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都會:天際交通模式怎麽玩?這裡給大家帶來了 “維吉耳” 分享的大都會:天際公共交通體驗心得,對遊戲中這個模式感興趣的同學一起來看下吧。
公共交通體驗心得
總體來說天際線較好的兼顧了城建和交通,因為交通規劃的趣味性,本人一直用經營模式玩的,想盡量模擬現實城市中的交通模式,但是發現想真實模擬是不太容易的。
1.巴士車。相對來說槽點不太多。主要有一個問題,MASS TRANSIT更新後巴士的停站時間很長,嚴重限制了巴士車的運力,本來更新之前還是挺好的。
2.地鐵。不知道出於什麽原因官方沒有推出高架地鐵模式,MOM感覺並不是十分的完美,用了一段時間以後放棄了。
地鐵的造價太低了。現實生活中的地鐵是極難盈利的,因為他們高昂的造價和維護成本。這就導致天際線完全可以純粹的靠地鐵通勤,以至於很難拉出什麽好的巴士線路,而且也不夠真實。
我認為地鐵應該由地下、地面、高架加以區分,其中地面最便宜,高架次之,地下最貴。這樣可以讓玩家在景觀、空間和造價上進行權衡,另外可以讓淺層的地下線路無法穿越高層建築物等等。這種權衡其實也是城市規劃中非常有意思的 一部分,而不是無腦的、地下化的、大量穿樓的拉地鐵線。
3.火車。與地鐵相反,火車的造價有點高了,就算是用於市郊通勤,大站快車,想做到盈利也不容易。但火車在靈活性上很好,它可以天上地下隨時切換,儘管官方的火車站都是地面站。
另一個巨大的槽點,遊戲應該加大限制軌道的坡度和轉彎半徑,現實生活中的鐵路坡度一般限制在3%左右,而天際線中的軌道甚至可以拉到45%的坡度,這個太誇張了。就算不可能像現實生活中那樣平緩的坡度,起碼 也要控制在10%上下吧,超過這個坡度就不能拉軌道。另外遊戲中的火車轉彎半徑太小也有點過於失真了。
4.電車。電車相對來說槽點較少,個人比較滿意的一種交通工具。但由於進出站時行人需要頻繁的穿越馬路,容易造成擁堵,在主幹路有時需要使用路側電車道的公路資產。另外遊戲中默認的專用電車道速度太低了,我一般把專用電車道改為80限速,混行的電車道遵從默認規則,這樣相對真實一些。
5.纜車。這個纜車的設計還可以,排除造景因素的話,可以在特定的地形發揮作用,但其實用處不多,而且運力也比較一般。
6.單軌。槽點還是偏多的,首先是官方的單軌站噪音太假了,需要訂閱資產。一個小小的單軌站不可能和大型火車站產生的噪音相同,我們都知道單軌實際是噪音低的一種交通工具。另外線路在路中和路側切換時美感度很差,路中的軌道也無法調整高度,導致兩條路中單軌的線路無法立交只能平交。另外路中單軌站的布置方式也令我比較失望。我以為會和模擬城市2013磁懸浮的那種方式,可以直接把車站架在道路上,而天際線只能通過單軌站+道路的方式實現路中,而路中站限制了車道的寬度。
7.飛艇。用過一次,運力實在是太低了,比纜車還要小很多,CO出這個東西除了造景之外有什麽實際意義嗎(我記得某個官方影片裡飛艇站就積壓了大量的乘客)
來源:遊俠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