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俠客風雲傳》主角性格解析攻略 邪線主角的選擇 (2) - 遊戲狂
廣告

《俠客風雲傳》主角性格解析攻略 邪線主角的選擇 (2)

請拿手機掃描此QRCODE

傳到手機看

2023-08-21

廣告

2. 邪線主角的心路歷程。

許多人吐槽邪線主角在後期變化太突兀,仿佛只是知道了真相就成了六親不認、誓要殺盡江湖人的大魔頭。固然,主角的心理變化不很清晰,但從一些蛛絲馬跡中還是可以分析出他的心路歷程。根據主角的心理變化,我將他的人生分為三個階段:懵懂期,懷疑期,覺醒期。而這三個階段,恰好是他一步步知曉身世之謎和父母之仇的三個階段。

《俠客風雲傳》主角性格解析攻略 邪線主角的選擇

廣告

先說懵懂期。

剛開始,主角不過是一個手段狠辣卻仍然有著正常三觀的小小少年,第一個轉折來自於他的師叔,盟主線和邪派線的不同亦始於此。盟主線中,主角沒有去見師叔,使得他直到結局依舊對自己的身世不很清楚。儘管在江湖旅途中遇到許多爹娘曾識得的故人,可幸運的是,無一人說破往事,任憑單純熱血的主角快樂地遨遊武林,徹底忘卻了上代人的恩怨。當主角在天龍教和大師兄並肩作戰時,當玄冥子不甘地倒在龍王身側時,數十年前開出的冤孽的血色花朵早已化作塵埃了。

可惜,邪線主角選擇了玄冥子。探知真相本沒有錯,只是一旦了解這種真相,日後再也不會安心了。我將懵懂期的結束設定在主角第一次從玄冥子那裡聽到關於父母的訊息。從這裡開始往後,直到他在破廟內盤問瘋子,都是懷疑期。

有一個關鍵問題,這個問題的答案也直接決定了主角覺醒期的心態:他造了那麽多殺業,究竟為了什麽?

我們把這個問題留在下一問單獨分析。這裡,想先要說說我認為的邪線主角性格中最重要的兩個部分,也是回答這個問題至關重要的部分——一為對自己秉持觀念的信賴,二為對周遭事物的懷疑。

從第一問的分析可看出主角一直不擇手段、堅定的遵循自己觀念中認為正確的事物。譬如,他認為杜康村家暴妻子的丈夫是 “惡” 的,所以在藥中下毒以維護他所認為的 “正義” 。因此這點略去不談。

至於懷疑的態度,可以對比荊棘的叛逆。二師兄荊棘長期作為逍遙谷中的刺頭,通過各式各樣的形式表達著對師父和大師兄的不滿。他不滿於大師兄總掩蓋了自己的光芒、不滿於師父對自己和大師兄的不同態度,極力想掙脫逍遙谷證明自己。玄冥子恰好看中並利用了這點,最終使得荊棘反叛。可本質上講,荊棘從未拋卻過逍遙谷。他從小在逍遙谷潛移默化習得的價值觀伴隨他上了天龍教的山寨。否則,他也不會在玄冥子使出各種下作手段的時候心生猶疑、不會面對方雲華時嗤之以鼻、不會在最後大師兄和師父死時衝上前去。出走的荊棘注定會回去,他只不過需要時間明白大師兄和師父的真正用心而已。

主角不同。他比不上荊棘從小長大在逍遙谷。滿打滿算,他僅僅呆了滿三年而已(第一年九月至第四年九月)。此處我們不談主角對師父師兄的情誼,只論逍遙谷的價值觀是否深入他的骨髓——很顯然沒有。他在第二年十月底選擇了對自己師父出言不遜的師叔,意味著他對師父並沒有完全信賴。而在第四年八月底之後天龍教的一系列事件裡也能看出,他始終對玄冥子也持懷疑態度,跟隨他不過為了尋找身世答案罷了。

自此,主角的心路歷程明朗起來。他自始至終從未信任過任何人,也沒有對任何人過分親近過。輾轉立場,漂泊四方,他只為尋找一個使自己可以一以貫之的理由。

(第二問 完)

二周目時用獨孤九劍加傲天神劍打邪派,最終卻因為沒有利用隊友沒有開天書而死在了最後一戰……這次四周目用六脈加殘花配左右開弓和唯我毒尊真是帥得一逼!起碼前期征戰四方基本都是兩回合結束戰鬥!為了更這篇文章,所以也更加注意了主角的變化細節,但願下面能把自己想表達的東西清晰的呈現在各位的面前吧!……說句題外話,由於遊戲強制退出而自己拖大根本沒存檔,導致打了半天的眾門派還要重打!因此三周目用野球拳秒了龍王,還是不敢確定六脈是否在Boss戰中行之有效……各位覺得六脈最後終極大決戰該怎麽打求指教!

3. 主角造了那麽多殺業,究竟為了什麽?

上文提到,此問題直接決定了主角的定性。此部分會接著上文分析,補充之前並沒有完成的、關於主角心態變化的論述。

一般會有三種答案:復仇,稱霸,和平。復仇,複的是父母之仇;稱霸,最終得到的是巔峰的權利和財富;和平,是主角自己在天龍教、面對前來討伐的正派人士說的一番話。可依我所見, “復仇” 是誘因, “稱霸” 是手段, “和平” 是口號,他真正的目的,和在杜康村下毒時一模一樣——正義。很可笑,最終十惡不赦的大魔頭所秉持的觀念竟是正義。此番所謂 “正義” ,不如說他一直相信因果輪迴、相信一切都要付出代價——就像《復仇者聯盟2》中的奧創相信,人類需要為自己所做的一切付出代價。

不信?待我逐步分析。

先看復仇。

很多玩家提到,非常不能理解主角對從未見過的親生父母的執念竟然導致最後他殺了有恩於自己的師父師兄。我不想牽強地將此解釋為主角孝心滿滿,而是認為,與其將此事說成唯一的理由,不如把它歸結為一個誘因。在第二問中,我將主角的心態分成了三個階段,而越來越清晰父母之死的原因,恰恰引起了心態的質變。舉三個關鍵點:

1)(懵懂期轉為懷疑期)第一次接觸玄冥子時,主角對他出口汙師很是憤怒,但當他一聽到有關自己的身世,儘管猶豫,還是決定跟隨玄冥子看看。

2)第四年八月底他決定跟隨荊棘離開前,有一段他和大師兄的對話。在對話中,他固然提到 “自己想要成為像小蝦米一樣的大英雄” 、 “提到逍遙谷卻只有大師兄的名號” 等和荊棘一樣的理由,可從方括號中的心理活動可看出,他想要探究父母之死的真相,想要去父母曾經呆過的地方看看。

3)(懷疑期轉為覺醒期)他在天龍教後山無意聽到了玄冥子的往事,之後去破廟找瘋子,後來從昏迷的武當掌門那裡進一步確定了真相,最終心態大變,自始至終是父母身死之謎引起的。此處不再贅述。

很明顯,父母之仇是他變化的原因。可復仇是不是他的目的——或者說主要的、唯一的目的呢?

在破廟剛剛盤問之後,主角是感性而憤怒的,是以他才衝上武當山頂想斃了武當掌門卓人清。最終沒有下手的原因,遊戲中看似是被前來探望的大師兄和神醫所打斷。我固然可以下結論說,憑主角天下第一的武功(已經成神了好嗎)怕什麽區區大師兄和武當,但我不選擇詭辯,就姑且相信主角因為擔心自己實力不濟而退縮。但他在之後同樣沒有選擇直接殺了玄冥子,而要潛伏在玄冥子身邊直到最後爭搶天龍教教主之位。他的實力不濟麽?若真如此,他怎麽膽敢在最後單挑師叔?如果我是主角,若我單純想要復仇而不為其它,玄冥子作為直接的罪魁禍首,我一定選擇直接殺了他——就像《天龍八部》中的蕭峰一般,之後殺盡天下仇人,管他江湖大勢如何,我只要他們血債血償。難道憑借主角的武功,他做不到這點麽?既然他可以做到,然而不選擇這麽做,而是拖那麽久,個中原因便很值得探究一番了。

再看稱霸。

在此我想將主角和龍王做一個對比。龍王只要無上權勢,一點不在乎別人死活,主角不是龍王。舉個栗子。當他隨玄冥子來到天龍教的山寨,他首先想到的不是 “多麽氣派” 或者 “我以後一定要在這裡有一番作為” ,而是心中感歎 “這原來就是爹娘曾經呆過的地方” 。夜叉領他上後山看風景,他除了驚異意外柔和的美景,還在想 “爹娘恐怕曾經也看過這番美景” 。以上劇情說明,此時的主角心中存著柔情,沒有如一個真正想要走上霸道之路的獨裁者(龍王)一樣眼裡只有無盡的權勢。

收複江府和八卦門時主角說過一段想要帶領武林走上真正和平的話(還被二師兄覺得很有道理),先拋開和平不談,主角自己的論述展現了他不過是將制裁和霸權作為一種手段。這種論調是他初進天龍教時玄冥子教給他的,為的是解釋(更確切地說是掩飾)玄冥子一系列的狠辣手段。玄冥子自然不信自己的一套說辭,狠毒的真正原因不過是為了快速鏟除擋路人、得到他想要的榮華富貴和無上權力而已。

可主角接受這種說辭了,並一以貫之的執行下去——無論真心相信或者覺得這套說法十分漂亮。在逍遙谷的虐心劇情中,主角固然要殺死大師兄,但同時還是闡述了所謂 “和平” 而非稱霸的目標。在最後一戰中面對蜂擁而至的無數正派領袖,他依舊在不厭其煩的說明目標、弱化殘酷手段。難道主角也如玄冥子一樣給自己的殘忍找借口嗎?玄冥子找借口為的是說服兩位師侄替他賣命,如果主角找借口為的又是什麽?維持他在眾人心目中的形象?除了想要別人認可他,他沒有任何理由和目的這樣做。

綜上所述,在主角心中,稱王稱霸一統江湖不是一個目標,只是實現自己最終目的的手段而已。

接著看和平。

我在上文中引述了最後一戰中主角自己關於為什麽投奔天龍教的回答。他親口說想要一個 “和平” 的武林,可在我看來, “和平” 不過是他用來說服眾人——或者從某些層面說服自己的口號。口號是拿來宣揚、說給別人聽的,因而他數次提起。至於他自己是否相信,我也不知道。

這裡的 “和平” 有些像儒家講的 “天下大同” 的味道,概念上升到了整個天下而不僅僅拘泥於個人的恩怨。在本遊戲中,列舉兩個我認為真正心懷天下的人:天王和蕭遙(丐幫也算,但鑒於丐幫在無論遊戲哪條線中都是一個代表傳統價值觀的形象,因此不提他們)。天王不同於龍王秉持 “霸道” ,執著的是 “王道” ,並一直期盼建立一個沒有紛爭的祥和武林乃至天下(玄冥子很可能最開始就是從他這裡聽到這套說辭的)。蕭遙出場不多但個性鮮明,即使沒有進入東廠線,也可看出他飽讀聖賢書、一心誌向遠大、對當今朝政不滿。

主角和他們是一類人嗎?無論在遊戲開頭、還是後期少年英雄會勝利、抑或每次戰鬥時點開人物介面出現的語音,都說明主角的目標是 “成為像小蝦米一樣的大英雄” 。小蝦米是一介江湖,因此此處的 “英雄” 代表 “大俠” ,不是天王和蕭遙這類人想要成為的 “明君” 或 “賢相” 。並非貶低主角,可私以為主角的境界達不到如蕭遙一般真正投身家國。對於主角最理想的結局,莫過於遊曆各地、像一個大俠一樣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們,有時三兩好友聚在一起談笑鬥酒。他的本心對朝堂無甚關心,也不適合。

可能在這裡有人會提到東廠線和 “入朝為相” 的結局。雖然此文重點在於分析邪線主角,不過也可以將其它線路分析一二。不要忘了進入東廠線時主角的初衷,他最開始堅持幫助蕭遙只是由於兄弟義氣,連到了杭州靈隱寺內心還吐槽著 “這下被拉下水了” 。作為一個被迫參與——而不像蕭遙一開始便真心輔佐勤王 ——的人, “入朝為相” 僅僅是 “不得已” 之後的 “只能為之” 。很多事情一旦選擇了便停不下來。至於選擇之後的心態變化我不在此論述了。人心都會變化,而此文的目的只是究其本源和本心。

最後說正義——主角認為的 “正義” 。(吐槽一句:前面鋪墊鋪得我心好累……)

在談論這點之前,我需要分析說明主角善惡觀的巨大變化。

在第一問時,我詳細解析了前期劇情的兩個小細節——杜康村下毒和狠手殺黃駱——來說明主角分明的善惡觀和肯對自己秉持的善惡觀堅定不移的執行的兩個特性。當時我提到,這時他心中的善惡觀還和主流大眾的相同,即他眼中的 “惡” 亦是主流價值觀所摒棄的。這就很好地解釋了為什麽他對玄冥子狠毒的行事風格不甚認同、為什麽在沈瀾死時他產生了愧疚、懷疑等諸多複雜情緒。那麽,從什麽時候開始他不再憐憫弱者、不再對強硬手段抵觸——從懷疑期過渡到覺醒期後。說明白點,就是知道了爹娘死去的真相後。上文已經說明了 “復仇” 是誘因。

個人認為,父母之死的真相帶給他一個最重要的心態變化是,徹底顛覆了他十幾年來對善惡的判定。持著 “非黑即白” 觀念的主角無法接受曾經信仰的 “正義” 一方對自己的父母做了只有 “惡人” 才會做的事,而破廟瘋子提到往事的細節更加凸顯了這個事實——那些高唱仁義無私的俠義之士甚至貪婪地如瘋狗一般去搶奪聖堂之鑰、只為自己能獨吞秘寶。應該說,一根筋的主角接受不了表面看起來如聖人一樣的正道中人人性的陰暗面展露得淋漓盡致——特別是這種陰暗面直接導致了自己父母的死,也接受不了一直相信的師叔原來告訴有關他父母之事的原來都是謊話。從此,主角看到的江湖中所有勢力都是 “邪惡” 和 “虛偽” 。既然旁人都是 “邪惡” ,那麽非黑即白,一定有 “正義” 的存在。 “正義” 在哪裡?用一句話概括, “舉世皆濁我獨清” 。他以分明的善惡觀最終得出這個結論,依照他對自己所秉持的堅定不移執行的特性,最後用 “稱霸” 和強硬手段對付這群 “惡人” 順理成章。(如此中二的少年我也是醉了啊!)

結合上文,主角的終極理想其實是當一位主持正義的大俠,而現在在他眼中,除了他之外武林鮮有正義,要麽就是道貌岸然的偽君子,要麽就是心狠手毒的真小人,便讓他來肅清武林,還武林一個正義。自此,他欲一統江湖的答案明瞭。父母之仇需要血債血償,但比模糊的父母形象更重要——或者說在他內心最深處更為認可的是,當他還初入江湖懵懵懂懂時就立誓要做到的: “成為像小蝦米一樣的大英雄” 。

(第三問 完)


來源:遊俠網

廣告

廣告

遊戲資訊

俠客風雲傳 (Tale of Wuxia)

類別: 角色扮演
平台: PC
開發: 河洛工作室
發行: 鳳凰遊戲
上市: 2016年4月28日

《俠客風雲傳》是一款PC角色扮演類單機遊戲,一直致力於提供玩家一個自由的玩法,讓玩家能打造屬於自己的俠客。全新加入的天賦系統,會令角色有著更加明確的個性。依照天賦的不同,角色的培育方法,大大增加了遊戲過程中的遊玩方式!

更多 俠客風雲傳 攻略|新聞

廣告
2. 邪線主角的心路歷程。 https://gamemad.com/guide/261316 許多人吐槽邪線主角在後期變化太突兀,仿佛只是知道了真相就成了六親不認、誓要殺盡江湖人的大魔頭。固然,主角的心理變化不很清晰,但從一些蛛絲馬跡中還是可以分析出他的心路歷程。根據主角的心理變化,我將他的人生分為三個階段:懵懂期,懷疑期,覺醒期。而這三個階段,恰好是他一步步知曉身世之謎和父母之仇的三個階段。 https://img2.gamemad.com/2023/08/21/cRK6CNcf.jpg 先說懵懂期。 剛開始,主角不過是一個手段狠辣卻仍然有著正常三觀的小小少年,第一個轉折來自於他的師叔,盟主線和邪派線的不同亦始於此。盟主線中,主角沒有去見師叔,使得他直到結局依舊對自己的身世不很清楚。儘管在江湖旅途中遇到許多爹娘曾識得的故人,可幸運的是,無一人說破往事,任憑單純熱血的主角快樂地遨遊武林,徹底忘卻了上代人的恩怨。當主角在天龍教和大師兄並肩作戰時,當玄冥子不甘地倒在龍王身側時,數十年前開出的冤孽的血色花朵早已化作塵埃了。 可惜,邪線主角選擇了玄冥子。探知真相本沒有錯,只是一旦了解這種真相,日後再也不會安心了。我將懵懂期的結束設定在主角第一次從玄冥子那裡聽到關於父母的訊息。從這裡開始往後,直到他在破廟內盤問瘋子,都是懷疑期。 有一個關鍵問題,這個問題的答案也直接決定了主角覺醒期的心態:他造了那麽多殺業,究竟為了什麽? 我們把這個問題留在下一問單獨分析。這裡,想先要說說我認為的邪線主角性格中最重要的兩個部分,也是回答這個問題至關重要的部分——一為對自己秉持觀念的信賴,二為對周遭事物的懷疑。 從第一問的分析可看出主角一直不擇手段、堅定的遵循自己觀念中認為正確的事物。譬如,他認為杜康村家暴妻子的丈夫是 “惡” 的,所以在藥中下毒以維護他所認為的 “正義” 。因此這點略去不談。 至於懷疑的態度,可以對比荊棘的叛逆。二師兄荊棘長期作為逍遙谷中的刺頭,通過各式各樣的形式表達著對師父和大師兄的不滿。他不滿於大師兄總掩蓋了自己的光芒、不滿於師父對自己和大師兄的不同態度,極力想掙脫逍遙谷證明自己。玄冥子恰好看中並利用了這點,最終使得荊棘反叛。可本質上講,荊棘從未拋卻過逍遙谷。他從小在逍遙谷潛移默化習得的價值觀伴隨他上了天龍教的山寨。否則,他也不會在玄冥子使出各種下作手段的時候心生猶疑、不會面對方雲華時嗤之以鼻、不會在最後大師兄和師父死時衝上前去。出走的荊棘注定會回去,他只不過需要時間明白大師兄和師父的真正用心而已。 主角不同。他比不上荊棘從小長大在逍遙谷。滿打滿算,他僅僅呆了滿三年而已(第一年九月至第四年九月)。此處我們不談主角對師父師兄的情誼,只論逍遙谷的價值觀是否深入他的骨髓——很顯然沒有。他在第二年十月底選擇了對自己師父出言不遜的師叔,意味著他對師父並沒有完全信賴。而在第四年八月底之後天龍教的一系列事件裡也能看出,他始終對玄冥子也持懷疑態度,跟隨他不過為了尋找身世答案罷了。 自此,主角的心路歷程明朗起來。他自始至終從未信任過任何人,也沒有對任何人過分親近過。輾轉立場,漂泊四方,他只為尋找一個使自己可以一以貫之的理由。 (第二問 完) 二周目時用獨孤九劍加傲天神劍打邪派,最終卻因為沒有利用隊友沒有開天書而死在了最後一戰……這次四周目用六脈加殘花配左右開弓和唯我毒尊真是帥得一逼!起碼前期征戰四方基本都是兩回合結束戰鬥!為了更這篇文章,所以也更加注意了主角的變化細節,但願下面能把自己想表達的東西清晰的呈現在各位的面前吧!……說句題外話,由於遊戲強制退出而自己拖大根本沒存檔,導致打了半天的眾門派還要重打!因此三周目用野球拳秒了龍王,還是不敢確定六脈是否在Boss戰中行之有效……各位覺得六脈最後終極大決戰該怎麽打求指教! 3. 主角造了那麽多殺業,究竟為了什麽? 上文提到,此問題直接決定了主角的定性。此部分會接著上文分析,補充之前並沒有完成的、關於主角心態變化的論述。 一般會有三種答案:復仇,稱霸,和平。復仇,複的是父母之仇;稱霸,最終得到的是巔峰的權利和財富;和平,是主角自己在天龍教、面對前來討伐的正派人士說的一番話。可依我所見, “復仇” 是誘因, “稱霸” 是手段, “和平” 是口號,他真正的目的,和在杜康村下毒時一模一樣——正義。很可笑,最終十惡不赦的大魔頭所秉持的觀念竟是正義。此番所謂 “正義” ,不如說他一直相信因果輪迴、相信一切都要付出代價——就像《復仇者聯盟2》中的奧創相信,人類需要為自己所做的一切付出代價。 不信?待我逐步分析。 先看復仇。 很多玩家提到,非常不能理解主角對從未見過的親生父母的執念竟然導致最後他殺了有恩於自己的師父師兄。我不想牽強地將此解釋為主角孝心滿滿,而是認為,與其將此事說成唯一的理由,不如把它歸結為一個誘因。在第二問中,我將主角的心態分成了三個階段,而越來越清晰父母之死的原因,恰恰引起了心態的質變。舉三個關鍵點: 1)(懵懂期轉為懷疑期)第一次接觸玄冥子時,主角對他出口汙師很是憤怒,但當他一聽到有關自己的身世,儘管猶豫,還是決定跟隨玄冥子看看。 2)第四年八月底他決定跟隨荊棘離開前,有一段他和大師兄的對話。在對話中,他固然提到 “自己想要成為像小蝦米一樣的大英雄” 、 “提到逍遙谷卻只有大師兄的名號” 等和荊棘一樣的理由,可從方括號中的心理活動可看出,他想要探究父母之死的真相,想要去父母曾經呆過的地方看看。 3)(懷疑期轉為覺醒期)他在天龍教後山無意聽到了玄冥子的往事,之後去破廟找瘋子,後來從昏迷的武當掌門那裡進一步確定了真相,最終心態大變,自始至終是父母身死之謎引起的。此處不再贅述。 很明顯,父母之仇是他變化的原因。可復仇是不是他的目的——或者說主要的、唯一的目的呢? 在破廟剛剛盤問之後,主角是感性而憤怒的,是以他才衝上武當山頂想斃了武當掌門卓人清。最終沒有下手的原因,遊戲中看似是被前來探望的大師兄和神醫所打斷。我固然可以下結論說,憑主角天下第一的武功(已經成神了好嗎)怕什麽區區大師兄和武當,但我不選擇詭辯,就姑且相信主角因為擔心自己實力不濟而退縮。但他在之後同樣沒有選擇直接殺了玄冥子,而要潛伏在玄冥子身邊直到最後爭搶天龍教教主之位。他的實力不濟麽?若真如此,他怎麽膽敢在最後單挑師叔?如果我是主角,若我單純想要復仇而不為其它,玄冥子作為直接的罪魁禍首,我一定選擇直接殺了他——就像《天龍八部》中的蕭峰一般,之後殺盡天下仇人,管他江湖大勢如何,我只要他們血債血償。難道憑借主角的武功,他做不到這點麽?既然他可以做到,然而不選擇這麽做,而是拖那麽久,個中原因便很值得探究一番了。 再看稱霸。 在此我想將主角和龍王做一個對比。龍王只要無上權勢,一點不在乎別人死活,主角不是龍王。舉個栗子。當他隨玄冥子來到天龍教的山寨,他首先想到的不是 “多麽氣派” 或者 “我以後一定要在這裡有一番作為” ,而是心中感歎 “這原來就是爹娘曾經呆過的地方” 。夜叉領他上後山看風景,他除了驚異意外柔和的美景,還在想 “爹娘恐怕曾經也看過這番美景” 。以上劇情說明,此時的主角心中存著柔情,沒有如一個真正想要走上霸道之路的獨裁者(龍王)一樣眼裡只有無盡的權勢。 收複江府和八卦門時主角說過一段想要帶領武林走上真正和平的話(還被二師兄覺得很有道理),先拋開和平不談,主角自己的論述展現了他不過是將制裁和霸權作為一種手段。這種論調是他初進天龍教時玄冥子教給他的,為的是解釋(更確切地說是掩飾)玄冥子一系列的狠辣手段。玄冥子自然不信自己的一套說辭,狠毒的真正原因不過是為了快速鏟除擋路人、得到他想要的榮華富貴和無上權力而已。 可主角接受這種說辭了,並一以貫之的執行下去——無論真心相信或者覺得這套說法十分漂亮。在逍遙谷的虐心劇情中,主角固然要殺死大師兄,但同時還是闡述了所謂 “和平” 而非稱霸的目標。在最後一戰中面對蜂擁而至的無數正派領袖,他依舊在不厭其煩的說明目標、弱化殘酷手段。難道主角也如玄冥子一樣給自己的殘忍找借口嗎?玄冥子找借口為的是說服兩位師侄替他賣命,如果主角找借口為的又是什麽?維持他在眾人心目中的形象?除了想要別人認可他,他沒有任何理由和目的這樣做。 綜上所述,在主角心中,稱王稱霸一統江湖不是一個目標,只是實現自己最終目的的手段而已。 接著看和平。 我在上文中引述了最後一戰中主角自己關於為什麽投奔天龍教的回答。他親口說想要一個 “和平” 的武林,可在我看來, “和平” 不過是他用來說服眾人——或者從某些層面說服自己的口號。口號是拿來宣揚、說給別人聽的,因而他數次提起。至於他自己是否相信,我也不知道。 這裡的 “和平” 有些像儒家講的 “天下大同” 的味道,概念上升到了整個天下而不僅僅拘泥於個人的恩怨。在本遊戲中,列舉兩個我認為真正心懷天下的人:天王和蕭遙(丐幫也算,但鑒於丐幫在無論遊戲哪條線中都是一個代表傳統價值觀的形象,因此不提他們)。天王不同於龍王秉持 “霸道” ,執著的是 “王道” ,並一直期盼建立一個沒有紛爭的祥和武林乃至天下(玄冥子很可能最開始就是從他這裡聽到這套說辭的)。蕭遙出場不多但個性鮮明,即使沒有進入東廠線,也可看出他飽讀聖賢書、一心誌向遠大、對當今朝政不滿。 主角和他們是一類人嗎?無論在遊戲開頭、還是後期少年英雄會勝利、抑或每次戰鬥時點開人物介面出現的語音,都說明主角的目標是 “成為像小蝦米一樣的大英雄” 。小蝦米是一介江湖,因此此處的 “英雄” 代表 “大俠” ,不是天王和蕭遙這類人想要成為的 “明君” 或 “賢相” 。並非貶低主角,可私以為主角的境界達不到如蕭遙一般真正投身家國。對於主角最理想的結局,莫過於遊曆各地、像一個大俠一樣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們,有時三兩好友聚在一起談笑鬥酒。他的本心對朝堂無甚關心,也不適合。 可能在這裡有人會提到東廠線和 “入朝為相” 的結局。雖然此文重點在於分析邪線主角,不過也可以將其它線路分析一二。不要忘了進入東廠線時主角的初衷,他最開始堅持幫助蕭遙只是由於兄弟義氣,連到了杭州靈隱寺內心還吐槽著 “這下被拉下水了” 。作為一個被迫參與——而不像蕭遙一開始便真心輔佐勤王 ——的人, “入朝為相” 僅僅是 “不得已” 之後的 “只能為之” 。很多事情一旦選擇了便停不下來。至於選擇之後的心態變化我不在此論述了。人心都會變化,而此文的目的只是究其本源和本心。 最後說正義——主角認為的 “正義” 。(吐槽一句:前面鋪墊鋪得我心好累……) 在談論這點之前,我需要分析說明主角善惡觀的巨大變化。 在第一問時,我詳細解析了前期劇情的兩個小細節——杜康村下毒和狠手殺黃駱——來說明主角分明的善惡觀和肯對自己秉持的善惡觀堅定不移的執行的兩個特性。當時我提到,這時他心中的善惡觀還和主流大眾的相同,即他眼中的 “惡” 亦是主流價值觀所摒棄的。這就很好地解釋了為什麽他對玄冥子狠毒的行事風格不甚認同、為什麽在沈瀾死時他產生了愧疚、懷疑等諸多複雜情緒。那麽,從什麽時候開始他不再憐憫弱者、不再對強硬手段抵觸——從懷疑期過渡到覺醒期後。說明白點,就是知道了爹娘死去的真相後。上文已經說明了 “復仇” 是誘因。 個人認為,父母之死的真相帶給他一個最重要的心態變化是,徹底顛覆了他十幾年來對善惡的判定。持著 “非黑即白” 觀念的主角無法接受曾經信仰的 “正義” 一方對自己的父母做了只有 “惡人” 才會做的事,而破廟瘋子提到往事的細節更加凸顯了這個事實——那些高唱仁義無私的俠義之士甚至貪婪地如瘋狗一般去搶奪聖堂之鑰、只為自己能獨吞秘寶。應該說,一根筋的主角接受不了表面看起來如聖人一樣的正道中人人性的陰暗面展露得淋漓盡致——特別是這種陰暗面直接導致了自己父母的死,也接受不了一直相信的師叔原來告訴有關他父母之事的原來都是謊話。從此,主角看到的江湖中所有勢力都是 “邪惡” 和 “虛偽” 。既然旁人都是 “邪惡” ,那麽非黑即白,一定有 “正義” 的存在。 “正義” 在哪裡?用一句話概括, “舉世皆濁我獨清” 。他以分明的善惡觀最終得出這個結論,依照他對自己所秉持的堅定不移執行的特性,最後用 “稱霸” 和強硬手段對付這群 “惡人” 順理成章。(如此中二的少年我也是醉了啊!) 結合上文,主角的終極理想其實是當一位主持正義的大俠,而現在在他眼中,除了他之外武林鮮有正義,要麽就是道貌岸然的偽君子,要麽就是心狠手毒的真小人,便讓他來肅清武林,還武林一個正義。自此,他欲一統江湖的答案明瞭。父母之仇需要血債血償,但比模糊的父母形象更重要——或者說在他內心最深處更為認可的是,當他還初入江湖懵懵懂懂時就立誓要做到的: “成為像小蝦米一樣的大英雄” 。 (第三問 完) 來源:遊俠網
https://gamemad.com/guide/261316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