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7月18日消息,上海人工智慧實驗室17日公布了針對7個AI大模型的高考全科目測試結果,據大模型開源開放評測體系“司南”相關負責人介紹,“當前大模型仍存在很大的局限性。組織AI大模型‘參加高考',目的是評測當前大模型的真實水準,找準問題,持續推進技術進步。”
測試結果顯示,書生・浦語2.0系列文曲星大模型(浦語文曲星)、阿裡通義千問大模型Qwen2-72B以及GPT-4o再次包攬文、理科前三甲;前三名AI“考生”的文、理科成績分別超過了“一本”“二本”線(以今年高考人數最多的河南省的分數線為參考)。
從官方提供的圖片來看,此次參與“高考”的大模型還包括來自零一萬物的 Yi-1.5-34B、來自通義千問的 Qwen2-57B、來自智譜的GLM-4-9B 和法國 AI 初創公司Mistral旗下的Mixtral 8×22B。
據介紹,此次評測具備如下特徵:
全卷考試:進行全卷評分,而不只針對單一題型,且包括帶圖的高考題
考前開源:評測覆蓋的開源模型均為今年高考前開源的模型,排除泄題的可能性
老師打分:邀請有高考閱卷經驗的老師打分,確保評分和高考盡量一致
完全公開:生成答案的程式碼、模型答卷、評分結果完全開源
在增加綜合科目的基礎上,Qwen2-72B、GPT-4o、浦語文曲星包攬文、理科前三甲。阿裡通義千問大模型Qwen2-72B以546分的成績榮獲AI高考“文科狀元”,浦語文曲星則以 468.5分成為理科第一名,分別超過了“非開源國際插班生”GPT-4o(文科531分,理科467分)。同為國外機構發布的Mixtral8x22B平均得分最少,弱於中國大模型的高考表現。
閱卷老師們一致認為,大模型與真人考生仍存在差距,雖然對於基礎知識的掌握表現出色,但在邏輯推理和知識靈活應用方面,大模型仍然差強人意。具體而言,在作答主觀題時,大模型往往無法完整理解題乾,不明白代詞指向,結果導致答非所問;解答數學題時,解題過程機械且邏輯性差,對於幾何題,常出現與空間邏輯相違背的推斷;對物理、化學實驗理解膚淺,無法準確識別並運用實驗器材。
此外,大模型也會偽造虛構內容,編造看似合理但實際不存在的詩句,或在存在明顯計算錯誤的情況下之後不反思,“硬著頭皮蒙”一個答案,均給閱卷老師帶來了困擾。
根據上海人工智慧實驗室上個月公布的AI高考全卷結果,Qwen2-72B、GPT-4o及書生・浦語2.0文曲星(InternLM2-20B-WQX)成為本次大模型高考的前三甲,得分率均超過70%。大部分模型“考生”語文、英語科目表現良好,但數學方面仍有很大提升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