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d Shepherd Entertainment 與開發團隊近日正式發布策略沙盒遊戲《B 計劃:星球改造》(Plan B: Terraform)1.0 正式版,並公開了大量有關行星改造、生態建設與生命創造的核心玩法細節。開發方在公告與更新說明中介紹,本次正式版在早期測試與玩家反饋基礎上完成了多項系統完善,明確將“在異星球上從零開始構建可持續生態”作為遊戲中心目標,玩家將能以科技、資源管理與長期規劃的方式逐步改造荒蕪星球,最終培育出新的生命形式與穩定生態。
官方資料首先闡述了遊戲的核心循環:玩家在落地初期需展開資源勘探、建立前哨與基礎設施,依靠採集、加工與製造來維持生存與科技發展。隨著設施等級與科研進程推進,玩家會解鎖更高級的環境控制裝置、氣候調節系統與生命工程技術,進而能夠改變星球的大氣成分、地表溫度、水系分布與土壤肥力等關鍵環境因子。開發團隊強調,行星改造並非瞬時完成的單一操作,而是一個包含多階段目標、持續影響與反饋機制的長期工程,玩家必須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平衡短期生存需求與長期生態建設的投入。
在環境系統層面,1.0 正式版對氣候模擬、地貌影響與生態相互作用做了細緻調整。遊戲允許玩家通過構建大規模裝置(如大氣淨化塔、磁場穩定器、人工降水系統)以及區域性工程(如河道修復、生物多樣性推進站)來改變局部或整體環境參數;這些改變會以動態的方式反映在地圖與生物群落中,例如植被擴張會改變地表反照率,水體擴張會影響附近小氣候並產生新的微生境,進而為某些生命形態創造生存條件。開發團隊在說明中指出,環境變化具有連鎖反應:某項工程可能在短期內緩解生存壓力,但也可能在長期觸發非預期的生態連鎖效應,要求玩家在決策時兼顧生態學與工程學層面的考量。
關於生命創造機制,官方特別介紹了“合成生態學”與“基因調適”兩套關鍵系統。合成生態學允許玩家通過引入並組合不同的微生物群落、植被種子與基礎動物種群,創建出能與當地環境相適應的初級生態網;玩家需要以合理的物種搭配與部署策略,確保食物鏈能夠自我維持並避免單一物種泛濫。基因調適系統則提供了對物種屬性的微調手段,玩家可在科研平台上對目標種群進行基因編輯以增強耐寒性、耐鹽性或加速繁殖速率,但每一次基因改造都伴隨潛在生態風險,系統會以可視化的風險評估提示玩家可能的副作用,促使玩家在推動生產力與控制風險之間做出權衡。
在科技樹與研究方向上,正式版進一步細化了多條發展路徑,包括“環境工程學”“生物工程學”“能源與基礎建設”三大分支,玩家可根據所選星球的初始條件與個人偏好選擇主攻方向。遊戲也引入了更完善的科研項目管理介面,允許玩家同時策劃多個長期研究,並通過資源優先級與科研加速措施來調整項目進度。科研產出不僅解鎖新建築與生命改造配方,也會帶來可供交易或外派的科研樣本,成為擴展玩法的要素之一。
多人協作與競賽模式在 1.0 版中也獲得增強:玩家可選擇合作模式共同改造同一顆行星,分工負責資源、科研與生態監控;或在競賽模式下爭奪有限的資源節點與科研搶先權。多人互動的設計強調訊息共享與策略協調:例如在合作中一方的生態改造決定會影響到全隊的農業產出與氣候穩定性,促使隊伍之間建立溝通與分工機制。官方同時保留了單人沙盒的完整體驗,讓偏好獨自經營的玩家可在自定義參數下進行深度實驗。
1.0 正式版亦包含一系列介面與引導優化,旨在降低新玩家進入門檻:新增互動式教學、科研與生態風險提示面板、以及更直觀的環境模擬圖層,幫助玩家以資料化方式觀察溫度、濕度、物種分布與能量流動等關鍵指標。開發團隊在公告中鼓勵玩家通過社區分享改造案例與生態實驗結果,打造以玩家創造力為驅動的內容生態。
來源:遊俠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