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再在路上玩手機,當心我把你腿給踹斷 - 遊戲狂
廣告

你再在路上玩手機,當心我把你腿給踹斷

請拿手機掃描此QRCODE

傳到手機看

2024-05-11
廣告

走路玩手機,是人類在歷經百萬年殘酷歷史後,所進化出的終極行為。在這個不大的金屬小盒子中,蘊藏著最神秘的精神能量,人們通過移動汲取智慧,同時也囚禁了自己的靈魂——直到一團黑色毛球的到來,徹底侵犯了人類自己選擇的權利。

能夠犯下如此罪行的,只有世界上最可怕的物種——貓咪。自從手機開始大四進入人類的生活,它們便一直嘗試著各種手段,奪回本該屬於自己的時間。為了達成目的,甚至不惜在網際網路上大四傳播“貓片”——而在今天,這隻黑色的貓咪則試圖使用一種更加直接和暴力的手段,將人類和手機徹底分割開來。

廣告

你再在路上玩手機,當心我把你腿給踹斷

這種手段,便是在惡作劇般地絆倒你後,迅速叼走地上的手機

不管你是否喜歡寵物,不管你是“貓派”還是“狗派”,終究無法否認“貓咪”就是一種神奇的生物。

不管是在網路還是在現實中,它們陰晴不定的性格總會給秩序井然的人類社會,帶來各種各樣的麻煩——什麽打碎窗台上的花盆,在未幹的水泥上留下腳印,以及將路邊的垃圾翻得亂七八糟……但當你準備了全套的喵星人用語,打算好好訓斥一下這些討厭鬼時,往往又會被它們純真且無辜的眼神所欺騙。你基因中的所有感性都會告訴你這樣的道理:小貓那麽可愛,怎麽可能有什麽壞心思呢?

久而久之,“貓咪”成了“自由”與“混沌”的代表——對它們來說,或許有著單一行為邏輯和日程的人類,才是更需要管理和照顧的生物。

你再在路上玩手機,當心我把你腿給踹斷

可就是這種集可愛與混亂於一身的小動物,也存在著不少的弱點。它們害怕不講道理的大型犬、害怕水,更害怕突然出現在它們背後的黃瓜。面對這些天敵,貓咪總會表現出它們纖細膽小的一面,原地蹦起好幾米高……

或許正是這種有趣的兩面性,才讓各類“貓片”的主角們成為網際網路時代最大的流量密碼——從那只討厭蔬菜的貓,到依舊處於流行前沿的“貓迷因”。而現在,終於有人把這些片段做成了完整的電子遊戲……甚至還有點好玩,上面我提到這些片段,無一不出自這款叫做《小貓咪大城市》(Little Kitty,Big City)的遊戲,它或許沒有驚豔的畫面表現和令人深思的故事,但絕對是你在市面上能看到最懂什麽是“貓片”的遊戲。

你再在路上玩手機,當心我把你腿給踹斷

我知道,前有“末世貓咪拯救世界”,後有“勇者貓咪鬥惡龍”,以“貓咪”為主角的遊戲自然不在少數……可我想說的是,在拋開所有的外界因素後,這些故事中的主角真的必須是一隻“貓咪”嗎?或許對電子遊戲而言,貓咪反倒更像一種擬人化符號,它可以用於反映創作者的立場,同時帶來更多關注度與話題性,卻缺少了一些必要性。

你再在路上玩手機,當心我把你腿給踹斷

相比之下,《小貓咪大城市》的屬性就純粹多了——在一次意外中,居住在高層公寓內的小貓不小心掉落在了底層街道上,為了找到回家的路,一場不那麽驚險刺激的都市冒險就此展開……或者我們換個說法,這是一個貓咪在城市中閒逛,最終成功回家的故事。這個故事最為有趣的地方,恰恰就在於主角確實是一隻沒什麽壞心思(你甚至可以將其稱為善良)的小貓,它的一切惡作劇行為僅僅出於本能與需要。

你再在路上玩手機,當心我把你腿給踹斷

在便利店的複印機上睡個懶覺

不過,你也不需要將《小貓咪大城市》看成一款死板的“動物行為模擬遊戲”。老實說,在故事剛剛開始時,它最先讓我聯想到的,是照明娛樂一度大火的動畫電影《愛寵大機密》,同樣是流落街頭的家養寵物,同樣是在動物夥伴的幫助下達成目標,兩者的核心主題其實非常相似——作為生活在兩點一線上的人類,你永遠不知道自己不在家的這段時間,你的寵物們經歷了怎樣的冒險,而動物之間又會產生怎樣有趣的對話。

你再在路上玩手機,當心我把你腿給踹斷

只不過,《小貓咪大城市》中的“大城市”,可遠要比電影中的“紐約”要來得和平多了,除了隨處可見的漏水與拴在街角的看門狗外,幾乎沒有什麽東西可以限制貓咪的行動自由。就連那些同樣擁有獨特個性的動物們,也對這隻初來乍到的貓計時收費器現得非常好奇,它們之間詼諧有趣的互動,讓整個探索過程充滿了意料之外的趣味。

你再在路上玩手機,當心我把你腿給踹斷

你並不是這座城市唯一的“貓咪”

你看,《小貓咪大城市》中的城市其實是個非常典型的“小體積箱庭”,從遊戲的架構角度來說,這些動物其實和其他遊戲中,負責給玩家發布任務的NPC沒有什麽兩樣,可它更加重視整體世界觀的和諧,遊戲在塑造這些動物個性的同時,也沒有忘記將那些屬於動物的天性,附加在它們的故事和行為中——在遊戲開場不久,一隻烏鴉便和貓咪達成了協議,只要貓咪幫它收集到足夠數量的“亮眨眨”,便可以換得一條美味的鮮魚;在某個公園池塘前,一隻鴨子正為了丟失的孩子們而著急;面對一隻弄丟了手機的甲蟲,貓咪決定去為它“借”來一部新的,而那些低著頭走路的人類看起來正好願意幫忙……

你再在路上玩手機,當心我把你腿給踹斷

類似這樣的橋段,恰到好處地分布在世界的各個角落,除了針對人類進行的各種惡作劇外,動物之間獨特的互動交流,也成了推動探索世界的主要動力來源——事實上,製作組真的很懂如何利用“動物”開好一個有趣的玩笑,算上對“貓片”情節的完美致敬,你真的很容易被這些小動物間的交流環節給逗樂。

你再在路上玩手機,當心我把你腿給踹斷

可當你真的把它看作一款止步於“逗樂玩家”的泛娛樂產品時,《小貓咪大城市》又的確能在玩法上,拿出一些有趣的東西。事實上,儘管遊戲的體量算不上足(甚至有些偏短),但比起那些追求純粹胡鬧體驗的遊戲而言,它卻充分在這個不大的世界中,融入了一款電子遊戲該有的東西——包括一個不痛不癢的故事,一套符合遊戲邏輯的角色成長機制,以及一堆搭建在箱庭世界基礎下的直覺性謎題。而最終的獎勵,則是一堆套在貓頭上的奇怪玩意兒。

值得一提的是,這套東西在現實世界中還真的存在,並且還是個人氣和知名度都超過高的扭蛋系列——可以看得出來,遊戲的製作團隊是真喜歡貓。

你再在路上玩手機,當心我把你腿給踹斷

你再在路上玩手機,當心我把你腿給踹斷

和大部分動作冒險遊戲一樣,玩家探索的深入將逐漸打開整個世界,通過“跳躍”與“攀爬”這樣的特殊動作,世界的縱深則會進一步增加。而或許是看不得可愛的貓咪受傷,在短短幾個小時的遊戲流程中,設計者又試圖掩蓋遊戲中任何常見的壓力設計,這讓故事中唯一稱得上“懲罰”的遊戲機制,只剩下了搗蛋的貓咪帶著一臉無辜,被人類提溜著扔到大街上。

你再在路上玩手機,當心我把你腿給踹斷

是的,《小貓咪大城市》就是這樣一款幾乎沒有負面反饋的遊戲。

對部分習慣了快節奏與高難度遊戲設計的玩家而言,這些內容可能真的沒有任何實質意義可言。在可愛貓咪的映襯下,它和平得就像一款帶有收集和跳躍元素的惡作劇模擬器,這也正是開發者的用意所在——沒有任何強制設計,只有一隻隨性探索城市的貓咪。

或許,比起不自覺地追求功利性與挑戰,它更希望用這個量不算大,卻充滿幽默氣息的日式風格箱庭,去治愈玩家。一晚上下來,倒更像是看了一場五六個小時,還帶有故事情節的超大型“貓片”,雖然沒收獲什麽,但這卻比抱著手機吸貓要有趣多了……我是說,既然我們在現實中變不成貓,那為什麽不在遊戲中嘗試一下呢?

這真的很有趣。我保證。

廣告
廣告
走路玩手機,是人類在歷經百萬年殘酷歷史後,所進化出的終極行為。在這個不大的金屬小盒子中,蘊藏著最神秘的精神能量,人們通過移動汲取智慧,同時也囚禁了自己的靈魂——直到一團黑色毛球的到來,徹底侵犯了人類自己選擇的權利。 https://gamemad.com/news/91771 能夠犯下如此罪行的,只有世界上最可怕的物種——貓咪。自從手機開始大四進入人類的生活,它們便一直嘗試著各種手段,奪回本該屬於自己的時間。為了達成目的,甚至不惜在網際網路上大四傳播“貓片”——而在今天,這隻黑色的貓咪則試圖使用一種更加直接和暴力的手段,將人類和手機徹底分割開來。 https://img3.gamemad.com/2024/05/12/9YeJCYyE.jpg 這種手段,便是在惡作劇般地絆倒你後,迅速叼走地上的手機 不管你是否喜歡寵物,不管你是“貓派”還是“狗派”,終究無法否認“貓咪”就是一種神奇的生物。 不管是在網路還是在現實中,它們陰晴不定的性格總會給秩序井然的人類社會,帶來各種各樣的麻煩——什麽打碎窗台上的花盆,在未幹的水泥上留下腳印,以及將路邊的垃圾翻得亂七八糟……但當你準備了全套的喵星人用語,打算好好訓斥一下這些討厭鬼時,往往又會被它們純真且無辜的眼神所欺騙。你基因中的所有感性都會告訴你這樣的道理:小貓那麽可愛,怎麽可能有什麽壞心思呢? 久而久之,“貓咪”成了“自由”與“混沌”的代表——對它們來說,或許有著單一行為邏輯和日程的人類,才是更需要管理和照顧的生物。 https://img3.gamemad.com/2024/05/12/YKQyqvCT.jpg 可就是這種集可愛與混亂於一身的小動物,也存在著不少的弱點。它們害怕不講道理的大型犬、害怕水,更害怕突然出現在它們背後的黃瓜。面對這些天敵,貓咪總會表現出它們纖細膽小的一面,原地蹦起好幾米高…… 或許正是這種有趣的兩面性,才讓各類“貓片”的主角們成為網際網路時代最大的流量密碼——從那只討厭蔬菜的貓,到依舊處於流行前沿的“貓迷因”。而現在,終於有人把這些片段做成了完整的電子遊戲……甚至還有點好玩,上面我提到這些片段,無一不出自這款叫做《小貓咪大城市》(Little Kitty,Big City)的遊戲,它或許沒有驚豔的畫面表現和令人深思的故事,但絕對是你在市面上能看到最懂什麽是“貓片”的遊戲。 https://img3.gamemad.com/2024/05/12/wKeaS9fX.jpg 我知道,前有“末世貓咪拯救世界”,後有“勇者貓咪鬥惡龍”,以“貓咪”為主角的遊戲自然不在少數……可我想說的是,在拋開所有的外界因素後,這些故事中的主角真的必須是一隻“貓咪”嗎?或許對電子遊戲而言,貓咪反倒更像一種擬人化符號,它可以用於反映創作者的立場,同時帶來更多關注度與話題性,卻缺少了一些必要性。 https://img3.gamemad.com/2024/05/12/hBswQphS.jpg 相比之下,《小貓咪大城市》的屬性就純粹多了——在一次意外中,居住在高層公寓內的小貓不小心掉落在了底層街道上,為了找到回家的路,一場不那麽驚險刺激的都市冒險就此展開……或者我們換個說法,這是一個貓咪在城市中閒逛,最終成功回家的故事。這個故事最為有趣的地方,恰恰就在於主角確實是一隻沒什麽壞心思(你甚至可以將其稱為善良)的小貓,它的一切惡作劇行為僅僅出於本能與需要。 https://img3.gamemad.com/2024/05/12/YDenEE2y.jpg 在便利店的複印機上睡個懶覺 不過,你也不需要將《小貓咪大城市》看成一款死板的“動物行為模擬遊戲”。老實說,在故事剛剛開始時,它最先讓我聯想到的,是照明娛樂一度大火的動畫電影《愛寵大機密》,同樣是流落街頭的家養寵物,同樣是在動物夥伴的幫助下達成目標,兩者的核心主題其實非常相似——作為生活在兩點一線上的人類,你永遠不知道自己不在家的這段時間,你的寵物們經歷了怎樣的冒險,而動物之間又會產生怎樣有趣的對話。 https://img3.gamemad.com/2024/05/12/cjGCsTwJ.jpg 只不過,《小貓咪大城市》中的“大城市”,可遠要比電影中的“紐約”要來得和平多了,除了隨處可見的漏水與拴在街角的看門狗外,幾乎沒有什麽東西可以限制貓咪的行動自由。就連那些同樣擁有獨特個性的動物們,也對這隻初來乍到的貓計時收費器現得非常好奇,它們之間詼諧有趣的互動,讓整個探索過程充滿了意料之外的趣味。 https://img3.gamemad.com/2024/05/12/6cvPe3wC.jpg 你並不是這座城市唯一的“貓咪” 你看,《小貓咪大城市》中的城市其實是個非常典型的“小體積箱庭”,從遊戲的架構角度來說,這些動物其實和其他遊戲中,負責給玩家發布任務的NPC沒有什麽兩樣,可它更加重視整體世界觀的和諧,遊戲在塑造這些動物個性的同時,也沒有忘記將那些屬於動物的天性,附加在它們的故事和行為中——在遊戲開場不久,一隻烏鴉便和貓咪達成了協議,只要貓咪幫它收集到足夠數量的“亮眨眨”,便可以換得一條美味的鮮魚;在某個公園池塘前,一隻鴨子正為了丟失的孩子們而著急;面對一隻弄丟了手機的甲蟲,貓咪決定去為它“借”來一部新的,而那些低著頭走路的人類看起來正好願意幫忙…… https://img3.gamemad.com/2024/05/12/f8RB9vb5.jpg 類似這樣的橋段,恰到好處地分布在世界的各個角落,除了針對人類進行的各種惡作劇外,動物之間獨特的互動交流,也成了推動探索世界的主要動力來源——事實上,製作組真的很懂如何利用“動物”開好一個有趣的玩笑,算上對“貓片”情節的完美致敬,你真的很容易被這些小動物間的交流環節給逗樂。 https://img3.gamemad.com/2024/05/12/qqat7Rp8.jpg 可當你真的把它看作一款止步於“逗樂玩家”的泛娛樂產品時,《小貓咪大城市》又的確能在玩法上,拿出一些有趣的東西。事實上,儘管遊戲的體量算不上足(甚至有些偏短),但比起那些追求純粹胡鬧體驗的遊戲而言,它卻充分在這個不大的世界中,融入了一款電子遊戲該有的東西——包括一個不痛不癢的故事,一套符合遊戲邏輯的角色成長機制,以及一堆搭建在箱庭世界基礎下的直覺性謎題。而最終的獎勵,則是一堆套在貓頭上的奇怪玩意兒。 值得一提的是,這套東西在現實世界中還真的存在,並且還是個人氣和知名度都超過高的扭蛋系列——可以看得出來,遊戲的製作團隊是真喜歡貓。 https://img3.gamemad.com/2024/05/12/usQjJsmq.jpg https://img3.gamemad.com/2024/05/12/x2g9R3sy.jpg 和大部分動作冒險遊戲一樣,玩家探索的深入將逐漸打開整個世界,通過“跳躍”與“攀爬”這樣的特殊動作,世界的縱深則會進一步增加。而或許是看不得可愛的貓咪受傷,在短短幾個小時的遊戲流程中,設計者又試圖掩蓋遊戲中任何常見的壓力設計,這讓故事中唯一稱得上“懲罰”的遊戲機制,只剩下了搗蛋的貓咪帶著一臉無辜,被人類提溜著扔到大街上。 https://img3.gamemad.com/2024/05/12/XCgcdvbD.jpg 是的,《小貓咪大城市》就是這樣一款幾乎沒有負面反饋的遊戲。 對部分習慣了快節奏與高難度遊戲設計的玩家而言,這些內容可能真的沒有任何實質意義可言。在可愛貓咪的映襯下,它和平得就像一款帶有收集和跳躍元素的惡作劇模擬器,這也正是開發者的用意所在——沒有任何強制設計,只有一隻隨性探索城市的貓咪。 或許,比起不自覺地追求功利性與挑戰,它更希望用這個量不算大,卻充滿幽默氣息的日式風格箱庭,去治愈玩家。一晚上下來,倒更像是看了一場五六個小時,還帶有故事情節的超大型“貓片”,雖然沒收獲什麽,但這卻比抱著手機吸貓要有趣多了……我是說,既然我們在現實中變不成貓,那為什麽不在遊戲中嘗試一下呢? 這真的很有趣。我保證。
https://gamemad.com/news/9177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