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Local 58頻道:這個仰望天空的“女人”被多次目擊 - 遊戲狂
廣告

美國Local 58頻道:這個仰望天空的“女人”被多次目擊

請拿手機掃描此QRCODE

傳到手機看

2024-12-02
廣告

根據美國Local 58頻道報導——

西弗吉尼亞州梅森縣的一名業餘攝影師稱:他再次目擊到了,被當地人稱為“側臉女人”的神秘現象,並拍到其全貌。

據悉,該神秘人物的相關目擊記錄,最早可以追溯到1961年6月13日。目擊地點位於梅森縣楓樹大學內,與當時發生不久的校內謀殺案案發地相去不遠,受害者是該校學生漢娜·伯奇。

當地警方表示:根據其行為表現,他們合理認為——“側臉女人”有重大作案嫌疑。

廣告

美國Local 58頻道:這個仰望天空的“女人”被多次目擊

幾位目擊者的筆錄稱:ta的行蹤非常詭異,始終保持著側臉仰望天空的姿態。哪怕被我們的呼喊驚動,ta逃離時,也仍舊只能看見一個側影。ta逃進了附近的樹林。樹林很黑,我們很害怕,狗也很害怕,所以沒有繼續追擊。

之後的61年、62年、63年、67年……二十多年來,“側臉女人”被當地人多次目擊,如果將這些位置串聯,幾乎覆蓋了整個梅森縣。

流言也眾說紛紜:有人說其真身是某位在當地臭名昭著的“異裝癖”人士,有人說這只是一種獨特的光學現象,有人說這是獨立戰爭時期的某位守寡、鬱鬱而終的幽靈在顯靈。

美國Local 58頻道:這個仰望天空的“女人”被多次目擊

而對於今年的這次目擊,當地民俗學家Tamon Takeuchi評論道:極有可能,是迄今最為重要的一次。

美國Local 58頻道:這個仰望天空的“女人”被多次目擊

(讀者:啊?不是你這怪物也太假了吧?)

咳咳,抱歉啊各位,開了個小玩笑(啊——別打臉呐)。

爛活時間就此結束,接下來咱們就進入正題。想必不少觀眾也看出來了,以上和“側臉女人”有關的“真實報導”,假得不能再假了。只是二創自(人工)都市傳說的“洋蔥新聞”。

Local 58,當然也不可能是真實存在的美國電視台,而是出自漫畫家克裡斯·斯特勞布之手的“模擬恐怖”類系列短片——自2017年開始在YouTube平台上傳後,一直在相關亞文化圈子裡,收獲著不俗的關注度。作為該類型的較早“吃螃蟹”者,它也啟發了不少如“曼德拉目錄”這樣的後來者。

開篇部分,正是源自Local 58本月更新的最新一集《Night Walk》(短語有“心懷邪念地,夜晚漫步”之意)。

美國Local 58頻道:這個仰望天空的“女人”被多次目擊

這裡可能需要向少有接觸的讀者,先簡單介紹一下“模擬恐怖”。

根據維基百科:“模擬恐怖”這個名字,來自它在美學上融入了與模擬電子相關的元素,比如模擬信號電視和VHS(家庭錄影系統),並尤其突出模擬電子根源於技術限制的“故障”特徵。

美國Local 58頻道:這個仰望天空的“女人”被多次目擊

“模擬恐怖”通常以低保真圖像、神秘訊息、少量或完全沒有傳統的驚嚇元素(尤其是臭名昭著的“跳臉”)為特色。視覺風格上,很有上世紀晚期的電視和模擬錄音內味兒。

配合這樣的風格,“模擬恐怖”作品也通常將時間設定在20世紀60年代到90年代之間,或使用具有時代氣質的元素。

得益於網際網路的發展,“模擬恐怖”這種較年輕的亞文化類型,也快速地譯介進中文網際網路,並迅速傳播,獲得了相當高的熱度。尤其是Local 58之後的出類拔萃者——“曼德拉記錄”,其塑造的名為“偽人”的恐怖生物,甚至成為各種微信小遊戲買量廣告的常客。

美國Local 58頻道:這個仰望天空的“女人”被多次目擊

當然,在“模擬恐怖”被中國的創作者吸收、本土化的過程中,這種類型的歐美作品中常見的“時代性”,也有一種適應中國發展特點地,轉換為“區域性”的趨勢(畢竟在我國,尤其在鄉鎮、農村,模擬電視真正被數字電視替代也只是近十年的事)。

於是,經“大祭屍”等“中式模擬恐怖”的創作者之手,小鎮做題家們的某些“童年回憶”便進入了“模擬恐怖”的範圍,比如:地方機構的宣傳教育片、尋人啟事、鄉鎮電視台廉價的特效轉場,以及保健品廣告……

美國Local 58頻道:這個仰望天空的“女人”被多次目擊

鄉鎮之外,我們也可以在“中式模擬恐怖”的身上看到,在更大、更具社會意義的範圍內,展現出的與歐美的區別性。區別尤其展現在這四個字上——創傷記憶。

美國Local 58頻道:這個仰望天空的“女人”被多次目擊

當然,有“人無我有”,自然也很難避免“人有我無”。一種常見於歐美“模擬恐怖”的要素,便很少為“中式”所用——信號劫持。

美國Local 58頻道:這個仰望天空的“女人”被多次目擊

在歐美國家的歷史上,曾多次發生電視信號劫持事件。雖然在當時波及了千家萬戶的正常生活,影響不可謂不惡劣,但許多相關案件至今仍未告破帶來的神秘色彩,以及多年來的遐想紛紜,讓信號劫持在歐美變成了一種特殊的文化靈感。

如說唱明星Eminem,就曾在MV中“捏他”過一次知名的“雙面麥斯電視信號侵擾事件”。

甚至有作者自製信號劫持影片,惡搞之餘也讓不少觀眾產生誤導。

美國Local 58頻道:這個仰望天空的“女人”被多次目擊

“模擬恐怖”的先輩——Local 58,也催生自這樣的文化土壤。在系列影片中,Local 58台便常常扮演可憐的被劫持角色,或是以美國政府的名義誘使居民自盡,或是借心理治療的名義干擾常識判斷,Local 58台的劫持者目的凶險,且無所不用其極。

而梳理其故事脈絡,我們可以發現,真凶究竟其何?月球。

美國Local 58頻道:這個仰望天空的“女人”被多次目擊

不過,不再是熟悉的大小或地月間距,不再是熟悉的皎潔。自太空,黯然向人類遊近的,是一輪疏鬆的多孔狀死灰色,如同腐爛的鯨,死不瞑目,被它的脂肪黏成一團。

Local 58的劫持者,不遺餘力地向觀眾灌輸這樣的意誌:仰望,欣喜地仰望月亮吧,接受它的揮號。

(咳咳)不過,熟悉“克蘇魯神話”的讀者,這時可能會驚呼:哎呀!這不格赫羅斯嘛?的確,就作者克裡斯·斯特勞布在Local 58中對“月亮”的邪神化塑造來說,很不難發現它與愛手藝筆下那個充斥“不可名狀之物”的瘋狂宇宙的聯繫。

而Local 58的文化來源也不止於此,它同時也根植於“Creepypasta”文化——一種歐美網際網路都市傳說創作潮流(克裡斯·斯特勞布也是知名的Creepypasta作品“蠟燭灣”的作者)。

美國Local 58頻道:這個仰望天空的“女人”被多次目擊

但更重要的土壤,也許是“故障”本身。

在張豔博士討論“故障藝術”的論文《毀滅,抑或創生?——理解故障藝術的物質性策略》中,我們可以看到一條從20世紀早期一路走來的故障藝術脈絡。她也如此引用、定義故障:“故障則暗示由意外輸入的或系統之外的東西製造的某種更神秘、不可知的存在。”

這種曾在20世紀60年代,被先鋒導演、攝影師積極使用的“故障把戲”,也被千禧年之後的Local 58、“曼德拉目錄”,被千禧年之後的年輕人使用,一樣用於暗示某種不可知的存在。

美國Local 58頻道:這個仰望天空的“女人”被多次目擊

只不過前者可能更成人、嚴肅,更想要在“技術失敗”的意義上,借故障達成某種批判;後者更兒童,更欣喜於這些“不可知”的存在本身,上癮,且想要更多。


來源:遊俠網


廣告
廣告
根據美國Local 58頻道報導—— https://gamemad.com/news/112802 西弗吉尼亞州梅森縣的一名業餘攝影師稱:他再次目擊到了,被當地人稱為“側臉女人”的神秘現象,並拍到其全貌。 據悉,該神秘人物的相關目擊記錄,最早可以追溯到1961年6月13日。目擊地點位於梅森縣楓樹大學內,與當時發生不久的校內謀殺案案發地相去不遠,受害者是該校學生漢娜·伯奇。 當地警方表示:根據其行為表現,他們合理認為——“側臉女人”有重大作案嫌疑。 https://img3.gamemad.com/2024/12/02/AfNw6BzA.jpg 幾位目擊者的筆錄稱:ta的行蹤非常詭異,始終保持著側臉仰望天空的姿態。哪怕被我們的呼喊驚動,ta逃離時,也仍舊只能看見一個側影。ta逃進了附近的樹林。樹林很黑,我們很害怕,狗也很害怕,所以沒有繼續追擊。 之後的61年、62年、63年、67年……二十多年來,“側臉女人”被當地人多次目擊,如果將這些位置串聯,幾乎覆蓋了整個梅森縣。 流言也眾說紛紜:有人說其真身是某位在當地臭名昭著的“異裝癖”人士,有人說這只是一種獨特的光學現象,有人說這是獨立戰爭時期的某位守寡、鬱鬱而終的幽靈在顯靈。 https://img3.gamemad.com/2024/12/02/Uqdmv8Fp.jpg 而對於今年的這次目擊,當地民俗學家Tamon Takeuchi評論道:極有可能,是迄今最為重要的一次。 https://img3.gamemad.com/2024/12/02/jmUz5TdY.gif (讀者:啊?不是你這怪物也太假了吧?) 咳咳,抱歉啊各位,開了個小玩笑(啊——別打臉呐)。 爛活時間就此結束,接下來咱們就進入正題。想必不少觀眾也看出來了,以上和“側臉女人”有關的“真實報導”,假得不能再假了。只是二創自(人工)都市傳說的“洋蔥新聞”。 Local 58,當然也不可能是真實存在的美國電視台,而是出自漫畫家克裡斯·斯特勞布之手的“模擬恐怖”類系列短片——自2017年開始在YouTube平台上傳後,一直在相關亞文化圈子裡,收獲著不俗的關注度。作為該類型的較早“吃螃蟹”者,它也啟發了不少如“曼德拉目錄”這樣的後來者。 開篇部分,正是源自Local 58本月更新的最新一集《Night Walk》(短語有“心懷邪念地,夜晚漫步”之意)。 https://img3.gamemad.com/2024/12/02/HjQ5azcT.gif 這裡可能需要向少有接觸的讀者,先簡單介紹一下“模擬恐怖”。 根據維基百科:“模擬恐怖”這個名字,來自它在美學上融入了與模擬電子相關的元素,比如模擬信號電視和VHS(家庭錄影系統),並尤其突出模擬電子根源於技術限制的“故障”特徵。 https://img3.gamemad.com/2024/12/02/PSeqxhfe.jpg “模擬恐怖”通常以低保真圖像、神秘訊息、少量或完全沒有傳統的驚嚇元素(尤其是臭名昭著的“跳臉”)為特色。視覺風格上,很有上世紀晚期的電視和模擬錄音內味兒。 配合這樣的風格,“模擬恐怖”作品也通常將時間設定在20世紀60年代到90年代之間,或使用具有時代氣質的元素。 得益於網際網路的發展,“模擬恐怖”這種較年輕的亞文化類型,也快速地譯介進中文網際網路,並迅速傳播,獲得了相當高的熱度。尤其是Local 58之後的出類拔萃者——“曼德拉記錄”,其塑造的名為“偽人”的恐怖生物,甚至成為各種微信小遊戲買量廣告的常客。 https://img3.gamemad.com/2024/12/02/pFbsBr9R.jpg 當然,在“模擬恐怖”被中國的創作者吸收、本土化的過程中,這種類型的歐美作品中常見的“時代性”,也有一種適應中國發展特點地,轉換為“區域性”的趨勢(畢竟在我國,尤其在鄉鎮、農村,模擬電視真正被數字電視替代也只是近十年的事)。 於是,經“大祭屍”等“中式模擬恐怖”的創作者之手,小鎮做題家們的某些“童年回憶”便進入了“模擬恐怖”的範圍,比如:地方機構的宣傳教育片、尋人啟事、鄉鎮電視台廉價的特效轉場,以及保健品廣告…… https://img3.gamemad.com/2024/12/02/bEtkPbd2.jpg 鄉鎮之外,我們也可以在“中式模擬恐怖”的身上看到,在更大、更具社會意義的範圍內,展現出的與歐美的區別性。區別尤其展現在這四個字上——創傷記憶。 https://img3.gamemad.com/2024/12/02/fTEnTDGS.jpg 當然,有“人無我有”,自然也很難避免“人有我無”。一種常見於歐美“模擬恐怖”的要素,便很少為“中式”所用——信號劫持。 https://img3.gamemad.com/2024/12/02/zB272yH3.jpg 在歐美國家的歷史上,曾多次發生電視信號劫持事件。雖然在當時波及了千家萬戶的正常生活,影響不可謂不惡劣,但許多相關案件至今仍未告破帶來的神秘色彩,以及多年來的遐想紛紜,讓信號劫持在歐美變成了一種特殊的文化靈感。 如說唱明星Eminem,就曾在MV中“捏他”過一次知名的“雙面麥斯電視信號侵擾事件”。 甚至有作者自製信號劫持影片,惡搞之餘也讓不少觀眾產生誤導。 https://img3.gamemad.com/2024/12/02/YzsAzRhC.gif “模擬恐怖”的先輩——Local 58,也催生自這樣的文化土壤。在系列影片中,Local 58台便常常扮演可憐的被劫持角色,或是以美國政府的名義誘使居民自盡,或是借心理治療的名義干擾常識判斷,Local 58台的劫持者目的凶險,且無所不用其極。 而梳理其故事脈絡,我們可以發現,真凶究竟其何?月球。 https://img3.gamemad.com/2024/12/02/bxjyXcmx.jpg 不過,不再是熟悉的大小或地月間距,不再是熟悉的皎潔。自太空,黯然向人類遊近的,是一輪疏鬆的多孔狀死灰色,如同腐爛的鯨,死不瞑目,被它的脂肪黏成一團。 Local 58的劫持者,不遺餘力地向觀眾灌輸這樣的意誌:仰望,欣喜地仰望月亮吧,接受它的揮號。 (咳咳)不過,熟悉“克蘇魯神話”的讀者,這時可能會驚呼:哎呀!這不格赫羅斯嘛?的確,就作者克裡斯·斯特勞布在Local 58中對“月亮”的邪神化塑造來說,很不難發現它與愛手藝筆下那個充斥“不可名狀之物”的瘋狂宇宙的聯繫。 而Local 58的文化來源也不止於此,它同時也根植於“Creepypasta”文化——一種歐美網際網路都市傳說創作潮流(克裡斯·斯特勞布也是知名的Creepypasta作品“蠟燭灣”的作者)。 https://img3.gamemad.com/2024/12/02/ghtUBvRq.jpg 但更重要的土壤,也許是“故障”本身。 在張豔博士討論“故障藝術”的論文《毀滅,抑或創生?——理解故障藝術的物質性策略》中,我們可以看到一條從20世紀早期一路走來的故障藝術脈絡。她也如此引用、定義故障:“故障則暗示由意外輸入的或系統之外的東西製造的某種更神秘、不可知的存在。” 這種曾在20世紀60年代,被先鋒導演、攝影師積極使用的“故障把戲”,也被千禧年之後的Local 58、“曼德拉目錄”,被千禧年之後的年輕人使用,一樣用於暗示某種不可知的存在。 https://img3.gamemad.com/2024/12/02/U93jQ2gQ.gif 只不過前者可能更成人、嚴肅,更想要在“技術失敗”的意義上,借故障達成某種批判;後者更兒童,更欣喜於這些“不可知”的存在本身,上癮,且想要更多。 來源:遊俠網
https://gamemad.com/news/112802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