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在上海米哈遊網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米哈遊公司”)與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以下簡稱“中國青基會”)攜手發起“薪火公益計劃”第三年之際,雙方圍繞青少年美育素養提升開展了系列公益行動——於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陽縣落地的“快樂音樂教室”項目,以及於湖北省恩施州、貴州省黔東南州和黔南州落地的“希望合唱團”項目。
米哈遊薪火公益計劃·快樂音樂教室項目
助力鄉村音樂教育發展
元陽縣各小學在校生源數眾多,而小學作為藝術啟蒙的階段,美育教育對當地青少年綜合素質發展顯得尤為重要。但受限於沒有充足的教育資源,當地的美育教育,尤其是音樂教育,仍面臨挑戰。針對元陽縣開展音樂教育時,存在音樂教育硬體設備不齊全及部分學校缺乏專職音樂教師的情況,米哈遊公司與中國青基會共同發起了“薪火公益計劃·快樂音樂教室”。該項目旨在通過捐建“快樂音樂教室”、開展長期教師教育訓練活動以及資助校園活動等方式,助力元陽縣建立完善且常態化的音樂教育模式,提高當地青少年的音樂素養。
希望工程快樂音樂教室
在元陽縣的眾多小學中,就有白米老師(化名)所在的愛春小學。由於學校沒有專業的音樂老師,白米老師兼職起音樂教育的職責已經6年了。過去,由於缺乏持續的專業教學教育訓練管道,白米老師只能在課堂上傳授基礎的音樂知識,導致對音樂感興趣的孩子們無法深入學習。現在,在“薪火公益計劃·快樂音樂教室”的幫助下,包括白米在內的47名教師接受了來自專業院校的定點教育訓練以及長期幫扶,不僅接觸了先進的教育理念,對課程體系進行完善,同時也通過學習專業的音樂知識,從源頭提高了元陽縣的音樂教育品質。
快樂音樂教室項目教師教育訓練現場
通過“薪火公益計劃·快樂音樂教室”的捐助,孩子們有機會接觸前沿的音樂教學設備,更多孩子能夠在藝術啟蒙階段接觸到專業的樂理知識以及音樂素養燻陶,從而更好地發展自己的音樂興趣和潛力。如今,嶄新的音樂教室和豐富的音樂器材極大增加了孩子們上音樂課的積極性,更多孩子因為音樂願意從陌生、孤獨的狀態開始彼此交流,從而展露自己的內心世界。
修繕一新的音樂教室
除了教師教育訓練和音樂教室的捐建,“薪火公益計劃·快樂音樂教室”還通過提供給各小學“音樂美育活動助力金”,支援學校舉辦校園音樂活動,為更多孩子提供了表達情感、展示個性的舞台,讓他們能夠通過音樂被看到、被關注,進而獲得自我認同和成長。
唱響希望之聲
“我的夢想就是和奶奶她們一樣,有一支自己的歌隊,唱高音、當領唱!”
這是來自貴州省從江縣高增鄉小黃小學的侗族姑娘蕾蕾的心願。在從江縣,像蕾蕾這樣擁有同樣心願的小朋友還有很多,他們成長在這片響徹著“侗族大歌”的熱土上,從小接受著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燻陶和教育。據村裡的老人說,“嘎老”(侗語,意為侗族大歌)已經在這裡唱了2500多年了。
貴州省從江縣高增鄉小黃小學的侗族姑娘蕾蕾在六一匯演中
在過去一年的時間裡,像蕾蕾一樣的故事在湖北省恩施州、貴州省黔東南州和黔南州不斷上演,米哈遊公司與中國青基會共同發起的“薪火公益計劃·希望合唱團”項目在包括小黃小學在內的10所鄉村學校中落地實施。新時代的希望工程通過捐建硬體設施設備、開展音樂教師教育訓練、舉辦音樂研學活動等方式,積極而持續地為鄉村青少年全面發展提供助力。
截至目前,在“希望合唱團”項目的幫助下,10所鄉村學校都組建起了希望合唱團,學校的音樂教學設備得到了更新;由中國青基會統一組織的音樂教師教育訓練,吸引了項目學校及周邊學校近100名專兼職音樂教師參與,共有近500名希望合唱團成員得到了專業院校音樂教師及誌願者的持續跟蹤輔導。
米哈遊薪火公益計劃·希望合唱團項目
在今年7月,由潘錦蓮、楊婷婷老師帶隊,貴州小黃小學、湖北楊洞中小學的希望合唱團成員代表們在武漢相會,和其他學校的夥伴們一起,參與了以紅色教育和音樂交流為主題的希望工程研學營活動。7月21日晚,來自貴州、湖北的50多名希望合唱團成員與武漢市青少年宮近200名小學員齊聚武漢市青少年宮音樂廳,大家一起盛裝歡慶、引吭高歌,一首首歡快活潑的土家族民謠、布依族民謠、侗族民謠,一支支熱情優美的蓮湘舞、侗族舞,逐一呈現在觀眾們眼前。
希望工程研學營活動現場
這是2023年“希望合唱團”音樂研學夏令營的匯報演出現場,也是貴州、湖北10支“希望合唱團”長期訓練成果的一次集中展演,本場演出為孩子們為期6天5晚的音樂之旅畫上了圓滿的句號,孩子們的成長得到了觀眾們熱烈的掌聲,也標誌著薪火公益計劃·希望合唱團項目的完美收官。
“希望合唱團”音樂研學夏令營的匯報演出
希望不息,薪火相傳
助力提升青少年的美育素養是黨交給新時代希望工程的一項重要任務。開展美育教育,有助於青少年提升審美素養、激發創新創造能力,是實現全面發展的重要路徑。當前,鄉村學校開展美育工作仍存在一些比較現實的困難。一方面,部分地區專職教師匱乏、美育課程品質不高,教師專業水平及青少年美育理念亟待提升;另一方面,鄉村美育課程的本土性、創新性和實踐性不足,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特色風俗習慣等能夠展現中華美育精神與民族審美特質的鄉村美育資源的挖掘和運用還有不足。
“薪火公益計劃”致力於為青少年營造健康的成長環境,為我國鄉村教育振興及教育惠普貢獻力量已持續三年。繼第一期項目為雲南省鹽津縣普洱鎮桐梓小學捐建新的綜合樓、第二期項目為青海省海東市互助土族自治縣巴紮鄉中心學校捐助生活設施後。今年“薪火公益計劃”著眼於孩子們的心靈發展,透過音樂美育來培養他們的審美觀念、豐富他們的精神生活,幫助更多孩子通過音樂表達自我,在成長過程中獲得自我認同。
未來,雙方還將繼續關注鄉村青少年的需求,設計開展更多契合實際的公益項目與活動,堅持不懈地為青少年的成長發展提供新助力、播種新希望。
來源:遊俠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