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撒的結合:胎衣》遊戲的背景及結局是什麽?今天小編帶來玩家 “big boos” 分享的《以撒的結合:胎衣》全劇情結局及優點圖文分析,讓我們一起來看下吧。
遊戲性分析評價
導語:2015年過去了,我很想念它。我始終堅信一點:真正好的遊戲,是不會被平台所局限的,就算是弱勢的平台,也可能孕育出偉大的遊戲。這是一個內容為王的時代,這是一個優秀的遊戲就算是出在卡西歐計算器上,也不會被埋沒的時代。當然,你說《The Binding of Isaac》(以下簡稱以撒)是個跟俄羅斯方塊一樣的Kill time遊戲,我只能說也對也不對。
備注:本文中間偏後有極大篇幅的劇透,如果你不希望看到,請提前做好準備~
在過去的一年,我刪乾淨了手機上的所有遊戲。手遊這個產業如同怒濤一般的滾滾盈利,讓科奈米居然能讓Super Turbo Championship Edition(Guacamelee梗)一樣存在的小島秀夫給手遊項目讓路,真的讓人感覺這就是遊戲的新方向啊有沒有?
但是,手機遊戲難以讓我滿意,因為這個平台上屢屢自稱為 “遊戲” 的app,其中遊戲的分量實在是稀薄的可憐,那些遊戲仿佛並沒有任何遊戲方面的設計,沒有產品設計只有營運分析,就像X光透視一樣在掂量你兜裡的銀子能承受多少連抽,所有遊戲的本質都像推金幣一樣,只不過裹上一個複雜的外殼而已。
我曾經興致勃勃地購買了iOS版的柏德之門想重溫經典,但是那字體需要在哈勃望遠鏡下才能看清,隨後便怒退(apple的客服比Steam的客服要可靠好多)。雖然遊戲確實需要更加碎片化來填充現代人類越發零碎的時間,但是就算如此,我需要也是真正意義上的遊戲,即使你不能給我磨藍山咖啡也請給我衝一杯雀巢,而不是沏一杯貓糧讓我醒腦。
抽你妹……
然而,我去年玩的最多的遊戲,的的確確是一款小遊戲,毫不誇張地說,它不但擠占了我很多的零碎時間,簡直是擠占了我所有的時間。托全平台的福,這個遊戲幾乎可以在你想像到的任何平台上玩到,所以我在家可以用Steam狂玩一晚上,上班還可以利用存檔同步的功能繼續在午休時間征戰,而路上的時間便可以用psv來果腹,甚至臨睡前也要來上幾發才能安然睡去。
我不禁想起九十年代的俄羅斯方塊浪潮:那是一個傻缺遊戲的黃金年代,只要是能在一幹 “學習機” 上點亮螢幕的遊戲,只要是手把能讓一個像素點動起來,就會有孩子樂此不疲的坐在電視前邊一整天。
但是能在成年人中大行其道,不但接受而且能傻嗬嗬玩上一天的,只有俄羅斯方塊這款托生於社會主義國家科學家智慧,但是卻在資本主義國家的運作下如同病毒一樣感染全球的遊戲。記得當時我玩的俄羅斯方塊還是死活纏著父母在王府井百貨買的,現在回想起來便是100%的山寨機,別說BGM,就連BB聲都沒有,只有一堆黑色的像素點不斷的掉落,Graphic表現評為0分也不為過,但是確實能把當時視遊戲為洪水猛獸的家長們按在沙發上老老實實玩上一個下午。
地不分東南西北,人不分男女老少
當然,你說《The Binding of Isaac》(以下簡稱以撒)是個跟俄羅斯方塊一樣的Kill time遊戲,我只能說也對也不對。
讓我們尊重事實(=講真),以撒確實非常魔性,這是Rouge Like遊戲的共性:你會覺得這次失敗只是你的運氣不好,然後會不斷的嘗試,而遊戲的特點就是你每一次的體驗都會不同,所以這種對於系統熟悉的穩定感,以及對於每次重試的新鮮感,就非常無恥的閉環了。
好玩瘋了!
但是,以撒這個遊戲,卻隱含了一個非常晦澀的故事,同時充滿了宗教的寓意,當然你不了解的話一丁點也不會影響你一次次的打穿這個遊戲的快感,但是如果你願意深入挖掘一下,這個並不複雜的故事,卻被一種負面情感籠罩著:一杯由滑稽研釀造的酒,混入了幾分悲傷和恐懼。對於我來說,這種隱藏在遊戲中的隱喻,表面上能給你一種滿腹感,但實際上會讓你更加饑渴。
誰是以撒
我曾經用這個話題成功地與一名篤信基督教的同事攀談,他非常驚訝我這個無政府——對不起是無神論主義者居然知道以撒這個名號。事實上,以撒是一個非常著名的舊約中的人物,而讓他出名的就是 “燔祭以撒” 這件事:
《聖經》舊約中說,在人類遭遇洪水之後,挪亞的家族便繁衍到各地,其中有個名叫亞伯蘭的閃族人,被神看中,要他替天在世上行道。耶和華(即神)讓亞伯蘭離開閃族往南遷移。他受神的指示,扶老攜幼,輾轉遷徙到迦南的幔利橡樹地定居,其時亞伯蘭已75歲。神令亞伯蘭改名為亞伯拉罕,並應許他會賜他很多兒子和很多子孫。神並使他家業大興。
後來得了一子,取名以撒,愛之如掌上明珠。一天,耶和華呼叫亞伯拉罕,命他將愛子以撒作為犧牲獻給耶和華。篤信神的亞伯拉罕甘願忍受這一殘酷的天命,帶著孩子和祭具到摩利亞山上去行祭。孩子不知自己就是祭品,問父親祭祀為何不帶祭品?父子倆到了山上,亞伯拉罕作好一切準備,正欲將兒子放上祭壇動刀砍殺時,神的使者從天上呼叫他,天使說: “你不可在這童子身上下手,一點也不可害他。
現在我知道你是敬畏神的了,因為你沒有將你的兒子,就是你的獨生的兒子,留下不給我。” 告訴他這是上帝的磨練。這一考驗超出了凡人的最大限度。從此,神便授命亞伯拉罕為世上的代理人,連後來的耶穌降生也屬於他第五十二代的後輩之事。
此圖不準確,當時以撒已經是個大人了(不是25就是37),完全可以製服100多歲的爹,畢竟亞伯拉罕是100歲得子(佩服啊老爺子……)
所謂燔祭,就是指把祭品剝了皮,然後把肉切成小塊,燒成灰獻祭給神——所以以後夏天擼串碰到店主把羊腰烤成羊碳的時候,您可以抖個機靈說 “您這是烤串呢還是燔祭呢” 。
當然,關於亞伯拉罕、以撒,甚至亞伯拉罕另一個兒子以實瑪利(跟白鯨記裡那位並非一人,更跟MGSV扯不上關係)的故事,要解析起來就麻煩太多了,而且涉及到基督教和猶太教不同的解釋,也就不太方便胡批亂講了。
總之請記住一件事就行:以撒曾經被差點被他親爹奪取性命並獻給神。
所以這個遊戲叫做《The binding of Issac》也就很好理解了:以撒他娘是個基督徒,有一天得到神啟要她獻上自己的兒子,以撒得知後逃跑了,經過種種艱險,還是被以撒媽捉到了。
在最後的關頭,以撒媽被掉下來的聖經書砸暈了,以撒終於獲救——這簡直就是舊約故事的翻版嘛,只是二位的主觀能動性都被加強了很多。
主觀能動性很重要!
所以,把binding翻譯為 “結合” ,經過測試應為(百度)網頁翻譯,遊戲應該叫《被縛的以撒》,要是能拽出來 “燔祭總動員” 那才叫信達雅呢!
來源:遊俠網