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億投入的《元夢之星》,會否將創作者們帶入又一個“黎明計劃”? - 遊戲狂
廣告

14億投入的《元夢之星》,會否將創作者們帶入又一個“黎明計劃”?

請拿手機掃描此QRCODE

傳到手機看

2023-12-11
廣告

為刺激UGC生態的建立與發展,廠商們時常會選擇金錢作為激勵創作者參與的“糖衣炮彈”。這樣的好處是,大批量的內容產出將會迅速充盈生態,造就欣欣向榮的表象。但與此同時,過度的野蠻生長也會帶來許多的隱患。

12月4日,騰訊旗下派對手遊《元夢之星》宣布了自己的激勵計劃,首期規劃投入14億專項投入,長期投入上不封頂。其中,《元夢之星》通過和九大內容平台合作,發起第一季“星夢合夥人”內容生態激勵計劃,提供累計3億激勵基金,掀起了不小的轟動。

廣告

14億投入的《元夢之星》,會否將創作者們帶入又一個“黎明計劃”?

騰訊問鼎派對遊戲賽道的野心畢露,但創作者們對此卻顧慮重重。事實上,這並不是騰訊首度通過撒錢的方式來刺激內容生態的建立,但幾番嘗試都未能獲得長期且穩定的成果。其中最令創作者們印象深刻的,莫過於以慘敗收場的“黎明計劃”。

為了迅速擴大平台影響力,吸引更多創作者入駐,2021年7月28日,騰訊內容開放平台宣布正式啟動豪擲10億的“黎明計劃”,通過MCN機構邀請創作者入駐並且進行代營運的方式,將創作者在B站等其他平台的內容同步至騰訊的內容平台,並向創作者提供收益。

從本質上看,“黎明計劃”本應該是三贏的計劃,騰訊通過流量資金傾斜建立內容生態,MCN機構與創作者從中獲取收益與流量。然而,由於騰訊本身缺乏監管與干預,導致執行權利無限下放,創作者變成資本操作下明碼標價的商品。無數原創內容不經許可便被爬蟲搬運,如同在騰訊內容平台上出現了一個創作者的“複製體”,在不受原主的管控下輕而易舉地偷走創意與流量。創作者們想要止損卻發現無法注銷帳號,更妄論退出計劃。一些創作者只能選擇妥協,或者放棄此前的心血重新營運帳號,亦或是放任企鵝號上的“複製體”繼續吸血。

短短不到四個月裡,“黎明計劃”亂象叢生,最終只能在11月17日緊急叫停。這草草收場的背後,是騰訊在內容生態建立上急功近利、只求快速發展不求品質的焦慮。而再細究其中的深層邏輯,我們會發現,騰訊將金錢價值粗暴地與創作價值相關聯,或許正暴露了對原創的缺失與UGC基因的匱乏。

14億投入的《元夢之星》,會否將創作者們帶入又一個“黎明計劃”?

細數騰訊旗下的各大頂流產品,似乎在UGC這條路上是怎麽都走不通。《王者榮耀》的“天工編輯器”不了了之,提供的娛樂玩法均來自於官方自己的開發團隊,如今已是完全放棄了玩家的深度參與。《和平精英》的官方編輯工具“綠洲啟元”功能則是悄然退出遊戲,僅提供給少部分創作者,更別提內容生態的建立與充盈。

14億投入的《元夢之星》,會否將創作者們帶入又一個“黎明計劃”?

如果說這些遊戲的土壤不適合萌生UGC的碩果,那麽在國際平台上影響廣泛的《Roblox》或許是更有說服力的例子。在引進這款創造性十足的沙盒遊戲後,騰訊在一開始便投入千萬資金吸引開發者入駐創作,然而由於遊戲本地化不佳、內容較少等問題,最終沒能復刻海外的盛況,甚至於如今遊戲已經近乎停擺,官網與各社媒的官號都許久沒有更新。

14億投入的《元夢之星》,會否將創作者們帶入又一個“黎明計劃”?

從上述的事實中可以發現,無論是投入大量資金以作激勵,還是遊戲自身具備充足的人氣與流量,抑或已有成功的UGC生態建設作為先例,都無法幫助騰訊建立起良好的內容生態。

事實上,想要實現穩定且可循環的UGC生態鏈,確實離不開資金的扶持。但事實上,想要令創作者從單純為了收益轉換為“為愛發電”,再到真正在作品中實現價值的展現與傳遞,這並非短期的大手筆投入可以解決的。為了成為孵化創意的優質土壤,官方需要提供強有力的監管,遊戲本身需要有足夠吸引人的品質與持續的維護,同時在社區的營運上也需要提供充足的流量與曝光。這些都非一日之功,而是平台與創作者共同成長進步的長期堅持的過程。

反觀《元夢之星》在測試期間的種種表現,所展現出的缺點實在令人擔憂:它是否足夠成熟到可以承載14億資金帶來的流量衝擊?而這,才正是決定創作者們是否入局的關鍵。

可惜的是,騰訊似乎沒有抓住這個關鍵。在測試的實際體驗中,玩家們清楚地感受到,無論是技術呈現還是玩法搭載,《元夢之星》都是一款安於現狀、缺乏創新的產品。從搭載AI繪畫技術在美術宣發上的偷工減料,到官網展示的自製地圖與其他遊戲的玩家原創地圖有多方面高度雷同,再到建模缺陷導致的軟綿綿手感與交互表現失真,都展現出了技術上的薄弱。而在玩法端上,不管是早已被驗證的綜藝化闖關模式,還是在市面上都能找到原型的娛樂玩法,還是與競品相似度極高的UI介面與鍵位布局,也暴露出了策劃在創意的不足與搬運上的老練。

14億投入的《元夢之星》,會否將創作者們帶入又一個“黎明計劃”?

不可否認,在具有《蛋仔派對》這類以UGC見長的派對手遊作為開路者,《元夢之星》可以輕鬆地走上一條已經被驗證過的道路。但是從過往的經驗看,想要真正打造UGC創作生態,通過投入大批資金縮短培養路徑,反而欲速則不達,更可能將創作者們帶入又一個“黎明計劃”。在浮華背後用心的累積與沉澱,才是決勝的關鍵。而想要正確認識到這一點,無論是《元夢之星》還是騰訊,都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來源:遊俠網


廣告
廣告
為刺激UGC生態的建立與發展,廠商們時常會選擇金錢作為激勵創作者參與的“糖衣炮彈”。這樣的好處是,大批量的內容產出將會迅速充盈生態,造就欣欣向榮的表象。但與此同時,過度的野蠻生長也會帶來許多的隱患。 https://gamemad.com/news/78238 12月4日,騰訊旗下派對手遊《元夢之星》宣布了自己的激勵計劃,首期規劃投入14億專項投入,長期投入上不封頂。其中,《元夢之星》通過和九大內容平台合作,發起第一季“星夢合夥人”內容生態激勵計劃,提供累計3億激勵基金,掀起了不小的轟動。 https://img2.gamemad.com/2023/12/11/Gpds79aP.jpg 騰訊問鼎派對遊戲賽道的野心畢露,但創作者們對此卻顧慮重重。事實上,這並不是騰訊首度通過撒錢的方式來刺激內容生態的建立,但幾番嘗試都未能獲得長期且穩定的成果。其中最令創作者們印象深刻的,莫過於以慘敗收場的“黎明計劃”。 為了迅速擴大平台影響力,吸引更多創作者入駐,2021年7月28日,騰訊內容開放平台宣布正式啟動豪擲10億的“黎明計劃”,通過MCN機構邀請創作者入駐並且進行代營運的方式,將創作者在B站等其他平台的內容同步至騰訊的內容平台,並向創作者提供收益。 從本質上看,“黎明計劃”本應該是三贏的計劃,騰訊通過流量資金傾斜建立內容生態,MCN機構與創作者從中獲取收益與流量。然而,由於騰訊本身缺乏監管與干預,導致執行權利無限下放,創作者變成資本操作下明碼標價的商品。無數原創內容不經許可便被爬蟲搬運,如同在騰訊內容平台上出現了一個創作者的“複製體”,在不受原主的管控下輕而易舉地偷走創意與流量。創作者們想要止損卻發現無法注銷帳號,更妄論退出計劃。一些創作者只能選擇妥協,或者放棄此前的心血重新營運帳號,亦或是放任企鵝號上的“複製體”繼續吸血。 短短不到四個月裡,“黎明計劃”亂象叢生,最終只能在11月17日緊急叫停。這草草收場的背後,是騰訊在內容生態建立上急功近利、只求快速發展不求品質的焦慮。而再細究其中的深層邏輯,我們會發現,騰訊將金錢價值粗暴地與創作價值相關聯,或許正暴露了對原創的缺失與UGC基因的匱乏。 https://img2.gamemad.com/2023/12/11/3AHVVmEd.jpg 細數騰訊旗下的各大頂流產品,似乎在UGC這條路上是怎麽都走不通。《王者榮耀》的“天工編輯器”不了了之,提供的娛樂玩法均來自於官方自己的開發團隊,如今已是完全放棄了玩家的深度參與。《和平精英》的官方編輯工具“綠洲啟元”功能則是悄然退出遊戲,僅提供給少部分創作者,更別提內容生態的建立與充盈。 https://img2.gamemad.com/2023/12/11/jpXBMKPw.jpg 如果說這些遊戲的土壤不適合萌生UGC的碩果,那麽在國際平台上影響廣泛的《Roblox》或許是更有說服力的例子。在引進這款創造性十足的沙盒遊戲後,騰訊在一開始便投入千萬資金吸引開發者入駐創作,然而由於遊戲本地化不佳、內容較少等問題,最終沒能復刻海外的盛況,甚至於如今遊戲已經近乎停擺,官網與各社媒的官號都許久沒有更新。 https://img2.gamemad.com/2023/12/11/jUTrRRPy.jpg 從上述的事實中可以發現,無論是投入大量資金以作激勵,還是遊戲自身具備充足的人氣與流量,抑或已有成功的UGC生態建設作為先例,都無法幫助騰訊建立起良好的內容生態。 事實上,想要實現穩定且可循環的UGC生態鏈,確實離不開資金的扶持。但事實上,想要令創作者從單純為了收益轉換為“為愛發電”,再到真正在作品中實現價值的展現與傳遞,這並非短期的大手筆投入可以解決的。為了成為孵化創意的優質土壤,官方需要提供強有力的監管,遊戲本身需要有足夠吸引人的品質與持續的維護,同時在社區的營運上也需要提供充足的流量與曝光。這些都非一日之功,而是平台與創作者共同成長進步的長期堅持的過程。 反觀《元夢之星》在測試期間的種種表現,所展現出的缺點實在令人擔憂:它是否足夠成熟到可以承載14億資金帶來的流量衝擊?而這,才正是決定創作者們是否入局的關鍵。 可惜的是,騰訊似乎沒有抓住這個關鍵。在測試的實際體驗中,玩家們清楚地感受到,無論是技術呈現還是玩法搭載,《元夢之星》都是一款安於現狀、缺乏創新的產品。從搭載AI繪畫技術在美術宣發上的偷工減料,到官網展示的自製地圖與其他遊戲的玩家原創地圖有多方面高度雷同,再到建模缺陷導致的軟綿綿手感與交互表現失真,都展現出了技術上的薄弱。而在玩法端上,不管是早已被驗證的綜藝化闖關模式,還是在市面上都能找到原型的娛樂玩法,還是與競品相似度極高的UI介面與鍵位布局,也暴露出了策劃在創意的不足與搬運上的老練。 https://img2.gamemad.com/2023/12/11/QmKhET9R.jpg 不可否認,在具有《蛋仔派對》這類以UGC見長的派對手遊作為開路者,《元夢之星》可以輕鬆地走上一條已經被驗證過的道路。但是從過往的經驗看,想要真正打造UGC創作生態,通過投入大批資金縮短培養路徑,反而欲速則不達,更可能將創作者們帶入又一個“黎明計劃”。在浮華背後用心的累積與沉澱,才是決勝的關鍵。而想要正確認識到這一點,無論是《元夢之星》還是騰訊,都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來源:遊俠網
https://gamemad.com/news/78238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