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論計算
氫氣的火電燃燒是2.16MW,氫氣的能量為9MJ,轉換率為80%,也就是說氫氣滿狀態下焚燒應該是9*0.8/2.16 = 3.33333秒/個,換算一下,也就是焚燒效率是18/min,那麼100台火電站就是1800的滿藍帶效率。
那麼如何達成垃圾焚燒的滿效率呢?
方案設計
一、找一個荒蕪星球,也就是沒有最好是沒有任何開發價值的星球(甚至是星系),選擇星球最好連光能效果都是最低的(光能越低越好,理由下文再說,我找的這顆星球光能只有30%)。
二、星際物流塔中選擇星際需求氫氣,同時要把軌道採集器的選項給去掉。也就是不允許這個塔從軌道採集器裡搬氫。並且將最大充電功率拉滿,拉到300mw。
三、在這個星球拉一根太陽能腰帶(或者是搞個20mw左右的風能),作為啟動電力,這個電力可以常駐,不會對我們燒垃圾有什麼影響。
四、星際塔星際需求空電池,並且設定供應滿電池。作為優先級,可以把單次起運的數目拉到比較低的位置(只要比其他充電星球低就行),這樣可以保證空電池優先供應這邊的垃圾焚燒站。(其實由於這邊的電池周轉率非常低,所以也不會對其他充電星造成影響)
效果驗證

10×10的火電矩陣,由於能量樞紐有「有電就充,無電就停」的特性,所以電網的負載永遠是100%。這樣就可以保證廢氫焚燒的效率永遠是100%。

而能量樞紐這邊,由於能量樞紐的電池充電同樣遵循上述的工作原理,因此電池充電速度隻跟廢氫的產能有關,但由於廢氫的產能極為有限,因此幾乎不會對我的電池周轉造成任何影響,基本上需求個幾百個空電池就綽綽有餘了。

星際塔這邊,可見空電池的壓力是非常小的。我大概已經燒了有10分鐘左右了,才燒出來1000多個滿電池,可見廢氫產能確實是不高的。(當然,由於我原先在其他充電星上還有一個垃圾焚燒站,所以能過運過來的廢氫本身也被截胡了一大半)
另外說一下為什麼我找的星球,光能效率是越低越好。其實道理也很明顯,那就是越低的光能,對我而言就意味著可以進一步壓榨電網負載,當火電全停的時候,空電池就可以幾乎處於停充狀態,而只會有極少量的充電電量產生,這就可以幫我們更好的降低電池周轉率。而太陽能腰帶和風能作為最為穩定的電力,又是火電爪子重啟必不可少的一環。所以,這些電量必須要有,但是又不能太多。
真是印證了那句老話:尺有所長,寸有所短。 誰能想得到,這麼個雞不生蛋,鳥不拉屎的星球,居然能成為垃圾焚燒聖地。真的是太有意思了。

還有一點必須注意。如果使用這一招的話,那麼其他需要大量耗氫產業的星際塔裡,就不能設定成「本地需求,星際供應」,也就是說除了廢氫是「星際供應」外,其他需要氫氣的塔裡都不能設定成「星際供應”。
來源:戴森球計劃吧
 作者:zhl4529《戴森球計劃》火電處理廢氫方案
 金幣大師 (Coin Master)
 金幣大師 (Coin Master) 大富翁 GO (Monopoly GO)
 大富翁 GO (Monopoly GO) 蛋仔派對
 蛋仔派對 超能世界
 超能世界 豬遊記
 豬遊記 LINE金幣派對
 LINE金幣派對 夢幻海島
 夢幻海島 豬來了
 豬來了 薑餅人王國
 薑餅人王國 天天玩樂園
 天天玩樂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