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5年1-6月中國遊戲產業報告》發布,報告顯示:今年1-6月,中國遊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1680億元,同比增長14.08%,再創新高。遊戲使用者規模近6.79億,同比增長0.72%,亦為歷史新高點。
事實上,從去年電子遊戲《黑神話:悟空》引發的現象級討論,到今年4月教育部將“遊戲藝術設計”作為新增專業納入《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電子遊戲各領域可謂頻頻 “出圈”。值得一提的是,伴隨遊戲經濟的快速發展,對於年輕人而言,遊戲產業正從娛樂消遣、“社交貨幣”等功能,逐漸轉型成為一種潛在的擇業方向,其中遊戲服務業中,以“遊戲陪玩”領域最為熱門。
“遊戲陪練”打通青年就業新賽道
“這局我帶飛,你只管躺贏!”晚上九點,蘇晴熟練地戴上耳機,打開遊戲陪玩平台的接單介面。作為一名全職遊戲陪玩師,她的工作是在《王者榮耀》、《原神》等熱門遊戲中協助玩家組隊競技,提供娛樂、社交和情緒價值。“每天接單6小時,月收入能過萬,還能認識天南海北的朋友。”蘇晴笑著說。這位26歲的女生畢業於一所普通大專,曾因學曆限制在傳統行業屢屢碰壁,如今卻憑借遊戲天賦和溝通能力,在陪玩行業找到了屬於自己的舞台。
蘇晴的經歷並非個例。隨著遊戲產業的蓬勃發展和“興趣及技能社交”的興起,“遊戲陪玩師”這一新興職業正成為年輕人靈活就業的熱門選擇。據《2024年中國遊戲陪玩行業白皮書》顯示,截至2024年6月,中國遊戲陪玩使用者規模突破2.8億,從業者數量超120萬人,同比增長47%。其中,“90後”“00後”占比高達89%,本科及以上學曆者達41%,職業群體呈現年輕化、高學曆化趨勢。
“最初只是幫朋友上分,沒想到能發展成事業。”26歲的李浩是一家陪玩平台的“明星陪玩師”,擅長《絕地求生》和《永劫無間》。他坦言,陪玩行業早期常被貼上“不務正業”的標籤,但隨著使用者需求的多元化和行業規範化,職業價值逐漸被認可。“現在的使用者不僅需要技術陪練,更看重情緒陪伴。有人想通過遊戲緩解工作壓力,有人希望結交志同道合的夥伴,甚至有人純粹想聽段子放鬆心情。”李浩表示,優秀的陪玩師需具備遊戲技術、溝通技巧和情商三重能力,“既要能帶飛,也要會聊天”。
這種轉變背後是行業生態的升級。早期陪玩服務多依托於貼吧、QQ群等非正規通路,存在定價混亂、服務標準缺失等問題。2018年後,隨著專業化平台的崛起,以及行業規範的逐步確立,技能認證、服務評價、分級定價等機制開始確立,這些都推動了行業規範化發展。伴隨著中國通信工業協會電子競技分會發布《遊戲陪玩師職業能力規範》,首次明確了該領域從業者的職業發展考核規範,並實現在通過遊戲操作、心理輔導、溝通禮儀等考核後的“持證上崗”。
“持證不是限制,而是為了讓行業走得更遠。”平台營運負責人指出,目前頭部平台已建立“青銅”到“王者”的多級別陪玩師體系,頂尖陪玩師時薪超過500元,部分技術流主播轉型後年收入突破百萬。
靈活就業新選擇:興趣與價值變現的“雙贏”
“白天是設計師,晚上是陪玩師。”在上海某廣告公司工作的林悅,將陪玩視為副業。她擅長為玩家營造沉浸式遊戲體驗,“比如在《劍網3》裡COS門派導師,一邊指導副本攻略,一邊用劇情台詞互動”。這種創意服務讓她在平台收獲了大量忠實客戶,副業收入甚至超過主業。“公司同事都不知道我的‘第二身份',但這份工作讓我找回了學生時代對遊戲純粹的熱愛。”
陪玩行業的靈活性吸引了多元群體加入:大學生利用課餘時間賺取生活費,寶媽通過陪玩兼顧家庭與收入。人社部2023年資料顯示,我國靈活就業人口已達2.4億,其中35歲以下群體占比67%。“與傳統就業相比,陪玩師打破了時間、空間和學曆的限制,讓年輕人能夠將興趣轉化為生產力。”社會學研究專家認為,這種“靈活就業”模式契合了Z世代追求自由、厭惡機械重複工作的心理需求。
“你技術這麽菜,怎麽還沒解除安裝遊戲?”深夜的《和平精英》連麥中,陪玩師阿傑用調侃的語氣化解了玩家的尷尬。這種“毒舌式鼓勵”讓他成為平台最受歡迎的陪玩師之一。“很多人表面找陪玩是為了上分,實際是想通過遊戲獲得更多的情緒價值與關注。”阿傑發現,一線城市的白領、海外留學生甚至中年使用者正成為新興客戶群體,“有位40多歲的客戶每天固定找我打兩局《星際爭霸》,他說這是懷念青春的方式”。這種情感需求的滿足讓陪玩師的社會價值超越遊戲本身。心理學專家指出:“在原子化社會,遊戲陪玩提供了低成本的情感連接通路。陪玩師不僅是玩伴,更是傾聽者和情緒疏導者。”
近期,在人社部下屬的中國人事科學研究院指導的相關就業發展報告顯示,在公布的數字生態下147個新職業中,“遊戲陪練師”及“電子競技營運師”被評估為穩定期數字生態職業,每個職業將為行業相關領域帶來約50萬—100萬的就業職位。
從“邊緣副業”到“正規職業”,遊戲陪玩師的崛起不僅是數字經濟賦能就業的縮影,更折射出年輕一代對工作意義的重新定義——在虛擬與現實的交匯處,他們用熱愛打破偏見,以靈活創造價值。正如一位陪玩師在採訪中所言:“我們陪別人玩遊戲,也在遊戲中找到了自己的人生副本。”隨著政策支援與行業規範的持續完善,這條新賽道必將為更多年輕人打開通往夢想的大門,協助更多青年靈活就業。
來源:遊俠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