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各位還記不記得曾經那些課本中的易錯字?
“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共商國是”
“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每當看見伴隨著紅叉出現的錯誤答案,總是會埋怨於自己那錯誤的記憶與習慣。哪怕我認為,“嚗嚗消渾不怕”和“雌雄”讀起來更加順口,但老師們聽了這句話並不會放過你——相反,這些易錯字反而是他們關注的重點之一。
托這個的福,我直到離開學校數年後的現在,對於這些易錯字的印象依舊比較深(還伴隨一些不美好的記憶)。
但這時,聊起這些記憶深刻的易錯字時,我有一個非常疑惑的問題想要問大家:
這個問題出自《孟子》的《告子》下篇中的一篇《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故天將降大任於____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
這道題應該填斯人吧,是斯人沒錯吧,我的記憶非常清楚的告訴我是斯人,理由就是上面的易錯字,我都或多或少的有回憶起錯誤的場景,但唯獨這個“斯人”,我非常確信它的正確性。
但前幾天登頂熱搜第一的貼子,打碎了我的這份蜜汁自信。
這場全民狂歡持續了數天之久,閱讀量一度來到以“億”為單位的情況——而這件事情的起因,來自知乎的一個名為《出大事了,我們這個時空的時間線似乎被人動了!》的貼子。
貼子的作者叫“採臣老書生”,他以“尋找時間角落中的斯人”為文章開頭,講述了一件關於大家記憶中消失的“斯人”事件的發生。
——沒錯,關於“斯人”的記憶,許多人看起來都是錯誤的。
他先是聽說了現在的課本上寫著的是“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當時的他覺得可能和文章調整有關,並沒有太在意,直到他聽到了另一個說法,“於斯人也”這幾個字從未出現在課本上。
不信邪的他開始翻起課本,從09年03年的新式教材,到61年的古老教材,上面的的確確寫的是“於是人也”幾個字。
61年人教版
03年人教版
——這實在是離譜了,不光他覺得離譜,我也覺得很離譜,尤其是這個人教03版熟悉的封面,這就是我使用的那版教材,我記憶中的“於斯人也”此時應該安安靜靜的躺在裡面,但在我自己翻開我當年的課本後,我看到裡面在那個我認為是“斯”的位置卻躺著一個“是”。
這篇文章引起了眾多討論,許多人將這件事轉發到了其他平台,於是一場碩大的賽博溯源行動展開了,大家玩了命的尋找,也只是找到幾本“課外書”性質的課本上寫著“斯人”而已,至於權威的官方教材,似乎從來都是“是人”,與大家的記憶完全相反。
大多印刷著“斯人”的書籍都是教材外的參考書
賽博溯源最後的高潮是官方下場——畢竟這種全民參與的文化方面的話題討論,的確需要一個權威的機構來收束。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學語文編輯部工作人員回應表示,該社出版的中學教材,自1961年收錄《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這篇文章以來,曆套的教材都是“是人”版本,並且他們也查閱了眾多古籍,結果也顯示是“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
但就算是官方出馬了,大家依舊還是在評論區表達著自己的看法,很多人都在這裡分享著自己關於“斯人”的記憶。
在一場關於此事的投票中,“斯人”以絕對的優勢遙遙領先。
——最終,我們的另一個主角,“曼德拉”該出場了。
一個人記憶出現錯誤是很常見也很正常的事情,而集體記憶出現錯誤倒也不是什麽稀奇的事件,也每當有這種全民記憶出現“錯誤”現象時,“曼德拉效應”似乎都是最好的解釋方法。
曼德拉在1994年至1999年間擔任南非總統,是那兒的首位黑人總統,崇高的歷史地位以及他對世界和平做出的貢獻,讓曼德拉不光被尊稱為“南非國父”,還在1993年獲得了諾貝爾和平獎。
但因為曼德拉因為領導反種族隔離運動,他在獄中度過了27年,直到1990年才出獄。2013年,他跌宕起伏、向著自由進發的一生終於畫上了句號。
就在我介紹曼德拉的短短一百四十多個字裡,全世界的人的記憶出現了諸如“曼德拉不是死在獄中嗎?”“我看過曼德拉的葬禮,他不是早就死了嗎?”“我在報紙上看過他去世的新聞,怎麽可能活到2013年?”等於曼德拉的生平完全相斥的記憶,但在他們尋找諸如錄影帶與報紙一類的證據時,卻又發現自己的記憶與事實不符——這就是曼德拉效應。
從紅色歌曲《愛我中華》中的“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支花”到“五十六個星座五十六支花”。
從杜甫的《絕句》開頭“兩只黃鸝鳴翠柳”到“兩個黃鸝鳴翠柳”。
從米老鼠穿的不是背帶褲而是短褲。
越來越多的事情證明瞭“集體性記憶出錯”這件事的存在,這類事情往往讓當事人深信不疑,“曼德拉效應”就這樣被越來越多的人所認知。
甚至就在最近,卡普空的經典IP《魔物獵人》中,也出現了類似的情況——許多玩家記憶裡,生性殘暴的“恐暴龍”,是會吃自己的尾巴的,而且不少玩家記憶中甚至在CG裡看見過(…這個也包括我),但事實是恐暴龍並不會吃自己的尾巴,從未有過。
我們聊回“斯人”與“是人”發酵數天的如今,大家搜集證據的階段已經十分充足,甚至將2006年央廣記者“曉言”的一篇文章翻了出來——原來早在十幾年前,這事兒就已經是一個大話題了。
圖源:《中國廣播》2006(6),76頁
網友如同海潮,一潮未退一潮又至,當年討論過這事兒的朋友們如今可能與新穎的“APP”們脫節,而包括我在內的朋友們又可能不太關注老雜誌上的澄清文章,所以一個老話題,就這樣掀起了全民的討論,倒也算的上是“科普”了大家一回。
也有不少人提出,大家會產生“斯人也”的印象,可能和影視劇及小說中有關——畢竟大家記得都是斯人也,自己的作品也就先入為主的寫了進去,在經過傳播送到更多人眼前——畢竟這玩意兒可比課本好看多了,確實是個有道理的看法。
圖源:甄嬛傳
圖源:天外飛仙
不過現在好像又有了新的看法,一些朋友說是在古文裡也發現了“斯人”的痕跡,不過要我說,在現在各家大佬都出來科普,“斯”和“是”雖然是兩個字,但都表示“這”“此”的意思,古人今人都是人,用錯寫錯也於情合理,況且這還不一定算錯,完全不影響文章本意。
圖源:教育部統編中小學語文教科書總主編、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溫儒敏接受的採訪
但像這樣的賽博溯源,卻讓我覺得這段時間的網際網路還是蠻有味兒的,最起碼比明星來明星去的熱搜好多了,你說是吧。
來源:遊俠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