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這個“小黑人”很洗腦。
火不火有沒有出圈咱們暫且不論,至少看過相關影片的人,包括我在內,都忘不了那個洗腦的音樂和魔性的動作,尤其是這個動作,小黑人的瘋狂蹲起讓我最近剛鍛煉的腿又開始忍不住的顫抖(就好像比平常多加了15KG)。
如果是一般的熱門鬼畜影片,如果帶有一部分洗腦要素,印象裡大家夥都會刷一些諸如“第一次、第二次、第N次”“再看一遍我就睡覺”的調侃。
而這個小黑人下面的評論區,卻清一色的玩起了外星人梗:
“請問作者是因為想念母星才做出了這樣的作品嗎?”
“三千多年的壁畫作者:不知道千年後這些壁畫被人看到後會是什麽感覺——2022年:一千多個人同時線上看兩個小人跳舞”
“符號…地球…太陽…宇宙…太棒了,我逐漸理解一切…”(腦補派大星圖)
甚至連“外星人”本尊都來湊個熱鬧:
雖然沒有到“外星人的產物”這麽誇張,不過這個小黑人確實是遠超於我們所處時代的東西。
小黑人來自瑞典西南部的塔努姆地區的塔努姆岩畫,塔努姆岩畫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800年,當時的人通過這些岩畫描繪農業與漁業、人類與動物、武器與船隻等等,這些岩畫給我們帶來了重要的歷史資料,在1994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在這幅《塔努姆岩畫太陽戰車》中,你可以很清楚的看到那個令無數人遭受到“精神攻擊”的小黑人就在圖片的右上方,除了通過軟體的加工外讓它“動”起來了以外,製作者們都選擇保留“原汁原味”(也許是構圖簡單到根本不知道從哪裡開始改)。
當然,作為驕傲的華夏兒女,幾千年前的東西多了去了,咱也是見過大風大浪的人(誰還沒逛過幾個博物館和看過幾集國家寶藏了),不過這個小黑人就用蹲起這麽一個簡單的動作讓無數人為之“瘋狂”,還是有些說法在裡面的。
這個影片在中國火之前,其實已經在國外作為meme圖流傳數年,由於meme圖的屬性,這個小黑人動圖自然也有它值得被廣泛傳播的理由,這個理由我給出的描述是“嘲諷”。
沒錯,這個會蹲起的小黑人實在是太嘲諷了。
比起“滑稽”“流汗”等emoji,或者一些“急了急了”的表情包,對我來說,小黑人動圖的殺傷力明顯更大,也許是前面提到的手段在與人互動之時經常能看見,導致我產生了“抗體”,而一個新的“嘲諷專用圖”還需要具備廣泛傳播的特性(不然會出現你嘲諷對方,對方卻看不懂的情況) ,小黑人動圖的出現完美的符合上面的要求,成為新一代的“嘲諷圖”。
能引起許多人共鳴的這個電搖嘲諷——也就是我前文一直所說的小黑人動圖,這個動作會給許多玩家一種熟悉的感覺。
比如在當個創世神麥塊裡的起床戰爭幹掉對手,在拉遠的畫面中瘋狂按shift直到彈出粘滯鍵的玩家:
圖中並不是起床戰爭,不過動作相同
或者是格鬥遊戲中的經典嘲諷招式“Tea Bag”:
又或者是當你在APEX裡不慎失手後,在你黑白螢幕上晃動的人影。
可能是遊戲中並不會設計很多用來嘲諷的語音和動作(你這麽菜你隊友不會生氣吧,哥哥.jpg),考慮到還有獵魔士和不死人,我只能說“絕大部分”遊戲都會給玩家一個下蹲的動作,於是“蹲起”這個動作不知從什麽時候開始成為了玩家通用的代替“嘲諷”的一種動作語言。
而重複按鍵瘋狂抽搐的蹲起除了能帶來觸感與精神的雙重愉悅外,也能把對手的血壓拉滿,比起簡單的一句語音一張圖效果自然是好上太多,於是蹲起=嘲諷就這樣成為遊戲玩家幾乎“公認”的一種規則。
既然有著如此“富饒的土壤”,小黑人動圖就在嘲諷的路上一去不回。
比如Jo太郎對倒在地上不能行動的Dio表示同情:
“要幹掉你連一秒都不需要!”所以用其他時間來蹲起也沒什麽不好吧:
繼動漫區淪陷,很快影視劇區也淪陷了,例如“張飛”一舞逼退百萬曹軍:
別說,確實都挺黑
除了嘲諷,地獄笑話的身影也來摻了一腳,比如這個流傳各個平台累計數百萬播放的短影片就有點“下地獄”的味兒。
影片的前半段非常簡單,講的是左邊的人為了救右邊的人“舍身擋石”,而右邊的人非但不領情反而落井下石,試圖破壞橋梁,搭配上悲涼的音樂還真有那麽一股“世態炎涼”的感覺。
就在我以為這個影片與絕大部分畫風類似的影片那樣要給我一個毒雞湯或是講大道理的時候,反轉來了,右面的山體塌方,兩個人滑倒了坑中,然後左面的人鬆開了手,蹲下了腰,熟悉的電搖響起:
相信經過我前面的動圖轟炸,我這張不用動圖你也能腦補出一張動圖
這個影片火爆各個平台的理由,除了有一個反轉撐起的樂子結合目前的電搖嘲諷外,音樂的轉換也是重點之一,在反轉之前的悲涼的音樂,與魔性到甚至有些刺耳的“電搖”同畫面一起形成了有趣的反差。
作為“電搖嘲諷”,“嘲諷”嘮了這麽多,“電搖”自然也少不了鏡頭。
原影片中魔性的配樂出自一款2007年發售的遊戲:《吉他英雄 3:搖滾傳奇》。這款遊戲無論從什麽角度來說都稱得上是當時北美地區的“頭牌”,吉他英雄遊戲系列在發布短短的26個月內,只憑借著北美地區的零售收入就已經超過10億美元,創下了當時的記錄。
而吉他英雄3搖滾傳奇中自然也收錄了諸如滾石(Rolling Stones)、槍炮玫瑰(Guns N Roses)、鐵娘子(Iron Maiden)等讓搖滾粉絲一聽就熱血上湧的經典曲目。小黑人動圖的模型配樂就來自遊戲中故事模式第二章故事模式第二章後和Tom Morello進行“Guitar battle”時最開始的部分。
在搜索這段資料之後我才知道這聲音來自於吉他,聲音另類的原因是加了特殊的效果器,遊戲中的原聲也是一位使用效果器的吉他大師錄製的,不過到了中國,或許是玩梗,或許是圖一個“方便傳播”的想法,就被大家說成了“電搖”。
電搖嘲諷原本的名字叫《Groove Battle》,是國外一名知名鬼畜作者Cyranek在2019 年 8 月下旬製作而成,他將這個瑞典岩畫裡的小黑人和吉他英雄3中的“Guitar battle”結合在一起,讓這個小黑人鬥上了三分鐘的舞。
由於帶有meme圖的屬性,這個梗很快就在歐美爆火, YouTube 上的原影片有著將近500萬的播放量不說,還引來了許多的“網紅”模仿者。
不過以現在的視角來看,這梗實際上並沒有火多久。與大部分曇花一現的meme圖一樣,甚至半年沒到小黑人就已經很少出現在網路上了,原作者關於瑞典岩畫的最新作也只拿到了5萬的慘淡播放量。可以非常確定的說,小黑人已經“過氣”了。
不過網上沖浪就是這樣,說不準哪些陳年老梗就會在某一天再度翻新,畢竟總有沒看過的人,雖然對於已經玩過梗的人會有些無聊,好在meme圖使用者本身就足夠包容,看新人玩老梗也不失為一種新樂子。
就像最近很火的王心淩,憑借一首《愛你》再度爆紅,雖然我年紀小到並沒有那種“死去的回憶突然將我喚醒”的感覺,但王心淩與譚維維前幾天合作的那首《山海》著實驚豔了我。
既然老選手可以,也許老梗復活也能被創作者們帶來類似的,“新的生命”的感覺?
來源:遊俠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