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劫前夕》開發部落格講述遊戲變成寫實風格的過程 - 遊戲狂
廣告

《浩劫前夕》開發部落格講述遊戲變成寫實風格的過程

請拿手機掃描此QRCODE

傳到手機看

2023-02-18
廣告

Fntastic近日發布《浩劫前夕》的開發部落格影片。

Fntastic公關團隊成員DanaSoltangazinova在這段6分鐘的影片裡介紹了開放世界生存射擊新作《浩劫前夕》,其中包括他們關注的焦點和遊戲之前的樣子。

廣告

Fntastic從2019年開始製作《浩劫前夕》。在pre-alpha階段,他們已經知道自己想要做的是一款開放世界生存射擊遊戲,但當時的樣貌與如今大相徑庭。本作當時採用的是冬季田園設定,對標阿拉斯加或北海道,而且還有一點卡通風格。

《浩劫前夕》當時已經有了饑餓度和能量設定,而且還有戰利品機制,與玩家遭遇的每個家園和建築相關聯。遊戲裡還有載具,暗示世界地圖規模還會更大,另外當然也有喪屍的存在。

2020年,Fntastic對本作進行大改。Dana表示這是為了盡可能在眾人心中贏得一席之地,他們發現玩家更想要寫實畫風。因此他們不光是在動畫上,還在音效和光效設計上進行改動。

因此,這款遊戲的新版相對原版擁有天翻地覆的變化。卡通風格的遊戲可以簡化很多細節,不是說這樣讓遊戲製作變得更簡單,而是這樣會吸引不同的玩家閱聽人,比如有人喜歡《鬥陣特攻》,而有人喜歡《戰地風雲》。

《浩劫前夕》開發部落格講述遊戲變成寫實風格的過程

改成寫實風格的話,工作室擔心的就是本作到底能不能呈現出真實感了。最寫實的遊戲也不可能100%進行還原,太過於寫實會影響娛樂性,而太過於偏離現實的話就會讓玩家感到非常出戲。

有些遊戲由於過於寫實,會讓人感到有些無聊,就算是遊戲大作也難以避免。《浩劫前夕》為避免這一點,對布景進行積極描繪,並仔細規劃遊戲的視覺設計。

遊戲的寫實感主要展現在角色、武器、道具、載具和背景上。工作室還為每個男性角色製作了對應的女性版本,包括喪屍。他們增加了動作捕捉的應用,並在喪屍身上應用了真實的斷肢系統。

Fntastic提到了《Propnight》,指出他們將原有的卡通風格放在了那款遊戲上,並將在《Propnight》中學到的經驗應用到《浩劫前夕》中。

Dana表示將利用好Discord和Steam的反饋來對遊戲進行優化,並將進一步優化喪屍AI、設計系統和角色自定義等等。

《浩劫前夕》將於2023年11月11日發售,登陸PC平台。

廣告
廣告
Fntastic近日發布《浩劫前夕》的開發部落格影片。 https://gamemad.com/news/56430 Fntastic公關團隊成員DanaSoltangazinova在這段6分鐘的影片裡介紹了開放世界生存射擊新作《浩劫前夕》,其中包括他們關注的焦點和遊戲之前的樣子。 Fntastic從2019年開始製作《浩劫前夕》。在pre-alpha階段,他們已經知道自己想要做的是一款開放世界生存射擊遊戲,但當時的樣貌與如今大相徑庭。本作當時採用的是冬季田園設定,對標阿拉斯加或北海道,而且還有一點卡通風格。 《浩劫前夕》當時已經有了饑餓度和能量設定,而且還有戰利品機制,與玩家遭遇的每個家園和建築相關聯。遊戲裡還有載具,暗示世界地圖規模還會更大,另外當然也有喪屍的存在。 2020年,Fntastic對本作進行大改。Dana表示這是為了盡可能在眾人心中贏得一席之地,他們發現玩家更想要寫實畫風。因此他們不光是在動畫上,還在音效和光效設計上進行改動。 因此,這款遊戲的新版相對原版擁有天翻地覆的變化。卡通風格的遊戲可以簡化很多細節,不是說這樣讓遊戲製作變得更簡單,而是這樣會吸引不同的玩家閱聽人,比如有人喜歡《鬥陣特攻》,而有人喜歡《戰地風雲》。 https://img2.gamemad.com/2023/02/18/uVVYJqPu.jpg 改成寫實風格的話,工作室擔心的就是本作到底能不能呈現出真實感了。最寫實的遊戲也不可能100%進行還原,太過於寫實會影響娛樂性,而太過於偏離現實的話就會讓玩家感到非常出戲。 有些遊戲由於過於寫實,會讓人感到有些無聊,就算是遊戲大作也難以避免。《浩劫前夕》為避免這一點,對布景進行積極描繪,並仔細規劃遊戲的視覺設計。 遊戲的寫實感主要展現在角色、武器、道具、載具和背景上。工作室還為每個男性角色製作了對應的女性版本,包括喪屍。他們增加了動作捕捉的應用,並在喪屍身上應用了真實的斷肢系統。 Fntastic提到了《Propnight》,指出他們將原有的卡通風格放在了那款遊戲上,並將在《Propnight》中學到的經驗應用到《浩劫前夕》中。 Dana表示將利用好Discord和Steam的反饋來對遊戲進行優化,並將進一步優化喪屍AI、設計系統和角色自定義等等。 《浩劫前夕》將於2023年11月11日發售,登陸PC平台。
https://gamemad.com/news/5643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