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款經典遊戲的“續作”變成了NFT - 遊戲狂
廣告

當一款經典遊戲的“續作”變成了NFT

請拿手機掃描此QRCODE

傳到手機看

2022-11-04
廣告

你是否有過期待的遊戲續作被“虛晃一槍”、或者遠不如預期的經歷?

我印象最深的一次體驗是,2017年SEGA搞了個神秘的網站宣傳疑似《戰場女武神》續作,最後出現的卻是《蒼藍革命之女武神》這部不論從劇情還是玩法上都無比糟糕的作品;而一年後真正推出的《戰場女武神4》又寫了一個無比平淡的故事,慘淡的銷量和冰點的評價可能已經為這個系列宣判了死刑。

當一款經典遊戲的“續作”變成了NFT

廣告

《蒼藍革命之女武神》

事實上,“復活老IP”這件事總是在遊戲業界重複地發生——尤其在近年來各種“重製版”層出不窮的環境下,期待一款塵封已久的系列遊戲重煥生機早已不是癡人說夢。

你看,就連世嘉土星上的《靈魂駭客》都在2022年有了續作(儘管能不能真正算“續作”我不好說),老遊戲的粉絲們自然會對廠商放出的一點風吹草動反應過度。

當一款經典遊戲的“續作”變成了NFT

比如,Square Enix 於10月13日在日本申請註冊了“Symbiogenesis”(共生體)的新商標,就引發了喜愛SE經典恐怖遊戲系列《寄生前夜》的玩家的廣泛討論。

當一款經典遊戲的“續作”變成了NFT

《寄生前夜》是1998年史克威爾在PS上推出的ARPG遊戲。這一原型取自同名恐怖小說的遊戲系列在2000年和2010年分別推出了第二部和第三部(2010年的《第三次生日》沒有使用《寄生前夜》的名字,劇情也與前兩部幾乎無關),因為在當時較為超越的科幻概念、先進的戰鬥系統和高品質CG受到許多玩家的喜愛。

當一款經典遊戲的“續作”變成了NFT

當一款經典遊戲的“續作”變成了NFT

系列粉絲認為,“共生體”代表了“兩個不同的器官結合起來成為一個新器官”的概念,而這一概念是《寄生前夜》故事的核心——在他們滿心期待遊戲將在12年後迎來新作的時候,SE在11月3日舉辦的印度遊戲開發者大會上宣布Symbiogenesis將是一個NFT項目。

在大會上,SE聲稱Symbiogenesis是“第一個從一開始就為Web3粉絲設計的數位藝術收藏品項目”。

“(Symbiogenesis)被設定在一個自給自足的世界中……存在大量角色,可以作為數位藝術品收集,可以用作獨一無二的社交媒體頭像。玩家可以通過這些角色在另一個世界中發生互動故事,解開謎團。”SE在描述項目時介紹道。

當一款經典遊戲的“續作”變成了NFT

大會現場

據稱,項目將於2023年春天上線,同時將會推出基於谷歌Chrome的瀏覽器插件與之配套使用。

你很難從這些支離破碎的描述中描繪出一個,呃,看上去有可玩性的東西來。事實上,市面上大多數NFT遊戲為了貨幣性都犧牲了大量的遊戲性,這一點幾乎是不可避免的。

不管你是默默無聞的開發者還是名滿天下的魔力牛,遊戲一旦沾上了虛擬貨幣、和財富畫上了等號,那麽這作品幾乎不可能是“好玩”的。

近年來,玩家群體對於廠商進軍NFT的舉動表現出了強烈的抵制。去年12月,育碧宣布將在《幽靈行動:斷點》中發放NFT化的裝飾道具,並推出交易平台Ubisoft Quartz——這則描述該平台的影片在 YouTube 短短兩天就收獲了超過8000踩,可以說是群情激奮;而到了今天,回過頭來看,《幽靈行動:斷點》已經在今年4月停止更新,所謂的NFT也成為了一個笑話。

當一款經典遊戲的“續作”變成了NFT

事實上,相比前段時間大四宣揚元宇宙概念時的大紅大紫,現在的市場似乎顯得不那麽友好且散發吸引力了:區塊鏈遊戲製作者們在PPT中鼓吹的“邊玩邊賺錢”正在成為海市蜃樓。

上個月,時代周刊報導了在菲律賓依賴遊玩區塊鏈遊戲《Axie Infinity》為生的薩莫森·奧裡亞斯的故事。

當一款經典遊戲的“續作”變成了NFT

《Axie Infinity》

從2021年到2022年,《Axie Infinity》先是人滿為患、成為菲律賓年輕人重要收入來源的“救世主”,又迅速地由於貨幣貶值和駭客攻擊造成的收入驟減被人們所拋棄。席卷而過的《Axie Infinity》最終沒能為菲律賓人帶來多少財富,可以說是讓大量年輕人白白耗費了一整年的時光,甚至留下了欠款和健康狀況的影響。

當一款經典遊戲的“續作”變成了NFT

在高強度遊玩《Axie Infinity》14個月之後,奧裡亞斯回到了貧困的生活中,又回到了街邊做章魚燒的攤位裡,關於虛擬貨幣的一切就像雲端的一場夢。

當一款經典遊戲的“續作”變成了NFT

但是,儘管有如此之多的前車之鑒,各大遊戲廠商們還是孜孜不倦地投入到NFT遊戲的開發當中。在玩家的角度,我們也許很難理解這種投入的意義——我想,玩家們唯一明確的是,帶上了虛擬貨幣的遊戲根本不能算是遊戲,自己從來不是目標人群。

在Symbiogenesis的訊息公布後,一些《寄生前夜》的粉絲感到非常憤怒,認為自己受到了某種欺騙;也有人覺得慶幸:“還好他們不是把的續作做成了NFT遊戲,那樣我會變得更加歇斯底裡。”

當一款經典遊戲的“續作”變成了NFT


來源:遊俠網


廣告
廣告
你是否有過期待的遊戲續作被“虛晃一槍”、或者遠不如預期的經歷? https://gamemad.com/news/48705 我印象最深的一次體驗是,2017年SEGA搞了個神秘的網站宣傳疑似《戰場女武神》續作,最後出現的卻是《蒼藍革命之女武神》這部不論從劇情還是玩法上都無比糟糕的作品;而一年後真正推出的《戰場女武神4》又寫了一個無比平淡的故事,慘淡的銷量和冰點的評價可能已經為這個系列宣判了死刑。 https://img2.gamemad.com/2022/11/04/PjT6CXSt.jpg 《蒼藍革命之女武神》 事實上,“復活老IP”這件事總是在遊戲業界重複地發生——尤其在近年來各種“重製版”層出不窮的環境下,期待一款塵封已久的系列遊戲重煥生機早已不是癡人說夢。 你看,就連世嘉土星上的《靈魂駭客》都在2022年有了續作(儘管能不能真正算“續作”我不好說),老遊戲的粉絲們自然會對廠商放出的一點風吹草動反應過度。 https://img2.gamemad.com/2022/11/04/Gw7q7Hcb.jpg 比如,Square Enix 於10月13日在日本申請註冊了“Symbiogenesis”(共生體)的新商標,就引發了喜愛SE經典恐怖遊戲系列《寄生前夜》的玩家的廣泛討論。 https://img2.gamemad.com/2022/11/04/gaQndhTV.jpg 《寄生前夜》是1998年史克威爾在PS上推出的ARPG遊戲。這一原型取自同名恐怖小說的遊戲系列在2000年和2010年分別推出了第二部和第三部(2010年的《第三次生日》沒有使用《寄生前夜》的名字,劇情也與前兩部幾乎無關),因為在當時較為超越的科幻概念、先進的戰鬥系統和高品質CG受到許多玩家的喜愛。 https://img2.gamemad.com/2022/11/04/HvtdYkp2.jpg https://img2.gamemad.com/2022/11/04/dsHBzp6v.jpg 系列粉絲認為,“共生體”代表了“兩個不同的器官結合起來成為一個新器官”的概念,而這一概念是《寄生前夜》故事的核心——在他們滿心期待遊戲將在12年後迎來新作的時候,SE在11月3日舉辦的印度遊戲開發者大會上宣布Symbiogenesis將是一個NFT項目。 在大會上,SE聲稱Symbiogenesis是“第一個從一開始就為Web3粉絲設計的數位藝術收藏品項目”。 “(Symbiogenesis)被設定在一個自給自足的世界中……存在大量角色,可以作為數位藝術品收集,可以用作獨一無二的社交媒體頭像。玩家可以通過這些角色在另一個世界中發生互動故事,解開謎團。”SE在描述項目時介紹道。 https://img2.gamemad.com/2022/11/04/9AfzUZ2r.jpg 大會現場 據稱,項目將於2023年春天上線,同時將會推出基於谷歌Chrome的瀏覽器插件與之配套使用。 你很難從這些支離破碎的描述中描繪出一個,呃,看上去有可玩性的東西來。事實上,市面上大多數NFT遊戲為了貨幣性都犧牲了大量的遊戲性,這一點幾乎是不可避免的。 不管你是默默無聞的開發者還是名滿天下的魔力牛,遊戲一旦沾上了虛擬貨幣、和財富畫上了等號,那麽這作品幾乎不可能是“好玩”的。 近年來,玩家群體對於廠商進軍NFT的舉動表現出了強烈的抵制。去年12月,育碧宣布將在《幽靈行動:斷點》中發放NFT化的裝飾道具,並推出交易平台Ubisoft Quartz——這則描述該平台的影片在 YouTube 短短兩天就收獲了超過8000踩,可以說是群情激奮;而到了今天,回過頭來看,《幽靈行動:斷點》已經在今年4月停止更新,所謂的NFT也成為了一個笑話。 https://img2.gamemad.com/2022/11/04/kfFjGz7x.jpg 事實上,相比前段時間大四宣揚元宇宙概念時的大紅大紫,現在的市場似乎顯得不那麽友好且散發吸引力了:區塊鏈遊戲製作者們在PPT中鼓吹的“邊玩邊賺錢”正在成為海市蜃樓。 上個月,時代周刊報導了在菲律賓依賴遊玩區塊鏈遊戲《Axie Infinity》為生的薩莫森·奧裡亞斯的故事。 https://img2.gamemad.com/2022/11/04/JHGDfrPd.jpg 《Axie Infinity》 從2021年到2022年,《Axie Infinity》先是人滿為患、成為菲律賓年輕人重要收入來源的“救世主”,又迅速地由於貨幣貶值和駭客攻擊造成的收入驟減被人們所拋棄。席卷而過的《Axie Infinity》最終沒能為菲律賓人帶來多少財富,可以說是讓大量年輕人白白耗費了一整年的時光,甚至留下了欠款和健康狀況的影響。 https://img2.gamemad.com/2022/11/04/JKzrCvx5.jpg 在高強度遊玩《Axie Infinity》14個月之後,奧裡亞斯回到了貧困的生活中,又回到了街邊做章魚燒的攤位裡,關於虛擬貨幣的一切就像雲端的一場夢。 https://img2.gamemad.com/2022/11/04/2cBCp8CC.jpg 但是,儘管有如此之多的前車之鑒,各大遊戲廠商們還是孜孜不倦地投入到NFT遊戲的開發當中。在玩家的角度,我們也許很難理解這種投入的意義——我想,玩家們唯一明確的是,帶上了虛擬貨幣的遊戲根本不能算是遊戲,自己從來不是目標人群。 在Symbiogenesis的訊息公布後,一些《寄生前夜》的粉絲感到非常憤怒,認為自己受到了某種欺騙;也有人覺得慶幸:“還好他們不是把的續作做成了NFT遊戲,那樣我會變得更加歇斯底裡。” https://img2.gamemad.com/2022/11/04/t6axGBGw.jpg 來源:遊俠網
https://gamemad.com/news/48705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