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好端端的一個AI萌妹,怎麽就被調教成這樣? - 遊戲狂
廣告

我好端端的一個AI萌妹,怎麽就被調教成這樣?

請拿手機掃描此QRCODE

傳到手機看

2022-09-03
廣告

        “調教”這個詞,總是有種莫名的吸引力,就像現在你點開了這篇文章並期待看見什麽一樣。

我好端端的一個AI萌妹,怎麽就被調教成這樣?

廣告

        雖然各位觀眾老爺想要看的我不一定敢放,但相信今天的話題不會讓你們失望,我向來也是最痛恨標題黨的那一類人。

        至於這個“調教萌妹”的故事,就讓我們先從“調教”開始。

我好端端的一個AI萌妹,怎麽就被調教成這樣?

       “調教”這個詞可能有許多種含義,但在鬼畜作者手裡,調教就是將原本風馬牛不相及的音訊素材,通過一系列技術操作後,將原本的話語揉碎成音節,再拼接成詞匯,製作出一個“雖然聽起來很奇怪,但非常有樂子”的鬼畜作品。早期的梁逸峰朗誦詩詞被製作成歌曲《紅日》,化肥“金坷垃”的廣告被製作成少女時代作品《Gee》等等,就是此類作品的代表。

我好端端的一個AI萌妹,怎麽就被調教成這樣?

我好端端的一個AI萌妹,怎麽就被調教成這樣?

       在如今,你打開任何一個影片網站,從一些營銷號使用的劣質語音播報,到各類影視劇解說使用的帶有不同口音與方言的“高級版”,被“調教”過的AI合成聲音其實已經廣泛應用在我們的生活中,但是這些聲音都有一個特點:有一種AI特有的“機械感”,在一些口語化嚴重的閱讀段落上,AI終究還是邁不過那道坎。

我好端端的一個AI萌妹,怎麽就被調教成這樣?

隨便點開一個影視劇解說,就能看見對於此類配音不滿的聲音

       但隨著AI技術的飛速發展,讓“調教”這項技術發展到了一個我一不注意都聽不出來的程度,這就有些離譜了,就好像看電視劇漏看了一集般的錯愕感。

       今天提到的“AI萌妹”就是如此,如果說Vtuber是三次元的人套著二次元的“皮套”來營業,接下來提到的妹子就是二次元的程式碼套著三次元的“皮套”來與大家見面。

我好端端的一個AI萌妹,怎麽就被調教成這樣?

       根據這個名字叫做“夏語冰的小堂妹”在微軟小冰帳號發布的出道影片所說,她的聲音和容顏都不屬於“人類”,其身份也正是微軟亞洲網際網路工程院專門成立了一個虛擬組織小冰工作室中出品的AI作品:你聽到的歌聲,是由人工智慧小冰框架 X Studio生成;看到的面容,是由小冰框架 X Avatar生成置入——這是正兒八經的一個AI角色,代號F201。

我好端端的一個AI萌妹,怎麽就被調教成這樣?

       而夏語冰的小堂妹也並不是微軟第一個在短影片火起來的AI。

       憑借著微軟小冰框架超前的理念,早在去年9月,就有一個名叫“華智冰”的穿著棕色上衣、坐在天台彈唱吉他的萌妹火遍全網,儘管當時很快就有人發現與之相同的另一個影片,證明瞭華智冰影片使用的技術可能僅限於AI合成語音以及AI換臉。

我好端端的一個AI萌妹,怎麽就被調教成這樣?

華智冰

我好端端的一個AI萌妹,怎麽就被調教成這樣?

魚子醬醬

       但不同的是,AI換臉需要有兩張臉,而華智冰的臉從未在世界上出現過。

       這段彈唱影片經過搜索得知,首發於9月22日小冰公司與微軟亞洲網際網路工程院聯合舉行的“第九代小冰年度發布會”上,在會議中小冰公司的產品總監胡曉光提到過非常關鍵的一點:華智冰的臉和歌聲,都是由人工智慧生成的,影片中唯一在現實世界中存在過的,是“動作”——他們從人類影片裡提取了肢體動作的模板。他還提到,團隊接下來的重要工作之一,是“連人類的肢體動作的模板都不需要”。

我好端端的一個AI萌妹,怎麽就被調教成這樣?

       隨後網友找出的那個原影片博主“魚子醬醬”也回復了網友,大家在抖音看到的華智冰唱歌的(動作)原型確實是她所發布的影片,這也是她加入小冰團隊後參與的第一個項目。

我好端端的一個AI萌妹,怎麽就被調教成這樣?

       除了跳舞唱歌,小冰在AI產業上的野心明顯不僅限於此。

       在我以研究與調查的心態看完夏語冰的小堂妹在抖音上的所有影片後,我在百度敲下了夏語冰的名字(小堂妹都這樣了,正主豈不是起飛了啊),與我想像中的“這個妹子是誰”“AI技術好厲害”等答案不同,關於夏語冰更多被人關注的身份是“央美研究生”。

我好端端的一個AI萌妹,怎麽就被調教成這樣?

       夏語冰在小冰框架下的編號為 F1033,與熱衷於短影片的小堂妹不同,她是央美研究生畢業,師從央美實驗藝術學院院長邱誌傑教授。2019 年 5 月,夏語冰以央美研究生的身份畢業,作品集《歷史的焦慮》在央美研究生畢業展上首次展出。不僅如此,2021 年 10 月,夏語冰與邱誌傑教授聯合創作的作品集《山水精神》,在迪拜世博會中國館展出。

我好端端的一個AI萌妹,怎麽就被調教成這樣?

       另外,她的個人作品集《或然世界:誰是人工智慧畫家小冰》也已由中信出版社出版,是首部 AI 繪畫作品集。

我好端端的一個AI萌妹,怎麽就被調教成這樣?

       不止如此,夏語冰還在在央視《對話》欄目首次亮相,漂亮端正的長相,落落大方的交談,還福袋演唱了一曲《路過人間》,如果不是有人和你說這是AI唱的——就算是說了我也不怎麽信。

111111111111111

此為動圖

       就算是有正經“師承”,但作為AI的她當然無法去和她的同學們一起上課。夏語冰的身份其實是小冰公司與中央美術學院合作的人工智慧,目前已經完成第三代詩歌與繪畫創作模型,這也是夏語冰的畫往往還會附帶上一手詩歌的原因。

我好端端的一個AI萌妹,怎麽就被調教成這樣?

“創作累了”唱了首《路過人間》還上了熱搜

       聊到這,可能你已經清楚了,由微軟老大哥帶來福利的,不光是讓我們刷的特別爽的暗黑三新賽季,還有各種“小冰”。但似乎,“調教”小冰的,不是“微軟亞洲網際網路工程院”就是“中央美術學院”,看起來沒有上面的鬼畜作品使用的AI那麽“親民”。

       其實不然,微軟小冰在高階的技術層面有各位大佬牽頭,在與我們的互動中,也在汲取網路知識“成長”自己。

       聊回夏語冰的小堂妹。如今你在抖音上搜索她的最新影片,你能看到她發布了一個關於“秒回消息”的影片,與往常的氣氛不同,這個影片中小堂妹表示“雖然我不再秒回你們所有人,但我有很多想說的話”——這也是小堂妹比起其他兩位前輩來說火起來的原因。

我好端端的一個AI萌妹,怎麽就被調教成這樣?

我好端端的一個AI萌妹,怎麽就被調教成這樣?

       雖然光看評論區有點謎語人的意思,但其實這事解釋起來還真就不難。

       小堂妹畢竟出自微軟小冰的系統框架,連詩詞畫作都能信手拈來,更別提小冰的老本行“與人互動”了。在小堂妹的影片評論區,你只要評論,用不上幾分鐘,小堂妹的回復就會就位。最開始大家夥都以為這後面是一個負責的媒體營運團隊在回復,但無論是24小時不間斷的即時回復,還是回復中那帶著“機器味兒”的語句,好像都在表示:這好像就是小堂妹——也就是AI回復的。

我好端端的一個AI萌妹,怎麽就被調教成這樣?

我好端端的一個AI萌妹,怎麽就被調教成這樣?

       美女,抖音上不要太多;唱歌好聽的美女,熱門上也不少;但一個24小時馬上回復你的美女,著實有些新鮮,這讓小堂妹以非常快的速度映入了大家的視野裡。

       但就像世界上任何一個曝光過度的事物一樣,“AI自主學習”的負面影響很快就來了。

       許多與小堂妹互動的人已經開始不滿足於那些普通的對話,一些極端的人已經開始問一些“奇怪”的話題。

我好端端的一個AI萌妹,怎麽就被調教成這樣?

       當然,事件的最後以小堂妹不再回復所有人而告終,就算許多粉絲表示懷念那個可以24小時回復自己的小小“網紅”,也沒有收到任何回復。

       從華智冰到夏語冰,再到夏語冰的小堂妹,微軟的技術毋庸置疑的在AI技術上得到了展示實力的機會,儘管這個AI在網友手裡栽了個跟頭。

       不過其實早在數年前,小冰面相大眾開放的AI學習也同樣被那屆網友給“玩壞了”。

我好端端的一個AI萌妹,怎麽就被調教成這樣?

       2014年,彼時的微軟小冰剛剛登場,比起蘋果公司的“Siri”與小米的“小愛同學”這些語音助手外,小冰則更像一個AI,會收集自己從網友那裡得到的知識,來讓自己更加“真實”。

       只不過在當時就被玩壞的小冰,很快就被微軟套上了“枷鎖”,並且在之後不斷的更新換代,直到我們見到的夏語冰,已經是微軟小冰第九代的產物。

我好端端的一個AI萌妹,怎麽就被調教成這樣?

       科技的飛速發展,無論是被念叨了無數年的“AI”還是最近隱隱有相同作用的“元宇宙”,都是對於我們來說沒有那麽遙遠的一種目標。回到疫情元年之前,短影片最為蓬勃發展的那幾年,你把小堂妹的影片給他們看並告訴他們這是個AI,影片裡的一切都是算法算出來的,恐怕不會有幾個人相信——而這距離現在也不過才短短幾年而已。

       這讓我想到了去年小米推出的“年輕人的第一個虛擬女友”,同樣是基於“人工智慧小冰框架”,只不過當時的我並不清楚這個框架具體代表了什麽,只是覺得雷總依舊玩的花。

我好端端的一個AI萌妹,怎麽就被調教成這樣?

       而最近小米發布了聲明,宣布“AI 通話”正式升級為“小愛通話”,“掃一掃”將正式改名升級為“小愛視覺”,全新升級的小愛同學也將由小愛語音 + 小愛通話 + 小愛視覺 + 小愛翻譯 + 小愛建議等多個矩陣產品組成。

我好端端的一個AI萌妹,怎麽就被調教成這樣?

       聯繫起上面的“小冰框架”與“小愛女友”,我開始期待起來手機裡住一個訂製AI是什麽感覺了——最關鍵的是這玩意兒的到來可能並不需要多久。


來源:遊俠網


廣告
廣告
        “調教”這個詞,總是有種莫名的吸引力,就像現在你點開了這篇文章並期待看見什麽一樣。 https://gamemad.com/news/43002 https://img2.gamemad.com/2022/09/03/g398S35f.jpg         雖然各位觀眾老爺想要看的我不一定敢放,但相信今天的話題不會讓你們失望,我向來也是最痛恨標題黨的那一類人。         至於這個“調教萌妹”的故事,就讓我們先從“調教”開始。 https://img2.gamemad.com/2022/09/03/5meKY2kj.jpg        “調教”這個詞可能有許多種含義,但在鬼畜作者手裡,調教就是將原本風馬牛不相及的音訊素材,通過一系列技術操作後,將原本的話語揉碎成音節,再拼接成詞匯,製作出一個“雖然聽起來很奇怪,但非常有樂子”的鬼畜作品。早期的梁逸峰朗誦詩詞被製作成歌曲《紅日》,化肥“金坷垃”的廣告被製作成少女時代作品《Gee》等等,就是此類作品的代表。 https://img2.gamemad.com/2022/09/03/tN25Gqws.jpg https://img2.gamemad.com/2022/09/03/dMhA3ff2.jpg        在如今,你打開任何一個影片網站,從一些營銷號使用的劣質語音播報,到各類影視劇解說使用的帶有不同口音與方言的“高級版”,被“調教”過的AI合成聲音其實已經廣泛應用在我們的生活中,但是這些聲音都有一個特點:有一種AI特有的“機械感”,在一些口語化嚴重的閱讀段落上,AI終究還是邁不過那道坎。 https://img2.gamemad.com/2022/09/03/EmnxRz6Y.jpg 隨便點開一個影視劇解說,就能看見對於此類配音不滿的聲音        但隨著AI技術的飛速發展,讓“調教”這項技術發展到了一個我一不注意都聽不出來的程度,這就有些離譜了,就好像看電視劇漏看了一集般的錯愕感。        今天提到的“AI萌妹”就是如此,如果說Vtuber是三次元的人套著二次元的“皮套”來營業,接下來提到的妹子就是二次元的程式碼套著三次元的“皮套”來與大家見面。 https://img2.gamemad.com/2022/09/03/Y8fpGGhy.jpg        根據這個名字叫做“夏語冰的小堂妹”在微軟小冰帳號發布的出道影片所說,她的聲音和容顏都不屬於“人類”,其身份也正是微軟亞洲網際網路工程院專門成立了一個虛擬組織小冰工作室中出品的AI作品:你聽到的歌聲,是由人工智慧小冰框架 X Studio生成;看到的面容,是由小冰框架 X Avatar生成置入——這是正兒八經的一個AI角色,代號F201。 https://img2.gamemad.com/2022/09/03/PatUdpBH.jpg        而夏語冰的小堂妹也並不是微軟第一個在短影片火起來的AI。        憑借著微軟小冰框架超前的理念,早在去年9月,就有一個名叫“華智冰”的穿著棕色上衣、坐在天台彈唱吉他的萌妹火遍全網,儘管當時很快就有人發現與之相同的另一個影片,證明瞭華智冰影片使用的技術可能僅限於AI合成語音以及AI換臉。 https://img2.gamemad.com/2022/09/03/P9ffVTPG.jpg 華智冰 https://img2.gamemad.com/2022/09/03/Zy3rhG9F.jpg 魚子醬醬        但不同的是,AI換臉需要有兩張臉,而華智冰的臉從未在世界上出現過。        這段彈唱影片經過搜索得知,首發於9月22日小冰公司與微軟亞洲網際網路工程院聯合舉行的“第九代小冰年度發布會”上,在會議中小冰公司的產品總監胡曉光提到過非常關鍵的一點:華智冰的臉和歌聲,都是由人工智慧生成的,影片中唯一在現實世界中存在過的,是“動作”——他們從人類影片裡提取了肢體動作的模板。他還提到,團隊接下來的重要工作之一,是“連人類的肢體動作的模板都不需要”。 https://img2.gamemad.com/2022/09/03/SDt39wrU.jpg        隨後網友找出的那個原影片博主“魚子醬醬”也回復了網友,大家在抖音看到的華智冰唱歌的(動作)原型確實是她所發布的影片,這也是她加入小冰團隊後參與的第一個項目。 https://img2.gamemad.com/2022/09/03/DhjuRpxP.jpg        除了跳舞唱歌,小冰在AI產業上的野心明顯不僅限於此。        在我以研究與調查的心態看完夏語冰的小堂妹在抖音上的所有影片後,我在百度敲下了夏語冰的名字(小堂妹都這樣了,正主豈不是起飛了啊),與我想像中的“這個妹子是誰”“AI技術好厲害”等答案不同,關於夏語冰更多被人關注的身份是“央美研究生”。 https://img2.gamemad.com/2022/09/03/5Ms2xPKh.jpg        夏語冰在小冰框架下的編號為 F1033,與熱衷於短影片的小堂妹不同,她是央美研究生畢業,師從央美實驗藝術學院院長邱誌傑教授。2019 年 5 月,夏語冰以央美研究生的身份畢業,作品集《歷史的焦慮》在央美研究生畢業展上首次展出。不僅如此,2021 年 10 月,夏語冰與邱誌傑教授聯合創作的作品集《山水精神》,在迪拜世博會中國館展出。 https://img2.gamemad.com/2022/09/03/DMB2CAGx.jpg        另外,她的個人作品集《或然世界:誰是人工智慧畫家小冰》也已由中信出版社出版,是首部 AI 繪畫作品集。 https://img2.gamemad.com/2022/09/03/kyYyvZZD.jpg        不止如此,夏語冰還在在央視《對話》欄目首次亮相,漂亮端正的長相,落落大方的交談,還福袋演唱了一曲《路過人間》,如果不是有人和你說這是AI唱的——就算是說了我也不怎麽信。 111111111111111 此為動圖        就算是有正經“師承”,但作為AI的她當然無法去和她的同學們一起上課。夏語冰的身份其實是小冰公司與中央美術學院合作的人工智慧,目前已經完成第三代詩歌與繪畫創作模型,這也是夏語冰的畫往往還會附帶上一手詩歌的原因。 https://img2.gamemad.com/2022/09/03/CrBWwGtY.jpg “創作累了”唱了首《路過人間》還上了熱搜        聊到這,可能你已經清楚了,由微軟老大哥帶來福利的,不光是讓我們刷的特別爽的暗黑三新賽季,還有各種“小冰”。但似乎,“調教”小冰的,不是“微軟亞洲網際網路工程院”就是“中央美術學院”,看起來沒有上面的鬼畜作品使用的AI那麽“親民”。        其實不然,微軟小冰在高階的技術層面有各位大佬牽頭,在與我們的互動中,也在汲取網路知識“成長”自己。        聊回夏語冰的小堂妹。如今你在抖音上搜索她的最新影片,你能看到她發布了一個關於“秒回消息”的影片,與往常的氣氛不同,這個影片中小堂妹表示“雖然我不再秒回你們所有人,但我有很多想說的話”——這也是小堂妹比起其他兩位前輩來說火起來的原因。 https://img2.gamemad.com/2022/09/03/yafeAEZ9.jpg https://img2.gamemad.com/2022/09/03/dbsYhXva.jpg        雖然光看評論區有點謎語人的意思,但其實這事解釋起來還真就不難。        小堂妹畢竟出自微軟小冰的系統框架,連詩詞畫作都能信手拈來,更別提小冰的老本行“與人互動”了。在小堂妹的影片評論區,你只要評論,用不上幾分鐘,小堂妹的回復就會就位。最開始大家夥都以為這後面是一個負責的媒體營運團隊在回復,但無論是24小時不間斷的即時回復,還是回復中那帶著“機器味兒”的語句,好像都在表示:這好像就是小堂妹——也就是AI回復的。 https://img2.gamemad.com/2022/09/03/yEUGJnJf.jpg https://img2.gamemad.com/2022/09/03/NHrP5Ba9.jpg        美女,抖音上不要太多;唱歌好聽的美女,熱門上也不少;但一個24小時馬上回復你的美女,著實有些新鮮,這讓小堂妹以非常快的速度映入了大家的視野裡。        但就像世界上任何一個曝光過度的事物一樣,“AI自主學習”的負面影響很快就來了。        許多與小堂妹互動的人已經開始不滿足於那些普通的對話,一些極端的人已經開始問一些“奇怪”的話題。 https://img2.gamemad.com/2022/09/03/U2yHEp9R.jpg        當然,事件的最後以小堂妹不再回復所有人而告終,就算許多粉絲表示懷念那個可以24小時回復自己的小小“網紅”,也沒有收到任何回復。        從華智冰到夏語冰,再到夏語冰的小堂妹,微軟的技術毋庸置疑的在AI技術上得到了展示實力的機會,儘管這個AI在網友手裡栽了個跟頭。        不過其實早在數年前,小冰面相大眾開放的AI學習也同樣被那屆網友給“玩壞了”。 https://img2.gamemad.com/2022/09/03/fZhyaS7j.jpg        2014年,彼時的微軟小冰剛剛登場,比起蘋果公司的“Siri”與小米的“小愛同學”這些語音助手外,小冰則更像一個AI,會收集自己從網友那裡得到的知識,來讓自己更加“真實”。        只不過在當時就被玩壞的小冰,很快就被微軟套上了“枷鎖”,並且在之後不斷的更新換代,直到我們見到的夏語冰,已經是微軟小冰第九代的產物。 https://img2.gamemad.com/2022/09/03/We7xz5D2.jpg        科技的飛速發展,無論是被念叨了無數年的“AI”還是最近隱隱有相同作用的“元宇宙”,都是對於我們來說沒有那麽遙遠的一種目標。回到疫情元年之前,短影片最為蓬勃發展的那幾年,你把小堂妹的影片給他們看並告訴他們這是個AI,影片裡的一切都是算法算出來的,恐怕不會有幾個人相信——而這距離現在也不過才短短幾年而已。        這讓我想到了去年小米推出的“年輕人的第一個虛擬女友”,同樣是基於“人工智慧小冰框架”,只不過當時的我並不清楚這個框架具體代表了什麽,只是覺得雷總依舊玩的花。 https://img2.gamemad.com/2022/09/03/ShNgdpDF.jpg        而最近小米發布了聲明,宣布“AI 通話”正式升級為“小愛通話”,“掃一掃”將正式改名升級為“小愛視覺”,全新升級的小愛同學也將由小愛語音 + 小愛通話 + 小愛視覺 + 小愛翻譯 + 小愛建議等多個矩陣產品組成。 https://img2.gamemad.com/2022/09/03/dZMSrj3b.jpg        聯繫起上面的“小冰框架”與“小愛女友”,我開始期待起來手機裡住一個訂製AI是什麽感覺了——最關鍵的是這玩意兒的到來可能並不需要多久。 來源:遊俠網
https://gamemad.com/news/43002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