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美國加州某公司剛剛結束了一場面試,人事主管從會議室裡奪門而出,表情極度扭曲地說到:
“這是個非常奇怪的家夥,他穿著一身不知道多長時間沒洗過的衣服,還有一雙舊拖鞋,像是個街溜子(嬉皮士)。我簡單試探了他兩句,可以說他對寫程式和電子工程一竅不通,我已經表示婉拒了。但是他直接撒潑說除非咱們雇用他,否則就一直賴著不走了”
我嚴重懷疑人事主管有所隱瞞,因為根據多方資料顯示,那會這個人才剛剛19歲,輟學1年半,沒有穩定收入,不愛洗澡,還幾乎天天都是穿著一雙舊拖鞋,所以我不太相信他有閒錢買很多雙拖鞋,而他來面試的時候應該還有一股子濃烈的“個人氣息”
哦對了,
來面試的這個街溜子是喬布斯,對就是那個科技界的元始天尊,蘋果帝國的創始人,牛仔褲的狂熱粉絲,喬·布斯。
而他面試的這家公司是雅達利,對就是那個現代遊戲鼻祖,街機親爹,大崩潰事件始作俑者,雅·達利
那這場面試的結果如何?
不妨先讓面試官跟喬布斯再多聊聊,我們先回到1年前看看喬布斯他為什麽會來到雅達利。
*1972年的某天,美國俄勒岡州的裡德學院,在校大一新生,英語文學專業的喬同學,和發小(沃茲尼亞克)進行了一段談話:
發小:“你在裡德(喬布斯就讀的學校)最近咋樣啊”
喬布斯:“還行,就是學費太TM貴了,而且他們竟然強制我上不喜歡的課”凸(艸皿艸 )
發小:“Emm……你說的那種課是叫必修課吧?這些課修不滿學分不能畢業的”
喬布斯:“好家夥,但是我已經1年多沒上過一節必修課了”
發小:“好家夥,那你以後也不用去上了”
就這樣,這位硬核的大學生,18歲的喬同學提前辦理了“畢業”。但是他沒有立即離校,而是留下旁聽了很多自己感興趣的課程,尤其是書法、外國文化、美術、設計、哲學等課程,堪稱走上了六邊形藝術家的道路。
“如果我不學書法,就不會有今天的蘋果”喬布斯如此說過
後來可能是自由過了火,以至於迷上了“修仙”,具體來說是迷上了宗教(所有宗教都有神仙嘛,也算是修仙),他皈依的教派是佛教,最喜歡的形式是禪修。
*這個階段的喬布斯還迷上了吃素
就這樣,喬同學一邊在沒有成績的壓力下學習心愛的藝術,一邊脫離了低級趣味去修仙,安穩的度過了1年多。不過他這個悠閒自得的生活方式有個小小的BUG:
那就是沒錢
*喬布斯的老家加州是一片神奇的沃土,孕育了洛杉磯、舊金山、矽谷、好萊塢。
無奈在彈盡糧絕之後,喬布斯只能打鋪蓋回了老家。一邊自學,一邊找工作之餘他還經常和基友一起去打打零工,尤其是常去一個親戚家的蘋果園裡,幫忙修剪蘋果樹。他們經常趁著工作間隙摸魚胡侃,從人生侃到哲學,從夢想侃到未來。
*蘋果公司,為什麽叫“蘋果”?我猜跟這段經歷有關係
直到有一天,他看到了一個無法拒絕的招聘廣告:
“雅達利招聘電子工程師,時薪5美元,讓你在快樂中賺錢。”
*回到文章開頭的面試
雅達利的首席工程師奧爾康從面試間裡走出來,他在椅子上向人事主管說:
“我雇傭他了”
就這樣既不懂工程設計,又不懂寫程式的喬布斯硬是靠著嘴遁,說服了面試官,成了雅達利的第40號員工。
*在雅達利搞電子工程設計的喬布斯(右)和好友沃茲(左)
雖然是成功入職了,但是喬布斯對電子工程了解太少,還幹不了工程師的活,所以上級給他安排的第一個任務,就是給他找了個師傅,讓他作為助手協助師傅幹活。但是喬布斯的小嘴就跟開過光一樣,第一天就“杠”自己的師傅,而且不到一個星期就“杠”完了全公司的人。
*很多人都評價過喬布斯的性格非常“特朗普”
喬布斯師傅:“我到底做了什麽,你要這樣對我?”
奧爾康:“你不是要個助手嗎?我給你招了一個啊。”
喬布斯師傅:“他又髒又臭還喜歡抬扛,而且根本不懂電子工程。”
就鬧騰成這個樣,雅達利的老板還是沒有開除他,因為老板很欣賞他的思想深度。不過繼續讓他瞎攪和全公司的人也不是個事兒,於是老板想出來一個妙計:
讓他上夜班
也得虧喬布斯的發小沃茲正巧在惠普工作,正巧負責搞計算器設計,正巧很懂電路設計。所以在沃茲的協助下,喬布斯勉強也能進行一些設計電路板的工作,而作為補償喬布斯會偷偷搞來雅達利最新的遊戲給沃茲玩,就這樣才把這份工作保住了。
*作為一家遊戲公司,雅達利能玩的東西還是非常多的。
然後剛安頓沒幾個月,這個浪B哲學家,突然宣布自己要——辭職!而原因是為了自己的修仙事業去印度朝聖……
於是他真的去了佛教發源地印度,並且足足生活了7個月,據他後來回憶,這段經歷極大的滿足了他的精神世界,然後……順便染上了痢疾。
那TM都染上痢疾了,還能咋整,他只得中斷仙途,返回美國治病,乖乖回到了雅達利上夜班。(老板也是有氣量,還能願意讓他幹下去)
而這時的喬布斯,經過長時間的工作技能磨練,翅膀已經硬了很多。(生理上和心理上都是,畢竟印度的修仙條件需要一副極強的肉體),再加上好基友沃茲的幫忙,基本所有的任務他倆都能從容應付了。
老板一看行啊,這趟印度沒白去啊。於是趕緊給他派了個任務,他直接讓喬布斯——設計新遊戲,大體的玩法老板已經想好了,玩家可以用彈球打掉螢幕上的色塊得分,打完磚塊則勝利。
要不怎麽說薑還是老的辣呢,老板還有個附加條件,由於當時技術限制,一個遊戲等於一台遊戲機,而雅達利公司差不多每製造一台遊戲機都要消耗150個晶體管,導致生產遊戲機的成本居高不下。
所以機智的老板跟喬布斯搞了個對賭協議:①只要能在一個月裡做完這個遊戲,就獎勵700美元
②以150個晶體管的平均水平為參考,每減少一個晶體管的使用,就獎勵給100美元。
*晶體管在當時造價不菲
“媽的這麽多錢,你可別後悔!”
在接下來的這幾天裡,喬布斯也不管白班夜班了,幹起活來晝夜不停。沃茲甚至一度白天偷摸從惠普跑到雅達利幹活,兩人互為知己,幹起活來分工也明確,喬布斯負責創作原型和測試,沃茲負責工程技術設計,然後只用了4天就把這個遊戲給做出來了。
更重要的是,他們的設計 方案只需要使用50個晶體管(也有版本說是45個)。
不過由於這個電路設計太過複雜和個性化,除了沃茲和喬布斯以外,其他人很難理解,在多次試驗之下依舊無法做到量產。
*工業化時代,量產是非常重要的指標
所以最終正式上市的《打磚塊》遊戲機使用的並不是喬布斯&沃茲設計的版本,而是另一個工程師改良後的版本,但沃茲和喬布斯的設計依舊給了他很多啟發,實際生產的遊戲機僅使用了100個晶體管,依舊遠小於平均150個晶體管的資料。老板那個高興啊,立馬把答應的獎金都給了喬布斯,不過更重要的是喬布斯憑借著《打磚塊》一戰成名,在後續的工作中也越來越順利,學習了更多的電路、遊戲設計相關知識,逐漸培養起來了對於科技的狂熱。
而雅達利遊戲最大的特點之一,就是沒有任何“操作手冊”。別說是新手了,就算是從酒吧裡拉出來一個酒暈子,也能上手就玩,比如《星戰》這款遊戲,只有兩條介紹:1:投幣 2:躲避克林貢人。
*蘋果公司至今仍然秉持著一個理念:“至繁歸於至簡”,很難說是不是受到在雅達利工作的這段時間的影響。
沃茲則在喬布斯的影響下也越來越喜歡搞電路設計,以至於他愈發想搞一台全能的、可以處理多種任務的機器。
*蘋果一代原型機
在搞出來了《打磚塊》2年之後的一個春天,喬布斯和沃茲雙雙從雅達利和惠普離職,然後在一個車庫裡和另一位好友創建了蘋果公司
當然,你也可以說是“蘋果帝國”
===
我是“一歲七顆牙”,喜歡分享一些有趣的、有意義的、和“沒寫好的”文章。覺得寫的還行的話,求點個關注、點個讚。我會盡力周更1~3篇,用品質感謝大家的支援。
來源:遊俠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