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裂!移動遊戲新賽道開啟,聯發科以 AI 為驅動,全面升級遊戲體驗 - 遊戲狂
廣告

炸裂!移動遊戲新賽道開啟,聯發科以 AI 為驅動,全面升級遊戲體驗

請拿手機掃描此QRCODE

傳到手機看

2025-04-14
廣告

4月11日,MediaTek天璣開發者大會2025(MDDC 2025)如約在深圳啟幕。本屆大會以“AI隨芯,應用無界”為主題,圍繞生成式AI與SoC深度融合,展現了AI驅動下的移動遊戲與應用生態加速重塑趨勢。如今,AI正重構端側算力模型,為手機遊戲開發注入全新活力,推動“智能體”概念快速落地。聯發科不僅發布新一代旗艦5G AI晶片天璣9400+,還同步推出覆蓋模型部署、應用開發、遊戲調優的全鏈路開發套件,助力開發者以更高效路徑實現AI體驗落地,讓端側智能力真正從“構想”變“體驗”。

廣告

炸裂!移動遊戲新賽道開啟,聯發科以 AI 為驅動,全面升級遊戲體驗

過去一年,移動遊戲“卷精品”已經不是趨勢,而是新常態。從《黑神話:悟空》斬獲TGA大獎,到《絕區零》《鳴潮》等作品接連獲得提名,精品化背後是玩家體驗標準的全面拔高——高幀數、高畫質、低功耗成了新三大剛需。為此,聯發科也在MDDC上拋出了一整套“硬核回答”:以芯為基、工具為橋、遊戲技術為驅動、AI為靈魂,搭建起覆蓋開發、調優到玩法設計的技術生態,讓遊戲體驗從量變跨入質變時代。

  天璣9400+,T0級遊戲體驗的“超級引擎”

要打動挑剔的玩家,僅靠某一項性能的拉滿遠遠不夠。真正能帶來沉浸感的,是一整套平台級的系統協同能力。在生成式AI走入終端的當下,玩家對交互性、響應速度、畫質細節的期待正同步拉升,也催生出行業對“T0級遊戲體驗”的共識——高流暢、高畫質、低功耗、強交互,缺一不可。

聯發科圍繞這個共識,打造了天璣平台的全鏈路能力體系。而其中,天璣9400+等旗艦晶片無疑是整個體系的核心算力引擎:AI性能較前代提升25%、推理解碼能力增強20%,輕鬆托起通用AI運算和端側大模型的需求;這顆天璣旗艦晶片的圖形方面繼續扛起安卓GPU之王的大旗,在天璣星速引擎遊戲技術的加持下,帶給玩家“滿幀一條線、功耗一路降”的超爽體驗。

炸裂!移動遊戲新賽道開啟,聯發科以 AI 為驅動,全面升級遊戲體驗

  Dimensity Profiler,遊戲分析工具年度黑馬

遊戲體驗做到T0,面相開發的分析必須一步到位。但現實是,Android平台上一直缺少一款能覆蓋CPU、GPU、NPU、記憶體乃至系統底層的一站式、智能化分析工具。開發者們時常陷入“性能調度難調、性能問題難找、性能瓶頸難控、渲染異常難查”的四大“玄學”困境——調著調著,就像“盲人摸象”手忙腳亂,費時費力。為了解決遊戲“程式猿”圈子長期的痛點,聯發科帶來了系統全性能一站式分析工具 Dimensity Profiler,為遊戲分析提供更專業、更高效的最優解。

炸裂!移動遊戲新賽道開啟,聯發科以 AI 為驅動,全面升級遊戲體驗

這款工具覆蓋了最關鍵性能維度,提供了微秒級的 CPU/GPU 函數調度 Trace,幫助開發者精準鎖定卡頓的“元凶”。面對偶發性問題,它還支援智能標記掉幀、記憶體占用飆升等異常,並自動保存CPU/GPU堆棧與幀訊息,大大節省人工複現環節。

炸裂!移動遊戲新賽道開啟,聯發科以 AI 為驅動,全面升級遊戲體驗

不僅如此,Dimensity Profiler 還能應對溫控帶來的性能波動,支援溫度牆檢測、負載百分比可視化,調遊戲負載設計、穩性能收放,手拿把捏。而面對渲染異常排查,“AI鷹眼”功能可以智能鎖定異常幀,輕鬆識別、精準定位,畫面異常問題無處遁形。

更貼心的是,Dimensity Profiler還能無縫接入現有自動化測試流程,開發者可根據實際需求自由“拚積木”式組合功能模塊,壤自動化測試系統輕鬆快速接入 Dimensity Profiler這個“高效神器”,遊戲程式猿狂喜。

  星速引擎全面進化,選天璣更盡興

憑借多年在晶片調控與圖形渲染上的技術累積,聯發科也在不斷提升遊戲黑科技。今年,星速引擎迎來全維升級,圍繞“全星流暢、全星速度、全星沉浸”三大路徑,釋放天璣平台在遊戲場景下體驗上限。

炸裂!移動遊戲新賽道開啟,聯發科以 AI 為驅動,全面升級遊戲體驗

比如在“流暢”這條路線上,高幀數和低功耗的“魚與熊掌”難題終於有了解法。聯發科新一代天璣倍幀技術,借助 True Motion Map Search 硬體級算法,可在原生30幀基礎上實現60幀絲滑體驗;相比直接跑原生60幀,功耗最高可降48%。更妙的是,UI介面獨立渲染,結合運動向量調適,大幅減少鬼影、UI變形等畫面問題。目前,《逆水寒手遊》《無限暖暖》等遊戲已率先接入,玩家可以期待後續版本上線了。

炸裂!移動遊戲新賽道開啟,聯發科以 AI 為驅動,全面升級遊戲體驗

再比如在“速度”方面,星速引擎的自適應調控技術已經被多款重載遊戲實裝。它通過讓遊戲與晶片底層即時“對話”,動態調配算力資源,做到“滿幀一條線,功耗一路降”,這波操作,不止開發者點讚,玩家也真切感受到了更穩的長時間暢玩體驗。

這套技術還在不斷向更廣泛的生態拓展。目前,聯發科已與 谷歌展開深度合作,推動將自適應調控的核心能力引入 Android 動態性能框架,預計在6月即將發布的 Android 新版本中正式上線,邁出從平台特性到行業標準的重要一步。比如在《王者榮耀國際版》中,搭載該框架後實現了長時間120幀滿幀同時,功耗降低18%,真正讓玩家久玩不“熱”。

炸裂!移動遊戲新賽道開啟,聯發科以 AI 為驅動,全面升級遊戲體驗

而說到“沉浸”,聯發科很在行。自2022年首發移動端硬體光追方案以來,聯發科一路從支援60幀,到如今率先突破90幀光追,持續拓寬手機光影表現的邊界。在與《暗區突圍》的合作中,仿生細節再次突破,達到了PC級的骨骼模型效果,將動態光影延伸至人物和環境之間的每一個細節,為玩家帶來“如影隨形”的真實沉浸感。

炸裂!移動遊戲新賽道開啟,聯發科以 AI 為驅動,全面升級遊戲體驗

  遊戲 × AI:構建“更互動”的次世代玩法

當畫質、幀數、能效都拉滿之後,玩家還想要什麽?答案必然藏在AI身上。大模型進入遊戲世界的呼聲越來越高,但要真正把AI從“輔助能力”升級為“核心玩法”,仍是一道系統級難題——高資源占用、高推理功耗、高算力門檻,每一項都讓移動平台倍感壓力。

要想讓“AI遊戲”不只是概念,底層就必須先打牢。聯發科圍繞天璣平台,構建了一套面向AI融合的落地路徑:以旗艦晶片硬體為底座,通過星速引擎與 Dimensity Profiler 的組合,實現高效的算力調度與性能釋放;再疊加天璣AI開發套件2.0與 Neuron Studio 工具鏈,對大模型進行結構壓縮與推理優化,把推理、部署效率提上去,讓AI真正“住得進”手機。

炸裂!移動遊戲新賽道開啟,聯發科以 AI 為驅動,全面升級遊戲體驗

更重要的是,這些技術正在逐步變成真實可玩的體驗。在《王者榮耀》中,聯發科技攜手王者榮耀、騰訊遊戲語音團隊,首發端側AI即時語音轉文字功能,使端側語音轉換速度較雲端提升45%,做到“語歇字到,指令即發”;而在《永劫無間手遊》中,聯發科攜手網易伏羲實驗室,將大模型端側落地,玩家一句語音就能讓NPC即時響應、戰鬥配合、陪伴動作,一個真正“能交流、會協作”的AI搭子誕生了。

炸裂!移動遊戲新賽道開啟,聯發科以 AI 為驅動,全面升級遊戲體驗
炸裂!移動遊戲新賽道開啟,聯發科以 AI 為驅動,全面升級遊戲體驗

隨著AI在玩法設計中扮演的角色日益重要,聯發科正用軟硬協同的全鏈路開發體系,把“AI+遊戲”的想像一步步變成現實,為移動遊戲行業打開一個通往AI時代的新入口。

  技術之上,是生態的躍遷

當AI正式走進遊戲玩法、體驗,技術閉環之外,更大的進化也隨之開啟——那就是生態的躍遷。從晶片性能突破,開發、分析、調優工具革新,到AI深度融合與光追等先進技術落地,聯發科正用一整套系統化能力,推動移動遊戲體驗跨入次世代。

在 MDDC 2025 上,遊戲無疑是天璣AI能力最具張力的落地場景。技術的每一次突破,都在這裡成為“真體驗”。如今,從《王者榮耀》《永劫無間》,到《暗區突圍》《無限暖暖》《逆水寒》《鳴潮》……眾多頂流移動遊戲已與天璣平台展開深度合作,組成一套真正意義上的“天璣遊戲全明星生態”。而支撐這背後的,是聯發科在晶片、技術、開發工具、生態四大層面的全鏈路協同,為開發者打通從研發、性能調優到玩法構建的每一個關鍵節點。

炸裂!移動遊戲新賽道開啟,聯發科以 AI 為驅動,全面升級遊戲體驗
炸裂!移動遊戲新賽道開啟,聯發科以 AI 為驅動,全面升級遊戲體驗

這屆MDDC上,天璣9400+旗艦晶片性能再突破,星速引擎升級重塑畫質與幀數平衡,Dimensity Profiler首次亮相更精準捕捉性能瓶頸,標誌著聯發科正在為遊戲開發者建立起一條AI驅動、體驗導向的完整鏈路。從開發工具到偵錯接口,從平台能力開放到生態支援協同,天璣平台正由性能引擎轉型為體驗引擎,全面貼合開發者的場景邏輯與技術節奏。AI不再只是算法,而是支撐遊戲創新的現實力量。聯發科,正以天璣之名,重構遊戲開發的底層語法。


來源:遊俠網


廣告
廣告
4月11日,MediaTek天璣開發者大會2025(MDDC 2025)如約在深圳啟幕。本屆大會以“AI隨芯,應用無界”為主題,圍繞生成式AI與SoC深度融合,展現了AI驅動下的移動遊戲與應用生態加速重塑趨勢。如今,AI正重構端側算力模型,為手機遊戲開發注入全新活力,推動“智能體”概念快速落地。聯發科不僅發布新一代旗艦5G AI晶片天璣9400+,還同步推出覆蓋模型部署、應用開發、遊戲調優的全鏈路開發套件,助力開發者以更高效路徑實現AI體驗落地,讓端側智能力真正從“構想”變“體驗”。 https://gamemad.com/news/124546 https://img3.gamemad.com/2025/04/14/c7RqF29n.jpg 過去一年,移動遊戲“卷精品”已經不是趨勢,而是新常態。從《黑神話:悟空》斬獲TGA大獎,到《絕區零》《鳴潮》等作品接連獲得提名,精品化背後是玩家體驗標準的全面拔高——高幀數、高畫質、低功耗成了新三大剛需。為此,聯發科也在MDDC上拋出了一整套“硬核回答”:以芯為基、工具為橋、遊戲技術為驅動、AI為靈魂,搭建起覆蓋開發、調優到玩法設計的技術生態,讓遊戲體驗從量變跨入質變時代。   天璣9400+,T0級遊戲體驗的“超級引擎” 要打動挑剔的玩家,僅靠某一項性能的拉滿遠遠不夠。真正能帶來沉浸感的,是一整套平台級的系統協同能力。在生成式AI走入終端的當下,玩家對交互性、響應速度、畫質細節的期待正同步拉升,也催生出行業對“T0級遊戲體驗”的共識——高流暢、高畫質、低功耗、強交互,缺一不可。 聯發科圍繞這個共識,打造了天璣平台的全鏈路能力體系。而其中,天璣9400+等旗艦晶片無疑是整個體系的核心算力引擎:AI性能較前代提升25%、推理解碼能力增強20%,輕鬆托起通用AI運算和端側大模型的需求;這顆天璣旗艦晶片的圖形方面繼續扛起安卓GPU之王的大旗,在天璣星速引擎遊戲技術的加持下,帶給玩家“滿幀一條線、功耗一路降”的超爽體驗。 https://img3.gamemad.com/2025/04/14/86pQsMVY.jpg   Dimensity Profiler,遊戲分析工具年度黑馬 遊戲體驗做到T0,面相開發的分析必須一步到位。但現實是,Android平台上一直缺少一款能覆蓋CPU、GPU、NPU、記憶體乃至系統底層的一站式、智能化分析工具。開發者們時常陷入“性能調度難調、性能問題難找、性能瓶頸難控、渲染異常難查”的四大“玄學”困境——調著調著,就像“盲人摸象”手忙腳亂,費時費力。為了解決遊戲“程式猿”圈子長期的痛點,聯發科帶來了系統全性能一站式分析工具 Dimensity Profiler,為遊戲分析提供更專業、更高效的最優解。 https://img3.gamemad.com/2025/04/14/Ex2XVFHu.jpg 這款工具覆蓋了最關鍵性能維度,提供了微秒級的 CPU/GPU 函數調度 Trace,幫助開發者精準鎖定卡頓的“元凶”。面對偶發性問題,它還支援智能標記掉幀、記憶體占用飆升等異常,並自動保存CPU/GPU堆棧與幀訊息,大大節省人工複現環節。 https://img3.gamemad.com/2025/04/14/A5PUWmyk.jpg 不僅如此,Dimensity Profiler 還能應對溫控帶來的性能波動,支援溫度牆檢測、負載百分比可視化,調遊戲負載設計、穩性能收放,手拿把捏。而面對渲染異常排查,“AI鷹眼”功能可以智能鎖定異常幀,輕鬆識別、精準定位,畫面異常問題無處遁形。 更貼心的是,Dimensity Profiler還能無縫接入現有自動化測試流程,開發者可根據實際需求自由“拚積木”式組合功能模塊,壤自動化測試系統輕鬆快速接入 Dimensity Profiler這個“高效神器”,遊戲程式猿狂喜。   星速引擎全面進化,選天璣更盡興 憑借多年在晶片調控與圖形渲染上的技術累積,聯發科也在不斷提升遊戲黑科技。今年,星速引擎迎來全維升級,圍繞“全星流暢、全星速度、全星沉浸”三大路徑,釋放天璣平台在遊戲場景下體驗上限。 https://img3.gamemad.com/2025/04/14/N8qYAjkW.jpg 比如在“流暢”這條路線上,高幀數和低功耗的“魚與熊掌”難題終於有了解法。聯發科新一代天璣倍幀技術,借助 True Motion Map Search 硬體級算法,可在原生30幀基礎上實現60幀絲滑體驗;相比直接跑原生60幀,功耗最高可降48%。更妙的是,UI介面獨立渲染,結合運動向量調適,大幅減少鬼影、UI變形等畫面問題。目前,《逆水寒手遊》《無限暖暖》等遊戲已率先接入,玩家可以期待後續版本上線了。 https://img3.gamemad.com/2025/04/14/ApvrvTec.jpg 再比如在“速度”方面,星速引擎的自適應調控技術已經被多款重載遊戲實裝。它通過讓遊戲與晶片底層即時“對話”,動態調配算力資源,做到“滿幀一條線,功耗一路降”,這波操作,不止開發者點讚,玩家也真切感受到了更穩的長時間暢玩體驗。 這套技術還在不斷向更廣泛的生態拓展。目前,聯發科已與 谷歌展開深度合作,推動將自適應調控的核心能力引入 Android 動態性能框架,預計在6月即將發布的 Android 新版本中正式上線,邁出從平台特性到行業標準的重要一步。比如在《王者榮耀國際版》中,搭載該框架後實現了長時間120幀滿幀同時,功耗降低18%,真正讓玩家久玩不“熱”。 https://img3.gamemad.com/2025/04/14/zFDq8URm.jpg 而說到“沉浸”,聯發科很在行。自2022年首發移動端硬體光追方案以來,聯發科一路從支援60幀,到如今率先突破90幀光追,持續拓寬手機光影表現的邊界。在與《暗區突圍》的合作中,仿生細節再次突破,達到了PC級的骨骼模型效果,將動態光影延伸至人物和環境之間的每一個細節,為玩家帶來“如影隨形”的真實沉浸感。 https://img3.gamemad.com/2025/04/14/2VjjqE6c.jpg   遊戲 × AI:構建“更互動”的次世代玩法 當畫質、幀數、能效都拉滿之後,玩家還想要什麽?答案必然藏在AI身上。大模型進入遊戲世界的呼聲越來越高,但要真正把AI從“輔助能力”升級為“核心玩法”,仍是一道系統級難題——高資源占用、高推理功耗、高算力門檻,每一項都讓移動平台倍感壓力。 要想讓“AI遊戲”不只是概念,底層就必須先打牢。聯發科圍繞天璣平台,構建了一套面向AI融合的落地路徑:以旗艦晶片硬體為底座,通過星速引擎與 Dimensity Profiler 的組合,實現高效的算力調度與性能釋放;再疊加天璣AI開發套件2.0與 Neuron Studio 工具鏈,對大模型進行結構壓縮與推理優化,把推理、部署效率提上去,讓AI真正“住得進”手機。 https://img3.gamemad.com/2025/04/14/UMWqgKhF.jpg 更重要的是,這些技術正在逐步變成真實可玩的體驗。在《王者榮耀》中,聯發科技攜手王者榮耀、騰訊遊戲語音團隊,首發端側AI即時語音轉文字功能,使端側語音轉換速度較雲端提升45%,做到“語歇字到,指令即發”;而在《永劫無間手遊》中,聯發科攜手網易伏羲實驗室,將大模型端側落地,玩家一句語音就能讓NPC即時響應、戰鬥配合、陪伴動作,一個真正“能交流、會協作”的AI搭子誕生了。 https://img3.gamemad.com/2025/04/14/bQuYjCC6.jpg https://img3.gamemad.com/2025/04/14/KMTc9a7x.jpg 隨著AI在玩法設計中扮演的角色日益重要,聯發科正用軟硬協同的全鏈路開發體系,把“AI+遊戲”的想像一步步變成現實,為移動遊戲行業打開一個通往AI時代的新入口。   技術之上,是生態的躍遷 當AI正式走進遊戲玩法、體驗,技術閉環之外,更大的進化也隨之開啟——那就是生態的躍遷。從晶片性能突破,開發、分析、調優工具革新,到AI深度融合與光追等先進技術落地,聯發科正用一整套系統化能力,推動移動遊戲體驗跨入次世代。 在 MDDC 2025 上,遊戲無疑是天璣AI能力最具張力的落地場景。技術的每一次突破,都在這裡成為“真體驗”。如今,從《王者榮耀》《永劫無間》,到《暗區突圍》《無限暖暖》《逆水寒》《鳴潮》……眾多頂流移動遊戲已與天璣平台展開深度合作,組成一套真正意義上的“天璣遊戲全明星生態”。而支撐這背後的,是聯發科在晶片、技術、開發工具、生態四大層面的全鏈路協同,為開發者打通從研發、性能調優到玩法構建的每一個關鍵節點。 https://img3.gamemad.com/2025/04/14/RWBRUUfj.jpg https://img3.gamemad.com/2025/04/14/ugm67vy9.jpg 這屆MDDC上,天璣9400+旗艦晶片性能再突破,星速引擎升級重塑畫質與幀數平衡,Dimensity Profiler首次亮相更精準捕捉性能瓶頸,標誌著聯發科正在為遊戲開發者建立起一條AI驅動、體驗導向的完整鏈路。從開發工具到偵錯接口,從平台能力開放到生態支援協同,天璣平台正由性能引擎轉型為體驗引擎,全面貼合開發者的場景邏輯與技術節奏。AI不再只是算法,而是支撐遊戲創新的現實力量。聯發科,正以天璣之名,重構遊戲開發的底層語法。 來源:遊俠網
https://gamemad.com/news/124546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