構成的衣服,我直接高喊好姐姐~而她的故事也挺好概括的,屬於謎底就在謎面上——獵天使魔女。

在遊戲正常時間線的五百年前,世界由暗影魔女與流明賢者兩大勢力維系正常運作。雙方各持有一顆能監察時間流逝之寶石“世界之眼”。後來兩派爆發衝突,雖然魔女方起初占據優勢,但由於人們的獵巫行動被大量殺害,最終只剩下一人苟全性命。
我們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開始遊戲,起初從湖底甦醒的貝優妮塔失去了記憶,只知道自己是一名魔女。恰巧外面有諸多堂而皇之遊蕩在外的天使,這世仇見面肯定是分外眼紅,所以她每天的生活日常就是狩獵天使。後來她得知了關於“世界之眼”的消息,於是動身前去調查。
幾經波折,她知曉了自己的身世,原來貝優妮塔真名為瑟蕾莎,是流明賢者與暗影魔女結合誕下的孩子,雙方勢力都將此舉視為禁忌,於是貝姐被放逐出了家園。後續的故事裡,貝優妮塔還找到了自己的父親巴爾德神父,他是流明賢者的最後一人,現在企圖復活創造主使天堂、地獄與人界統一。為了破壞父親的計劃,貝優妮塔與好友貞德聯手出擊,最終成功阻止了創造主的復活。
故事中貝姐的行動其實都能找到目的性,出發點確實不應該用善惡評判,但使用斷頭台,鋼鐵處女等等拷問工具著實是“壞”的讓人著迷。當然遊戲本身 Gameplay 部分的優秀,也是《獵天使魔女》口碑的重要保障。所以說了這麽多,我的《獵天使魔女3》到底啥時候發售啊?白金工作室!給點力啊!

沙耶——《沙耶之歌》
如果要找一款印象最深的視覺小說遊戲,那我的答案非《沙耶之歌》莫屬。故事裡的沙耶其實很難評判是好是壞,但脫離開遊戲主角的視角,我想她還是擔得起這聲“壞女人”吧?(如果能用人來稱呼的話......)
遊戲中我們將扮演遭遇車禍身受重傷的匂阪鬱紀,事故之後我們看到是世界無論人類或物體都是變形扭曲的,可視範圍內唯一正常的東西,就是一位名叫沙耶的“少女”。

隨著進程的推進,我們了解到原來匂阪鬱紀出現了認知失調,通過他的視角看到的那些血肉模糊的世界,在其他人的視角裡卻是再正常不過的平凡日常。也就是說匂阪鬱紀看到的那唯一正常的“少女”沙耶,其實才是醜陋怪物一般的存在。大多玩家認為沙耶的形象源自克蘇魯神話中的至高母神莎布·尼古拉絲(黑山羊)和伊斯之偉大種族。
儘管事實如此,但我們與主人公一樣,能夠輕易感知到沙耶身為少女的那一面,她的所作所為都是為了能與匂阪鬱紀更好的在一起。當然一款視覺小說遊戲,本作也擁有多個結局,為避免劇透這裡不再詳細展開。
故事的某個結局中,沙耶說:“最後呢,在這片沙漠之中,至少我能知道,還會有一個,珍愛這朵花兒的人。有一個人就足夠了。”說實話,我很難對沙耶做出什麽評價,自主也好被迫也罷,她確實會做出一些公眾良俗難以接受的行徑,但這段純粹的愛情故事,卻也賺足了我的眼淚。或許壞與好,是與非,在真愛面前都顯得不那麽重要,這或許也是《沙耶之歌》久負盛名的原因吧。

“米凱拉的鋒刃”瑪蓮妮婭 ——《艾爾登法環》
今年最火爆的遊戲是什麽?這個問題的答案顯而易見——《艾爾登法環》。艾爾登法環白金之後我甚至一度看什麽都無聊,只能感歎“老賊”做遊戲的功力實在是厲害。本作中如果要挑一位“壞女人”,我還真的難以下手,無論是我老婆菈妮、水母少女庫菈菈、魔法老師瑟濂還是梅琳娜,都就可以稱得上是大大的好女人。所以思來想去,我搬出了預告片中英姿颯爽的“米凱拉的鋒刃”瑪蓮妮婭。
首先這個“壞”的概念我分為兩部分,全部流程走下來《艾爾登法環》給我留下最深印象,或者說個人覺得最難的 Boss 戰就是對陣瑪蓮妮婭。無論是攻擊回血還是難以躲避的水鳥亂舞,都給玩家造成了大量困難,從這個角度來看,女武神可謂是名副其實的“壞女人”了。

說回劇情,在與碎星將軍拉塔恩的戰鬥中,瑪蓮妮婭無論背負著何種目的和信念,最終猩紅腐敗的詛咒席卷了整個蓋利德,此地變成人間煉獄,她都有著難以推卸的責任。
從這個角度看,她確實也算是“壞人”。不過話又說回來,生來身體孱弱的瑪蓮妮婭,為了哥哥的理想獨自對抗世界和猩紅腐敗的信念仍是可敬的。那句“我做了好長的夢,身體如黃金般褪色,血液陷入腐敗,堆積了不計其數的屍骸,就是為了等那個人的到來。”的豪言已經慢慢成為屬於她的一枚“金針”,既壓制著猩紅腐敗,也刺痛著她為那個等待之人繼續奮戰。
與此同時,瑪蓮妮婭的故事也成為了刺進我心頭的“金針”,連同《艾爾登法環》這款遊戲一齊懸停在記憶裡。我想這時候,她究竟算不算“壞女人”已經沒什麽討論的必要,她也不過是在艱難的人生裡瘋狂的亂世中被裹挾前進的少女罷了,希望最終她能在另一個世界與哥哥團聚。
最後重申一下,這裡並非想挑起口水仗,各位有不同看法也可以在評論區自由討論。

結語
還記得文章開頭我的結論嗎,那些所謂的“壞女人”與傳統意義上的“壞人”並不相同。她們的經歷和背景故事或淒慘或悲壯,但卻沒人選擇就地躺平鬱鬱而終,她們無一不是堅強、獨立且自由的代表。我想這就是為什麽大家都愛“壞女人”的原因吧。

好啦,那今天就聊到這裡。介於篇幅還有很多魅力十足的“壞女人”沒有介紹到,如果遺漏了你的心頭好歡迎在評論區補充,期待看到大家的分享。如果覺得我們做的不錯,可以點讚關注。當然,也歡迎提出意見和建議,讓我們下篇文章再見。啵啵~!!!

(文中圖片均來源於網路,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繫作者刪除)
文:Along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杉果遊戲”(shanguogame)
來源:遊俠網
 金幣大師 (Coin Master)
 金幣大師 (Coin Master) 大富翁 GO (Monopoly GO)
 大富翁 GO (Monopoly GO) 蛋仔派對
 蛋仔派對 超能世界
 超能世界 豬遊記
 豬遊記 LINE金幣派對
 LINE金幣派對 夢幻海島
 夢幻海島 豬來了
 豬來了 薑餅人王國
 薑餅人王國 天天玩樂園
 天天玩樂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