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星探險家》拓荒階段拓荒三種方法分享 - 遊戲狂
廣告

《異星探險家》拓荒階段拓荒三種方法分享

請拿手機掃描此QRCODE

傳到手機看

2022-01-07

廣告

《異星探險家》裡面需要拓荒,只要拓荒才能讓玩家在外太空更好的生活下去,拓荒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拓荒需要很多準備,已經成熟的方法方案,可是有的玩家不知道拓荒階段該怎麽拓荒,下面就給大家帶來拓荒階段拓荒三種方法分享。

《異星探險家》拓荒階段拓荒三種方法分享

廣告

拓荒階段拓荒三種方法分享

拓荒階段的開始

在遊戲最初,玩家可以通過與基地相連的氧氣栓抵達基地附近的地表或地下淺層,以挖掘該星球擁有的礦物資源。抵達新星球後,這也是開採當地主要金屬的最為常見做法。然而若玩家將視野望向遠離基地之處,氧氣栓就展現出了它的局限性——玩家確實可以僅僅依賴氧氣栓作遠離基地的移動,但是這是一種單向移動,封印了在路徑之上作全方位廣域移動的可能性,也讓玩家難以摧毀大面積的地表。同時,攜帶大量化合物/氧氣栓使得玩家無法將冒險時遇到的有趣事物大量帶回基地,更不用談尺寸不小於T2的物品以及需要提供電力的探索要素了。

下述問題既是玩家希望通過拓荒解決的,又是在拓荒階段必然要面對的。擁有這些問題的玩家,我們稱之為處於拓荒階段的玩家:

1)金屬與氣體:雖然土地分離機已經能提供玩家所有的非金屬自然資源,但金屬資源和氣體資源的問題依然困擾著玩家;

2)電力:玩家缺乏穩定持久的攜帶電力(特指同位素電機,T2,無條件4U/s)。

拓荒必備品:信標

在拓荒階段玩家可能遇到很多的問題,從陷入地下到食人植物,但最嚴重的那個稱之為迷路。無論在哪個星球,沒有比迷路更可怕的事情,它會導致毫無意義甚至還有隨身物品損失的拓荒。如果不能理解這點的,親自迷路一次就會懂了。

要避免迷路,遊戲中的主要手段即是信標(T1,石英製)。一枚放置在地上或被安裝的信標會在天空中顯示出清晰的HUD,提示你所設定的顏色,就算在環球軌道也能清晰看到。儘管會被雲層和山脈所遮掩,或是因為距離過遠褪色/消失在地平線下,但是你依然可以輕易地通過設定複數信標來找到歸途。

信標可以幫助你:

1)通過標示路點的形式幫助你找到歸途。記得在前一個信標快看不見之時設定下一個信標——只要你在信標A處看得到信標B,信標B處也必然看得到信標A。

2)設定通過特殊的顏色標示待處理的探索元素,例如無法拾取的大件物品、礦脈、傳送門、科研謎題等,以便將來訪問。

3)通過攜帶與啟動來標示你的車輛甚至你自己,幫助你的隊友尋找你——在你希望他們抵達你所在地點時或者你迷路等待環球軌道救援時,也可以幫助你自己找到你自己的屍體——在拓荒階段各種初見殺層出不窮。

4)特別地,在剛抵達一個全新的星球時,通過一個特殊顏色的信標,你可以在第二次訪問時降落在相同的位置,而不是試圖在環球軌道通過肉眼試圖尋找你上次建設的基地。

需要指出的兩點是:

1)任何避難所和航天載具都會自帶一個三角信標,這將成為歸途終點的標誌。

2)由於信標HUD會延伸到天空中並且會被地形遮擋的特性,它們在地下是毫無作用的。

拓荒必備品:光源

並不是說缺乏光源,拓荒之旅就無法進行,但這會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就算是在那些自轉較快、日照強烈的星球也是如此——因為你依然可能踩中大坑落入地下。而在日出之前,如果沒有光源,駕駛載具會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你的車輪隨時可能陷入礦脈、樹林、研究對象——或者,大坑甚至峽谷。

所有的燈具並不消耗電力,但它必須安裝在一個能夠提供電力的面板上且有電流通過才會發光,例如背包、平台、高台、儲存或載具。製作燈具的材料是銅和鎢,雙方對於剛進入拓荒階段的玩家而言處於一個恰到好處的稀有度,銅可能在母星的墜落人造衛星裡或山頂找到,而鎢則在母星衛星的地下遍地都是。對於剛入手的這些材料,務必不要浪費在太陽能或鑽頭上,而是優先製作光源。

你可以通過銅燈來照亮以該燈為中心的球形區域,它非常適合放在背包特別是肩孔上,用來照亮徒步旅行者的周圍,在地下尤其有用。而鎢燈或者說探照燈能夠筆直地打亮出一個圓錐光柱,除了運用在基地附近的高台上作照明,它也能在高儲存起到“車前燈”的作用。在缺乏銅燈時,它同樣能在肩孔上起到至少照明玩家前方的作用。

和大部分T1設備一樣,它們被設定時不依賴平台,一旦落地/落牆會自動生成一個T1雙電纜平台,接上電源就可以用。

拓荒必備品:打包器

打包器是一個T1道具。它可以使遊戲中幾乎一切不小於T2的物體變成一個比原本小一個Tier級別的盒子,這使得在探索中收納一些T2物體回家成為很容易的事情,特別是研究素材。

製作打包器只需要石墨,各地都有石墨礦脈,使用土壤離心機也很容易就能把1部門土壤轉化為1部門的石墨。如果你的目標之一是研究素材,務必在出門時攜帶足夠的石墨或打包器。

遊戲中存在一個BUG,大部分T2或以下道具可以通過長按Shift並點擊來收納背包或雙手懷抱,但是打包器不行——打包器會懸空。務必注意這點,否則當你出發探索並需要使用打包器時,你發現……你背包多了幾個不能用的空格,而打包器不見了!

第一種拓荒方式:小車車(Buggy)

這種方式會犧牲你回程時的攜帶道具數量

這是我個人最喜歡的做法,它也特別適合單人玩家。

小車車是一輛擁有2個車尾T1孔、1個T2槽、上限4U電量的T3偵察用載具,無電纜,製作材料是化合物和鋁。為了駕駛小車車,T2槽是無論如何要安裝車座的(T2,2個化合物製);儘管電量是4U,但是該車的耗電量極低,因此其中一個T1孔根據星球實際情況安裝了1個T1的太陽能面板或小型風力渦輪就行,只要你在車體附近活動時不用太多的鑽頭和加速儀大興土木,基本上能滿足一切的“一人一車”的電力需求。另一個T1孔便可以裝一個特殊顏色的信標,以避免“車屍”遺失。

簡單來說,這車上不能放任何東西,這車也不能連接其他載具(用來增加“火車車廂”),幾乎不可能成為氧氣栓的源頭,犧牲了容量以後,這車得到了什麽呢?機動性。它能在幾乎垂直的平面上移動,也能輕易地擺脫車輪凹陷,還能攀爬山峰。就算是摔落到最難移動的環形山地形,它也能很快通過山壁脫困。在小車車上,玩家除了擁有比徒步更高的機動能力外,一並解決了跌落傷害、植物傷害、窒息死亡等等風險。就算真的一不小心掉進峽谷,你也(相對)容易為它開出一條路出來,或是用打包器把它變成T2盒子抱著它回到地面(就像我們剛開始遊戲沒有打包器時是怎麽一步一步把研究素材帶回家的一樣)。真的不行的話,因為這車顯而易見地廉價,通過環球救援的方式就地拋棄也是沒有問題的。

運用小車車的話,玩家一路上的儲存幾乎只能依賴自己的14格背包。建議離開基地時,除了照明、罐、鑽頭等絕對必要的工具外,都騰空放置石英和石墨(你的小車車發電機足夠提供你背包印表機所需的電量了)。在中途,逐漸用稀有探索物資、研究素材替代石英和石墨,廉價的樹脂、化合物、有機物全部撿即丟,最終在石英用盡時滿載而歸。

關於在小車車附近安設氧氣栓的辦法(非建議):

由於氧氣栓只能和製氧機聯繫,因此你在出門時就要在背包攜帶已打包的製氧機。當你到了需要設定氧氣栓的地方,把車座取下,製氧機解包為T2大小,放置在車上的T2格,這時小車車就可以成為氧電站了。再度離開時,直接拋棄製氧機或再度用打包機打包製氧機。

這個辦法僅存於理論上,實際上因為操作麻煩,再打包還要1部門石墨,不現實。而且由於小車車顯而易見的低載量,也沒必要——你不會遇到什麽非離開車遠到需要氧氣栓的東西。

第二種拓荒方式:大型車(Large Rover)

這種方式會犧牲你的越野性能

在多人遊戲時,這種方法較為合理——不如說也只適用多人遊戲,因為一輛翻進大坑的“大車車”(哪怕是中型車而不是大型車),一個玩家獨力搞出來是十分困難的。

一輛大型車本身可以視作擁有六個輪子的特殊平台,它內裝16U蓄電,由一個T4格(車頂)和兩個T3格(車前後)、兩個電纜接頭(車前後)組成,但如果電纜接頭正在使用,則接頭處的T3格暫不可用。這東西功率1U/s,16秒就能把電池榨得乾乾淨淨,因此必然需要在車上安裝發電機和電池。

這車由於顯而易見的高容量,幹什麽都方便,不管是撿破爛,採礦,找研究素材,當作活體電廠開傳送門、解科研謎題,當作活動氧電站找礦井……你能想到在越野時想做的事情,大型車和你的隊友都能陪你一起做。問題是這東西的越野性能實在太捉急了,鑽進樹叢、石堆、石筍,遇到斷裂地形、礦脈,小山堆……這一切都能成為災難。再重申一遍,這車(哪怕是中型車)不適合一個人開。

絕大部分情況下,我們會把車頂的T4格視作兩個T3格,而其中一個T3格為了省事直接安裝一個大型車座(T3,2化合物+1塑料製)。也就是說,剩下可利用是3個T3格。

通常我們會考慮加裝這些T3物品:

1)大型儲存(3陶瓷),擁有把T3格轉化為4個T2格的能力,比原本T3格直接當2個T2格用多了一倍。需要注意安裝在大型儲存上的製氧機不工作。

2)研究倉:一路找研究素材一路直接研發,這個可以有。注意研究倉常開時功率2U/s,你需要額外的電池和發電機維持它的工作。

3)土壤分離器:作為萬能的石墨(打包器)/石英(信標)生產者,攜帶一個土地分離器可以幫助你更好續航。當然它不用保持24小時展開狀態,你隨時可以再用石墨打包它變為T2物資。

也有一些你會在畢業階段會安裝的T3設備,在此不涉及,僅僅點名,例如大型糧倉B、挖礦機、破碎機等等。

通常我們會考慮加裝這些T2物品:

1)中型儲存(2樹脂)/中型糧倉(2鈦),擁有把T2格轉化為更多T1格的能力,前者是8個,後者是24個。這兩者不是簡單的上位替換關係,因為中型糧倉的形狀特徵,使得它安裝在某些特定位置會陷入地下或遮擋視野,並不是適合安裝在一切地方的。同時,只有展開的中型儲存才能確保上方的小型太陽能發電機充分接觸日照。由於中型儲存製造低廉並且只需要小型印表機就能列印,你可以隨時在路上列印,也可以隨時拋棄用來加裝撿到的中型發電機。

2)高台儲存(1銅),通過安裝鎢燈並調節這東西的位置,你可以照亮你車的正前方。

3)中型太陽能發電機(1銅1玻璃),在日光為中以上、太陽已出來、不被地形或其他道具遮擋時可以製造2U/s。

4)中號電池(1鋰1鋅),256U儲量,輸入/輸出功率3U/s。除非你要去開傳送門,1車只需要1個。

5)製氧機(1鋁1陶瓷):儘管在大型儲存上無法工作,但當短暫泊車時可以取下車座或大型儲存,直連車上把車變為氧電基地。

6)車用鑽頭I(1鎢碳1陶瓷):同製氧機一樣必須直連,可以輕易開掘地形回到地表,不過耗電0.25U/s,需要考慮和大型儲存相比孰優孰劣。

優點是可以不下車就可以開採資源,並且(相對)更容易從坑中脫逃,但也有反過來更容易陷入坑中或者進退不得的石筍樹林等地形的風險。在依靠風力更多的星球問題不大,但如果車載的是太陽能,很可能在挖出地面之前就電力消耗完畢,所以應以相當謹慎的態度使用它。

7)絞車(1鎢1橡膠):可以拖動一個沒有地面粘性的物品(平台和玩家有地面粘性),以備不時之需,例如攜帶一個額外的研究物資回家,或見跑屍部分。

也有一些你會在畢業階段會安裝的T2設備,在此不涉及,僅僅點名,例如同位素發電機等。

通常我們會考慮加裝這些T1物品:

1)小型風力渦輪機(1玻璃),只要有風哪怕是地下都能提供0.5U/s,也能直接丟在地上形成擁有電纜線的小型平台。對比中型風力渦輪機(1玻璃1陶瓷=1U/s)那個廢物,不知道節約了多少空間。

什麽你問我封面圖上為啥有個中型風力渦輪機?那是路上撿的。

2)小型太陽能發電機(1銅),在日光為中以上、太陽已出來、不被地形或其他道具遮擋時可以製造0.5U/s。注意安裝在中型儲存時如果不展開很容易被儲存本身遮擋。我個人為了節約銅寧可做中型太陽能,雖然在空間利用率上來說小型太陽能明顯更好。

3)小號電池(1鋰),32U儲量,輸出/輸入功率1U/s,作為擁有中號電池前的過渡物品。聰明的你一定發現了一個裝了8個小號電池的中型儲存(T2)和一個中號電池擁有完全相同的空間-蓄電轉化能力(都是2格轉化為了256U蓄電),8個小號電池只有接近畫蛇添足的8U/s超大輸出功率,在車上沒有用武之地,而相對的卻多消耗整整7鋰。所以沒必要特地去製作小號電池,前期大部分小號電池來源還是撿破爛。當然小號電池還是要研發的,這能讓你開採鋰礦時多帶1個。

4)1個信標,用來撿車屍。

5)少量的化合物、樹脂、石英,大量的石墨,若你路上需要氧氣栓、印表機、小型有機物發電機、打包器、信標,立刻可以拿到。

這段的最後我要說十個字:行車不規範,挖車兩行淚。

第三種拓荒方式:徒步+環地軌道

這種方式會犧牲你的冒險自由度

基本上我們不會特地採取這種方式來冒險,它只有一個用途——探勘高山礦脈。

遊戲中地下礦脈是均勻的,你可以隨便在基地附近找個坑連著氧氣栓挖下去,走一段距離總能找到你要的東西,但是山以及山上的礦脈並非到處都是。如果你要到遠處的山上,尋找星球的一些資源比如石墨、銨(好過辛苦挖土)以及次要金屬,就可以採用這種方式。

該拓荒方式分為兩步,第一步是徒步。你需要下述設備:

1)光源+罐+可能在開採山上岩層時用得到的鑽頭+為鑽頭/印表機提供電力的小型風力/太陽能發電機,這是不必說的,合計4格。

2)個人用固體燃料噴射背包,也即二段跳(鋁合金=鋁+銅),沒有也沒關係,有就最好,畢竟徒步的主要工具是雙腳,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加裝在肩孔,合計1格。

3)氧氣瓶(1玻璃),2個比較勉強,至少帶3個。

4)1~2部門樹脂,事先把背包印表機調整到“氧氣過濾”頁,用印表機攜帶1個樹脂。

5)剩下的空格全放石英當作徒步信標。務必直接在背包啟動一個用來尋屍。

接下來我會敘述一下氧氣瓶和氧氣過濾之間的關係:

1)你的背包氧氣瓶儲量是72.5秒,如果全程奔跑則減少至50秒。玩家的氧氣瓶完全空後再5秒進入窒息,窒息時無法奔跑,然後還有10秒就會死亡。

2)每個玻璃氧氣瓶擁有和背包氧氣瓶一樣的儲量(50~72.5秒),並且比背包氧氣瓶優先消耗。

3)一旦氧氣過濾被加入背包,並且玩家附近沒有供氧設備(載具、避難所、製氧機、氧氣栓),它將開始工作。在80秒內,它會為玩家提供呼吸用的氧氣(玩家不會消耗任何氧氣瓶),並緩慢填充至多8個氧氣瓶。換句話說,啟動的氧氣過濾實際上最多提供11分鐘的氧氣而並非工作時間的1分20秒。

4)但問題在於,氧氣過濾只要加入背包就啟動。因此玩家應該以樹脂的形式“儲存”氧氣過濾,在氧氣瓶消耗接近完畢時再列印。

通過上述的瓶裝氧氣消耗與再裝填的循環,你可以擺脫氧氣栓作相當長距離的移動。路上只要適當補充樹脂,基本想走多遠走多遠。該步驟的機動性可以說比小車車還高,缺點是移動較慢、畏懼高空傷害、畏懼植物初見殺、背包幾乎不能攜帶任何東西回家。

當你找到了需要攜帶的物資,放下一個特殊顏色的信標。

拓荒進入了第二步,環地軌道:

1)如果你是單人玩家,想辦法弄死自己。最簡單的辦法是把所有的物品全放在信標附近,這樣你很快就會窒息並返回基地。如果是多人玩家,只要放信標就行了。

2)從基地處,一名玩家發射一個小型或中型飛船,它的固體燃料推進器(默認啟動4次)應該還至少能啟動2次。小型飛船有一個額外T2格,而中型飛船有額外3個T2格,可以通過中型儲存(T2,2樹脂製,可攜帶8個T1物品)或中型糧倉(T2,2鈦製,可攜帶24個T1物品)來儲存更多的東西。

如果基地沒有避難所,務必記得在基地放置一個指示返回的特殊顏色信標,否則會有去無回。

飛船應該預先攜帶一個打包後的製氧機,以及若干化合物用於製作氧氣栓。救援玩家時應該攜帶打包後的車座。如果玩家較多,由於鑽頭消耗電力,應攜帶額外的小型風力發電機或小型太陽能發電機,以及一個小號電池。不需要多。

3)降落在徒步目的地之處,開採礦脈,在開採後拋棄所有廉價不值錢的道具,填滿背包和船艙,飛船起飛然後回家。

這一拓荒方式總體來說尤其適合那些以地形不平整聞名但高山偏偏有想要的礦脈的星球,能夠解決小車車無法攜帶大量物品和大車越野性差的問題,所需的也只是飛船騰空必須的1鋁1銨(前者在地下總有,後者可以土壤分離)而已。

需要注意的是,多人玩家時一名玩家如果使用最小型的飛船救援另一個玩家,則剩下的1個T2格必然需要放置車座來帶他回家,這就無法進行採礦作業了。

回收:跑屍(屍體)與環球救援(玩家)

玩家的死亡會發生在玩家意想不到的情況中,諸如突然的跌落亦或者被視覺死角的植物襲擊,還有興奮過度遠離載具太遠導致窒息。

玩家的迷路雖然罕見,但也不是絕對沒有的情況。筆者就發生過從坑裡挖出來結果四處都是高山導致無法看到信標的情況。

這些情況出乎意料無法避免,不過卻可以事前對策。

徒步尋找屍體:

應當假設你的載具或你的屍體上有一個已經啟動的信標,並且你知道從基地去尋找你屍體的路線。

準備3個氧氣瓶、1個罐、1個樹脂,如果覺得有必要則攜帶1個光源。

參考上一個徒步章節的方式,通過雙腳移動到你的屍體和載具之處。

僅限於大型車的情況下,用小車車和你屍體/隊友附近的大型車會合:

應當假設你的載具或你的屍體上有一個已經啟動的信標,並且你知道從基地去尋找你屍體的路線。

準備1個罐(為小車車開路),啟動一輛小車車從基地出發。

抵達後,用大型車的絞車將小車車拖在大型車後面。

環地軌道尋找你的屍體/環球救援你的隊友:

如果不知道路線或嫌距離太遠麻煩,亦或者在多人遊戲時要拯救存活玩家則使用這個方式。目的地應該有一個已啟動的特殊顏色的信標。

同一星球上,飛船應當在一個有特殊顏色的信標或避難所的地點出發,攜帶至少能啟動2次的固體燃料噴射器,如果是救援則應當再攜帶1個車座。起飛後通過環地軌道找到該信標並降落,回收應當回收的一切。

相關攻略:鋪路機使用方法分享

廣告

廣告

遊戲資訊

異星探險家 (ASTRONEER)

類別: 冒險
平台: PC
開發: System Era Softworks
發行: System Era Softworks
上市: 2016-10-27
《異星探險家(ASTRONEER)》是由SYSTEM ERAz製作並發行的一款以異星探索為題材的動作冒險遊戲,該作品將故事背景設定在遙遠的未來世界,航空航天工業和行星探索技術已經極度成熟,星際旅行變得十分普遍。 而對於未知宇宙的探索,讓人們如同淘金般趨之若鶩,那些勇敢向宇宙深處進發的宇航員們便被人們稱為“ASTRONEER”,而玩家在該作品正是一名“ASTRONEER”,你在探索一個星球的過程中發生了意外,不得不迫降在該星球上,現在你必須對該星球進行探索,通過資源的收集,創造,合成,來讓自己生存下來。

更多 異星探險家 攻略|新聞

廣告
《異星探險家》裡面需要拓荒,只要拓荒才能讓玩家在外太空更好的生活下去,拓荒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拓荒需要很多準備,已經成熟的方法方案,可是有的玩家不知道拓荒階段該怎麽拓荒,下面就給大家帶來拓荒階段拓荒三種方法分享。 https://gamemad.com/guide/174176 https://img1.gamemad.com/2022/01/13/YREbTPCF.jpg 拓荒階段拓荒三種方法分享拓荒階段的開始 在遊戲最初,玩家可以通過與基地相連的氧氣栓抵達基地附近的地表或地下淺層,以挖掘該星球擁有的礦物資源。抵達新星球後,這也是開採當地主要金屬的最為常見做法。然而若玩家將視野望向遠離基地之處,氧氣栓就展現出了它的局限性——玩家確實可以僅僅依賴氧氣栓作遠離基地的移動,但是這是一種單向移動,封印了在路徑之上作全方位廣域移動的可能性,也讓玩家難以摧毀大面積的地表。同時,攜帶大量化合物/氧氣栓使得玩家無法將冒險時遇到的有趣事物大量帶回基地,更不用談尺寸不小於T2的物品以及需要提供電力的探索要素了。 下述問題既是玩家希望通過拓荒解決的,又是在拓荒階段必然要面對的。擁有這些問題的玩家,我們稱之為處於拓荒階段的玩家: 1)金屬與氣體:雖然土地分離機已經能提供玩家所有的非金屬自然資源,但金屬資源和氣體資源的問題依然困擾著玩家; 2)電力:玩家缺乏穩定持久的攜帶電力(特指同位素電機,T2,無條件4U/s)。 拓荒必備品:信標 在拓荒階段玩家可能遇到很多的問題,從陷入地下到食人植物,但最嚴重的那個稱之為迷路。無論在哪個星球,沒有比迷路更可怕的事情,它會導致毫無意義甚至還有隨身物品損失的拓荒。如果不能理解這點的,親自迷路一次就會懂了。 要避免迷路,遊戲中的主要手段即是信標(T1,石英製)。一枚放置在地上或被安裝的信標會在天空中顯示出清晰的HUD,提示你所設定的顏色,就算在環球軌道也能清晰看到。儘管會被雲層和山脈所遮掩,或是因為距離過遠褪色/消失在地平線下,但是你依然可以輕易地通過設定複數信標來找到歸途。 信標可以幫助你: 1)通過標示路點的形式幫助你找到歸途。記得在前一個信標快看不見之時設定下一個信標——只要你在信標A處看得到信標B,信標B處也必然看得到信標A。 2)設定通過特殊的顏色標示待處理的探索元素,例如無法拾取的大件物品、礦脈、傳送門、科研謎題等,以便將來訪問。 3)通過攜帶與啟動來標示你的車輛甚至你自己,幫助你的隊友尋找你——在你希望他們抵達你所在地點時或者你迷路等待環球軌道救援時,也可以幫助你自己找到你自己的屍體——在拓荒階段各種初見殺層出不窮。 4)特別地,在剛抵達一個全新的星球時,通過一個特殊顏色的信標,你可以在第二次訪問時降落在相同的位置,而不是試圖在環球軌道通過肉眼試圖尋找你上次建設的基地。 需要指出的兩點是: 1)任何避難所和航天載具都會自帶一個三角信標,這將成為歸途終點的標誌。 2)由於信標HUD會延伸到天空中並且會被地形遮擋的特性,它們在地下是毫無作用的。 拓荒必備品:光源 並不是說缺乏光源,拓荒之旅就無法進行,但這會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就算是在那些自轉較快、日照強烈的星球也是如此——因為你依然可能踩中大坑落入地下。而在日出之前,如果沒有光源,駕駛載具會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你的車輪隨時可能陷入礦脈、樹林、研究對象——或者,大坑甚至峽谷。 所有的燈具並不消耗電力,但它必須安裝在一個能夠提供電力的面板上且有電流通過才會發光,例如背包、平台、高台、儲存或載具。製作燈具的材料是銅和鎢,雙方對於剛進入拓荒階段的玩家而言處於一個恰到好處的稀有度,銅可能在母星的墜落人造衛星裡或山頂找到,而鎢則在母星衛星的地下遍地都是。對於剛入手的這些材料,務必不要浪費在太陽能或鑽頭上,而是優先製作光源。 你可以通過銅燈來照亮以該燈為中心的球形區域,它非常適合放在背包特別是肩孔上,用來照亮徒步旅行者的周圍,在地下尤其有用。而鎢燈或者說探照燈能夠筆直地打亮出一個圓錐光柱,除了運用在基地附近的高台上作照明,它也能在高儲存起到“車前燈”的作用。在缺乏銅燈時,它同樣能在肩孔上起到至少照明玩家前方的作用。 和大部分T1設備一樣,它們被設定時不依賴平台,一旦落地/落牆會自動生成一個T1雙電纜平台,接上電源就可以用。 拓荒必備品:打包器 打包器是一個T1道具。它可以使遊戲中幾乎一切不小於T2的物體變成一個比原本小一個Tier級別的盒子,這使得在探索中收納一些T2物體回家成為很容易的事情,特別是研究素材。 製作打包器只需要石墨,各地都有石墨礦脈,使用土壤離心機也很容易就能把1部門土壤轉化為1部門的石墨。如果你的目標之一是研究素材,務必在出門時攜帶足夠的石墨或打包器。 遊戲中存在一個BUG,大部分T2或以下道具可以通過長按Shift並點擊來收納背包或雙手懷抱,但是打包器不行——打包器會懸空。務必注意這點,否則當你出發探索並需要使用打包器時,你發現……你背包多了幾個不能用的空格,而打包器不見了! 第一種拓荒方式:小車車(Buggy) 這種方式會犧牲你回程時的攜帶道具數量 這是我個人最喜歡的做法,它也特別適合單人玩家。 小車車是一輛擁有2個車尾T1孔、1個T2槽、上限4U電量的T3偵察用載具,無電纜,製作材料是化合物和鋁。為了駕駛小車車,T2槽是無論如何要安裝車座的(T2,2個化合物製);儘管電量是4U,但是該車的耗電量極低,因此其中一個T1孔根據星球實際情況安裝了1個T1的太陽能面板或小型風力渦輪就行,只要你在車體附近活動時不用太多的鑽頭和加速儀大興土木,基本上能滿足一切的“一人一車”的電力需求。另一個T1孔便可以裝一個特殊顏色的信標,以避免“車屍”遺失。 簡單來說,這車上不能放任何東西,這車也不能連接其他載具(用來增加“火車車廂”),幾乎不可能成為氧氣栓的源頭,犧牲了容量以後,這車得到了什麽呢?機動性。它能在幾乎垂直的平面上移動,也能輕易地擺脫車輪凹陷,還能攀爬山峰。就算是摔落到最難移動的環形山地形,它也能很快通過山壁脫困。在小車車上,玩家除了擁有比徒步更高的機動能力外,一並解決了跌落傷害、植物傷害、窒息死亡等等風險。就算真的一不小心掉進峽谷,你也(相對)容易為它開出一條路出來,或是用打包器把它變成T2盒子抱著它回到地面(就像我們剛開始遊戲沒有打包器時是怎麽一步一步把研究素材帶回家的一樣)。真的不行的話,因為這車顯而易見地廉價,通過環球救援的方式就地拋棄也是沒有問題的。 運用小車車的話,玩家一路上的儲存幾乎只能依賴自己的14格背包。建議離開基地時,除了照明、罐、鑽頭等絕對必要的工具外,都騰空放置石英和石墨(你的小車車發電機足夠提供你背包印表機所需的電量了)。在中途,逐漸用稀有探索物資、研究素材替代石英和石墨,廉價的樹脂、化合物、有機物全部撿即丟,最終在石英用盡時滿載而歸。 關於在小車車附近安設氧氣栓的辦法(非建議): 由於氧氣栓只能和製氧機聯繫,因此你在出門時就要在背包攜帶已打包的製氧機。當你到了需要設定氧氣栓的地方,把車座取下,製氧機解包為T2大小,放置在車上的T2格,這時小車車就可以成為氧電站了。再度離開時,直接拋棄製氧機或再度用打包機打包製氧機。 這個辦法僅存於理論上,實際上因為操作麻煩,再打包還要1部門石墨,不現實。而且由於小車車顯而易見的低載量,也沒必要——你不會遇到什麽非離開車遠到需要氧氣栓的東西。 第二種拓荒方式:大型車(Large Rover) 這種方式會犧牲你的越野性能 在多人遊戲時,這種方法較為合理——不如說也只適用多人遊戲,因為一輛翻進大坑的“大車車”(哪怕是中型車而不是大型車),一個玩家獨力搞出來是十分困難的。 一輛大型車本身可以視作擁有六個輪子的特殊平台,它內裝16U蓄電,由一個T4格(車頂)和兩個T3格(車前後)、兩個電纜接頭(車前後)組成,但如果電纜接頭正在使用,則接頭處的T3格暫不可用。這東西功率1U/s,16秒就能把電池榨得乾乾淨淨,因此必然需要在車上安裝發電機和電池。 這車由於顯而易見的高容量,幹什麽都方便,不管是撿破爛,採礦,找研究素材,當作活體電廠開傳送門、解科研謎題,當作活動氧電站找礦井……你能想到在越野時想做的事情,大型車和你的隊友都能陪你一起做。問題是這東西的越野性能實在太捉急了,鑽進樹叢、石堆、石筍,遇到斷裂地形、礦脈,小山堆……這一切都能成為災難。再重申一遍,這車(哪怕是中型車)不適合一個人開。 絕大部分情況下,我們會把車頂的T4格視作兩個T3格,而其中一個T3格為了省事直接安裝一個大型車座(T3,2化合物+1塑料製)。也就是說,剩下可利用是3個T3格。 通常我們會考慮加裝這些T3物品: 1)大型儲存(3陶瓷),擁有把T3格轉化為4個T2格的能力,比原本T3格直接當2個T2格用多了一倍。需要注意安裝在大型儲存上的製氧機不工作。 2)研究倉:一路找研究素材一路直接研發,這個可以有。注意研究倉常開時功率2U/s,你需要額外的電池和發電機維持它的工作。 3)土壤分離器:作為萬能的石墨(打包器)/石英(信標)生產者,攜帶一個土地分離器可以幫助你更好續航。當然它不用保持24小時展開狀態,你隨時可以再用石墨打包它變為T2物資。 也有一些你會在畢業階段會安裝的T3設備,在此不涉及,僅僅點名,例如大型糧倉B、挖礦機、破碎機等等。 通常我們會考慮加裝這些T2物品: 1)中型儲存(2樹脂)/中型糧倉(2鈦),擁有把T2格轉化為更多T1格的能力,前者是8個,後者是24個。這兩者不是簡單的上位替換關係,因為中型糧倉的形狀特徵,使得它安裝在某些特定位置會陷入地下或遮擋視野,並不是適合安裝在一切地方的。同時,只有展開的中型儲存才能確保上方的小型太陽能發電機充分接觸日照。由於中型儲存製造低廉並且只需要小型印表機就能列印,你可以隨時在路上列印,也可以隨時拋棄用來加裝撿到的中型發電機。 2)高台儲存(1銅),通過安裝鎢燈並調節這東西的位置,你可以照亮你車的正前方。 3)中型太陽能發電機(1銅1玻璃),在日光為中以上、太陽已出來、不被地形或其他道具遮擋時可以製造2U/s。 4)中號電池(1鋰1鋅),256U儲量,輸入/輸出功率3U/s。除非你要去開傳送門,1車只需要1個。 5)製氧機(1鋁1陶瓷):儘管在大型儲存上無法工作,但當短暫泊車時可以取下車座或大型儲存,直連車上把車變為氧電基地。 6)車用鑽頭I(1鎢碳1陶瓷):同製氧機一樣必須直連,可以輕易開掘地形回到地表,不過耗電0.25U/s,需要考慮和大型儲存相比孰優孰劣。 優點是可以不下車就可以開採資源,並且(相對)更容易從坑中脫逃,但也有反過來更容易陷入坑中或者進退不得的石筍樹林等地形的風險。在依靠風力更多的星球問題不大,但如果車載的是太陽能,很可能在挖出地面之前就電力消耗完畢,所以應以相當謹慎的態度使用它。 7)絞車(1鎢1橡膠):可以拖動一個沒有地面粘性的物品(平台和玩家有地面粘性),以備不時之需,例如攜帶一個額外的研究物資回家,或見跑屍部分。 也有一些你會在畢業階段會安裝的T2設備,在此不涉及,僅僅點名,例如同位素發電機等。 通常我們會考慮加裝這些T1物品: 1)小型風力渦輪機(1玻璃),只要有風哪怕是地下都能提供0.5U/s,也能直接丟在地上形成擁有電纜線的小型平台。對比中型風力渦輪機(1玻璃1陶瓷=1U/s)那個廢物,不知道節約了多少空間。 什麽你問我封面圖上為啥有個中型風力渦輪機?那是路上撿的。 2)小型太陽能發電機(1銅),在日光為中以上、太陽已出來、不被地形或其他道具遮擋時可以製造0.5U/s。注意安裝在中型儲存時如果不展開很容易被儲存本身遮擋。我個人為了節約銅寧可做中型太陽能,雖然在空間利用率上來說小型太陽能明顯更好。 3)小號電池(1鋰),32U儲量,輸出/輸入功率1U/s,作為擁有中號電池前的過渡物品。聰明的你一定發現了一個裝了8個小號電池的中型儲存(T2)和一個中號電池擁有完全相同的空間-蓄電轉化能力(都是2格轉化為了256U蓄電),8個小號電池只有接近畫蛇添足的8U/s超大輸出功率,在車上沒有用武之地,而相對的卻多消耗整整7鋰。所以沒必要特地去製作小號電池,前期大部分小號電池來源還是撿破爛。當然小號電池還是要研發的,這能讓你開採鋰礦時多帶1個。 4)1個信標,用來撿車屍。 5)少量的化合物、樹脂、石英,大量的石墨,若你路上需要氧氣栓、印表機、小型有機物發電機、打包器、信標,立刻可以拿到。 這段的最後我要說十個字:行車不規範,挖車兩行淚。 第三種拓荒方式:徒步+環地軌道 這種方式會犧牲你的冒險自由度 基本上我們不會特地採取這種方式來冒險,它只有一個用途——探勘高山礦脈。 遊戲中地下礦脈是均勻的,你可以隨便在基地附近找個坑連著氧氣栓挖下去,走一段距離總能找到你要的東西,但是山以及山上的礦脈並非到處都是。如果你要到遠處的山上,尋找星球的一些資源比如石墨、銨(好過辛苦挖土)以及次要金屬,就可以採用這種方式。 該拓荒方式分為兩步,第一步是徒步。你需要下述設備: 1)光源+罐+可能在開採山上岩層時用得到的鑽頭+為鑽頭/印表機提供電力的小型風力/太陽能發電機,這是不必說的,合計4格。 2)個人用固體燃料噴射背包,也即二段跳(鋁合金=鋁+銅),沒有也沒關係,有就最好,畢竟徒步的主要工具是雙腳,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加裝在肩孔,合計1格。 3)氧氣瓶(1玻璃),2個比較勉強,至少帶3個。 4)1~2部門樹脂,事先把背包印表機調整到“氧氣過濾”頁,用印表機攜帶1個樹脂。 5)剩下的空格全放石英當作徒步信標。務必直接在背包啟動一個用來尋屍。 接下來我會敘述一下氧氣瓶和氧氣過濾之間的關係: 1)你的背包氧氣瓶儲量是72.5秒,如果全程奔跑則減少至50秒。玩家的氧氣瓶完全空後再5秒進入窒息,窒息時無法奔跑,然後還有10秒就會死亡。 2)每個玻璃氧氣瓶擁有和背包氧氣瓶一樣的儲量(50~72.5秒),並且比背包氧氣瓶優先消耗。 3)一旦氧氣過濾被加入背包,並且玩家附近沒有供氧設備(載具、避難所、製氧機、氧氣栓),它將開始工作。在80秒內,它會為玩家提供呼吸用的氧氣(玩家不會消耗任何氧氣瓶),並緩慢填充至多8個氧氣瓶。換句話說,啟動的氧氣過濾實際上最多提供11分鐘的氧氣而並非工作時間的1分20秒。 4)但問題在於,氧氣過濾只要加入背包就啟動。因此玩家應該以樹脂的形式“儲存”氧氣過濾,在氧氣瓶消耗接近完畢時再列印。 通過上述的瓶裝氧氣消耗與再裝填的循環,你可以擺脫氧氣栓作相當長距離的移動。路上只要適當補充樹脂,基本想走多遠走多遠。該步驟的機動性可以說比小車車還高,缺點是移動較慢、畏懼高空傷害、畏懼植物初見殺、背包幾乎不能攜帶任何東西回家。 當你找到了需要攜帶的物資,放下一個特殊顏色的信標。 拓荒進入了第二步,環地軌道: 1)如果你是單人玩家,想辦法弄死自己。最簡單的辦法是把所有的物品全放在信標附近,這樣你很快就會窒息並返回基地。如果是多人玩家,只要放信標就行了。 2)從基地處,一名玩家發射一個小型或中型飛船,它的固體燃料推進器(默認啟動4次)應該還至少能啟動2次。小型飛船有一個額外T2格,而中型飛船有額外3個T2格,可以通過中型儲存(T2,2樹脂製,可攜帶8個T1物品)或中型糧倉(T2,2鈦製,可攜帶24個T1物品)來儲存更多的東西。 如果基地沒有避難所,務必記得在基地放置一個指示返回的特殊顏色信標,否則會有去無回。 飛船應該預先攜帶一個打包後的製氧機,以及若干化合物用於製作氧氣栓。救援玩家時應該攜帶打包後的車座。如果玩家較多,由於鑽頭消耗電力,應攜帶額外的小型風力發電機或小型太陽能發電機,以及一個小號電池。不需要多。 3)降落在徒步目的地之處,開採礦脈,在開採後拋棄所有廉價不值錢的道具,填滿背包和船艙,飛船起飛然後回家。 這一拓荒方式總體來說尤其適合那些以地形不平整聞名但高山偏偏有想要的礦脈的星球,能夠解決小車車無法攜帶大量物品和大車越野性差的問題,所需的也只是飛船騰空必須的1鋁1銨(前者在地下總有,後者可以土壤分離)而已。 需要注意的是,多人玩家時一名玩家如果使用最小型的飛船救援另一個玩家,則剩下的1個T2格必然需要放置車座來帶他回家,這就無法進行採礦作業了。 回收:跑屍(屍體)與環球救援(玩家) 玩家的死亡會發生在玩家意想不到的情況中,諸如突然的跌落亦或者被視覺死角的植物襲擊,還有興奮過度遠離載具太遠導致窒息。 玩家的迷路雖然罕見,但也不是絕對沒有的情況。筆者就發生過從坑裡挖出來結果四處都是高山導致無法看到信標的情況。 這些情況出乎意料無法避免,不過卻可以事前對策。 徒步尋找屍體: 應當假設你的載具或你的屍體上有一個已經啟動的信標,並且你知道從基地去尋找你屍體的路線。 準備3個氧氣瓶、1個罐、1個樹脂,如果覺得有必要則攜帶1個光源。 參考上一個徒步章節的方式,通過雙腳移動到你的屍體和載具之處。 僅限於大型車的情況下,用小車車和你屍體/隊友附近的大型車會合: 應當假設你的載具或你的屍體上有一個已經啟動的信標,並且你知道從基地去尋找你屍體的路線。 準備1個罐(為小車車開路),啟動一輛小車車從基地出發。 抵達後,用大型車的絞車將小車車拖在大型車後面。 環地軌道尋找你的屍體/環球救援你的隊友: 如果不知道路線或嫌距離太遠麻煩,亦或者在多人遊戲時要拯救存活玩家則使用這個方式。目的地應該有一個已啟動的特殊顏色的信標。 同一星球上,飛船應當在一個有特殊顏色的信標或避難所的地點出發,攜帶至少能啟動2次的固體燃料噴射器,如果是救援則應當再攜帶1個車座。起飛後通過環地軌道找到該信標並降落,回收應當回收的一切。 相關攻略:鋪路機使用方法分享
https://gamemad.com/guide/174176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